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正平  谈卫新 《医药导报》2009,28(10):1344-1344
患者,男,26岁. 因车祸致左内外踝骨折,全身多处皮肤外伤. 于2008年9月1日入院接受治疗. 经检查,左踝部明显肿胀,畸形,压痛(+),可扪及骨察感,活动障碍. 神志清晰,体温37 ℃,脉搏76次•min-1,呼吸率18次•min-1,血压130/90 mmHg(1 mmHg=0.133 kPa),既往有青霉素致变态反应史,但未曾用过克林霉素磷酸酯. 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9 g静脉滴注,qd. 以40滴•min-1速度,缓慢滴注,约10 min,患者突感恶心、呕吐、四肢抽搐、肢体厥冷、口唇发绀、脸色苍白,继之神志不清,血压40/20 mmHg,呼吸20次•min-1,心率110次•min-1,心音低,两肺呼吸音清晰,考虑由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所致过敏性休克. 立即停止输注. 快速给予高密度吸氧,保暖,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g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另一通道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盐酸多巴胺注射液40 mg,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38 mg静脉滴注. 经全力抗休克治疗,30 min后血压仅回升60/40 mmHg,45 min后神志转清,血压达到110/65 mmHg,呼吸20次•min-1,脉搏88次•min-1,体温38 ℃,但血压仍不稳定,因此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一步监护治疗,经持续心电,血压,体温、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监护措施,48 h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返回病区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况丽 《医药导报》2011,30(7):895
患者,女,38岁.临床诊断为右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于2010年11月5日住院.入院情况:体温37.2 ℃,脉搏88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20 /7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右小腿伤口在外院行加压包扎,患肢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前1周内未使用其他药物.否认肝炎、结核、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史.入院后拟急诊行右小腿伤口清创缝合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前遵医嘱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40滴•min-1.1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头晕,双上、下肢麻木等症状,测血压120/60 mmHg,心率104次•min-1,呼吸22次•min-1,血氧饱和度89%,体温37.2 ℃,立即停药,给予心电监测及吸氧5 L•min-1,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 15 min后,患者症状稍有缓解,但仍诉心慌,头晕.血氧饱和度95%.再次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持续吸氧3 L•min-1,30 min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3.
石壬伟 《医药导报》2009,28(4):535-535
患者,男,53岁. 因”肺癌伴肺内胸腰椎多处转移Ⅳ期”入院治疗,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体检:体温36.8 ℃ ,脉搏80次•min-1,呼吸率20次•min-1,血压160/90 mmHg(1 mmHg=0.133 kPa),无气急,无呼吸困难,神志清,精神尚可. 临床给予免疫支持,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胸腺素 60 mg,当静脉滴注药液约数滴后,患者突感胸闷、气急、呼吸困难,颜面、颈部及胸部潮红,立即停止输液. 同时,患者感觉腰痛加重,全身大汗,但神志尚清,血压测不出,脉搏细速,心率100次•min-1,两肺呼吸音粗,无明显干湿音,四肢发绀,湿冷. 考虑为胸腺素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予心电监护,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肾上腺素0.5 mg,sc,同时两路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扩容,吸氧5 L•min-1,5 min 后血压仍不升. 逐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及阿拉明,补液中再加入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碳酸氢钠100 mL. 心电监护示心率100~170次•min-1. 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25 min后血压为60/37 mmHg,1 h后为72/51 mmHg. 经2 h的抗休克、抗变态反应治疗及处理,总体补液量约2 500 mL,患者胸闷、腰痛症状逐渐缓解,全身出汗逐渐减少,血压逐渐回升至120/90 mmHg,心率降至80次•min-1,尿量渐增多.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83岁.因胸闷不适、胸骨中下段出现憋闷感,每次发作2~3 min,在家再发胸闷并发头昏来我院心内科住院就治.患者于2009年2月24日入院,入院时首次病程记录记载:体温36.2 ℃,血压160/9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18次•min-1,脉搏78次•min-1,入院后给予扩管、降脂治疗,具体处方为:①冠心宁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滴速为40滴•min-1;②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 加入木糖醇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滴速为40滴•min-1;③口服长期医嘱为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qd.2009年2月24日首先输入第1组输液,第2组输液输至快结束时,患者诉双下肢抽搐,立即停止输液,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推注,患者抽搐好转,怀疑为长春西汀所致.第2天医嘱同前,当再次用该药近一半时,患者又诉双下肢抽搐伴口唇发麻,立即停止用药,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推注,患者抽搐好转;2009年2月26日停用长春西汀,继续其他药物,患者再无抽搐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5.
顾艳玲 《医药导报》2008,27(4):404-404
患者,女,53岁. 2007年7月7日,因咽痛、发热来我院就诊. 体检:体温38.7 ℃,咽充血,两侧呼吸音粗,腹平软,无压痛,心率78次•min-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109•L-1,N 0.71.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疑伴有细菌感染. 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401)0.9 g静脉滴注,qd. 当天输液后一切正常,于2007年7月8日再次来我院输液,输液13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大汗淋漓,烦躁头晕,口唇发麻,全身出现皮疹,伴骚痒. 呼吸率 20次•min-1,心率 95次•min-1,血压 50/37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93%. 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立即停止克林霉素输液,更换输液器,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40 mg、多巴胺1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剂1 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维生素C 1.0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等药静脉滴注. 30 min后,患者好转,血压逐渐回升至96/54 mmHg,休克症状缓解,继续留院观察.  相似文献   

6.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致过敏性荨麻疹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 36岁. 因反复乏力、纳差2 a余, 巩膜及皮肤黄染3 d, 于2008年入住我院感染科治疗. 否认既往药物变态反应史.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37 U•L-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36 U•L-1, 碱性磷酸酶(ALP) 107 U•L-1, r-谷氡酰转肽酶(r-GT) 113 U•L-1, 总胆汁酸(TBA) 79.4 μmol•L-1, 总胆红素(T-BiL) 134.8 μmol•L-1, 直接胆红素(D-BiL) 80 μmol•L-1, TP 67g•L-1, A/G 36/31 g•L-1. 乙肝全套定性: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腹部B超显示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 脾稍大. 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期. 入院后首先单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 000 mg, 静脉滴注. 当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输入后约10 min, 患者从脸部开始出现红色斑块, 逐渐扩散至颈部, 上胸部, 腹部两侧及大腿上部, 红色斑块密集, 感觉不适, 但无瘙痒, 拟诊为过敏性荨麻疹. 生命体征平稳, 体检:体温 37.0 ℃, 呼吸率 20次•min-1, 心率 80次•min-1, 血压126/80 mmHg(1 mmHg=0.133 kPa). 立即停药, 换用输液器, 静脉注射10 mg地塞米松,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 约30 min后皮疹部分消退, 直至完全消退. 以后未再使用该药, 其他治疗继续, 也未再发生类似反应.  相似文献   

7.
奥硝唑致癔症发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4岁. 怀孕50 d,于2010年6月23日上午10:30在我院妇科门诊做无痛人流后到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 输液前患者神志清楚,行动自如,未见异常. 医嘱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缩宫素20 U、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00 mL,11:30滴完缩宫素一组,无特殊不适,换上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2:05患者突然诉不适,当时已注射完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心慌、歇斯底里,诉四肢无力、不能站起,神志清楚,立即换上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给氧,遵医嘱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50 mg. 体温36.7 ℃,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40次•min-1,心率95次•min-1. 追问病史,患者诉2002年某天与人争吵时出现过类似癔症样症状,考虑此次为癔症发作,询问家属,此次发作前无不良言语刺激. 约4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测血压100/60 mmHg,呼吸16次•min-1,心率80次•min-1,观察6 h后无不适离开医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0岁.因心悸,怕热多汗,消瘦2个月,于2010年9月3日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体温37.2 ℃,心率93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 5.9×109•L-1,中性粒细胞计数3.4×109•L-1;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22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28 U•L-1等均正常;尿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检测: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19 nmol•L-1,甲状腺素总量16.81 nmol•L-1,促甲状腺激素0.01 U•L-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1.24 pmol•L-1,游离甲状腺素2.49 pmol•L-1.甲状腺超声显示:甲状腺回声不均并血流丰富改变.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给予甲巯咪唑片10 mg,bid,普萘洛尔片10 mg,tid,po.用药15 d后患者躯干、四肢及面部出现红色皮疹,高出皮面,伴有刺痒,以双髋部及膝盖等处为著,并有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体检:体温37.1 ℃,心率95次•min-1.复查血常规及生化:白细胞3.2×109•L-1,中性粒细胞1.8×109•L-1,ALT 175 U•L-1,AST 67 U•L-1.考虑为甲巯咪唑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及皮疹,遂停用甲巯咪唑,其他治疗不变,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 +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静脉滴注;氯雷他定10 mg,qd,po;利可君40 mg,tid,po,盐酸小檗胺4片,tid,po.6 d后复查血白细胞 4.37×109•L-1,中性粒细胞3.0×109•L-1,皮疹逐渐消失.继续给予保肝治疗,1周后复查肝功能:ALT 24 U•L-1,AST 18 U•L-1.逐步恢复至正常值  相似文献   

9.
痰热清注射液致视物模糊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晋萍  冯宁宁 《医药导报》2009,28(7):915-915
患者,男, 40岁, 因“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经保肝治疗后无明显疗效, 伴乏力加重、上腹不适, 于2007年7月1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 B超检查示:肝硬化、肝内实质性占位、门静脉主干及左支内栓子; CT示:肝左叶占位, 考虑肝癌可能性大, 门静脉充盈缺损, 考虑癌栓可能. 为求进一步治疗, 于2007年7月28日入院. 入院体检:体温36.8 ℃ , 脉搏78 次•min-1, 呼吸18次•min-1, 血压120/75 mmHg(1 mmHg=0.133 kPa), 神志清, 五官正常, 颈无抵抗; 心肺听诊无特殊, 腹软, 无压痛. 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入院诊断:肝占位. 患者无药物变态反应史. 入院当日, 检验报告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59.0 U•L-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4.6 U•L-1, 血肌酐(Cr) 67 μmol•L-1, 血尿素氮(BUN)4.3 mmol•L-1, WBC 4.60×109 •L-1, N 0.67. 因患者发热、咳痰, 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 qd; 因患者转氨酶上升, 进行保肝降酶治疗, 所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qd, 注射用硫普罗宁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qd. 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第9天时, 在静脉滴注入体内约200 mL时, 突然出现双眼刺激感, 视物模糊, 不能辨认眼前的文字. 立即停用该药. 1 d 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发生此例不良反应后, 在该患者以后的治疗中, 未再使用痰热清注射液, 患者未再出现视物模糊现象. 提示本例不良反应可能与使用痰热清有关.  相似文献   

10.
赵彬琳  乔化民 《医药导报》2010,29(4):460-460
患者,女,43岁. 因右下肢烧伤12 d、创面异味4 d,伤后在当地诊所行抗感染治疗,于2009年2月3日入我院治疗. 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药物、创面换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预防治疗. 2009年2月19日行左大腿取皮,右下肢行创面清创植皮术,麻醉后脉搏85次•min-1,呼吸20 次•min-1,左上肢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于麻醉20 min后静脉滴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青岛首和金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52011). 静脉滴注约10 mL后患者出现烦躁,面颈部、胸部、四肢潮红,起红色皮疹,意识模糊,心率80次•min-1,呼吸23次•min-1,血压88/45 mmHg,四肢凉,皮肤发绀,血氧饱和度测不出. 立即停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静脉注射麻黄素10 mg、地塞米松10 m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2 mg,并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行右颈内静脉置管输液.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 mg,双肺听诊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5 min后静脉注射呋塞米10 mg,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 mL,而后给予间羟胺30 mg、丁尿胺0.25 mg,2 h后患者心率130次•min-1,桡动脉压120/70 mmHg,血氧饱和度100%. 手术结束2 h后患者麻醉清醒,心率110次•min-1,呼吸20次•min-1,桡动脉压110/65 mmHg,血氧饱和度100%,生命体征平稳,症状缓解. 术后继续给予药物抗感染、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脱水防止脑水肿等治疗.  相似文献   

11.
吴晓燕  郑英  朱飞燕 《医药导报》2008,27(10):1277-1277
患者, 男, 50岁. 因乏力、纳差、尿黄、眼白发黄40余天, 发现抗AV IgM阳性20余天, 以“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于2007年8月8日再次入院. 体检:呼吸20次•min-1, 脉搏68次•min-1血压105/64 mmHg(1 mmHg=0.133 kPa), 体温36.5 ℃, 无药物及食物致变态反应史. 巩膜、皮肤中度黄染, 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腹部平,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脏肋下未及, 肝区扣痛阴性. 入院当天给予患者硫普罗宁注射剂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 静脉滴注, qd, 60滴•min-1, 于10 min后出现骶尾部及胸骨处胀痛, 后转为针刺样疼痛, 无畏寒、发热等其他不适. 停止静脉滴注硫普罗宁, 疼痛症状很快消失. 再次给予硫普罗宁静脉滴注, 20滴•min-1, 5 min后出现搏动性头痛, 伴畏寒、恶心、咽痛及口干等不适, 体温36.8 ℃. 立即停用硫普罗宁, 并肌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等相应对症处理. 但治疗后, 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 并出现寒战、发抖、呕吐, 呕吐物为清水样, 伴有腹痛, 为全腹持续性绞痛. 体检:体温37.8 ℃, 眼睑水肿、口唇发绀, 腹部平、尚软, 脐周有压痛, 无反跳痛. 予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推注及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后, 症状明显好转, 至2007年8月8日19:00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病情稳定. 患者无药物变态反应史, 且此次单一用药, 考虑为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含服硝苯地平致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8岁,因发热5 d,伴胸痛1 d入院. 体检:体温38.8℃,脉搏 80次•min-1,呼吸频率20次•min-1,血压(BP )115/80 mmHg(1 mmHg=0.133 kPa). 精神不振. 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 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闻及少量干湿音. 心界偏大,心率80次•min-1,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 腹软,上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1.40×109•L-1,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炎症、双侧胸腔积液. 医嘱行抗感染治疗: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次0.3 g,bid,静脉滴注,约2 min患者出现口唇部、舌头感觉粗糙、麻木不适,并出现咽部紧张不适,无发热、皮疹、瘙痒、出血点等,无新的阳性体征出现. 医嘱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15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2岁. 因皮肤瘙痒、皮疹1个月余,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钙剂、硫代硫酸钠、维生素C、中药等治疗无效,症状加重,过敏源不明确. 2010年6月21日中午患者自行空腹服用沙利度胺(商品名:反应停)150 mg,约20 min后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继而晕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小便失禁,血压和脉搏都测不到. 立即按照过敏性休克进行就地抢救,给予平卧、肾上腺素0.5 mg,im,地塞米松10 mg,iv,高浓度吸氧,心电监测,当时心电监测示心率45次•min-1,窦性心动过缓,血压测不到,呼吸12次•min-1,血氧饱和度78%;又立即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多巴胺60 mg,静脉滴注,测快速血糖为9.8 mmol•L-1. 约10 min后患者心率增至78 次•min-1,血压92/6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21次•min-1,血氧饱和度93%,意识基本恢复,面色好转,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3岁. 因热液烫伤腰、背、腹部皮肤18%,深Ⅱ度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哭闹不安,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率102次•min-1,体温36.7 ℃,呼吸20次•min-1,体质量15 kg,腰背腹部创面痛觉反应敏感,否认慢性病史、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后第2天上午给予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皮试液0.02 mL行皮内注射,皮试结果 为阴性,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0.5 g,静脉滴注,头孢替安组药液输入后约1 h,患者突然口唇发绀、呼吸微弱、肢体湿冷、呼之不应、心音低钝,考虑由盐酸头孢替安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盐酸头孢替安,更换液体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快速滴注,吸氧保暖,分别给予盐酸肾上腺素0.3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入、5%碳酸氢钠溶液50 mL静脉输入,抢救约3 min时患儿逐渐清醒,口唇红润,呼吸30次•min-1,心率135次•min-1,心音有力,肢体温暖,经48 h监护观察治疗,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5.
李继勇  毕好生 《医药导报》2009,28(4):483-484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用于近期频发心绞痛非心脏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80例近期频发心绞痛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以0.05~0.20 mg•kg-1•min-1持续微泵输注艾司洛尔,保持心率60~75次•min-1; 并发高血压者,联合应用尼卡地平,泵注速率1~10 μg•kg-1•min-1,维持血压于(120~140)/(70~90) mmHg. 必要时以艾司洛尔0.1~0.5 mg•kg-1和(或)尼卡地平10~30 μg•kg-1静脉注射. 术后24 h内,继续给予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泵注控制心率和血压. 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术后24 h均未再发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其中54例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有所改善. 另有14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10例患者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但经药物或其他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保持心肌的血氧供需平衡,能使此类患者较为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8岁,既往健康,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于2008年3月14日到公共浴池洗澡后,双上肢出现米粒大小的皮疹伴瘙痒感,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注射用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每次750 mg,qd. 第3天静脉滴注约20 min后,患者出现腰痛,难以忍受,伴无尿、腹胀、恶心,无腹痛、腹泻、胸闷、气短等症,查尿蛋白+ +,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病情无缓解. 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07年3月18日来我院就诊,检查:血压:130/75 mmHg(1 mmHg=0.133 kPa),体温36.7 ℃,心率82次•min-1,尿蛋白+,尿素氮17.1 mmol•L-1,血肌酐333 μmol•L-1,肾图示:双肾严重受损,以急性肾衰竭收入住院. 给予阿魏酸钠注射液300 mg,qd,静脉滴注;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2支,qd,静脉滴注;呋塞米(速尿)注射液40 mg入壶,qd; 百令胶囊0.8 g,tid,po; 肾衰宁颗粒5 g,tid,po; 多潘立酮(吗丁啉)片10 mg,bid,po. 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2007年3月19日尿常规恢复正常,2007年3月29日复查:尿素氮为3.2 mmol•L-1,血肌酐72 μmol•L-1,病情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王英萍  计成 《医药导报》2009,28(7):953-953
患者,女, 51岁. 既往无肝炎、血液病病史, 无食物、药物变态反应史. 此次患者因消瘦乏力4 a, 加重伴高热、双下肢水肿4月, 于2007年12月14日17:00入院. 患者4 a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进行性消瘦, 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坚持服用2 a甲巯咪唑20 mg, tid, 甲状腺片120 mg, qd, 后觉症状好转, 自行停药. 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感乏力, 消瘦明显, 同时有视物模糊, 颈部明显增粗, 自行服用甲巯咪唑10 mg, tid, 甲状腺片120 mg, qd, 症状无明显缓解. 半个月前, 患者有咽痛、腹泻、咳嗽, 自诉咳粉红色泡沫痰, 活动后气喘明显. 入院后急查血常规:WBC 0.97×109&#8226;L-1, N 0.186, Hb 93 g&#8226;L-1 , PLT 50×109&#8226;L-1. 体检:体温40.2 ℃, 脉搏84次&#8226;min-1, 呼吸率22次&#8226;min-1, 血压114/67 mmHg(1 mmHg=0.133 kPa), 神清, 精神萎, 面色潮红, 平卧位, 查体合作, 指颤明显, 皮肤巩膜轻微黄染, 无出血. 扁桃体Ⅱ度肿大, 颈软, 气管居中, 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 质中, 甲状腺区未闻及血管杂音, 未扪及震颤. 呼吸稍促, 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音, 心脏向两侧扩大, 心率84次&#8226;min-1, 律不齐, 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腹软, 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足背动脉搏动有力, 四肢肌力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81 U&#8226;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0 U&#8226;L-1,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379 U&#8226;L-1,清蛋白32.6 g&#8226;L-1. 尿素氮(BUN)2.8 mmol&#8226;L-1, 血肌酐(SCr) 35.5 μmol&#8226;L-1. 血钾离子(K+)3.0 mmol&#8226;L-1,钠离子(Na+)133 mmol&#8226;L-1,钙离子(Ca2+)1.48 mmol&#8226;L-1,磷离子(P3+)0.72 mmol&#8226;L-1, 余正常. 尿蛋白(+ +)、隐血(+ + + +). 甲状腺功能检查: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38.66 pmol&#8226;L-1, 游离甲状腺素(FT4)95.42 pmol&#8226;L-1, 促甲状腺素(TSH) <0.005 μU&#8226;mL-1. 心电图: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部分二联律、室性心动过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 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粒细胞缺乏症,肺部感染, 甲亢性心脏病,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8.
胥丹  王江军  吕晓红 《医药导报》2008,27(7):756-756
例1,女,46岁. 因骨髓纤维化于2006年4月14日来我院门诊就诊,体检:体温36.5 ℃,血压130/80 mmHg(1 mmHg =0.133 kPa),脉搏80次&#8226;min-1;血常规:白细胞(WBC)计数28.69×109&#8226;L-1,血红蛋白(HGB)118 g&#8226;L-1,血小板计数(PLT)305×109&#8226;L-1. 患者以往无食物、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给予胸腺素肠溶片,提高免疫功能. 患者口服胸腺素肠溶片6 mg约3 h后,出现胸闷,憋气,咳嗽. 体检:双肺有少量干性音,心(-),因患者尚未应用其他药物,考虑为口服胸腺素肠溶片所致过敏性哮喘. 给予盐酸异丙嗪(非那根)25 mg,im,地塞米松10 mg,iv,并给予吸氧. 约5 min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 30 min后症状完全消失. 例2,男,67岁. 于2006年5月13日因“头昏、乏力”入住我院,以往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0余年. 体检:体温 36.7 ℃,血压 110/60 mmHg,脉搏70 次&#8226;min-1,心肺(-),贫血貌;血常规:WBC 1.7×109&#8226;L-1,HGB 69 g&#8226;L-1,PLT 56×109&#8226;L-1.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合骨髓穿刺检查结果,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以往无食物、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给予胸腺素肠溶片6 mg,tid,po,调节免疫,促进骨髓造血. 胸腺素肠溶片6 mg口服约1 h后,患者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皮疹,呈鲜红色,压之不褪色,伴剧烈瘙痒,患者自述皮肤有发热感,胸闷,气短不适,无恶心、呕吐. 体检:体温 37.2 ℃,双肺阴性,脉搏96次&#8226;min-1,心律齐,因患者尚未合用其他药物,考虑为口服胸腺素肠溶片所致药物性荨麻疹. 给予地塞米松5 mg,iv,异丙嗪25 mg,im,20 min后,皮疹有所消退,痒感减轻,24 h后症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9.
安乃近致暴发性紫癜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男,1岁8个月,因发热半天,皮肤瘀斑2 h入住本院.患儿因发热,家长在私人诊所购买安乃近片,给予患儿1/3片,po,服药后1 h余皮肤出现大片紫斑,哭闹,无呕吐、腹泻,无咳嗽,无抽搐.入院体检:体温 37.8 ℃,呼吸34 次&#8226;min-1,心率124次&#8226;min-1,血压 95/6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躯干、臀部及四肢见较多紫癜和瘀斑,面部见散在紫癜.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无脓栓.口唇及口腔黏膜未见出血点及紫癜.血常规:白细胞18.5×109&#8226;L-1,N 0.729,L0.125,红细胞3.96×1012&#8226;L-1, 血小板236×109&#8226;L-1.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高岭土部分促凝血激酶时间、大小便常规、大便潜血均无异常,心肌酶: 肌酸磷酸激酶143 U&#8226;L-1,肌酸激酶同工酶15 U&#8226;L-1、乳酸脱氢酶340 U&#8226;L-1.入院后给予克林霉素抗感染、地塞米松抗炎、丹参改善微循环,口服双嘧达莫等处理,后体温正常,紫癜处皮肤渐转为暗紫色,但瘀斑处皮肤颜色渐转为黑色并变硬、结痂,考虑出血性坏死,后转上级医院外科进行植皮,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17岁. 因发现HBsAg(+)5 d入院. 体检时发现乙肝病原学和肝功能异常. HBV M:HBsAg(+),HBeAg(+),HBcAb(+),HBV-DNA:3.65×107拷贝&#8226;mL-1,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8 U&#8226;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7 U&#8226;L-1,总胆红素(T-BiL):34.5 μmol&#8226;L-1. 无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门诊以病毒性乙型肝炎收住我科. 体检:体温37 ℃,脉搏80次&#8226;min-1,呼吸20次&#8226;min-1,血压104/54 mmHg(1 mmHg=0.133 kPa). 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轻度,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500 万U ,im,qd. 注射12 d后患者感发冷,发热,体温呈稽留热型伴头痛,全身关节疼痛,无明显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和气短等症状. 体检:颜面、颈部及躯干部潮红并可见淡红色皮疹,皮疹为麻疹样压之退色,有叶片状脱屑,反复发作,伴有明显瘙痒. 颈部淋巴结肿大. 眼结合膜充血;口腔红肿、咽充血,咽部可见白色荚膜及溃疡、疼痛,吞咽时症状加重,扁桃体Ⅱ度肿大, 右肺下野可闻及细湿音,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炎. 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抗感染;口服泼尼松等药治疗. 第2天始,体温渐下降,上述症状减轻,治疗14 d体温正常,皮疹逐渐消退,复查胸部X线片肺部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