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证”的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属于阶段性诊断 ,是具有动态意义的概念。近年来 ,随着中医微观辨证学的发展 ,人们开始从分子、细胞乃至基因水平来深入研究“证”的本质 ,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问题。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现代中医动物实验的代表 ,它在受试动物身上体现了中医理论和证候特点。目前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阴阳、寒热、肾虚、血瘀、脾虚、肝郁等多方面 ,几乎覆盖了所有辨证领域。而热证造模是属于其中开展较早 ,研究也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4.
大鼠红细胞膜钠泵活性与造模实热证、虚热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实热证”、“虚热证”造模大鼠红细胞膜钠泵活性与机体能量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溶血液细胞膜钠泵活性试剂盒测定法测定“实热证”、“虚热证”造模组大鼠及实热、虚热治疗组大鼠钠泵活性。结果:“虚热证”大鼠红细胞膜钠泵活性与正常大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实热证”大鼠相比活性显著下降(P<0001);而“实热证”大鼠钠泵活性与正常大鼠相比不仅显著增高(P<0001),且经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后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大鼠红细胞钠泵在中医热证不同证型造模中活性有所不同,其中实热证与机体能量代谢变化趋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长期热证造模的内分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温热药喂饲动物能较好地模拟临床热证,内分泌改变是其主要病理之一。由于阴阳之对立统一关系,临床热证患者随病程延长可能会出现证候表现的变化甚至证型改变。因此,本实验观察了长期热证造模大鼠的内分泌改变特点。 相似文献
6.
灸法在实热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灸法为外治法的一种 ,它是针灸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用艾柱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熏烤 ,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正如《黄帝内经·灵枢经》所说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艾灸可以弥补药物与针刺之不足。艾叶气味芳香 ,性温 ,易燃 ,且火力温和 ,用作灸治材料 ,使热气内注 ,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在临床上 ,灸法不仅用于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 ,也可以用于热证、实证。现举病案说明如下。带状疱疹 (缠腰火丹 )某女 ,53岁 ,工人 ,2 0 0 3… 相似文献
7.
大鼠虚、实热证模型甲状腺超微结构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在电镜下观察了实热证、虚热证模型动物,及其分别用清热泻火、养阴清热方剂治疗后的甲状腺超微结构变化,并与正常动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虚热证与实热证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呈增生性改变,反映甲状腺滤泡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活跃,而且虚热组的这种改变比实热组更明显。治疗后虚热组和实热组模型动物的甲状腺超微结构改变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8.
9.
针刺治疗实热证外障眼病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应用针刺内迎香穴治疗实热证外障眼病4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1例患者(44只眼)均来自1999-2006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其中男22例(24只眼),女19例(20只眼);年龄最小35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5年。进行性胬肉攀睛(翼状胬肉)16例(16只眼 相似文献
10.
实热证、虚热证造模大鼠甲状腺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实热证”、“虚热证”造模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超微结构改变与机体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本实验运用放射免疫测定和电镜技术研究了实热证、虚热证模型大鼠血清中甲状腺的激素(T3、T4、r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的变化,并在电镜下观察了甲状腺的超微结构。结果:虚热证造模大鼠血清中T3、T4水平显著升高,rT3水平呈下降趋势,TSH水平无明显变化;实热证造模大鼠血清中T3、T4、rT3和TSH浓度均无明显变化。在电镜下,虚热证造模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比实热证显著,与血清中激素浓度变化意义基本相同。结论:热证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该组织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寒、热”是八纲辨证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辨别疾病的寒、热证型对临床诊断、治疗、选方用药均有重要意义。运用代谢组学技术 可从机体内小分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水平探索中医寒、热证型的实质,并建立精准量化的“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及评价大鼠胃实热证病理模型及舌象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吲哚美辛(溶于5%NaHCO3液中)10 mg/kg;灌饲辣椒、白酒混合液10 mL/kg,每日2次,造模1周。观察大鼠体征变化及舌外观,运用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对大鼠舌象的色差红色、绿色、蓝色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内皮素-1(ET-1)、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 1周后可见胃实热组大鼠活动量减少,体质量减少,食量减少,便质黑干硬等症状;舌质红、暗,舌象红色、绿色、蓝色成分数值明显降低,特别是红色成分数值降低更加显著;血清中IL-6、IL-8、IL-10、ET-1含量明显增加,cAMP、PGE2的含量减少。结论采用热因素结合腹腔注射吲哚美辛建立大鼠胃实热证病理模型是可行的,胃实热证病理模型的舌象诊断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沈自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55-258
对自15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论的回顾,阐明还原论是研究存在的科学,而涌现论则是生成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是把还原论和整体论结合起来,指出系统生物学理论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以及数学建模的方法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趋势,而“证”的研究正好和这个处于科学前沿、综合程度很强的系统生物学理论相结合,将几十年来用还原论方法在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用生物数学方法进行系统整合,将再次把“证”的研究推向科学前沿。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365例代谢综合征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结果: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血瘀脉络证最多,痰湿壅盛证、脾肾两虚证次之,肝胃郁热证最少,胰岛素抵抗组在气阴两虚证、瘀热互结证、痰湿壅盛证型中的IR值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且在气阴两虚证型中ISI值显著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糖耐量异常中肝火亢盛证型的比例较高,占95.83%(P<0.05),而湿热困脾证型明显低于其他9型,占29.63%(P<0.05)。阴阳两虚证型在脂蛋白异常中出现的比例为90.91%,明显高于其他9型(P<0.05)。痰湿壅盛证型在血浆黏度异常中76.47%的出现比例较之脾肾两虚证的24.32%也差距明显,高于其他9型(P<0.05)。血瘀脉络证型在微血管病变中出现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气阴两虚及痰、瘀互结是贯穿本病的病理基础。胰岛素抵抗存在于代谢综合征的全过程。目前临床治疗在活血化瘀、祛痰化浊、健脾益气三大治则的基础上,兼顾调肝补肾益气。 相似文献
15.
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疗效评价的前提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遵循的基本原则,具有明显的个体化特点与优势,但是基于当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方法,却难以从中获得高强度的个体化诊疗证据。因此,只有构建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才能发挥中医诊疗优势,促进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客观化与现代化。本文在着眼于中医辨证论治主观性与个性化特征的前提下,创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与技术,提出了构建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的思路与方法,将中医证候指标、西医疾病指标,及生活质量评价等作为个体化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据指标的数据类型和特征,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个体化疗效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形成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概况,深化对该病的认识,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从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PCS)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了解中医药治疗PCS的临床效果,从而指导临床中医药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应用。方法: 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7篇文献, 3篇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3篇采用门诊就诊顺序的半随机分组;仅有1篇采用单盲;1篇有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8篇有具体的统计学方法,有具体的统计量和P;5篇提到随访;所有文献均未描述退出与失访病例;3篇提及了对不良反应的观察;所有文献都未描述是否实施分配方案的隐匿;方法学质量评分,3个为2分,其余均为1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对本病的疗效与西医比较有一定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疗效,不同中药的疗效有差异性。结论: 中医药治疗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PCS较西医有一定优势,不同中医药的疗效也有差异,但肯定的疗效证据强度不够,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证候是中医理论的精粹部分,其生物学基础研究是证明中医科学性和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转录组学从分子水平研究证候相关基因转录及转录调控规律以探索证候生物学基础,目前在证候研究中得到一定应用。本文对中医证候转录组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转录组学内涵及研究方向、转录组学相关技术、中医证候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和调控网络分析,并阐述了证候转录组学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总结病例资料,分析并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辨证分型与体质分类的相关性,为IBS腹泻型(IBS-D)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IBS-D患者的一般资料,研究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中医体质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中,脾胃湿热42例,脾虚湿盛18例,肝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煤工尘肺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规范其中医证候名称,研究其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现代文献检索,利用Excel软件建立煤工尘肺的证候类型文献数据库、录库,统计分析。结果将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候由规范前的36个缩小到了15个。总结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虚证多为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阳虚证、肺阳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实证主要有痰热闭肺证、瘀阻肺络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肾水凌心证;感受外邪时,常见风寒袭肺证、风热闭肺证、表寒肺热证。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因病性主要为气虚、热(内)、阴虚、痰、瘀、阳虚、风(外)、寒(外)、湿(内)。结论煤工尘肺目前没有统一的中医证候名称及诊断标准,现有文献采用的是自拟标准或没有标准,不便于疾病诊疗规范的制定,目前急需制定相对统一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煤工尘肺稳定期常可见虚实夹杂,以虚证多见;当感受外邪时也可以并见外感疾病。临床实践,中医当辨明同一疾病表现出的不同证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