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体外循环下行CABG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SGB组(S组)和对照组(C组),各31例。S组麻醉诱导前先行右侧SGB。于入室(T0)、SBG后15 min(T1)、劈开胸骨后5 min(T2)、体外循环(CPB)建立结束(T3)、术毕(T4)采集桡动脉和右侧颈内静脉球部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于术前1 d和术后1、4、7 d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估认知功能。结果2组术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S组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均高于C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病例数均低于C组(P<0.05)。C组T3、T4与T0时点比较SjvO2明显降低(P<0.05),Da-jvO2和CEO2明显升高(P<0.05);S组T1、T2、T3SjvO2与T0时点比较,SjvO2明显升高(P<0.05),Da-jvO2和CEO2明显降低(P<0.05);S组T1、T2、T3、T4时点SjvO2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Da-jvO2和CEO2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CABG术中存在脑氧代谢失衡,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损害,术前行SGB可减少POCD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SGB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药物相同,但SGB组麻醉诱导前先行右侧SGB。于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后即刻(T0)、SGB后15 min(T1)及60 min(T2)、术毕前60 min(T3)、术毕时(T4)采集桡动脉和右侧颈内静脉球部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于术前1 d和术后1、4、7 d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术后比术前减少2分及以上判为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在目标范围内(P>0.05);与对照组比较,SGB组在T1~T4时SjvO2升高,Da-jvO2和CEO2降低,术后1、4、7 d MMSE评分升高,POCD病例数减少(P均<0.05)。结论 SGB可减少老年患者术后POCD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00例,年龄6580岁,性别不限,体重5080岁,性别不限,体重507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100):对照组(C组)和星状神经结节阻滞组(S组)。S组于麻醉前行右侧SGB,注射0.25%罗哌卡因10 ml。于术前、术毕3、6、12 h采集右颈内静脉球部血液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浆中S-100β蛋白(S-100β)和烯醇化酶(NSE)浓度;于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后即刻(T1)、SGB后20 min(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术毕时(T4)采集桡动脉和右侧颈内静脉球部血,测血气分析,计算脑血流量/脑氧耗比(CBF/CMRO2)、脑氧耗/脑糖耗比值(CMRO2/CMRGlu)及乳酸生成量(ADVL);记录患者T1、T2、T3、T4各时间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术前、术后3、7 d采用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与C组比较,S组S-100β和NSE浓度降低,CBF/CMRO2升高、CMRO2/CMRGlu升高、ADVL降低,MMSE评分升高(P<0.05)。结论 SGB可改善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氧代谢,减轻脑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男性患者57例,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根据术后1d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27例和非POCD组30例,检测术前及术后1、6h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术后1d的POCD发生率为47.4%,POCD组患者术后IL-1β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非POCD组患者术后仅IL-6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POCD组术后1h的IL-1β及术后6h的IL-6水平显著高于非POCD组(P<0.05)。与非POCD组患者比较,POCD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P<0.05,P<0.01)。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后IL-6水平、术前HOMA-IR评估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及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抵抗可能与POC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9例,术前1 d、术后3 d和5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价,且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含量。结果术后2 d共诊断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19例(21.3%)。POCD组患者MMSE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显示,与术前1 d比较,术后2 d除时间定向外,其他指标均有下降(P<0.05);POCD患者TNF-α、IL-1β在术后均有下降,IL-6在术后先升后降。术前POCD组患者TNF-α、IL-1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5 d差异不显著。POCD患者术后2 d 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各因子的变化相对平稳。结论 TNF-α、IL-1β、IL-6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后POC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糖患者手术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高血糖手术患者108例,根据术后1 d是否发生POCD分为对照组(60例)和POCD组(4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6 h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术后患者1 d的POCD发生率为44%(48/108)。POCD组术后1、6 h的IL-6、IL-1β较术前明显增高,对照组仅IL-6水平较术前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POCD组术后1 h的IL-1β〔(8.62±3.02)ng/L〕、术后6 h IL-6〔(127.30±34.21)ng/L〕明显增高(均P<0.05)。年龄、高血糖病程、IL-6、IL-1β是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3,1.562,2.108,1.986;95%CI:1.3453.013,1.0233.013,1.0232.385,1.0842.385,1.0844.099,1.2034.099,1.2033.279)。结论老年高血糖患者围术期IL-6、IL-1β表达增强,年龄、高血糖病程与POCD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择期进行非心脏大手术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59例,根据术后1 d内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28例)和非POCD组(3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术前、术后1、6 h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DM年限、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后1、6 h的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非POCD组术后1、6 h仅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POCD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高于非POCD组(均P<0.05);高龄、DM病程、血清IL-6水平、术前胰岛素抵抗是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心脏手术老年T2DM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可能与POCD发生有关;应对高龄、DM病程较长、术后炎性因子IL-6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加以重视,预防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与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择期全麻手术老年患者100例,ASA I~II级。于术前1 d和术后6 h、1 d、3 d、7 d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NGF,记录各时点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术后早期发生POCD 17例。与非POCD者比较,POCD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GF升高(P均〈0.05),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明显下降(P均〈0.05)。NGF水平变化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血清NGF水平与老年全麻手术患者POCD有关,早期监测血清NGF水平有利于预测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K组术前30 min酮咯酸氨丁三醇15 mg静脉注射,术后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90 mg+舒芬太尼2μg/kg行PCIA;C组术前等量生理盐水对照,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2μg/kg。分别于术前1 d(T0)、术后1 d(T1)、3 d(T2)、5 d(T3),采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于术前1 d、术后7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各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在T1~T3时间点较T0点明显增高(P<0.05),C组较K组增高明显(P<0.05);两组TNF-α在T1、T2时间点较T0时间点明显增高(P<0.05),C组较K组增高明显(P<0.05),T3时点两组均回落至T0时点水平;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可抑制术后CRP、IL-6、TNF-α的释放,改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浆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变化与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的关系。方法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中成功实施了手术。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 h(T2)、48 h(T3)和72 h(T4)时取颈内静脉球部血样,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方法(RP-HPLC)检测血浆Glu和GABA水平。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于术前1 d、术后1、2、3 d评估所有患者认知功能。术后根据MMSE评分分为正常组(N组)、认知功能障碍组(POCD组)。结果术后3 d,22例(37%)发生POCD。与T0比较,T1~T3各时点POCD组血浆Glu、GABA浓度显著升高(P0. 01),T4时恢复;与N组比较,T1~T3各时点POCD组血浆Glu、GABAA浓度显著升高(P0. 01)。POCD组血浆Glu、GABA浓度与MMSE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 97、-0. 87,P均0. 01)。结论 CPB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Glu、GABA水平升高可能与POC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准  韩建阁 《山东医药》2009,49(38):32-33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CPB)、非CPB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认知能力,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择期单纯行CABG患者60例,心功能Ⅱ或Ⅲ级,随机分为非CPB组(Ⅰ组)和CPB组(Ⅱ组),每组30例,分别在非CPB和CPB下进行CABG。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术毕(T1)、术后6 h(T2)和术后24 h(T3)4个时点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放免法测定血浆TNF-α、IL-1和IL-6。术前1 d和术后3、7 d,由心理医师分别进行一次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得分〈24分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术后7 dⅠ组4例(13%)、Ⅱ组10例(33%)发生POCD,两组POCD发生率相比,P〈0.05。术后7 dⅠ组MMSE评分(27.0±1.9)分,Ⅱ组(25.7±2.4)分,两组MMSE评分相比,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1、T2、T3时点血浆TNF-α和T1、T3时点IL-1、IL-6浓度升高(P均〈0.05)。结论非CPB下CABG患者术后认知能力较CPB下CABG患者强,其机制可能与非CPB下CABG患者血浆TNF-α、IL-1、IL-6水平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赵璞  何龙  李志松  张卫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15-4117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2)。麻醉诱导前15 min及术后12 h,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4 h(T2)、24 h(T3)、48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于术前1 d及术后7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与T1比较,P组和C组T2、T3、T4时血清IL-6、TNF-α浓度明显增加(P<0.05)。P组T2、T3、T4时血清IL-6浓度低于C组(P<0.05),TNF-α浓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P组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够降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IL-6、TNF-α表达水平,但并未降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老年病人免疫功能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8±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0.7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2组)3组,每组16例。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后24 h(T2),手术后48 h(T3)抽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CD16+CD56+)和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2浓度,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估病人术前1 d和术后7 d认知状态,评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与T0时点相比,3组T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CD16+CD56+)在T1~T3时点明显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2浓度增加(P0.05)。与C组相比,D1、D2组的CD3+、CD4+、CD8+、CD16+CD56+及CD4/CD8在T1~T3时点明显增加,TNF-α、IL-2浓度显著降低(P0.05);D1组与D2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例(37.5%)发生POCD,D1组3例(18.8%)发生POCD,D2组2例(12.5%)发生POC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老年病人术后免疫功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及血清β-微管蛋白Ⅲ的变化。方法择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年龄65~79岁,采用随机单盲分两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全身麻醉诱导前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10 min内泵注,对照组(C组)给予相等量的生理盐水泵注,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术中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术前1 d(T1)、术后第1天(T3)、7天(T4)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术前1 d(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7天(T4)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β微管蛋白Ⅲ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与T1比较,C组和D组T2、T3、T4时点β-微管蛋白Ⅲ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D组T2、T3、T4时点β-微管蛋白Ⅲ显著降低。结论血清β-微管蛋白Ⅲ可以预测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秀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890-4892
目的 研究不同的麻醉干预方式,术中输注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对老年心脏转流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择我院老年心脏转流手术患者160例,分为四组,各40例.对照组(A组)常规麻醉;干预组(B组)术中输注丙泊酚;利多卡因干预组(C组)术中输注利多卡因;利多卡因+丙泊酚干预组(D组)术中输注利多卡因+丙泊酚.监测并检验患者入室后(T0)、心肺转流时(T1)及术毕1h时(T2)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jvDO2)、颈内静脉球的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ERO2)和颈内静脉-动脉血乳酸浓度差(ADVL)、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气管导管拔除后10 min以ICU精神错乱评估法(CAM-ICU)行全麻苏醒期谵妄诊断.术前1d、术后1、3、5、7d评定患者MMSE评分并记录患者POCD、苏醒期谵妄发生率等.结果 与T0时比较,四组T1-2时SjvO2及NSE、S100β蛋白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A组T1时S100β蛋白浓度、NSE含量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D组T1-2时Ca-jvDO2、ADVL、ERO2显著性降低(P<0.05).与A组相应点比较,D组Ca-jvDO2、ADVL、NSE含量及S100β蛋白浓度显著性降低(P<0.05).与术前1d比较,术后4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B、C、D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POCD的发生率及苏醒期谵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D组与A组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中输注丙泊酚及利多卡因实施麻醉干预均有利于降低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联合干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S-100β蛋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50例。乌司他丁组于麻醉诱导前静注乌司他丁10万U,术中以10万U/h的速度持续静泵乌司他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按相同的给药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即刻(T2)、术后2 h(T3)、术后24 h(T4)、术后第3天(T5)5个时点测定血清TNF-α、IL-6和S-100β蛋白含量;比较两组术后TNF-α、IL-6、S-100β及认知功能;术前和术后1、3、7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认知功能。结果乌司他丁组T2时血浆TNF-α、IL-6和S-100β蛋白含量与T1比较明显升高(P0.05),T5基本降至T1水平,且T2~T4时血浆TNF-a、IL-6和S-100β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乌司他丁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16%,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抑制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炎性因子的释放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显著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氟烷和异丙酚两种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对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异氟烷组(Ⅰ组)和异丙酚组(Ⅱ组),每组40例。分别于术前1 d(T1)、术后1 d(T2)和术后5 d(T3)使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在T1、T2和T3时间点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Aβ和Tau蛋白浓度,依据T1时间点有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将患者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分析Aβ和Tau蛋白与老年患者POCD发生的关系。结果与T1相比,T2Ⅰ组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T3恢复至T1水平;而Ⅱ组T1、T2和T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T2Ⅰ组A和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T3恢复至T1水平;而II组T1、T2和T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Ⅰ组有14例发生POCD(35%),Ⅱ组有6例发生POCD(15%);与T1相比,T2 POCD组Aβ和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T3恢复至T1水平;而非POCD组T1、T2和T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烷全身麻醉相比,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的影响较小,可减少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同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POCD的发生可能与Aβ和Tau蛋白浓度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对认知功能障碍(POCK)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简易健康状况量表(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质醇、CRP、IL-6、IL-8、TNF-α水平在术后1、3 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ESS评分在术后1、3 d显著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患者IL-6、IL-8、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POCD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83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H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HH组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以25 ml/min的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15 ml/kg,C组不行AHH.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于诱导后AHH前(To)、AHH后15 min(T1) 、AHH后60 min(T2)、术毕前60 min(T3)和术毕时(T4)分别采集桡动脉和右侧颈内静脉球部血样,测定血气值和乳酸值,计算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02)、脑氧摄取率(CE02)和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乳酸差(VADL).于术前1d和术后1、3、7d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与C组比较,AHH组T1-4时SjvO2升高,Da-jvO2和CEO2降低(P<0.05),VADL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AHH组术后1,3,7 d MMSE评分高于C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诊断人数低于C组(P<0.05).结论 AHH应用于无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安全可行,并可减少术后POC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的铁代谢指标变化。方法手术全麻患者60例根据各时点MMSE评分分为对照组(C组)和POCD组(P组)。于术前(T1)、术后1(T2)、3(T3)、7 d(T4)检测MMSE评分、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F)、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TS)水平。结果与C组或T1比较,P组患者T2-4时点的SF、TS、血清铁均升高,TF降低(P0.05)。结论在术后早期(1~7 d)发生POCD患者铁代谢表现为SF、血清铁、TS升高,TF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