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了认真总结和探讨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现将8年来的食物中毒发生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 食物中毒发生情况 1982~1989辽源市共发生食物中毒32起,进食1154人,中毒734人,死亡7人,患病率63.6%,病死率0.95%。除1989年未发生外,每年均有食物中毒的发生(3~6起/年),其中1982、1984、1986年为食物中毒发生最多的年度(6起/年),占8年总数的56.25%。  相似文献   

2.
自1960年以来,美国解水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事件不断增加。1970~1972年间每年平均发生32起,1980~1982年间上升为每年平均41.1起。这些数字是基层上报的数字,实际发生件数远比该数字大。克罗拉多州卫生局对该州1980年7月1日~1983年6月30日所发生18起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因学及血清学的调查。结果如下: 1、18起暴发流行中发病人数最低者为15人,最高者为1,500人。 2、病因学研究结果证明,9起暴发流行的病原为兰氏贾第虫(Giardialamblia);1起病原为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3.
本地区为蚕豆病流行区域,每年都有蚕豆病发生。1963年至1965年及1969年至1979年因进食新鲜蚕豆而发病住院的病人共232例(进食干蚕豆而发病的散发病人未计入),发病情况如下:一、性别:男210人,占90.5%;女22人,占9.5%。男女之比为9.5:1。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30起水痘暴发疫情,其中3月份12起(占40.00%),4月份8起(占26.67%),5月份4起(占13.33%),男性患者共387例(占61.43%),女性患者共243例(占38.57%),罹患率分别为3.54%和2.22%,年龄组中6~11岁共536例(占85.07%),小学生567例(占90.00%).结论 2007~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水痘暴发疫情逐渐趋于平稳状态,暴发疫情多发生于3~5月份,6~11岁的中小学生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2015年海南省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 对2014-2015年海南省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15年海南省共上报食物中毒事件94起,发病881人,死亡2人,无重大事件;以不明原因性食物中毒为主,35起(37.23%),明确病因的食物中毒事件中,以微生物为主,29例(30.85%),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最为常见,13例(13.83%);第3季度是每年的高发季节,34起(36.17%);海口、三亚和陵水等旅游城市是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分别为17起(18.09%)、16起(17.03%)和12起(12.77%);家庭和宾馆饭店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分别为32起(34.04%)和17起(18.09%);误食有毒植物常年均有发生,其中以毒蘑菇最为常见;误食有毒动物和灭鼠药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仍有发生,以有毒水产品导致死亡事件最为常见.结论 应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减少有毒动植物(毒蘑菇)食物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和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应提高疾控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010年深圳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31家监测单位的流感样病例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深圳市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5.43%.2010年全市共采集日常监测ILI咽拭标本4 031份,分离出445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1.0%,其中14株季节性H1N1亚型(3.1%),42株季节性H3N2亚型(9.4%),171株甲型H1N1亚型(38.4%),213株B(Victoria,47.9%)亚型,5株B(Yamagata,1.1%)亚型.2010年全市报告了89起ILI暴发疫情,发病总人数741人,流感PCR检测阳性79起,其中季节性甲型6起(6.8%),乙型67起(75.3%),甲型H1N1流感6起(6.8%).结论 2010年深圳市流感活动较低,未出现明显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江门市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学变化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门市2010-2014年流感监测网络监测的流感病例及病原学监测结果,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0-2014年监测病例总数4 821 286例,其中流感样病例89 349例,占总数的1.85%,0~4岁占52.48%,3~6月为流行高峰.采集咽拭子标本7 816份,PCR检测阳性率23.86%(1 865/7 816),各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4,P<0.05),2010年和2012年以B型为主,201 1年、2013年和2014年均为新甲H1型.暴发疫情5起,罹患率为4.59%.2014年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6例,死亡4例,有禽类接触史4例,发病时间主要在1-2月.采集外环境样本844份,A型通用引物2013年阳性率10.42%,2014年为29.71%.结论 江门市每年只有一个流感流行峰,流行优势毒株交替出现,应结合流行病学、病原学、暴发疫情和外环境监测共同分析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8.
1987年2~3月湖北农村许多中学发生红斑性肢痛症流行,对两所甲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率为13.1%(248/1892),女生为30.9%(138/449),男生为7.6%(110/1443),平均病程为6.5±4.3天。分析了气象、生物致病因子感染和营养等因素。认为寒冷因素起主导作用,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并为生物致病因子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水面舰艇人员军事训练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调查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特殊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选取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官兵790人,对全军事训练伤进行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年里,军事训练伤累积发生率为12.07%,时间分布以7、8月份为高峰;50%的伤者为机电部门人员;损伤部位以下肢为主,占37.23%;军事训练伤类型以非急性创伤为主。结论:舰艇部队军事训练发生情况与其它军兵种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1984年9月对驻甬潜、快艇部队进行了调查。其调查及检测方法与前文(驻沪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海军医学》3(3)1985)相同。现将本文主要数据报告如下。本次调查512人,其中海勤267人(潜艇164人,快艇103人),陆勤245人。受检的某潜艇支队198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2.03‰;现患率为9.87‰。某快艇支队1983年病毒肝炎发病率为1.28‰;现患率为4.76‰,表明潜艇部队发病率及现患率均高于快艇部队。这一结果除可能与不同单位病毒性肝炎流行强度有关外,尚与卫生条件及劳动强度有关。驻甬潜、快艇部队HB_sAg阳性率为10.94%,抗—HBS阳性率为16.60%,抗—HBC  相似文献   

11.
1980年7—8月,雷州半岛乌石港发生登革热暴发流行,使9670人的鱼港在短期内发生2842人患病,病死3人,发病率29.58%,病死率为0.11%。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起登革热暴发流行是由该渔港渔民随船到海南岛(现为海南省)白马井鱼港(当时为登革热疫区)捕鱼时感染后而传入,由埃及伊蚊传播。该疫情在严密的组织与防治措施指导下一个多月扑灭。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驻地与水面舰艇部队真菌性皮肤病与生活及生活环境的关系,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舰艇部队的真菌性皮肤病的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笔者于近三年间(即2008-2010年),连续每年6~7月对某部驻地与水面舰艇官兵真菌性皮肤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探讨我省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制订防治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现将我省1970~1985年各地(市)防疫站食物中疫情月报表和专题调查报告整理分析如下: 流行病学特点一、中毒概况 1970~1985年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2380起,中毒50176人,死亡254人,年发病率平均6.34/10万,病死率为0.15~1.25%,平均为0.51%。二、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兴义市突然暴发腺鼠疫流行,确认为南方家鼠型鼠疫疫源地。继后,2001~2003年每年均有鼠间鼠疫流行和腺鼠疫患者发生。为控制鼠间鼠疫流行和减少人间鼠疫的发生,从2001年起该市在疫区乡镇组织开展春、秋两季预防性灭鼠。为了解疫区乡镇灭鼠工作情况,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2003年疫区乡镇秋季灭鼠工作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维安 《新疆医学》1995,25(2):80-81
1993年8月至10日,新疆库车县发生霍乱流行,共发病136例,笔者参与此项防治工作,收集完整病历共107份和其他有关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资料首例患者发生于1993年8月10日,末例患者发生在10月8日,历时60天。发病高峰在8月20日至30日,10天内发病58例,占发病数42.6%。流行范围为8乡(全县13个乡)1镇,62个自然村(全县210个自然村),涉及人群263510人(全县344022人),发病136人,发病率5.16/万,病死1人,病死率为0.1%。  相似文献   

16.
建市1989年经考核为基本消灭疟疾达标市。1991年在迪口镇可建村发生间日疟局部暴发流行。为抗疟后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并为探索简化抗疟措施的可能性,仅对现症病人采用“氯伯”及时根治,1992—1994年我们对暴发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栓;92年阳性率26.8%(22/82);93年阳性率6.5%(3/46),94年阳性率为0(0/137),复查1991—1993年 先后发病的疟疾患者36人,原虫阳性率为0。中华按蚊为当地唯一传疟媒介。中华按蚊人血指数、种群密度、叮人率三年无明显改变。结果表明:1.人口流动是引起疟疾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1)。2.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采用现症病人根治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每年七、八、九三个月集中出现,尤以八月中旬为高峰,而重危病人大多见于流行初期。根据这些流行规律,传染病临床工作者于每年流行之前应有充分思想准备,提前在物质、人力上作好安排。抡救乙脑必需把住三关,高热、抽风和呼吸衰竭(简称呼衰),其中尤以呼衰为病死的主要原因。我院近5年共收治乙脑394例,重型占63.4%,共死亡47例(包含入院24小时内死亡14例),死因中呼衰为主要原因者41例,占87.2%。国内乙脑病死率在10~20.99%之间,其中死于脑水肿、脑疝者亦高达80.7%。由此可见抡救乙脑,关键在正确处理呼衰。  相似文献   

18.
陈丽华  李苑  叶恋花  马智超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2):1488+1499-1488,1499
目的 分析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暴发疫情情况,为其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性病学方法对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AHC暴发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宝安区共出现15起AHC爆发疫情,66.67%发生在学校,20%发生在幼儿园,13.33%发生在工厂;共报告病例...  相似文献   

19.
谷静  王峰  冯博  杨明  孙胜 《海军医学杂志》2021,42(1):14-15,18
目的 调查某大型水面舰艇部队官兵不良习惯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癣、口腔白斑和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关系.方法 2017年9-10月,对某大型水面舰艇部队1 267名官兵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不良生活习惯调查.结果 1 267名参检官兵中,吸烟596例(47.04%),嚼槟榔317例(25.02%);口腔白斑1例(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描述北京急救中心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救治城区道路交通损伤的现状,总结其社会学特点,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改善方法.方法:所有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急救中心病案室,在收集后者数据时检索并录入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7年期间由北京急救中心参与救治的道路交通损伤病例,应用Excel 2007、SPSS 17.0进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共收集符合准入标准的完整病例19 550例,道路交通伤的年发病率约为120人/10万人,死亡率约为4.97人/10万人,其中男性(11 737,60.04%)明显多于女性(7 813,39.96%),平均年龄(38.76±16.84)岁.各年龄组交通伤均多发于每年的10月份,日间多于夜间,以中午前、后最多,但不同年龄患者交通损伤发生的每日时间分布特点不同.受伤者多为行人(7 588,38.81%)和骑自行车者(3 790,19.39%),发生部位多在头面(8 343,42.68%)和下肢(6 828,34.93%),损伤程度以中等损伤为主(11 718,59.94%),造成损伤的一方多为小型汽车(11 490,58.77%).结论:防治道路交通损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段和不同交通方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规范化的院前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