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6例EORA患者及50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EORA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39.85±11.21,28.47±6.71,P<0.05),EORA患者的SDS评分也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51.28±12.81,32.52±8.93,P<0.05)。病程较久及DAS28评分较高的EORA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结论:EORA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异常,并与病程及病情活动性相关,在综合治疗时应给予这方面的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抗角蛋白抗体、抗RA33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痛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39例EORA患者、82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0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同时进行了AKA(间接免疫荧光法)、抗RA33抗体(ELISA法)与RF(免疫比浊法)的测定,并对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30.8%(12/39)、35.9%(14/39)及64.1%(25/39).82例N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43.9%(36/82)、47.6%(39/82)及81.7%(67/82).30例正常老年人中,均仅有1例检测到AKA及抗RA33抗体,有2例检测到RF低滴度阳性.AKA、抗RA33抗体及RF在39例EORA患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30.8%、35.9%及64.1%,特异性分别为99.7%、99.7%及93.3%.AKA及抗RA33抗体在EORA组及NEORA组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而RF在NEO-RA组的敏感性则显著高于EORA组.以28处关节痰病活动度积分(DAS28)来评价EORA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在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阳性组的病情活动性均显著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结论 AKA、抗RA33抗体及RF有助于EORA的诊断及病情活动性判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心理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621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21例)行心理护理,对比患者心理状态、关节疼痛、实验室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与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P<0.05),且护理后研究组中青年类风湿因子、CRP 与ESR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和老年患者优( P<0.05)( P<0.05)。结论: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心理护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女性多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RA初发症状出现在60岁以后称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ldly rheumatoid arthritis,ERA)。为探讨ERA的临床特点,收集我院ERA患者33例,与同期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non—eldly rheumatoid arthritis,NERA)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风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以加强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同时配合用药干预、功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方法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8周后,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RA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临床治疗起到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特点,使护理措施更加完善。方法:选择50例EORA病人,通过询问、察看、检诊及问卷形式,确定EORA特征并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结果:50例EORA通过规范护理,心理异常得到改善,均能密切配合治疗,病情缓解,充满信心。结论:EORA不仅要早期及时规范治疗,心理护理在EORA中也具有重要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方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0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如心理、饮食以及康复锻炼等方面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症状缓解率、疼痛程度以及平均康复时间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干预式的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因而值得在医学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把握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心理变化,寻求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的可能途径,本文对在我院风湿科收治的60例RA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难以治愈,并且致残率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5~45岁女性为多见.这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患者出现关节痛及关节畸形僵直等严重功能障碍.因此,病人生活上感到困难或不能自理,降低了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下降或不能工作,心理压力很大.护士应该给病人创造一个愉快的治疗和修养环境,使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能得到改善,争取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王红梅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2(10):918-91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的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在我国发病率高,发病年龄不一,以45yr左右多见,女性为男性的2~3倍。RA在晚期主要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关节僵硬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而致残,是造成患者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下降的常见病之一。患者一旦被确诊,情绪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抑郁、不能配合治疗,也有的患者出现焦虑、烦躁而四处求医、有的滥用药物,引起不应有的副作用,这些都会加重RA的病情或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过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通过护理措施以及药物治疗互相结合进行干预,有着较为满意的效果,痊愈3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的速度,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病情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的老年组RA(ERA)及60例非老年组RA(NERA)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非老年组RA相比,老年组RA男性比例高,急性起病多见,首发在肩膝关节的多;关节外表现以肺间质病变多见。结论ERA了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治疗上需全面分析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6.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OS)对40例住院老年RA患者进行调查评定。结果老年RA患者SA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担心致残、药物不良反应、社会功能、自理能力及医疗费用是影响老年RA患者情绪的相关因素。结论老年RA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例60岁以上发病的老年患者及45例中青年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中青年发病患者相比,老年发病的患者男性比例高,急性起病多见;首发在肩和膝等大关节受累的多,关节疼痛数多,握力较差;关节x线分期工期病变较多,Ⅱ期病变较少;血沉增高明显(P〈0.05~P〈0.01)。结论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不同于其他成年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应根据其临床特点及年龄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周围对称性多关节慢性炎症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有对称性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则出现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约60%~70%的病人活动期血清中可出现类风湿因子.目前本病尚缺乏根治方法,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骨破坏及关节畸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缓解症状的目的。方法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生活护理。结果治愈28例,好转55例,无效4例。结论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缓解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