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神经症性障碍的药物疗法和新近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分离和分离性障碍的临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癔症是指一种以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本病常在癔症性人格基础上,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而产生。现在,这一诊断逐渐让位于“分离性障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的“终生制”正为“雇用制”所代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无须人介入的信息传替系统”也逐渐普及,在这种背景下,很难像过去那样保持稳定的自身身份的同一性,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人格,然后将不同的人格统一起来的生存方式在年轻人中逐渐普及,当这种人格的区分与统一出现困难时,便容易出现分离症状和分离性障碍。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虽然分离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尤其在创伤病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分离症状的表现具有隐蔽性,更因其部分症状表现出与文化高度相关的特异性,在临床上极易被忽略,或者简单地视为精神病的症状,从而被漏诊或误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情感性障碍与胎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证实了遗传因素在情感性障碍病因学中的地位,但胎次效应对情感性障碍的影响文献报道甚少。为探讨胎次效应对情感性障碍发生的影响,我们对我院来自临沂地区各县市的情感性障碍患者的胎次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神经症与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及经济损失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神经症和抑郁症躯体症状的特点及经济损失。方法:对初次就诊的神经症和抑郁症患者,采用自编躯体症状的特点及经济负担调查问卷,调查躯体症状及经济损失状况。结果:二者躯体症状所占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神经症组的病程显著长于抑郁症组,外院就诊次数也多于后组,从其他科至医学心理科就诊的时间间隔长。抑郁症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焦虑因子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体质量、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绝望感因子分均高于神经症组,焦虑/躯体化因子分低于神经症组。躯体症状组HAMA总分及躯体焦虑因子分、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体质量、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分均高于无躯体症状组。神经症组的直接经济损失重于抑郁症组。结论:抑郁症、神经症的抑郁、焦虑、躯体症状的表现有各自特点,躯体症状会加重抑郁和焦虑症状,均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33岁女咨客在无重大疾病的情况下突发头昏、心慌、气短、呕吐等,多次就诊疗效欠佳。咨客及家属均否认睡眠差、反复清洁、易焦虑担心,访谈中反复诉多种躯体不适。经多次澄清得到真实病史后,总结出她因轻微狐臭而形成的关注本体感觉的固有模式,并在无意识中以卧病在床获取丈夫陪伴,遂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共病做作性障碍,给予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索神经症患者与正常人在社会心理因素、个性和躯体症状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社会心理问题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躯体症状定式检查表对神经症和正常人进行评定。结果神经症患者的遗传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神经症的艾森克P、N分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男性E分较正常人低(P<005),L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症的情绪不稳和内倾性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神经症的躯体症状明显多于正常人(P<005)。结论个性缺陷在神经症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干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患发病急,临床症状复杂、预后差且病死率高。我院自1997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32例脑干出血患,现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病变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的退行性病变。其病因与遗传、病毒感染、炎症、铝中毒、胆碱系统功能缺陷、细胞骨架改变等有关。近年来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研究表明,AD与血管因素有关联。血管因素不仅会造成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也可能参与AD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慢性脑器质性人格改变评定量表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改变是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的三个主要症状之一,以前对于脑器质性人格改变都是采用描述性的定义,没有量化的评估方法。作者编制脑器质性人格改变的评定量表,通过现场测试,发现该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较高: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81.8%,Kappa值为0.76。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研究现状与展望(述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概述了重症肌无力免疫遗传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内镜技术业已成为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的最主要方面,发展迅猛,热点层出不穷.近年除内镜经鼻颅底外科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外,内镜技术还应用于内镜经颅手术,内镜颅底外科领域的最大变化即为内镜经颅颅底外科的发展.内镜经颅颅底外科与较成熟的内镜经鼻颅底外科分别从不同视角,更全面、合理地处理颅底病变.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变(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TDL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因其影像学上病变具有占位效应,易与脑肿瘤等相混淆,故此得名.TDL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既往被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多发性硬化类似,主要为细胞免疫介导,但近来有证据表明B细胞免疫介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A)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诱发电位的改变特征。方法(1)调查114例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患(LA组)和4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BD组)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2)两组患均行CT检查,并按照脑白质异常程度分为3型。(3)LA组74例患,BD组35例患行MRI检查,根据T2WI显示的脑室周围高信号分为5型。(4)两组分别选择部分伴有高血压的患进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1)LA组患的危险因素呈多样化,无神经局灶体征,临床表现仅为轻度记忆力减退、步态不稳。CT显示脑白质异常以1型为主,占70.2%(80/114);MRI脑白质异常也同样以1型为主,占71.6%(53/74),均无脑室扩大。电生理学检查显示,SEP异常率为83.7%(36/43),其中轻度60.5%,中度23.2%;BAEP异常率为62.8%(27/43),潜伏期和峰间期延长;VEP异常率为53.5%(23/43),各波潜伏期延长,均无波形消失。(2)BD组患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95.1%),临床表现以神经局灶体征、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和卒中样发作为主。CT分型以3型多见,为73.2%(30/41);MRI检查显示3型为54.3%(19/35),4型45.7%(16/35),41例患均有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电生理学检查显示,SEP异常率为96.7%(29/30),其中轻度6.7%,中度46.7%,重度43.3%;BAEP异常率86.7%(26/30),潜伏期和峰间期进一步延长,部分伴有Ⅲ、Ⅴ波缺失;VEP异常率为83.3%(25/30),各波潜伏期进一步延长,部分P2单侧波形消失。结论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以影像学1型脑白质异常为依据;诱发电位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延长,无波形完全缺失。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临床有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见卒中样发作等特征,影像学检查CT显示3型脑白质异常,MRI显示3型或4型为诊断依据;诱发电位呈现各波潜伏期进一步延长并伴有部分波形完全缺失。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为院前急救及后期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54例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例组)与270例同期未发生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着力部位、误吸、低血压、高血压病史、原发脑干伤、合并多发伤、颅底骨折等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原发脑干伤、低血压、着力部位(枕部)、误吸、年龄等因素与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原发脑干伤、低血压、着力部位(枕部)、误吸是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高龄是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AION)是由于供应视神经乳头前部的睫状后短动脉阻塞所致的继青光眼后第二位常见视神经疾病。该病在美国每年新发病例至少6000例,在我国年发病率约1∶16000~([1-2])。尽管目前有关NA-AION临床特点等方面的报道很多,但真正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癫痫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斌  周农  汪凯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0):705-706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其核心症状虽然是痫性发作,但往往伴有记忆、学习、行为等认知障碍.癫痫患者的认知障碍在成人和儿童中的表现存在差异.成人主要表现为智力及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困难;儿童的症状则更为复杂,包括语言迟滞、行为障碍和学习能力下降等.认知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时显得比癫痫本身更为重要.其中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而且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分离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药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与医疗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药物的心理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的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有关因素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的核心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有4种躯体症状障碍。患这一谱系障碍的患者共同特征是:存在明显的对躯体健康的担心,更可能去医疗机构而不是寻求心理健康服务。躯体症状障碍的个体寻求帮助主要是试图解释躯体不适。疾病焦虑障碍的个体可能存在一些躯体不适,但主要问题是持续担心生病(或将要生病),这种担心比任何轻度的躯体症状更损害日常生活。转换障碍的个体会出现一个突然的、严重的躯体问题,包括丧失能力,如突然的瘫痪或癫痫,可能导致去急诊室或医院紧急就诊。做作性障碍的个体知道自身并不存在躯体问题,但仍会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寻求帮助,或掩盖他们故意引起躯体问题的事实。治疗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基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或团体治疗帮助个体理解此类疾病的信念和行为,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焦虑、易激惹、恐慌心境。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损失和经济负担。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在越来越多偏头痛患者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脑白质病变(WML),已有研究证明,偏头痛患者患WML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且有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WML发病率较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更高,其还可能是脑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二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讨论及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也被称为边缘带脑梗死),是发生在 具有特征性位置的相邻血管供血区交界处的缺血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本文从CWI的 高危因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表现、影像学检查4个方面回顾了近年的研究进展。其中关于CWI的 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表现、影像学检查3方面已日趋完善,但部分高危因素(诱因及原发病等)仍缺 乏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