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按常规切除病变的下颌骨部分,根据缺损长度取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结果: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17个病例中,16例恢复良好,1例轻度感染,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可以恢复面部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自体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应用自体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经验。方法 采用自体肋骨即时作下颌骨缺损修复共38例。结果 38例植骨均成活,成功率100%,术后钼菜良好,其中20例术后作义齿修复,功能良好。结论自体肋骨修复良性肿瘤切除后的下颌骨缺损,特别是45岁以下青壮年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自体肋骨移植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恢复下颌骨功能和口腔功能,矫正颌面畸形。方法:按常规切除病变的下颌骨节段;取适宜自体肋骨、肋软骨游离移植颌骨缺损,骨接端用不锈钢丝结扎固定,并采用颅颌绷带辅助固位。结果:80例治疗患者中,植骨成骨、修复效果满意者78例,占97.5%(78/80);植骨块最终取出,植骨失败2例,占2.5%(2/80);植骨床感染11例,占13.75%(11/80);结论:自体肋骨软骨游离移植仍不失为修复下颌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和探讨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经细致有效的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 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恢复面部外形及功能,术前认真做好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血管化肋骨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血管化游离肋骨瓣在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于我科诊治并行肋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资料,对其修复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10例血管化游离肋骨瓣全部成活,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仅1例出现术后咬合关系错乱。结论:对于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血管化游离肋骨瓣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游离移植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之一,现就我科自1995年以来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方法做临床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髂骨、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9例自体髂骨、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经随访0.5~14年,观察移植骨存活、咬合关系与咀嚼功能及颌面部外形恢复情况。结果:45例植骨区伤口一期愈合,占91.8%;47例移植骨完全成活,占95.9%;34例咬合关系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占69.4%;42例面部外形恢复满意,占85.7%。随访1年时,有39例整体效果满意,满意率为79.6%。颜面外形及咀嚼功能恢复较差者多为大范围缺损行游离肋骨移植病例。结论:单纯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式简单,操作简便,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修复效果满意,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但单纯应用肋骨修复下颌骨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冷冻病变骨-肋骨复合移植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可能性。方法对2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作骨段切除,病变骨冷冻后复合肋骨即刻移植。结果2例切口一期愈合,面部外形满意,口腔功能基本正常,经8~9年复查,肿瘤无复发。结论自体冷冻病变骨-肋骨复合移植修复下颌骨是治疗下颌骨良性肿瘤术后节段性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自体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采用自体肋骨即时作下颌骨缺损修复共38例。结果38例植骨均成活,成功率100%,术后外形良好,其中20例术后作义齿修复,功能良好。结论自体肋骨修复良性种瘤切除后的下颌骨缺损,特别是45岁以下青壮年成功率高。供骨块适当的长度,术后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及颌间结扎制动,对植骨成功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管化腓骨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化腓骨修复各型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因各种原因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同期移植修复。结果:骨瓣存活成功率100%;下颌骨形状和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摄片示移植骨无吸收,骨段愈合良好。面部外形恢复均达到满意或较为满意。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行走,无1例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结论:游离腓骨瓣血供良好,骨量充足,可塑性强,特别是对全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具有目前临床常用的其他自体骨组织瓣不可比拟的优点,是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76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下颌骨缺损应用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的经验。方法 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吻合不同血管的肋骨、髂骨片、大型髂骨瓣及腓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76例。结果 本组76例移植骨片(瓣)完全成活率为92%(69/76)。结论 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与传统自体骨移植相比,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骨愈合快、成活率高等优点,它使骨愈合机理由“爬行替代”过程转化为一般骨折的愈合过程。临床上只要条件许可,当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自体髂骨游离移植一期植入种植体的动物实验研究,揭示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愈合过程,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方法:选择16只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在双侧髂骨制备髂骨缺损模型,游离移植自体髂骨,并同期分别在双侧髂骨植骨区及非植骨区植入自制圆柱状羟基磷灰石种植体。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术后2周、4周、8周、12周各处死一组动物,切取标本。进行大体标本观察,放射线、组织学(脱钙HE染色)、扫描电镜检查、力学测试。结果:大体标本观察见各组种植体和髂骨结合紧密。肉眼见种植体和髂骨之间多为骨性结合,仅2周标本及4周实验组标本一些区域可见一薄层纤维样组织。放射线检查:2周标本可见有放射线透射区,实验组密度稍低于对照组密度;余各组种植体周围均未见明显的放射线透射区;4周标本实验组密度稍低于对照组;8周标本、12周标本实验组密度与对照组密度基本无差别。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实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均与骨质形成不同程度的骨结合;对照组种植体比实验组形成更好的骨结合;各组种植体4周、8周、12周依次形成更好的骨结合。力学测试(反向推出实验)显示2周、4周、8周、12周骨结合实验组最大负荷分别是66.3N/cm2、143.9N/cm2、194.6N/cm2、248.3N/cm2。对照组最大负荷分别是108.6N/cm2、229.2N/cm2、307.1N/cm2、377.6N/cm2。结论: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同期种植修复骨量不足区牙缺失是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32例患者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特征,对腓骨肌瓣进行塑形,重建钛板固定,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结果:31例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获得成功,1例失败。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下颌骨大型缺损的个体化修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下颌骨大型缺损的个体化修复方法。方法选择10例(男、女各5例)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常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对下颌骨外形线定量相关分析结果做可行性分析;同时为1例下颌骨大型缺损修复提供下颌骨外形线变量数据及下颌骨外侧下弧线形态。结果下颌骨外形线变量实测值与计算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1例下颌骨大型缺损患者,获得良好效果。结论下颌骨外形线相关性分析可为下颌骨大型缺损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评估其效果。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4年5月期间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实施自体骨移植下颌骨重建手术中使用了坚强内固定技术并接受了随访的病人81例,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X线片,分析移植骨愈合情况。并对手术后病人下颌骨功能及其美观进行评估。结果:本组81例病人中共使用坚强内固定夹板367块。植骨手术成功79例(97.5%),病人下颌骨形态及其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摄片观察发现15例(18.6%)病人植骨部位存在“应力遮挡”现象,但未发现与之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下颌骨重建手术中对骨愈合及其移植骨的塑形有良好的作用,存在“应力遮挡”现象,但不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可以不必在骨愈合后常规取出钛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下颌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设计。通过多学科合作,进行植骨、种植、义齿修复的综合治疗。结果:4例患者通过个体化的治疗,面形均恢复良好,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均满足义齿修复的要求。结论: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应多科合作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义齿修复为导向满足术后义齿修复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面形及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总结应用腓骨肌(皮)瓣一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7例患者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特征,对其腓骨进行截骨和塑形,以恢复其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并以大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结果:7例以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全部成功,伤口愈合良好.结论:腓骨肌(皮)瓣可根据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形态进行截骨和塑形,是用来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