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耘 《吉林医学》2012,(36):8036
目的:探讨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有效降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方法:对发生产后出血的8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探讨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阴道分娩出血量平均823.7 ml,剖宫产术出血量平均965.5 ml,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73.3%),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结论:正确有效的对产妇进行产前预防、产中、产后及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101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5年间我院101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率为4.10%,其中有6.93%发生失血性休克;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高于顺产,经产妇高于初产妇,高龄产妇高于低龄产妇,有高危因素的高于正常妊娠者;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应从产前、产时、产后三方面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子宫收缩可降低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探讨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70例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及护理,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剖宫产后出血的原因有7例凝血功能异常,9例胎盘粘连及置入,13例前置胎盘或早剥导致出血,14例子宫切口撕裂出血,27例患者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结论:临床应当对剖宫产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产前预防、抢救护理、康复护理等,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剖宫产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杨帆  林琳 《当代医学》2021,27(23):129-130
目的 探讨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8例再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分为产后出血组(n=21)和非产后出血组(n=87).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08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21例,发生率为19.44%.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后出血的再次剖宫产产妇的宫缩乏力、产前贫血、胎盘前置占比均高于非产后出血的再次剖宫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缩乏力、产前贫血、胎盘前置是再次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宫缩乏力、产前贫血、胎盘前置是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石亚春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632-632,634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PPH)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3837例剖宫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对相关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选择性剖宫产1644例,非选择性剖宫产2193例。非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率(6.75%)高于选择性剖宫产(4.84%)。选择性手术产后出血风险因素包括(OR〉1.5)子宫肌瘤、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和早产。非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出血风险因素包括胎盘滞留、产前/产中出血、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和巨大儿等。结论非选择性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风险较选择性剖宫产高。产前应预先确定相关危险因素及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孕妇产后出血的死亡率.方法:收集来我院分娩的发生产后出血的46例产妇,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并测量其产后出血量.结果:本组46例孕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其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剖宫产后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高于阴道分娩.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孕妇的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秀兰 《中外医疗》2009,28(3):36-3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25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率为4.10%,其中有6.93%发生失血性休克;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高于顺产,经产妇高于初产妇,高龄产妇高于低龄产妇,有高危因素的高于正常妊娠者;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应从产前、产时、产后3方面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子宫收缩可降低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韩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639-464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26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是产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产后出血与产前高危因素的存在、分娩次数增加、剖宫产手术、晚期妊娠静滴缩宫素引产相关。结论避免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发生,早期诊断,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正确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3年间所收治的103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期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孕期保健者,产前或(和)产时给予预防性干预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比例明显低于未行干预者.平均孕产次高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剖宫产比自然分娩更易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宫腔纱布填塞术是一种方便、简洁,效果良好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结论: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巧,避免意外损伤,是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玉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499-2500
目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者780例,其中40例发生产后出血,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原因。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13%,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此外还有手术操作因素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结论在行剖宫产手术时对剖宫产指征严格把握,减少剖宫产数量;术前对产程进行密切观察,术中严格控制手术技巧;术后对患者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44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中,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频率高。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临床医生应该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999-2004年43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重度贫血,产后绒癌.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3周以上占多数(67.44%),部分病例(16.28%)在6周以上.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不仅局限于产褥期内,主要病因是子宫切口裂开.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60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在60例分娩方式中,剖宫产是引起产后出血的最大诱因,本组共35例(58.3%),其次是在家中分娩后胎盘未娩出而引起的出血,本组共15例(25.0%)。60例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45例(75.0%),胎盘因素11例(18.3%),软产道损伤4例(6.7%)。 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强调入院分娩,做好产妇分娩时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文湘 《右江医学》2000,28(4):274-276
目的 :探讨剖宫产出血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分娩 494例中发生产后出血的30例。结果 :产程延长、胎盘娩式、流产及妊娠并发症等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宣教工作 ,产前检查注意易出血因素及适时施行剖宫产术是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秋惠 《中外医疗》2010,29(6):29-29,31
目的分析我院58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孕妇5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前3名为头盆不称(38.97%)、社会因素(20.86%)、胎膜早破(11.89%)。产后出血17例,新生儿窒息16例,新生儿肺炎10例。结论为降低剖宫产率,应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有关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健康教育,为产妇创造良好的分娩环境,以消除恐惧,增强信心。同时医务人员要严格剖宫产指征,合理使用产科技术,重视产程的观察、产程处理,提高质量服务,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9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组,以我院同期行剖宫产未发生出血者2157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产科情况,总结分析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剖宫产产后出血91例,占同期剖宫产总数的4.05%,经积极治疗,无一例死亡;研究组平均年龄、多胎妊娠及伴有合并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手术因素3类,其构成比分别为60.33%、24.18%和5.49%;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复杂,临床上应早期预见并消除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术中加强规范操作,科学合理的处置产后出血,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李燕  尹玲英  卢楚红  黎丹 《中外医疗》2013,(27):39+41-39,41
目的分析第二产程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比较该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产妇260例(观察组)与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术63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出血原因、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出血发生率、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认真评估产妇情况,积极处理异常产程,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路云珲  张莉  于达 《当代医学》2021,27(1):63-6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前阴道试产时间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前阴道试产产妇140名的临床资料。阴道试产时间<6 h的产妇作为A组(n=38),阴道试产时间在6~18 h的产妇作为B组(n=63),阴道试产时间>18 h的产妇作为C组(n=39),比较3组产妇的母婴结局、产后出血、产后住院时间,并分析剖宫产术前阴道试产时间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结果C组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多于A、B组,且B组的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的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产后出血率高于A组、B组,阴道分娩率低于A组、B组,B组产后出血率高于A组,阴道分娩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剖宫产术前阴道试产时间与产后出血呈正相关(r>0,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阴道试产时间与产后出血呈正相关,产妇阴道试产时间越长,产后出血的风险越高,临床上因综合评估产妇情况,及时给予正确的干预措施,如应用缩宫素辅助生产等,以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9.
1231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近10年我院产后出血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减少产后出血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我院住院患者产后出血12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年间产后出发生率为4、21%。经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初产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率比阴道分娩明显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原因以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多见,分别占68.89%和19、25%。后5年与前5年相比:产后出血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剖宫产率及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显著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抢救能力,掌握剖宫产指征,以达到减少产后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4816例分娩的初产妇,采用弯盘、量杯收集测量产后2小时内及术中出血量。结果:产后出血的平均发生率为8.0%(385/4816)。其中阴道分娩发生出血213例,剖宫产分娩发生出血172例。结果造成出血的第一位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第二位原因是胎盘因素;第三位原因是软产道撕裂和血管损伤。其次是剖宫产指征不严格,使剖宫产率(21.5%)增高。结论:认真处理产程的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