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及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方法 KB法筛选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24株,同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这些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改良Hodge实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IMP、blaNDM、blaVIM、blaIMI、blaSPM、blaNDMOXA-23、blaNDMOXA-24、blaNDMOXA-48和blaNDMOXA-58)。结果 药敏试验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重耐药性。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blaIMP阳性率为58.3%,经测序为IMP-4,其余均为阴性。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与产IMP-4金属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菌株同源性分析,探讨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51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56株,采用MIC法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5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替加环素对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敏感.结论 替加环素做为新一代抗生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重要的院内以及社区感染的病原菌。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株(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显著增加,尤其是产KPC型碳青霉烯酶的ST258型肺炎克雷伯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困难与挑战。CRKP有多种耐药机制,包括碳青霉烯酶的产生、细菌孔蛋白丢失或者数量减少、主动外排系统活跃等。因此,研究CRKP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与危险因素是解决其耐药问题并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本篇文章对CRKP的耐药机制、KPC型碳青霉烯酶的基因传播、定植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旨在加强临床对CRKP的了解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26):3660-3662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按季度统计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我院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量、培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菌株数(共计271株)在5个主要使用科室分布情况及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量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相关性。结果:碳青酶烯类药物的使用科室较为集中,主要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移植科和呼吸科,与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的科室基本一致。而且,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量增加了64.24%~360.63%不等,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亦增加近10%。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量呈正相关,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量,可以延缓肺炎克雷伯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肺炎克雷伯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因此一直以来是治疗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最有效抗生素。然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了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报道,本文就其流行病学现状、耐药机制及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为进一步控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2017年某院培养、保存的81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株,成功复活55株。经MALDI-TOF-MS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采取琼脂稀释法进行包括美罗培南在内13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PCR分析耐碳青霉烯酶基因,采用PFGE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复活的肺炎克雷伯菌共55株,药敏提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采取琼脂稀释法进行包括美罗培南在内13种抗生素药敏试验,55株CRKP复活菌株美罗培南耐药率达95%(52株),其中18株呈现高度水平耐药,仅2株对美罗培南敏感,采用PEGE分型,存在17个分型,显示菌株之间差异明显。结论某院耐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情况突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共分为A~Q 17个型,以A型株数最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碳青霉烯酶与非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365株,根据改良Hodge试验结果分为产碳青霉烯酶组(199株)和非产碳青霉烯酶组(166株).分析365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和检出科室分布情况,比较产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痰培养确诊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其对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100%耐药,但对阿米卡星、喹诺酮类高度敏感(90.6%~98.1%)。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已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之一,其临床表现与体征无特异性,治疗上可结合药敏结果选用喹诺酮类药物,但其安全性仍需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特性与耐药趋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某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183株,分别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与K-B纸片法,对菌株对于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检测,通过改良Hodge试验,检测其是否产生碳青霉烯酶,采用EDTA抑制试验方法,检测其是否产出金属酶。结果:临床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中CRKP的比例为2015年0.2%,2016年3.7%,耐药性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除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之外,对氨曲南、头孢曲松以及环丙沙星等抗菌类药物均有多重耐药性;改良Hodge试验结果显示,183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80株呈阳性。结论:2015年~2016年间,分离的CRKP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有耐药性,而产出的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导致分离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5):614-617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检出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半自动微生物测定仪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纸片扩散法进行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的确证。结果:我院2014-2015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03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732株,肺炎克雷伯菌157株、阴沟肠杆菌136株、黏质沙雷菌10株,未检出枸橼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低。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64株(6.18%),其中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31株(4.23%)、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30株(19.11%)、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1株(0.74%)、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2株(20.00%);耐药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和尿液标本,且主要集中于新生儿内科和重症医学科。64株耐药菌株中,产KPC的有59株(92.19%)、产ESBLs的有3株(4.69%)。结论:我院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数量较多。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能与其产KPC和ESBLs有关。临床应遵循用药指征,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李菁华  刘镇  周龙珍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77-178,181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临床常规检查确诊为尿路感染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原菌分布概况及耐药性。结果尿路感染患者的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主要有肠球菌属(17.5%)、肺炎克雷伯菌(10.0%)及大肠埃希菌(37.5%)等,这些病原菌均存在较明显的耐药性。结论引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为大肠埃希菌。由于大多数病原菌有明显的耐药性,及时检测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对于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状况并分析其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CAP成人患者86例,儿童患者375例。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痰中军团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B型,副流感病毒1、3型等6种病毒抗体。结果86例成人CAP患者,病原体检出率为64.0%,其中17例(19.8%)检出肺炎支原体,16例(18.6%)检出军团菌,2例(2.3%)检出肺炎衣原体,14例(16.3%)分离出肺炎链球菌,4例(4.6%)为肺炎克雷伯菌,2例(2.3%)流感嗜血杆菌,19例(22.1%)患者存在混合感染,混合感染者中10例为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病原体。375例患儿中,痰培养360例,其中细菌培养阳性者148例(41.1%);在同时进行痰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的350例患儿中,254例(72.6%)检测到病原体,其中细菌感染138例(39.4%),病毒感染133例(38.0%),肺炎支原体感染77例(22.0%),肺炎衣原体感染8例(2.3%),军团菌感染7例(2.03%),混合感染112例(32.0%)。成人患者,≤25岁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25岁组,无基础疾病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有基础疾病组,冬季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季节;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以1~7岁为主。结论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协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和耐药性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1354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95株,占80.87%。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占前五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0株(占18.46%),鲍曼不动杆菌182株(占13.44%),肺炎克雷伯菌株158株(占11.67%),大肠埃希菌143株(占10.56%),嗜麦芽黄单孢菌86株(占6.35%)。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均耐药,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的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结论呼吸道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存在严重耐药问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应用ATB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2007~2008年度呼吸科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25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1株(43.87%),真菌99株(39.13%),革兰阳性菌43株(17%).耐药分析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主要真菌对两性霉素B(100.00%)、伏力康唑(99.42%)、5-氟胞嘧啶(96.85%)以及氟康唑(63.52%)均较敏感.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真菌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临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为减少医源性二重感染以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2月所施行的163例肝移植患者中细菌感染病例,通过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细菌感染特点。结果:86例患者术后发生细菌感染,共分离出166株病原菌,患病率为52.7%。感染部位主要发生在呼吸道(68.2%),其次为血夜(9.6%)和中段尿(8.4%),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月内,前两周最常见(81.9%)。感染的细菌中G-菌76株(46.2%),G+菌68株(39.3%),真菌24株(14.5%),其中以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53.2%)。其中40例病人合并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恶唑烷酮类分别对G-菌和G+菌高度敏感。结论: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应加强肝移植术后患者细菌的鉴定和耐药监测,争取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及影响常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年我院肝病中心就诊的肝脓肿患者的病原学及临床资料,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细菌性肝脓肿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占84.10%,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59.32%,大肠埃希菌占14.67%,铜绿假单胞菌占4.28%,革兰氏阳性菌占15.9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头孢替坦均有较好的敏感性。31.2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替坦敏感性均较好,头孢曲松耐药率高达54.17%。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达42.86%。除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外,各类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均敏感。糖尿病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胆石症、胃肠道手术史是其他病原学肝脓肿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细菌性肝脓肿病原培养菌种多样化,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最常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应结合患者基础病、病原学和药敏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集我院2006~2007年住院患者进行痰菌培养并证实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96例,研究其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同期肺部感染患者的12.7%;其中肺结核合并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57例,其他非结核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39例。药敏结果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文献报道为高,且肺结核合并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较非结核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增高。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患者,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增加;而结核病患者合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泰比培南对小鼠大腿克雷伯菌感染模型PK/PD研究,预测最佳PK/PD参数。方法:选用临床肺炎克雷伯菌1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分三种剂量(50、15、3 mg·kg-1)给予受试药物,观察给药24 h后大腿组织感染量变化,并采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结果:体外测得MIC为0.03μg· mL-1;在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中,50、15、3 mg·kg-1三种剂量均对感染有治疗作用, PK/PD参数AUC/MIC、Cmax/MIC、T〉MIC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0.75、0.54。结论:体内PK/PD研究表明,AUC/MIC、Cmax/MIC参数是反映泰比培南对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治疗效果主要的PK/PD参数。  相似文献   

19.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活性强,对各种类型的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是治疗Kpn感染的最佳抗菌药物。然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碳青霉烯耐药Kpn(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升高。CR-Kp感染治疗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非常有限,这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挑战。本文主要从碳青霉烯酶的产生、细胞膜孔道蛋白缺失或者数量不足两个方面对CR-Kp的耐药机制以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