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男,47岁。因体检时B型超声检查发现左肾上腺肿物2个月,无发热、头痛、心悸、视力模糊、下肢无力、多汗等不适,以左侧肾上腺腺瘤、高血压原因待查收入院。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入院查体:BP 144/94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心肺未见异常,肾区无叩击痛。生化指标:血K~+3.39 mmol/L,Na~+138.40 mmol/L;内分泌相关指标,醛固酮18.6 pg/ml,皮质醇9.08μg/dl。CT平扫示:左肾上腺内侧肢可见一软组织密度占位,大小约1 cm×1 cm×2 cm,其内密度  相似文献   

2.
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0岁.于11年前妊娠后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70/110 mmHg,曾多次查肾上腺超声未发现异常.4年前开始出现夜尿增多,一直按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  相似文献   

4.
疑似左肾上腺瘤的脾动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6 2岁 ,因发现血压高、左肾上腺占位 3年于 2 0 0 0年 9月 2 0日入院。患者 1997年体检时测血压高达 2 4 0 12 0kPa ,稍有头晕 ,诊断“高血压病” ,口服降压药后血压能降至 2 0 0 10 0kPa,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占位 ,未治疗。后因血压反复阵发性升高而来我院 ,行肾上腺CT扫描提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 5 7cm× 4 4cm的类圆形软组织影 ,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查体 :血压 2 0 0 12 0kPa ,体型中等 ,无特异性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钾 3 8mmol L ,血钙 2 30mmol L ;…  相似文献   

5.
6.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62 岁,因发现血压高、左肾上腺占位 3 年于 2000 年 9 月 20日入院.患者 1997 年体检时测血压高达 24 0/12 0 kPa,稍有头晕,诊断"高血压病",口服降压药后血压能降至 20 0/10 0 kPa,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占位,未治疗.后因血压反复阵发性升高而来我院,行肾上腺CT扫描提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 5 7 cm × 4 4 cm 的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查体:血压 20 0/12 0 kPa,体型中等,无特异性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钾 3 8 mmol/L,血钙 2 30 mmol/L;血醛固酮:卧位 219 8 pmol/L,立位 725 0 pmol/L;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卧位 40 ng/L,立位 73 2 ng/L;血浆肾素活性:卧位 1 17 μg/(L@h),立位 3 33 μg/(L@h);血浆ACTH 0 点3 3 pmol/ L(正常值 0~10 2 pmol/L), 8 点:8 2 pmol/L(正常值 5 5~15 0 pmol/L);血皮质醇 0 点 91 5 nmol/L(正常值 0~165 7 nmol/L),8 点 594 5 nmol/L(正常值 198 7~797 5 nmol/L).3 次 24 h 尿儿茶酚胺(CA)、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均正常.诊断:①左肾上腺无功能瘤;②高血压病.于 2000 年 10 月 19 日在全麻下拟行左肾上腺腺瘤摘除术,术中在左肾上腺区未发现肿瘤,肾上腺正常,于脾脏内侧,主动脉左侧发现一肿物,大小 5 cm × 4 cm × 4 cm,触之搏动明显,考虑为脾动脉瘤,行脾动脉结扎术.  相似文献   

7.
8.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腹痛伴腰背部酸胀2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无肿大,未触及包块。肾区无叩击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入院后查三大常规正常,血沉28mm/h,肝肾功、电解质均无明显异常,CT示:"腹膜后低密度软组织形,性质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拟诊为"腹膜后肿瘤性质待查"。在全麻下行腹膜后探查及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在肾上腺有约4cm×6cm×4cm血管瘤,左肾、右肾及右肾上腺正常,将肿瘤完整切除。手术顺利,术中血压平稳。病理报告为肾上腺海绵状…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头晕、头痛、夜尿增多,乏力2年余,症状加重近一年于1998年12月7日入院。患者病程中时伴上肢抽搐。入院后测血压波动在180/120~150/110mmHg。辅助检查测血钾32mmol/L,血皮质醇855μg/L,(正常50~280μg/L),血浆醛固酮测定:立位316ng/L,(正常65~296ng/L),卧位205ng/L(正常595~173.9ng/L)。B超检查提示:右侧肾上腺见大小为22cm×2cm实质性低回声团块,内回声均,边界清。磁共振显示:右肾上腺见一18mm×20mm占位病变,轮廓光整,信号均匀,注射磁显葡胺后轻度强化。术前口服安体舒通、尼…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2岁。约6年前体检时发现高血压,未注意。近1个月出现间断头部憋胀症状伴高血压,血压呈持续性增高、阵发性加剧,常于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发作,血压最高230/130mmHg(1mmHg=0.133kPa),伴心悸,持续10~12min可自行缓解,无头痛、头晕、恶心、视物模糊、大汗等,无小便时晕厥。平时血压(160~170)/110mmHg,先后口服“卡托普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及波依定”等,血压控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孟杰  李海波  李超志 《安徽医学》2015,36(5):638-639
肾上腺淋巴管瘤( adrenal lymphangioma,AL)属于肾上腺良性肿瘤之一,AL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明确诊断需要病理检测的支持,其他的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我院2013年12月12日收治1例AL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随访至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APA)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产生低血钾和高血压等症状。手术摘除腺瘤可使60%以上患者高血压得到长期缓解,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对醛固酮瘤的诊断价值,并与肾上腺无功能瘤进行比较。方法我院近5年来临床确诊的醛固酮瘤患者21例(APA组),均行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取双侧肾上腺静脉及肾静脉水平下的下腔静脉,测各点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并将结果与同期收治的23例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nFAA组)进行比较。结果①APA组体位激发后血醛固酮升高者占61.9%(13/21例),其中升幅≥30%者占23.8% (5/21例)。②APA组肾上腺B超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61.9%(13/21例),nFAA组为60.9%(14/23例);APA组肾上腺CT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5.7%(18/21例),nFAA组为100.0%(23/23例)。③nFAA组病变侧及对侧肾上腺静脉血醛固酮和皮质醇的测值均显著低于APA组(P值均<0.05),下腔静脉血醛固酮测值也显著低于APA组,APA组病变侧与病变对侧醛固酮之比均≥2.0,而nFAA组均<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单纯依赖影像学检查或体位激发试验并不可靠,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补充,并可明确鉴别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是否为醛固酮瘤。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过去一向被认为是少见病。由于其起病缓慢,临床表现隐蔽,缺乏典型症状,与原发性高血压不易鉴别,从而使不少患者长期排入高血压患者的行列,甚至发展到卒中阶段尚未得到明确的诊断。随着检测手段的丰富和发展,经验的积累与技术的提高,原醛...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3岁,高血压伴水肿八年余,加重半月入院。无发热、乏力及血尿、腰痛,间断感头晕,无肢体瘫痪等。8年前体检发现血压较高,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多处就诊均未怀疑肾上腺问题,曾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罗布麻等多种药物血压都不能良好控制,血压波动在130~200/95~120mmHg范围内。无肢体麻木及肌无力现象。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肾上腺醛固酮瘤CT诊断(附1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肾上腺醛固酮瘤CT诊断(附145例分析)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316004)胡孝君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唐敖荣,王瑞伦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45例中,男61例(42%),女84例(58%)。年龄:26~62岁平均48.3岁。26~30...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女,44岁。因间歇性头晕、头痛、心悸近10年,曾反复多次住院诊为高血压病,经降压治疗后症状反复于1995年11月25日收住本院内科治疗。人院检查:T36.5℃,P84次/分,R22次/分,B~3kPa。神清合作,肥胖体型,营养状况佳。皮肤、粘膜及浅表淋巴腺、头颅五官及颈部均未见异常。胸廓对称、呼吸平顺、呼吸音清晰。HR84次/分,节律整齐,心界不大,心尖区可闻及柔和吹风性收缩期杂音D级。腹平软、无压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型,未引出病理神经反射。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