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女,52岁。18年前出现乏力、进食后上腹饱胀感,3年前曾在外院检查外周血常规三系血细胞减少。查体:贫血貌,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脾脏肋下2cm。实验室检查:RBC 3.64×10~(12)/L,Hg 101 g/L,WBC 1.5×10~9/L,PLT 4.9×10~9/L。肝功能、肝炎抗原、抗体检查正常。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5岁,主诉上腹部肿块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发现上腹儿头大小肿块,无腹痛、腹胀、恶心、呕血及黑便,无纳差及体重减轻。既往体健,无胃病及肝炎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营养较差,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正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饱满,触诊上腹压痛,可及10 cm×10 cm×10 cm大小肿物,质硬中等、活动度良好、扣诊实音,肝脾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WBC 6.79×109/L,RBC 5.08×1012/L,HB 133 g/L,BPC177×109/L,总胆红素19.17…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性,48岁。突发腹部胀痛不适2天以急腹症入院。外院行CT检查提示急性胰腺炎可能。既往无特殊病史,本次发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但不具备特异性。上腹部及右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入院后予以抗感染、抑酶、补液治疗。体格检查:白细胞4.1×10~9/L,中性粒细胞2.53×10~9/L,血红蛋白144g/L,血小板203×10~9/L。血生化:非结合胆红素15.2μmol/L,球蛋白17.8g/L,总蛋白65.7 g/L。肝肾功能、电解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60岁,因"全腹痛伴发热、食欲缺乏1月余"入院;既往肾病综合征1年。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70×10~(12)/L,红细胞3.63×10~(12)/L,血红蛋白81g/L,血小板454×10~9/L,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右肾下极50mm×40mm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未见明显包膜;CDFI于其内及周边均探及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肠坏死腹股沟嵌顿疝腹膜前间隙行Ⅰ期修补的可行性。方法对无坏死肠嵌顿疝30例(肠嵌顿组)、网膜嵌顿疝18例(网膜嵌顿组)及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30例(对照组),采用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检测3组术前D-乳酸、内毒素水平及术前、术后第3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观察嵌顿疝患者局部疝囊内渗液细菌培养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组术前血浆D-乳酸[分别为(11.7550±3.0391)mg/L,(12.8453±3.0457)mg/L.,(11.9056±2.6754)mg/L]及内毒素[分别为(0.5623±0.0893)EU/ml,(0.6137±0.0725)EU/ml,(0.5861±0.0820)E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嵌顿疝患者疝囊囊液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肠嵌顿组及网膜嵌顿组术前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分别为(9.22±1.471)×10~9/L、(6.03±1.403)×10~9/L,和(8.87±1.711)×10~9/L、(6.26±1.364)×10~9/L],与对照组[(6.00±1.054)×10~9/L)、(3.67±0.783)×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肠嵌顿组及网膜嵌顿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肠嵌顿组及网膜嵌顿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下降至正常水平[分别为(5.67±1.052)×10~9/L、(3.663±0.557)×10~9/L,(5.53±0.684)×10~9/L、(3.600±0.555)×10~9/L],与对照组比较[(5.23±1.028)×10~9/L、(3.36±0.544)×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股沟嵌顿疝,需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如果术中发现为网膜嵌顿或肠管嵌顿但尚未发生肠坏死者,Ⅰ期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64岁,10h前无诱因突感上腹腹胀不适,进食后加重,排气正常,排便1次,排便后症状未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腹平软,全腹部压痛,以脐周明显,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血常规:白细胞14.61×109/L,中性粒细胞13.41×109/L。腹部CT示小肠肠壁增厚、水肿,管腔部分扩张、积液,可见气液平面,中下腹部肠系膜水肿;肠系膜上动脉尚通畅,远端部分管腔变细、扭曲,肠系膜上静脉远端充盈缺损(图1A),符合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primary pancreatic lymphoma,PPL)罕见,在胰腺恶性肿瘤中低于5%。现报道我院收治的PPL一例。临床资料:病人,男,38岁。因"上腹饱胀不适两年"收入院。查体: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RBC 4.27×10~(12)/L,WBC 5.0×10~9,淋巴细胞1.7%;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7.4/0.3μmol/L,CA_(19-9) 7.92 U/ml;LDH 266(109~245);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单采术在高原红细胞增多人群行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45例西藏藏族男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4例髋,11例膝;年龄31~73岁,平均(51.40±13.2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79~33.79 kg/m~2,平均(28.69±3.05)kg/m~2;术前血红蛋白191.00~249.00 g/L,平均(215.10±17.92)g/L;术前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指征为Hb190 g/L。于红细胞单采前、单采后次日、术后第1天及第3天查血常规,观察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变化情况。于红细胞单采前、术后第1天查D-二聚体,观察D-二聚体变化情况。于所有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第1、3、7、14、35天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筛查。结果血常规:RBC单采前为(5.89~8.70)×10~(12)/L,平均为(6.85±0.95)×10~(12)/L;单采后为(3.84~6.63)×10~(12)/L,平均为(5.30±0.75)×10~(12)/L;术后第1天为(3.21~6.18)×10~(12)/L,平均为(4.76±0.89)×10~(12)/L;术后第3天为(3.25~6.10)×10~(12)/L,平均为(4.28±0.98)×10~(12)/L。单采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与单采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单采前为191.00~249.00 g/L,平均为(215.10±17.92)g/L;单采后为133.00~191.00 g/L,平均为(167.60±16.26)g/L;术后第1天为109.00~180.00 g/L,平均为(150.67±21.95)g/L;术后第3天为108.00~175.00 g/L,平均为(133.00±24.15)g/L。单采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与单采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单采前为57.70%~72.80%,平均为(62.73±5.24)%;单采后为38.90%~57.30%,平均为(49.45±4.93)%;术后第1天为32.10%~52.70%,平均为(44.11±5.94)%;术后第3天为32.30%~50.20%,平均为(38.70±6.52)%。单采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与单采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单采前为0.01~1.20 mg/L,平均为(0.28±0.45)mg/L;术后第1天为2.37~6.07 mg/L,平均(4.04±1.54)mg/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1例THA术后第1天出现双侧胫后静脉及左侧腓静脉、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无肺栓塞、无输血病例。结论对于高原红细胞增多人群,红细胞单采术可有效降低关节置换围术期DVT的发生率,且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6岁。因突然腹痛30小时入院。痛自上腹蔓延全腹,持续性,伴恶心呕吐,畏寒低热,心慌,无外伤史,体检:T36.2℃、P100次/分、BP13.3/10.7KPa。腹平软,全腹肌紧,压痛,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肠鸣吾低。腹腔穿刺有不凝血。实验室检杏:Hb70g/1,RBC2×10~(12)/L,WBC12×10~9/L,N0.81,L0.19。术中见腹内积血1200ml,脾大12×12×10cm~3,膈而不规则碎  相似文献   

10.
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常伴有血液粘稠度升高和高凝状态,可引起多个脏器的栓塞。我们曾收治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及右下肢静脉栓塞,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35岁,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于1995年12月14日入院。查体:血压16/10kPa,颜面浮肿、心肺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无腹水征,双下肢轻度浮肿,血WBC15.0×10~9/L,RBC6.66×10~(12)/L,Hb141g/L,血小板510×10~9/L,尿蛋白定量12.81g/24h,BUN7.5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2岁。因进食后突发上腹疼痛伴头昏、乏力10h急诊入院。查体:血压9050mmHg,脉搏110次min,神志清楚,痛苦病容,贫血貌。腹稍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为显著,肌紧张不明显,未触及包块,肝脾区无叩击痛,肝浊音界无缩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发病前无腹部外伤史。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平卧位腹腔内3~7cm液性暗区;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内积液(血),肝、脾、胰、肾正常;血常规WBC125×109L,RBC31×109L,Hb82gL。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考虑为腹腔内实质器官破裂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大量鲜红色血液及血凝块共约200…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7个月,1991年6月8日热水烫伤面颈部、躯干及四肢,伤后14小时入院,烫伤总面积40%、Ⅲ度9%。入院后立即补液抗休克,并先后应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 V 及丁胺卡那霉素抗感染。创面早期以10%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外涂后行半暴露。入院时查白细胞4.3×10~9/L,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254×10~9/L。伤后第4天复查白细胞6.4×10~9/L,血红蛋白102g/L。血小板348×10~9/L。伤后第10天患儿病情稳定,创面大部分成痂良好,部分创面因受压溶痂,经扩创后以氯霉素凡士林油纱贴敷创面,半暴露,并停用抗生素。伤后第11天患儿出现腹泻,大便呈稀水样,实验室检查无脓球菌及霉菌。伤后13天,创面多处出血,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极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25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28例血小板低于10×10~9/L,130例血小板高于10×10~9/L,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疗效。结果:258例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总有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血小板低于10×10~9/L的极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术前、术中不输注血小板并不增加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并未增加,术后总有效率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2岁.因"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黄绿色液体1个月,突发上腹疼痛加重6h"入院.病程中体重下降约20 kg.查体:血压80/40 mm Hg,心率118次/min,呼吸25次/min,体温38.9℃,体重50 kg,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浊音(-);肠鸣音弱,1次/min.行全腹CT平扫,提示结肠肝曲占位性病变,与十二指肠降部及胰头部关系不清,双侧膈下可见大量游离气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3.0×109/L,HGB:90 g/L,PLT:411×109/L,血生化、凝血常规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例1,男,19岁,因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3)23月,完全缓解21月,于1994年4月5日步行入院。体查:一般状况良好,双颌下、腋窝、腹股沟可扪及1—3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无触痛。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Hb 129g/L,WBC 5.6×10~9/L,Pt 116×10~9/L,骨髓仍呈完全缓解象。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2岁,因腰痛、乏力、纳差伴恶心一个月,于1995年10月10日入院。患者1995年9月上旬因咽痛、流涕,口服速效感冒胶囊(1粒,每日三次),一周后患者出现双腰部隐痛伴乏力纳差,偶进食后恶心。无发热。患者未介意,继续服速效感冒胶囊,症状加重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体检:T36.7℃,BP14/10kPa,精神疲倦。轻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肋下肝脾未及。下肢无浮肿。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白细胞2~4。血象:白细胞21.6×10~9/L,N0.74,L0.3,M0.4;红细胞3.09×10~(12)/L,Hb91g/L,血小板339×10~9/L。血沉40mm/h。血BUN14.4mmol/L,Cr303μmol/L,ALT48U/L,AST18U/L。双肾B超:左肾12.1cm×7.1cm,右肾12.5cm×6cm,双肾体积较大,皮质回声欠佳。于1995年10月12日行骨活检术。病理报告:符合急性间质性肾炎。光镜及电镜见肾间质较多淋巴细胞及中性多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母亲孕早期的高雄激素可能影响其男性子代成年后的生育力。本研究利用人胚胎干细胞(hESCs)体外分化的实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睾酮对hESCs向早期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孕早期高雄激素暴露对男性子代原始生殖细胞储备及成年后生育力的潜在影响。方法:2μmol/L视黄酸(RA)体外诱导hESCs(46,XY)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同时添加0 mol/L、3×10~(-7) mol/L、5×10~(-7) mol/L、15×10~(-7) mol/L、45×10~(-7) mol/L、135×10~(-7) mol/L睾酮,在分化的第0、4、7、14天收集细胞样品,分析不同分化阶段雄性生殖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比较分化进程、分化效率。结果:不同浓度睾酮处理的hESCs,同一分化阶段细胞形态无差异。原始生殖细胞的标志基因DAZL的表达峰值出现在分化的第4天,15×10~(-7) mol/L、45×10~(-7) mol/L、135×10~(-7) mol/L睾酮处理组的DAZL的表达量与3×10~(-7) mol/L睾酮处理组对比明显增加(P﹤0.01)。减数分裂期早期生殖细胞特异基因SCP3的表达在分化的第4天开始上调,45×10~(-7) mol/L睾酮处理组与3×10~(-7) mol/L、5×10~(-7) mol/L睾酮处理组比较,SCP3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SCP3的表达在分化的第7天达到峰值,15×10~(-7) mol/L、45×10~(-7) mol/L、135×10~(-7) mol/L睾酮处理组与3×10~(-7) mol/L睾酮处理组相比,SCP3明显高表达(P﹤0.01)。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分化第4天DAZL、分化第7天SCP3及VASA的表达量随着睾酮浓度升高而有升高趋势。分化第4天,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开始升高,并且可维持至分化第14天;在相同分化阶段,睾酮较高浓度组hESCs的AR表达量高于睾酮较低浓度组(但P>0.05)。结论:hESCs向早期雄性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高雄激素处理,诱导雄激素受体的提前表达,使hESCs向早期雄性生殖细胞分化提前,可能导致PCOS患者男性子代雄性原始生殖细胞储备不足,进而影响其成年后的生育力。hESCs可作为体外模型研究PCOS患者宫内高雄激素暴露对其男性子代生育力影响研究的新工具,并有益于男性不育症病因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阑尾癌一例     
阑尾癌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5%以下,因其发病率低,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术前难以确诊,故应引起临床重视。本院1988年2月收治阑尾癌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49岁。因反复中、上腹隐痛伴食欲下降、消瘦、乏力近半年,右下腹持续性隐痛3天,全腹剧痛1天入院。1985年曾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收住内科。查体:P80次/分,Bp12/8kPa,消瘦,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下腹明显,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弱。化验:WBC10×10~9/L,N78%,L22%,Hb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4岁,因"上腹隐痛伴恶心呕吐1个月余,体重下降10 kg"入院.入院查体:明显消瘦,体重51 kg,两肺呼吸音清,心率齐,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肿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胃镜病理检查提示胃窦中分化腺癌伴幽门梗阻,胃镜无法通过.入院诊断:胃癌伴梗阻,营养不良.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5.43×109/L,血红蛋白:101 g/L;生化:ALT 19 IU/L,AST22 IU/L,白蛋白31 g/L,钠129 mmol/L,钾3.4 mmol/L,氯离子100 mmol/L.入院后予卡文1440 ml/d及脂肪乳乐凡命及高糖三合一全肠外营养支持,总热量为30kcal·kg-1 ·d-,同时补充谷氨酰胺、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系列,每4天检测血常规及生化、电解质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男患,55岁。因上腹疼痛10年,突发剧痛3天于1985年2月8日入院。入院前10年,病人始出现上腹阵发性胀痛,有时为隐痛,无包块,不伴恶心及呕吐、无发热。3天前,病人在工作时突然出现全腹剧痛,大汗淋漓、恶心。查体:急性痛苦面容。腹部膨隆,全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抽出少许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