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患者经大剂量131I治疗后,慢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病情况?方法:14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行大剂量的131I治疗,在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39个月随访中分别行唾液腺功能显像?结果:143例DTC患者中有31例(21.7%)出现慢性唾液腺损伤,131I治疗2次以上(累积剂量7.4~37.0 GBq)发生慢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131I治疗1次者(累积剂量<3.7 GBq)(P < 0.005)?结论:反复的?大剂量131I治疗引起的慢性唾液腺损伤更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柠檬酸对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简称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阐明柠檬酸对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随机选择准备首次行131I治疗的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柠檬酸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无特殊准备,柠檬酸组患者于131I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3周内每天含柠檬酸1 min(0.2 g/次)后吐出。2组患者分别于131I治疗前24 h及131I治疗后3个月行2次99mTcO4-唾液腺显像检查,计算第15分钟摄取指数(15 min UI)和排泌分数(SR),评估唾液腺功能。结果:与131I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131I治疗后右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15 min U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腮腺15 min UI降低(P<0.05);与131I治疗前比较,柠檬酸组患者131I治疗后双侧腮腺及双侧颌下腺15 min U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柠檬酸组患者131I治疗前后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15 min U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31I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双侧腮腺治疗后SR降低(P<0.05),双侧颌下腺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柠檬酸组患者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治疗后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31I治疗后比较,柠檬酸组患者双侧腮腺SR升高(P<0.05),双侧颌下腺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C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唾液腺排泌功能可能受损,短期口含柠檬酸对唾液腺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唾液腺的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首次131Ⅰ治疗前唾液腺功能进行观察和半定量分析。方法对75例DTC首次131Ⅰ治疗前患者和12例健康者(对照组)行唾液腺显像,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技术(ROI)获得唾液腺摄取功能参数:摄取分数(UR);排泄功能参数:酸刺激后唾液腺排泌分数(ER)。将75例DTC患者按唾液腺功能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分为3组,各组功能参数行单因素方差分析。68例DTC功能正常组患者和12例对照组定量参数行成组设计t检验。结果 12例对照组及68例(68/75,91%)DTC患者腮腺和颌下腺动态显像图及TAC均正常,4例(4/75,5%)DTC患者呈轻度异常,3例(3/75,4%)DTC患者呈重度异常。68例DTC功能正常组和12例对照组的左、右腮腺及颌下腺的UR、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66、4.182、2.173和3.512,P均>0.05)。DTC各组间腮腺及颌下腺的UR、ER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32-23.106,P均<0.05)。组间两两比较:与DTC功能正常组比较,DTC轻度异常组及DTC重度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DTC首次131Ⅰ治疗前部分患者即可能存在唾液腺功能损伤,应常规行唾液腺显像,建立唾液腺摄取和排泄功能基线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131I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给予维生素C对唾液腺防护的差异,继而探讨维生素C对唾液腺放射性损伤防护的最佳给予时间。方法:将120例已行甲状腺全切术的DTC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60人,给予131I行清甲治疗,分别在2、24 h含服维生素C以减轻131I对唾液腺的放射性损伤。6月后行唾液腺动态显像,对所得图像及时间-放射性曲线进分析,勾画出腮腺及颌下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以相应组织为本底进行校正,计算腺体最大摄取指数(uptake ratios,UR)及最大排泄率(maximum secretion,MSR)。结果:A、B 2组患者UR及MSR如下:A、B组左侧腮腺分别为:3.16±1.12和(61.13±13.85)%,2.84±1.10和(58.56±12.26)%;右侧腮腺分别为:3.08±1.02和(63.70±14.12)%,2.82±0.95和(59.40±12.27)%;左侧颌下腺分别为:2.10±1.01和(47.52±12.74)%,2.15±0.97和(49.92±12.93)%;右侧颌下腺分别为:2.21±1.05和(49.98±13.20)%,2.15±0.97和(49.37±13.04)%。各组间比较皆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131I治疗DTC后,不同时间点给予维生素C,对于腮腺及颌下腺的摄取及排泄功能影响不大,对唾液腺放射性损伤防护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131I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能在甲状腺组织中蓄积,临床上应用其β射线对甲状腺组织的破坏作用来达到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治疗转移病灶的目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隔离观察。患者较多出现恐惧心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反应,极少数患者出现骨髓抑制,需引起注意。本文回顾总结了1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护理体会,重点在于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并发症并作出相应处理,有效的帮助患者渡过一周隔离期。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病人采用放射性碘(131I)治疗,从而评价131I治疗DTC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2013a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DTC病人50例,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24~77岁,平均51.28±15.43岁。其中,PTC28例,FTC22例。术后单纯发现颈部转移23例,肺转移3例,骨转移2例。结果:PTC组痊愈率75.0%,好转率14.3%,无效率7.1%,死亡率3.6%;FTC组痊愈率59.1%,好转率27.3%,无效率9.1%,死亡率4.5%。经统计学分析,χ2=23.9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单纯发现颈部转移23例,肺转移3例,骨转移2例,经统计学分析,χ2=18.3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1I治疗DTC有较好的疗效,且PTC组治疗痊愈率高于FTC组,131I治疗疗效与转移灶部位有关,颈部转移灶治疗效果好于肺转移及骨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剂量^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治疗效果。方法:110例分化型甲癌在甲状腺次全切,颈部转移灶清扫或切除后口服大剂量^131I,治疗后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按照病理类型、服碘次数、转移情况、毒副反应、显像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随访8个月~5年,平均36个月,术后残留组织或病灶消除90处,好转14处,无效6处。临床治愈8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恶化1例,死亡1例。结论:大剂量的^131I治疗术后分化型甲癌效果较好,方法简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大剂量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经手术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术后采用131碘治疗,同时服用甲状腺素,随访2~5年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该组随访3年内28例、3~4年7例、4~5年6例,治愈21例(51.2%)、好转19例(46.3%)、无效1例(2.4%),无死亡病例。结论大剂量131碘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患者131 I治疗后辐射剂量率评估患者住院隔离时间。方法107例DTC术后患者,分为首次治疗组(FT组,n=55)和重复治疗组(RT组,n=52),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点的辐射剂量率,同时测量1 m处400MBq131 I标准源及同一区域本底辐射剂量率,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评估患者所需住院时间。结果 DTC患者131 I治疗后剂量率随时间推移和距离增加成倍下降,但下降速率随时间推移而减缓;两组患者24 h的剂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后,FT组剂量率明显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TC患者131I的有效半衰期随时间推移而延长,FT组的有效半衰期明显长于RT组( P<0.01);85.0%的患者可在131 I治疗后48 h出院,RT组48 h出院比例高达96.2%,两组患者达到国家规定的出院标准时间分别为(3.5±1.9)、(2.5±1.3)d。结论 DTC患者131I治疗后剂量率迅速下降,首次治疗者和重复治疗者平均住院隔离时间分别为3.5、2.5 d。治疗72 h后,除甲状腺组织明显残留及部分骨转移患者外,公众人员可在1m外与患者正常接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切除后单纯T4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证明DTC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32例DTC病例分为A组:手术切除后T4抑制治疗(n=108),B组:手术切除后联合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n=124)。根据寿命法分别统计两组无死亡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各组和各生存率间采用F检验作两两比较。结果A组病例在手术后1、5、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4.63%、8.33%和12.04%,B组为0.81%、4.03%和7.26%。A组半数病例复发时间为2年,而B组为4年。两组在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比较上,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DTC患者手术切除后即行131I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复发或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前后唾液腺功能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首次接受131碘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的功能.方法 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3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依据服131碘量分为2.96~<3.7GBq组和5.55~7.4GBq组.患者分别于131碘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唾液腺功能测定.结果 37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131碘治疗前其唾液腺功能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131碘治疗后2.96~<3.7GBq组功能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5.55~<7.4GBq组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ER(P<0.005)和EP(P<0.01)的降低.结论 131碘治疗甲状腺癌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与131碘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切除后单纯T4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证明DTC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232例DTC病例分为A组:手术切除后T4抑制治疗(n=108),B组:手术切除后联合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n=124).根据寿命法分别统计两组无死亡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各组和各生存率间采用F检验作两两比较.结果 A组病例在手术后1、5、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4.63%、8.33%和12.04%,B组为0.81%、4.03%和7.26%.A组半数病例复发时间为2年,而B组为4年.两组在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比较上,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DTC患者手术切除后即行131I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复发或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导致的免疫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DTC术后患者74例,其中清灶组42例,清甲组32例.人源甲状腺癌(TC)8305C经过剂量率为200 cGy/min的直线加速器照射4 min后制备TC新型诱导性瘤苗,以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掺入法及流式细... 相似文献
18.
19.
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4):805-806
作者自1998年至2004年对本科收治的35例甲状腺癌转移患者采用大剂量131I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60)
目的探讨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否会对甲状旁腺功能造成损伤。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行~(131)I治疗的7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131)I剂量将患者分为小剂量组(≤200mCi)14例、中等剂量组(200mCi,≤400mCi)52例及大剂量组(400mCi)11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PTH及血清Ca~(2+)水平的变化,并根据治疗后的血清PTH、血清Ca~(2+)水平及临床症状综合评估甲状旁腺功能,比较各剂量组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小剂量组治疗前后血清PTH(P=0.12)及血清Ca~(2+)(P=0.07)水平无明显的减低,中等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治疗前后血清PTH及Ca~(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不同剂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70)。结论大剂量~(131)I清甲(清灶)治疗虽会引起血清PTH及Ca~(2+)水平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不会对甲状旁腺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