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特殊心理表现,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针对老年患者众多不同心理表现,采取有的放矢的对策。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存在自尊心理、怕孤独心理、疑虑心理、反常心理、怀旧心理、执拗心理、多虑心理、依赖心理等心理障碍的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消除心理障碍。结论:只有针对患者所出现的心理表现采取有的放矢的对策,才能使患者保持心理平静,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杨侠  黄浩  丁毅 《华夏医学》2005,18(5):718-719
目的:通过对不同疼痛患者的心理分析,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交流法和旁观法,综合分析100例实施自控镇痛术患者的心理改变因素,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结果:自控镇痛患者中,焦虑心理占91%,烦闷心理占73%,恐惧心理占37%,不信任心理占21%,伤感孤独心理占14%,绝望心理占4%。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满意率提高。结论:正确的心理分析和良好的对症心理护理,对自控镇痛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丽萍  吴洪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74-2275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护理在心理测验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对1 360例心理门诊来访者中的720例在心理测验过程中运用心理认知护理技术帮助他们实施心理测验,从而协助医生及来访者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结果:通过心理认知护理,来访者中有699例完成心理测验,完成率达97%,而对照组640例中有510例完成心理测验,完成率为79.7%,研究组完成心理测验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心理测验过程中实施心理认知护理能明显提高心理门诊来访者认识到心理测验对心理健康水平判断的重要性,对完成心理测验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抗震救灾官兵在不同救援阶段的心理应激变化规律,为今后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搞好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现场收集资料,了解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部队开展心理疏导较成功的做法。结果抗震救灾初期官兵心理应激反应较严重,属于急性心理应激;抗震救灾后期官兵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担忧心理、厌战心理、焦虑心理和失落心理。有效缓解官兵心理应激的措施包括:紧贴任务特点,排解官兵不良心理反应;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跟踪观察分析,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论抗震救灾过程中官兵心理应激状况有其特殊性,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应根据救援官兵实际心理变化情况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震后住院伤员的心理援助的方法。方法 积极开展倾诉、睡眠、营养等心理"自助"和倾听、陪伴、转移等心理"他助"等心理援助。结果 心理"自助"和 心理"他助",可以克服不良的心理行为,释放他的的沉重的内心世界,重新树立起生存的勇气。 结论 震后住院伤员的心理援助,可以帮助震后伤员及时调整心理状态,重建心理家园。  相似文献   

6.
佘格 《当代医学》2011,17(11):133-134
目的探讨腰椎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及应用心理干预减少患者不良心理的方法。方法采用交流观察及问卷调查法对106例腰椎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腰椎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结论及时了解腰椎疾患病人术前的心理状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以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手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献血心理与献血不良反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各种献血心理和献血反应的关系,从而保证良好的献血心理,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采取问卷形式650名不同献血心理的献血者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奉献、体检、储蓄三种心理分别做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显著性差异。奉献心理与体检心理的统计X^2=9.25,P≤0.01,奉献心理与储蓄心理的统计X^2=5.61,P≤0.05。结论 奉献心理出现的献血反应远比其他献血心理少。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改的深入以及医学知识的普及 ,病人就医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病人心中希望尽快治好病的同时存在慕名心理、从众心理、自主心理、过高期待心理的心理误区。导医护士应针对病人的心理误区给予一系列对策以减少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连接的枢纽是教学有效感和学习有效感。体现风度心理、课堂审美心理、教学攀比心理和烘托学生心理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心理活动。课堂感受心理、课堂观察心理和评判教师水平的心理则是高职生课堂心理活动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褥期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产妇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非心理干预组给予产科常规进行分娩而不进行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观察其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产妇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干预组产妇抑郁及焦虑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产妇。结论产褥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和降低产妇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李琦  闫素敏 《吉林医学》2011,32(12):472-473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57例割腕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并实施。结果: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前后均有明显的心理反应,实施个性化的的心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身心健康。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再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科门诊患者畏惧心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480例口腔科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比较进行心理干预和未进行心理干预患者对口腔诊疗的合作率。结果:进行心理干预患者的合作率明显高于未进行心理干预患者的合作率。结论:心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畏惧心理,提高了患者的合作率,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是对抗口腔科门诊患者畏惧心理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卫校学生实习心理影响,减少和预防实习生异常心理的发生,提高其实习适应能力,为今后有效开展实习前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自编的"卫校学生实习前心理辅导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团体心理辅导讲座能稳定学生情绪,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提高实习质量,使其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结论实习前开展心理辅导对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心理负担的减轻有较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重症病房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重症病房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给患者以精神上的鼓励,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通过分析记录患者心理状况、身体状况,得出心理护理这一方法是否有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出院后的跟踪调查显示,患者的身体康复速度快,心理积极向上,病人家属也十分满意。结论心理护理在重症病房有显著的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习惯性流产对夫妻双方的心理影响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市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10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及配偶,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在流产后1个月对夫妻双方进行焦虑及抑郁的心理评价,并开始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一个月后,再次评价抑郁及焦虑的心理状况。结果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明显高于配偶。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和配偶的心理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习惯性流产可使夫妻双方产生焦虑和抑郁,心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综合医院实习护士的心理状态与心理防御机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心理测评工具)探讨综合医院实习护士的心理状态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MMPI计算机测试软件对102例实习护士进行测试,根据心理状态提示,选取心理防御机制子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异常组和心理正常组在防御机制中的否认、合理化、投射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退缩、转移、压抑、原始防御中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正常组原始防御、压抑高于心理异常组,而在转移、退缩分数上低于心理异常组,提示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进一步经Logistic回归检验,发现心理状态与退缩因子有关。结论:心理异常的实习护士具有过多采用退缩型心理防御机制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眼球穿孔伤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实施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观察眼球穿孔伤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分析其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耐心细致诚恳的思想工作,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解决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身心康复。结论:对眼球穿孔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缓解其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洁飞  马啸吟 《中外医疗》2010,29(22):162-16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本科室2008~2009年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心理支持法,心理疏导法,协助行为矫正,积极心理暗示,及引导有效应对实施心理干预。结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评估应用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肿瘤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对肿瘤病人实施心理干预能减轻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急保障旅海训官兵心理特点,以及心理训练对海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受训官兵进行心理测试,以心理品质训练、心理适应能力训练、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心理稳定能力训练和集体心理训练等方法对某应急保障旅海训官兵进行心理训练。结果心理训练后海训官兵症状自评量表多项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心理训练对应急保障旅海训官兵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颖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537-2538
目的:探讨对自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心理干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4例有自杀倾向或有过自杀行为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心理干预,并跟踪随访3年,发现出现自杀倾向利用电话进行心理干预。结果:54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心理护理及心理干预对缓解自杀有一定疗效,而出院后的电话式心理干预等能预防复发。结论:心理护理及心理干预对自杀患者的重要性及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调整更新医学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