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采用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便性状、频次、腹胀及疼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与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均有效,但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予洛派丁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0%、对照组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洛派丁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人中医脾胃专科门诊2009年10月-2012年10月诊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95.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便等临床症状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西医治疗,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服用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服用奥体溴铵,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运用黄连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各行主要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常见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神丸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四神丸加味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配合使用复方地芬诺脂片,疗程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与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腹痛、腹泻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在改善腹痛腹泻症状和中医证候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合痛泻药方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腹泻、腹胀主要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匹维溴铵片,且主要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肝郁脾虚腹泻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自评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调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神法结合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以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HAMA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两组疗后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不适症状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肠易激症状和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观察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味方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味方,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胃镜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P0.05。结论: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味方能明显改善BRG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加味痛泻要方治疗临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严格按照随机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加味痛泻要方实施诊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0.6%);观察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临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思密达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44.4%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较快缓解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李元红 《新中医》2015,47(6):69-70
目的:观察安肠止痛汤结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肠止痛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和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11%,对照组为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部不适症状、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质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BS-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安肠止痛汤结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缓解腹胀、排便紧迫感、腹泻等症状,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味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IBS-D的患者给予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味方治疗,疗程为4周,记录患者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后ALT、AST、DBIL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L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对肾功能BUN和Cr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味方治疗IBS-D,影响患者的TBIL,而对ALT、AST、DBIL及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安肠方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伴焦虑患者临床疗效及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予疏肝安肠方汤剂口服;对照组38例,予匹维溴铵片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5-HT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安肠方能缓解肝郁脾虚型IBS-D合并焦虑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5-HT含量,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大肠下合穴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上巨虚组(治疗组)和口服药物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肠道症状评分比较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刺上巨虚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改善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实验组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分别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87±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5±1.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七方胃痛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七方胃痛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8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服用七方胃痛胶囊和洛哌丁胺4周 ,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率为84 4% ,洛哌丁胺组为60 0 % ,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两组治疗后在腹痛频率、腹痛程度、腹泻程度、大便性状方面积分和总积分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 05或P<0 01) ,且观察组在改善腹痛频率、腹痛程度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 05)。结论 :七方胃痛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26例(用思密达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对照组62.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