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克秀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98-198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分析骨科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的原因,寻找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结果:各种安全事件发生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至96%。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可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与护理质量的改善措施。方法 2018年1月开始我院心血管内科强化用药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管理,对比实施前后1年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加强管理后,2018年全年的心血管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0.40%)较实施前(2.20%)相比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9.60%)较实施前(96.80%)提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素质,强化用药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减少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CT检查工作中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分析2009-2010年影响CT检查患者的送检方法护理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合理安排护送护理人员,强化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性。结果:改进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护理投诉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责任心增强,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通过系列的护理措施管理,降低了CT检查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凤霞 《吉林医学》2013,34(19):3879-3880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儿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制定加强安全防护的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及流程,建立持续质量改进体系,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等方法,规范儿科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各项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无护理不良安全事件发生,护理满意度从91%提高到98%。结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练伟云 《吉林医学》2013,34(18):3716-3716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并根据其探讨结果制定有效的管理方针。方法:对骨科病房中存在的风险或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完善各种报告制度,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行为。明确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患者投诉纠纷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大幅度的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要贯穿整个护理管理过程中,骨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娟  付彦丽  章莉 《吉林医学》2010,31(18):2934-2935
目的:分析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回顾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的临床资料。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1年来综合护理质量比上一年明显提高,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在98%以上。结论:CQI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增强了科室凝聚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张娜 《大家健康》2016,(12):288-28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另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管理可有效促进骨科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孙伟芳 《吉林医学》2012,33(7):1491-1492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实施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在肿瘤科进行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并且进行实施,观察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2010年实行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安全事件发生2例(0.14%),比2009年12例(0.96%)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骨科护理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5年间骨科护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2016年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应对干预措施。结果:应对干预后,科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骨科护理的管理,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安全管理降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隐患,通过护理组织管理和业务技术管理,加强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管理.结果 试验组发生围手术期护理不良事件0例,对照组发生围手术期护理不良事件1例,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是病人能否安全康复出院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控制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减少护患矛盾和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骨科患者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8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7.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骨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龚理花 《吉林医学》2015,(3):531-532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分析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不安全的因素。结果: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极大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做好骨科安全工作,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五官科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0日,将五官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防范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干预。结果:观察组五官科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10.00%、护理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五官科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24.00%、护理满意度7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后,再对患者实施防范干预,能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38例骨科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引,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能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门急诊输液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门急诊输液室的安全管理方法,以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6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的1948例作为对照组,探讨了护理安全事件的原因,提出了安全化管理急诊输液室,以2013年7—12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的2011例作为试验组,分析两组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急诊输液室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化管理急诊输液室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骨科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方法,总结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本院12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所有120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仅为5例,发生率为4.2%,患者对舒适护理方案的满意度高达100%。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找出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为采用比较先进的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方案,运用PDCA循环法对骨科95例患者及4名护士进行运用综合控制管理方案和质量改进,并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对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记录。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骨科患者的疼痛度有降,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骨科应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管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8例手术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护理管理中不应用安全文化,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应用安全文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文化管理,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有效提升,同时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褚丽霞 《中外医疗》2012,31(21):147-148
目的探讨预防和避免手术室发生护理差错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中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重视预见护理工作各环节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加以防范,才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诊输液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急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2015年执行该措施。将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前后医院急诊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安全防范措施实施后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经比较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输液室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