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王英丽 《吉林医学》2010,31(29):5154-5155
目的:总结面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不同时期创面处理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38例头面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观察,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5例无疤痕,2例患者散在色素沉着,1例浅表性疤痕。结论:针对患者创面情况及心理特点,做好创面处理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周蓉 《中外医疗》2011,30(8):130+132-130,132
吸入性损伤是热力或烟雾吸入呼吸道引起的呼吸道以致肺实质的损害。常同头面部皮肤烧伤伴发,大部分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容易诱发肺水肿,脑水肿等,治疗护理难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单纯烧伤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辐照猪皮在小儿面部烧伤创面的作用. 方法:将2008年6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小儿面部烧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辐照猪皮覆盖)和对照组,比较2组的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分别统计2组创面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疤痕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5.4 ±1.2天,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8.8 ±2.1天,而对照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7.2 ±1.4天,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10.6 ±3.2天;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色素沉着少、瘢痕增生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辐照猪皮治疗小儿面部烧伤能有效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疤痕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纯创面暴露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烧伤和严重头面部烧伤患者常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吸入性损伤108例,烧伤面积大于50%总体表面积(TBSA),均合并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25例患者在入院后行气管切开.现就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媛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0):953-954
头面部因其部位暴露常致烧伤,烧伤后很容易引起组织损伤及吸入性损伤,即使是创面愈合以后也往往有面部器官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的后遗症。因此,头面部烧伤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7年-2008年收治的26例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针对性护理,包括镇痛、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胸壁固定、胸腔闭式引流及药物护理,观察骨折愈合、血气胸缓解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骨折病灶处均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形态结构正常,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具有连续性骨痂,胸膜腔内积气及积血基本消失。平均愈合时间为(14.9±4.3)d、护理满意度为91.07%、病情复发率为26.79%;并发症发生率为33.93%,其中急性心力衰竭4例、胸腔内脏器损伤5例、肺不张6例、复发性气胸3例,经对症治疗后,并发症均显著缓解或消失。结论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缓解血气胸病情,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方瑞红  刘立新 《中外医疗》2009,28(6):134-134
目的介绍头面部烧伤患者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头面部烧伤患者38例护理过程。结果本组38例头面部烧伤患者,一期愈合34例,其中7~10d愈合的31例,10~19d愈合的2例,20d以后愈合的1例;色素沉着3例,1例口周有不明显瘢痕。二期手术植皮治疗4例。结论针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几种因素,做到预见性护理及常规护理,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儿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本院小儿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共90例,使用气管切开术和氧气输送的方法,进行抗感染的处理,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结果本院小儿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儿共90例均痊愈出院,治愈时间为15~30d,有7例患儿产生术后并发症,其中中度3例,重度4例。结论在小儿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中,烧伤程度越严重,重度吸入性损伤的发生概率就越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治疗时间也会延长。患儿烧伤后应及时入院治疗,进行抗感染处理,给予烧伤药物治疗,这样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选择的无下呼吸道感染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44.78±8.90)岁、昏迷状态56.67%、合并基础疾病21.67%、实施创伤性操作53.33%、预防应用抗生素68.33%、卧床时间(28.78±5.86)d,高于对照组的(34.41±7.78)岁、28.33%、8.33%、25.00%、56.67%、(16.34±4.12)d;GCS评分6.16±1.56,低于对照组的8.04±1.74(P<0.05),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较高,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减少下呼吸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丽平  海映梅 《吉林医学》2014,(11):2487-2488
目的:总结颜面部烧伤后早期疤痕患者治疗的相关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62例伴有颜面部烧伤的患者进行早期抗疤痕治疗的护理。结果:6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颜面部创面均在1~14 d愈合,无明显疤痕增生,新生皮肤组织经治疗后色素沉着均能有效减轻。结论:加强颜面部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可消除其思想顾虑,树立治疗信心,提高配合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外用凝胶剂联合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治疗面部烧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接受面部烧伤治疗的患者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硫胺嘧啶银的乳膏,观察组患者采用凝胶剂联合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创伤面部的愈合时间及治愈后的疤痕增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指数、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1年后瘢痕的增生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凝胶剂联合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治疗面部烧伤的患者,其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和减轻疼痛度,疤痕的增生也减轻。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12.
头面部烧伤感染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烧伤后很容易引起组织毁损及吸入性损伤。即使是创面愈合以后也往往有面部器官功能障碍和面容畸形的后遗症,因此头面部烧伤感染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本组123例头面部烧伤感染病人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丹龙 《医学文选》2005,24(4):481-48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烧伤患者烧伤Ⅱ度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rhEGF对A组56例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烧伤患者及B组35例深Ⅱ度创面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结果A组试验组(A1)浅Ⅱ度、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0·10±2·20)d、(17·25±3·40)d,对照组(A2)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20±3·35)d、(21·68±4·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B组试验组(B1)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7·68±3·10)d;对照组(B2)平均愈合时间为(17·45±3·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外用rhEGF能明显促进烧伤患者Ⅱ度创面的愈合,但对于深Ⅱ度创面,宜于烧伤后第6天使用rhEGF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苗兴建  王建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95-1596
目的:探讨火焰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11年3月—2015年1月17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全组平均烧伤面积(18±8)%,Ⅲ度面积(8±6)%,均伴有头、面或颈部烧伤,并伴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对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治愈16例,1例因病情危重死亡,全组总治愈率为94.1%。结论火焰烧伤并吸入性损伤,通过合理及时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应用于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小面积浅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使用碘伏油纱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程度及远期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几率情况。结果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8.56±2.51)d短于对照组(12.42±2.13)d(P﹤0.05),平均愈合时间较提前3~5 d;患者疼痛度减轻[VAS评分分别是:(1.66±0.05)和(3.25±0.12),P﹤0.05];部分患者一年后随访发现治疗组远期色素沉着较轻,疤痕增生几率低。结论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面积浅度烧伤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在有效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同时,可减轻换药时疼痛,减轻远期色素沉着,降低瘢痕增生率。  相似文献   

1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5):504-506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和护理Ⅲ~Ⅳ期压疮中的效果,对比分析其在重症压疮中的护理优势和前景。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在弋矶山医院就诊的Ⅲ~Ⅳ期压疮患者40例,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局部氧疗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持续负压吸引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对照组采用机械性清创及传统换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恢复情况、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评价局部氧疗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用于Ⅲ~Ⅳ期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治愈率为90%,对照组为55%;实验组平均换药次数为(9.3±3.3)次,对照组为(12.5±4.2)次;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2.1±5.3)d,对照组为(15.3±2.9)d;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9.3±7.9)d,对照组为(25.5±5.9)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氧疗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缩短Ⅲ~Ⅳ期压疮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杭寒皎  叶芷彤 《吉林医学》2013,34(19):3929-3930
目的:总结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SAP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治疗方法及结果,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11例患者高浓度吸氧后ARDS症状明显改善,36例患者给予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通气时间48 h~22 d,平均(11.6±4.7)d,治愈35例,住院时间6~38 d,平均(17.9±6.3)d,死亡12例,死亡率25.5%。结论:针对SAP合并ARDS患者采用严密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注意体液复苏,及时缓解患者腹腔高压情况,有效地预防应用呼吸机的并发症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保护性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2例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实施保护性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12例气管切开时间为9 ~26 d,平均16 d,保护性机械通气时间6~25 d,平均13 d。临床治愈10例,死亡2例。结论 烧伤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面霜在治疗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面部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创面霜半暴露治疗组57例(用创面霜覆盖创面),暴露治疗组51例(保持创面干燥,用0.1%新洁尔灭涂创面)。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疗效。结果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创面霜半暴露治疗可减少面部疤痕形成。结论采用创面霜半暴露治疗面部烧伤,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面部疤痕形成,有利于容貌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有毒烟雾或化学物质对呼吸道所致的损伤,严重者可直接损伤肺实质.其多发生于大面积烧伤,尤其是伴有头面部烧伤患者.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需要在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气管切开术,以防窒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