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气消毒液在高压氧舱空气消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空气消毒效果,以及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有无损害。方法分别于高压氧治疗结束患者出舱后,采用空气消毒液进行空气消毒前、消毒后30min舱内空气细菌数量监测,并与2005年同期应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进行比较。结果两种不同消毒法消毒前舱内空气病原菌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消毒后的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经过观察3个月以上,无银纹出现。结论空气消毒液与紫外线两种消毒方法均有效,但应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进行空气消毒更安全,简便,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也无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比紫外线和次氯酸两种方法对高压氧舱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紫外线照射与次氯酸擦拭法对使用后的高压氧舱进行消毒,两种消毒措施各观察30次。对比两种方法的空气消毒效果及消毒成本。结果两种消毒措施消毒前高压氧舱内细菌菌落数对比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消毒措施消毒后高压氧舱内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消毒前(P0.01),且低于500 cfu/m3,符合环境卫生学Ⅲ类标准;两种消毒措施消毒后高压氧舱内细菌菌落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消毒方法每次的平均成本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与次氯酸消毒均是有效且费用低廉的高压氧舱消毒措施,但次氯酸使用简便、安全,对人体无刺激性损伤,更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压氧舱消毒效果,预防舱内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按常规进行高压氧舱消毒,以舱内空气和三通管、软管进行消毒前后细HBsAg检测.结果 高压氧舱治疗后舱内空气细菌数超标,三通管、软管消毒前污染严重,存在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常规消毒方法能达到消毒标准,但消毒规则不完善.结论 高压氧治疗后加强通风,每次治疗后应紫外线消毒三通管,软管应严格消毒,防止出现异味并做到专人专用.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舱空气消毒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青  沈庆旗  徐小凤 《重庆医学》2006,35(19):1746-1746
目的 探讨有效的高压氧舱内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高压氧治疗前、后对高压氧舱分别采用紫外线和次氯酸两种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空气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分别计数菌落数.结果 两种方法空气消毒后菌落数明显减少(P<0.01),两种消毒方法间比较,消毒前、后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有效,但次氯酸消毒法更为方便、快捷、实用.  相似文献   

5.
徐华 《世界感染杂志》2006,6(6):556-557
目的 筛选有效、便捷的高压氧舱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复习文献对多种空气消毒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结果 以空气菌落数≤500cfu/m^3为合格标准,达标方法有多种选择。结论 主张连续开舱治疗时舱间空气消毒首选诗乐氏喷霉联用压缩空气强制通风,每日舱内空气终末消毒选择诗乐氏喷霉联合紫外线照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保证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性,采取措施,控制氧舱及用具的细菌菌落数,杜绝医院感染。方法:对舱内空气、吸氧专用装置进行消毒。结果:空气菌落数控制在≤500cfu/m^3,物品菌落数控制在≤10cfu/cm^2,避免了外源性医院感染。结论:合理安排舱次,坚持每周消毒及特殊舱次的消毒,可杜绝高压氧治疗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舱的消毒与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前,氧舱是否进行严格消毒与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n=183)分成两组,其中100例为实验组,在高压氧治疗前对舱内的物体表面、舱内空气和吸氧管道进行严格消毒,83例为未消毒的对照组.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吸氧螺纹管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舱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和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螺纹管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舱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和院内感染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舱内严格消毒有利于预防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空气净化器、多功能臭氧消毒机、紫外线灯管对空气消毒杀菌的效果。方法:在2 8m2 无菌间分别使用空气净化器、多功能臭氧消毒机、紫外线灯管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于消毒前、后及无菌间使用后30min、6 0min、90min对空气采样,进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3种方法消毒前、后及使用后细菌数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空气净化器与多功能臭氧机的消毒杀菌效果优于紫外线的杀菌力。  相似文献   

9.
杨伟江 《右江医学》2009,37(2):223-225
随着医学的发展,高压氧治疗己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患者多,病种不一,加上氧舱内面积小,空气流通不畅,物体表面及呼气管道污染率高,检出细菌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患者之间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许多学者检测结果表明:舱内空气消毒前均培养出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枯草芽杆菌、真菌等,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重视高压氧舱的消毒隔离工作,定期监测消毒效果,使之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现就医院高压氧舱消毒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蒋碧菊  陈华丽 《河北医学》2014,(6):1034-1036
目的:探讨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对供应室无菌区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实验法应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洁净器分别对相同的供应室无菌区(A间和B间)进行空气消毒,比较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A间与B间空气采样细菌培养菌落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结束和消毒后30 min、60 min和120 min,B间空气采样细菌培养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结束时,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7.58%,而紫外线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洁净器对供应室无菌区空气消毒均能达到国家要求,但是空气消毒洁净器效果更好,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回升缓慢。  相似文献   

11.
病房空气中细菌含量与紫外线消毒周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将病房空气中细菌含量与紫外线消毒周期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将我院呼吸科病房 12个 (三人间 )随机分为四个组 ,每组病房设定不同的紫外线消毒周期 ,即每天消毒一次及每 3、5、7天消毒一次 ,消毒前后进行空气中的细菌监测。紫外线灯采用功率为 4 0W的双紫外灯管 ,直立推车式 ,照射 2 0min。2 .2 方法空气中细菌监测采用自然沉降平板采样法 ,应用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进行同一平面五点采样 ,平板暴露时间最短为 10min ,盖好平皿盖并置于 35℃温箱内培养 ,次日计数平皿生长菌落数 ,并根据 5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两种空气消毒方法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消毒供应室60例空气细菌培养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紫外线空气消毒后进行空气细菌培养,而研究组以超薄空气洁净屏消毒后进行空气细菌培养,包括清洁区与无菌区各15例,然后对两种空气消毒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在无菌区、清洁区空气细菌菌落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采取超薄空气洁净屏消毒处理效果更好,且能避免紫外线消毒带来的缺陷,在有人情况下也可实施消毒,使得消毒时机更灵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功能杀菌机对无层流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与静态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多功能杀菌机分别采用动态、静态两种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并进行动态监测与效果比较。结果:动态消毒法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在手术过程中一直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静态法在术前无人员的情况下菌落数控制在低水平,但随着手术的进行及人员的流动而迅速持续增加,术中空气污染严重。动态消毒法效果明显优于静态法(P<0.01)。结论:持续动态空气消毒可保证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内高压氧治疗控制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针对高压氧舱的特殊环境和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环节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对人员、气体和物品进行重点管理。结果空气和呼吸用具物表培养细菌菌落计数均合格,未检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其他致病菌,无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在高压氧舱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管理,可有效控制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医用高压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高压氧疗法是指将人体置于高于一个大气压的高气压环境下 ,呼吸纯氧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高压氧疗法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 ,其应用范围日趋广泛 ,已成为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使用的是烟台高压氧舱厂YC2 2 70 /0 .3- 8IV一舱 2室四门式氧舱 ,每舱容纳治疗人数12人 ,日常每天做两舱 ,遇有急性危重抢救者时加班做到 3舱~ 4舱 ,操舱由开舱前准备、加压、稳压吸氧、减压和操舱完毕等几个程序组成。吸氧期间严格监测舱内环境气体的氧浓度 ,控制在 2 5 %以内 ,如氧浓度超标实施换气通风 ,使氧浓度维持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人在舱内持续停留达 2个多小时 ,舱内温度达 2 7℃以上 ,封闭的环境中卫生状况空气质量怎样 ?开舱后通风效果如何 ?为此我们在 1月~ 3月份随机进行了空气采样 ,用平板空气沉降法 5 min,37℃温箱培养 4 8h,采样时间定为操舱完毕全部人员出舱后立即进行第一次采样。采样后打开室内窗、舱门通风 ,舱内清水拖地二遍 ,于 15 min、30 m in、4 5min,分别进行第 2、3、4次采样。操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中应用三种消毒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该中心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接诊的120台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命名为紫外线组、空气消毒组、联合组,分别采取紫外线消毒、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及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比较三组消毒前与消毒后及术中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结果:三组消毒前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最低(P<0.05)。结论:紫外线消毒、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及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均有不错效果,但对于术中细菌菌落数的控制效果而言,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剂消毒更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之素、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对普外科治疗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治疗室200日的消毒时间,分为观察组(100d)与对照组(100d),观察组应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对照组应用健之素消毒,计算消毒前后菌落数比较消毒效果。结果:健之素、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均对普外科配药室的空气中细菌数达到国家空气质量Ⅲ类标准(~〈500cfu/m3),但在配药过程中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则治疗室的空气细菌总数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配药开始60min与使用健之素的治疗室空气中细菌总数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在配药过程中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经济、方便,可在有人状态下进行动态消毒、能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有效维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500cfu,有利于配药、处置顺利进行,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两台空气加压舱内细菌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玲玲  黄怀  方昳  曾燕苗 《重庆医学》2005,34(11):1694-1694
为预防高压氧(HBO)舱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我科对高压氧舱内细菌污染的相关因素及消毒方法进行了探讨。1临床资料1.1空气加压氧舱我科为杭州康健医疗设备厂制造的12座双门舱内径2 800mm和10座单门舱内径2 200mm的台中型高压氧舱,型号分别为HKC28型和HKC22型医用高压氧舱,容积分别为(27.91±18.47)m3和(25.2±5.3)m3。加压用气为自备的治疗用压缩空气及医用纯氧。1.2一般资料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高压氧科共治疗1 952舱次,其中28舱治疗1 297舱次,22舱治疗655舱次。其中气管切开58例次,单独包舱46舱次。1.3细菌检测方法每月随机对消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保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性的同时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高压氧科工作人员加强院感管理知识培训;做好高压氧舱内空气、物体表面及所用物品的消毒、监测工作;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高压氧治疗配合的重要性.结果 减少了患者在高压氧舱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结论 通过培训及职能部门的督导检查,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责任心及预防高压氧舱的医院感染意识明显增强;每月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及采取有效的消毒方法,可确保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空气消毒净化器与紫外线灯照射用于供应室无菌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用空气消毒净化器和紫外线灯对供应室无菌室空气进行消毒,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暴露法于消毒前、后及无菌间使用后30 分钟、60 分钟、90 分钟作空气中细菌的杀菌率监测,根据消亡率判定消毒效果.结果:紫外线照射和空气净化消毒器消毒30 分钟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迅速下降,杀菌率分别为90.64%和94.28%.结论:使用空气净化器消毒优于紫外线消毒,即使是在动态情况下也未超过国家标准,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