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01例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患儿行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56例,十二指肠炎14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窦溃疡1例,食管裂孔疝2例,未见异常2例。全部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总阳性率47.52%,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渍疡、胃溃疡的HP阳性率分别为41.07%(23/56)、35.71%(5/14)、73.08%(19/26)和100%(1/1)。结论 小儿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主张对有症状且确诊为HP感染相关性的胃炎、溃疡病采取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 发现病变者53例(94.6%)。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多见.有38例(67.9%);其次为重度浅表性胃炎4例(7.1%);其它依次为十二指肠球炎伴胃炎8例(14.3%);食管炎2例(3.6%)和胃溃疡1例(1.8%);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32例(57.1%)。结论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出血最多见.且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已公认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胃 MACT淋巴瘤等有密切相关。我院于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 2月同时作 14 C-尿素呼气试验 ( 14 C- UBT)与快速尿素酶试验 ( RUT)、病理改良 Giemsa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病人进行检测来对比分析 ,以探讨 14 C- UBT检测 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我院胃镜受检者 1 2 6人 ,男 82人 ,女 44人 ,平均年龄 ( 4 1 .8± 1 5 .1 2 )岁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5 7例 ,糜烂性胃炎 2 2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 47例 ,排除孕妇、受检前 2周内服用抗生素、胃出血及胃…  相似文献   

4.
吴成  杨斌 《安徽医学》2004,25(2):134-135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及儿童胃病的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率。方法 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 173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 ,其中对 164例患儿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胃粘膜HP。结果  173例中 ,浅表性胃炎 10 5例 ,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球炎 3 1例 ,消化性溃疡 13例 ,十二指肠球炎 7例 ;HP检测阳性中浅表性胃炎 76.2 %,十二指肠球炎 42 .9%,胃炎伴球炎 80 .6%,消化性溃疡 84.6%。结论 儿童胃病中浅表性胃炎检出率最高 ,HP感染是小儿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小儿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旋杆菌 (HP)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我院于今年 6~ 7月份应用自拟“安幽膏”治疗上消化道HP感染患儿 18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8例中 ,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7~ 13岁 ,平均9.5岁。所有病例经胃镜检查 ,尿素酶试验确诊为HP感染 ,包括HP相关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程 6个月~ 5年。临床表现 :腹痛 18例 (10 0 % ) ,纳差12例 (6 6 .7% )、恶心、呕吐 13例 (72 .2 % ) ,嗳气、泛酸 9例(5 0 % ) ,消瘦 7例 (38.9% ) ,便秘 5例 (2 7.8% ) ,腹泻 2例 (1…  相似文献   

6.
胃镜检查在儿童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的564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223例胃黏膜HP.结果 564例中成功检查563例,检出疾病53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324例、消化性溃疡112例、十二指肠球炎89例.223例HP检测中,总阳性率45.29%,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3.49%(40/63)、浅表性胃炎39.84%(49/123)、十二指肠球炎37.50%(9/24)、胃溃疡28.57%(2/7).结论小儿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儿童HP感染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高.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临床上属常见病。且易并发胃炎。仅就我院从1986年1月~1989年3月中,经胃镜确诊“十二指肠球部溃荡并发胃炎”患者占溃疡的41.3%。现将有关资料及发病因素等进行探讨。临床资料凡经纤维胃镜下见有“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性溃疡并发“胃炎”,而且临床症状较重者,均列为本人研究对象。一、性别与年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胃炎”共797例,其中女性37例,男性760例。年龄均在20-65岁之间。二、并发胃炎的类型:并发浅表性胃炎726例,糜烂性胃炎53例,肥厚性胃炎1例,萎缩性胃炎10例,返流性胃炎7例。其中女性37例,均…  相似文献   

8.
别文琴  虢剑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230-1231
目的 探讨儿童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方法 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26例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6例在腹痛1-28 d后出现皮肤紫癜,误诊为胃炎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4例,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炎5例,十二指肠溃疡、胆汁返流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急性胃肠炎2例,急性阑尾炎2例.结论 如遇原因不明的腹痛,且腹痛症状与体征不甚符合时应想到该病可能.  相似文献   

9.
自拟三白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刚  吕汉华 《医学文选》2000,19(5):723-724
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又称充血渗出性胃炎 ,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笔者以自拟三白汤为主方治疗该病 12 1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1例中男 5 7例 ,女 6 4例 ,其中 98例为门诊病例 ,2 3例为住院病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6 2岁 ,平均 35 .6岁 ;病程 1年以内者 42例 ,1~ 5年 47例 ,6~ 10年2 2例 ,10年以上 10例。1.2 诊断依据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和1982年全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 [1 ,2 ] ,有“慢性胃炎”症状特征 ,并经纤维胃镜…  相似文献   

10.
胃十二指肠溃疡儿童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研究学龄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炎和浅表性胃炎的个性特征。方法 通过内窥镜检查确诊的 4 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2 7例胃十二指肠炎、10 1例浅表性胃炎的学龄儿童 ,平均年龄 10 .2 4岁 ;男女之比 1.3:1;与 10 0例健康学龄儿童作对照。使用儿童艾森克个性测试问卷进行个性测试 ,使用卡方检验法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1)胃十二指肠溃疡组儿童 ,P维度值≤ 4 0的人数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和多于胃十二指肠炎组 (P <0 .0 5 ) ;胃十二指肠炎症组和浅表性胃炎组 ,P维度值≤ 4 0的人数也多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2 )健康对照组儿童 ,E维度值≥ 6 0的人数明显多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组、炎症组和浅表性胃炎组儿童 (P <0 .0 1) ;(3)胃十二指肠溃疡组儿童 ,HP(+)人数明显多于胃十二指肠炎组和浅表性胃炎组儿童 (P <0 .0 1) ,而胃十二指肠炎组HP(+)人数也多于浅表性胃炎组儿童 (P <0 .0 5 )。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儿童相对有如下个性特征 :个性软弱、缺乏主见、依赖性强、友善、服从、富于同情心 ,易融化于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即用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44例胃癌、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16例胃溃疡组织中HGF/c-Met的表达.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细胞内均无HGF/c-Met表达,HGF在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7%(32/44)、20%(2/10)和37.5%(6/16),胃癌HGF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05)及胃溃疡组(P<0.025);c-Met在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3%(34/44)、40%(4/10)和37.5%(6/16),胃癌c-Met阳性率也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及胃溃疡组(P<0.025).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HGF和c-Met的共同表达,可能是促进肿瘤恶性演变的生物学行为,也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cagE在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cagE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不同胃肠疾病患者听 分布及其与Hp感染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合成cagEU1-cagEU2和cagE3-cagE4两组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145株临床分离培养的Hp菌株cagE片段,结果:Hp临床菌株的cagEU1-cagEU2 PCR产物总检出率为75.9%(110/145),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中检出率分别为69.4%、85.4%、76.5%、75.0%,溃疡组略高于胃炎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agE3-cagE4总检出率为42.1%(61/145),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中检出率分别为38.9%,47.9%,35.3%,50%,差异无显著性(P>0.05);cagE总检出率为79.3%(115/145)。结论:cagE在不同的消化道疾病患者感染的Hp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无特异性,cagE尚不能单独作为与某种疾病相关的致病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58例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和20例无症状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CagA)和尿素酶(Ureas)等Hp抗体。根据Hp抗体的表达情况将Hp感染分为Ⅰ型和Ⅱ型,并结合~(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Ⅰ型阳性率分别为66.7%、89.5%、100%,与对照组(2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Ⅱ型阳性率分别为20%、2.6%、0,慢性胃炎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发现随着病变恶性严重程度的增加,cagA/VacA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VacA的表达,在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3.3%、81.6%、100%。结论:免疫印迹技术可应用于对Hp感染分型诊断,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430例各种胃疾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进行胃电图检查。发现:①正常组、浅表性胃炎组和慢性胃溃疡组进餐前后胃电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胃病各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正常组、慢性球部溃疡组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胃炎组进餐前后胃电振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胃病各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表明,进餐对胃电频率和振幅有一定的影响。在胃电图检查中采用进餐功能试验对于诊断胃疾患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vacA基因亚型在海口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从17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H.pylori,PCR法测定vacA基因亚型.结果 176例患者中的基因型vacAs1 78.98%(139/176),vacAs2 15.34%(27/176),vacAm1 28.41%(50/176),vacAm2 71.59%(126/176);vacA亚型组合形式为:vacAs1/ml 28.41%(50/176),vacAs1/m2 56.25%(99/176),vacAs2/m2 15.34%(27/176),未发现va-cAs2/ml型菌株;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ylori的vacAs1、vacAm2、vacAs1/m2基因型阳性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均P<0.01),其余基因型在不同类型疾病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海口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ylori菌株的优势基因型为vacAs1、vacAm2、vacAs1/m2;在消化性溃疡等严重疾病患者中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3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33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中,由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有21例(63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浅表性胃炎2例(60%),糜烂性胃炎1例(30%),胃溃疡1例(30%),空肠息肉1例(30%),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症1例(30%),血小板减少性紫瘢1例(30%),过敏性紫瘢1例(30%),肝硬化食道下段静脉曲张1例(30%),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1例(30%),不明原因者2例(60%)。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炎、胃溃疡是儿童时期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7.
蒲元胃康胶囊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蒲元胃康胶囊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②方法选择420例上消化道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慢性胃炎病人(双盲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服安慰剂,治疗组56例和开放组320例(慢性胃炎264例,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7例)均给予蒲元胃康胶囊治疗。③结果治疗组和开放组中大部分病人服药3~12d后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7~20d大部分症状消失;该两组病人的症状、影像学或病理学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Hc=13.95~61.66,P<0.01),仅有少数病人出现恶心和大便稍干结等不良反应。④结论蒲元胃康胶囊是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理想中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和胃良性病变中端粒酶的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20例胃溃疡组织,10例胃炎组织和20例正常人胃黏膜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0.6%(29/36),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10%(其中2例胃溃疡和1例胃炎组织标本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正常人胃黏膜组织未检测到端粒酶阳性.胃癌组织与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是判断胃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胃良性病变患者端粒酶检测阳性者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9.
应用悉尼胃炎新分类法对连续胃镜检查100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①除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外,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及胃癌的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当地同期人群(P<0.05)。上述胃、十二指肠疾病中,92.7%有组织学上表现的慢性胃炎,其中HP阳性占83.7%、HP阴性占16.3%。前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全胃炎一胃窦为主,且炎症明显并伴有活动性改变;后者为慢性胃窦炎,其炎症轻亦无活动性改变。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三者间存在明显不同的慢性胃炎模式(慢性炎症分布、萎缩程度及范围大小)。结果表明,悉尼胃炎分类诊断项目全面具体,有利于资料积累和分析,对HP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有特别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迁移学习技术构建胃镜图像识别模型,探讨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 001例胃癌、2 119例胃溃疡、2 16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普通清晰白光胃镜图像,将其分为训练集图像组(1 851例胃癌、1 969例胃溃疡和2 018例慢性胃炎图像)和测试集图像组(胃癌、胃溃疡及慢性胃炎各150例图像)。选择在ILSVRC(ImageNet Large-Scale Visual Recognition Challenge)赛中的冠军模型VGG19、ResNet50和Inception-V3作为预训练模型,将其改造后进行模型训练,用训练集图像训练上述3个模型,用测试集图像对模型进行验证,整个模型训练过程分成预训练和微调2个步骤。结果 在3个模型中,ResNet50模型验证准确度最高,对胃癌、胃溃疡及慢性胃炎的诊断准确度分别达93%、92%及88%。结论 基于迁移学习技术,利用ResNet50模型建立的胃镜图像识别软件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区分胃癌与良性胃疾病(胃溃疡和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