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84例患者中,男55例,女29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35±5)岁;腹部闭合伤75例,腹部开放性损伤9例;按美国创伤协会分级标准,Ⅰ级24例,Ⅱ级25例,Ⅲ级17例,Ⅳ级10例,Ⅴ级7例,Ⅵ级1例;35例行非手术治疗,均为Ⅰ~Ⅱ级损伤,12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电刀喷凝止血3例,缝合止血4例,术中探查已止血3例,仅行肝周引流,2例中转剖腹;29例行开腹探查;急诊行DSA下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治疗10例;非手术治疗35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开腹手术27例,治愈23例,1例术后二次手术止血,5例并发胆瘘,2例并发肝周脓肿,2例肝内血肿,脓肿及血肿较小,均经穿刺或放置引流管引流后痊愈;开腹手术中死亡1例,死于术中失血性休克难以逆转,1例肝叶切除加肝动脉结扎术,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右三叶切除术后肝、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死亡。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需综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资料,准确快速地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老年腹部损伤52例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腹部损伤的围手术期最佳处理措施。方法 对52例老年腹部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程度、损伤脏器、合并伤、原发疾病、受伤后救治时机、手术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愈45例,病死7例,病死率13.46%;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例死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各1例。结论 老年腹部损伤死亡率高,快速有效的改善和纠正休克,及早手术,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处理原发病和合并伤,术后合理的综合治疗可提高老年腹部损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马永国  张惠 《山东医药》2009,49(52):57-58
目的 总结52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治疗经验.方法 52例患者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7例,包括5例腹腔镜手术,其中行单纯性肝修补27例,彻底清创后缝合或用网膜填塞后缝合5例,不规则肝叶切除3例,肝动脉结扎加肝周围纱布填塞止血2例.结果 治愈50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循环衰竭,1例死于手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8例出现并发症,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对病情稳定的肝破裂,在严密观察及监护下尽可能地选择非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要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4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TAE治疗。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术后1 w,联合组患者有效止血率为90.5%,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8,P<0.05);联合组发生术后感染3例(7.1%),腹腔镜手术组发生感染11例(2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4,P=0.01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肝损伤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糖尿病和手术方法为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TAE治疗肝破裂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较高,针对合适的患者采用联合手术方案,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3例外伤性肝破裂。认为:1.失血性休克是肝破裂大出血病人的主要危险,术前术中积极正确的输液、输血可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介绍了平衡盐液的作用。2.手术治疗是抢救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1年内受者死亡原因,提高肾移植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402例临床资料,随访1年.分析受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结果 随访1年共死亡28例,1年死亡率6.96%,其中9例死于感染.7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3例死于移植肾破裂出血.2例死于移植后肝病,2例死于恶性肿瘤,1例死于消化道溃疡出血,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例死于其他原因.在全部死亡病例中-移植肾功能正常12例(42.8%).结论 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移植破裂出血是导致肾移植术1年内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处理危险因素.加强肾脏移植术后有关预防措施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损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01~2008-12收治并采用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肝破裂7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单纯缝合40例,绷带填塞或部分缝合加绷带填塞33例,清创性肝切除2例.死亡4例,病死率5.3%,存活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严重肝破裂,绷带填塞可作为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一项特殊手术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8.
5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 5 3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男 336例 ,女 2 0 1例 ,年龄 1~ 36 (平均 13 2± 9 4 )个月。结果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 36例 ,死亡率 6 7% ;其中 1999年 1月至12月的 185例患儿中死亡 8例 ,死亡率 4 3%。婴幼儿的死亡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 <1岁的患儿较高 ,其中 1~ 6个月的患儿最高 (16 3% ) ;7~ 12个月的患儿死亡率 (8 1% ) ,13~ 2 4个月的患儿死亡率(6 3% ) ,2 5~ 36个月的患儿术后死亡率 (3 7% )。在死亡原因方面 ,以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婴幼儿比例最高 ,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 5 0 % (18 36 ) ,其次是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的婴幼儿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33 3% (12 36 ) ,死于肾功能衰竭的占 11 1% (4 36 ) ,死于多脏器衰竭变竭的占 5 5 % (2 36 )。结论 :婴幼儿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时年龄越小死亡越高 ,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比例较高 ;因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应加强术中的心脏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至2015年普外科收治的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美国创伤学会器官损伤量表(AAST-OIS)均等于或大于Ⅲ级。根据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8)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期确定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中,20例(20%)被列为AAST-OISⅢ级,24例(24%)被列为AAST-OISⅣ级,56例(56%)被列为AAST-OISⅤ级。在对照组58例患者中,28例患者存活,3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51.72%。在观察组42例患者中,37例患者存活,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1.90%。在对照组58例患者中,30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1.72%。在观察组42例患者中,16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8.10%。观察组的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的预测因素分别为AAST-OIS级别(P=0.019),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0.00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P0.0001),及血小板减少(P值=0.005)。结论即使采用一期确定性手术,肝破裂出血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损伤控制性手术对肝破裂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肝脏手术的广泛开展老年患者比例不断增加。Fortner等报告老年患者肝切除死亡率为11%,通常死于肝衰;而Yanaga等报告患肝细胞癌的老年人手术死亡率为41%;Ezaki等认为死亡是由于术中失血和术后肝衰。 1967~1990年间共进行293例选择性肝切除,其中老年患者52例(18%),男性23例、女性29例,  相似文献   

11.
1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探讨降低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科施行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16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术中死亡4例,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不能停体外循环2例,主动脉口血1例,早期左心室破裂1例。其他12例死于术后3h至27d,其中LCOS4例、迟发型左心室破裂2例、肾功能衰竭2例、呼吸功能衰竭2例、甲亢危像1例。结论术前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术中尽可能缩短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手术意外,积极、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诊治的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其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36例患者中使用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31例,治疗后好转34例,死亡2例。结论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疾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对79例胸主动脉疾病行主动脉支架植入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79例患者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9例;主动脉瘤5例;外伤性胸主动脉破裂7例。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主动脉进行评估。1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术中支架置入,其余61例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行支架腔内隔绝术。结果: 内漏8例(10%),4例于术后3月内自行闭合,1例再次腔内隔绝治疗,3例未进一步治疗;死亡8例(10%)均在术后1月内,其中3例死于神经系统并发症, 4例死于严重的合并症,1例死于主动脉瘤破裂。随访生存3年以上7例(9%),2年以上14例(18%),1年以上26例(33%),1年以内24例(30%)。结论: 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可减少手术风险,降低病死率,广泛适用于各种胸主动脉疾病。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共对104例主动脉根部疾病患者患者进行Bentall手术,男90例,女14例,有24例为马凡氏综合征,17例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63例为升主动脉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其中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无名动脉成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次全切除术 1例,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主动脉半弓置换术3例,IABP置入术2例,ECOM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1例。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回顾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以及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均比常规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45.60 &amp;amp;#177;44.64 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72.42 &amp;amp;#177;41.24min。104例患者中术后1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例并发再次夹层破裂,6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肾功能不全,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肺部真菌感染,1例胸部切口感染。有7例发生死亡,死亡率为6.7%,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术后再次发生夹层并破裂,1例死于呼吸衰竭、心跳骤停,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3例死于重度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其余97例病人术后顺利康复出院。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32~75(52.32&amp;amp;#177;8.12)mm,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0.21~0.79(0.62&amp;amp;#177;0.21),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疾病的有效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维持麻醉和体外循环平稳,以及有效的心肌保护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够减少死亡风险。年龄大、体外循环时间长的病人手术疗效差。不断改进、提高手术吻合技术,有效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移植后冠状动脉开口通畅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结肠破裂的诊治及一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一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结果本组一期手术治愈21例,死亡2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肠瘘1例,经采用相应的处理,均治愈。结论外伤性结肠破裂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行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术是安全的,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充分腹腔冲洗、术后双套管引流,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王琦  刘旭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75-4576
外伤性肝破裂是临床常见的腹部创伤,占15% ~ 20%,死亡率高[1].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257例.根据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对于老年期的建议,纳入60岁以上患者17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几种治疗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139例60岁以上的老年继发孔型ASD病例。其中43例行经导管房缺封堵术;21例行微创经胸房缺封堵术;55例行体外循环下房缺修补术;20例因各种原因未行手术,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结果:导管封堵组、经胸封堵组、和手术修补组患者均无死亡。术后远期随访导管封堵组,1例术后第4年死于脑出血。其余2组术后远期随访无死亡。房缺闭合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早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残余分流,右心房、右心室明显缩小,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保守治疗组,随访病例共有8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心力衰竭(心衰),1例死于心衰合并尿毒症,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因不详。结论:高龄本身并非老年房间隔缺损手术禁忌,老年患者通过封堵器或手术闭合房缺仍可以重构右心房、右心室,降低肺动脉压,显著改善心功能。3种闭合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对我院1993年至1999年12月44例老年非脏手术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29例,有21例死于术后后并发症。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脏事件,肺部感染及晚期恶性肿瘤。随访期死亡15例,12例死于晚期恶性肿瘤。结论 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是其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是随访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治疗术后心肺并发症,对降低才年冠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早期死亡率有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5年来实施的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患者50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死亡率0%,并发症发生率26%(13/50),并发症中以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10% (5/50),严重并发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结论虽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如对解剖结构熟悉,提高手术技巧及熟练程度,应用胰腺导管引流、TPN及重症监护呼吸机等新技术,可减少其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先天性房室问隔缺损患者的术后效果。方法对32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常规补片矫治术的17例,进行单向活瓣补片矫治术的15例,术后分析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与死亡率。结果常规补片矫治组死亡3例,死亡率17.65%,2例死于肺高压危象,1例死于右心衰;活瓣补片矫治组死亡1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与DIC,死亡率6.67%,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较之常规补片矫治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降低;常规补片组术前SPAP平均(93.2±22.6)mmHg,术后平均(85.4±17.9)mmHg,活瓣补片组术前SPAP平均(90.4±19.5)mmHg,术后平均(57.8±12.3)mmHg,大多数患者肺动脉压逐渐下降,其中活瓣补片组肺动脉压下降比常规补片组明显。活瓣矫治组回访5例,心功能均Ⅱ级;常规补片矫治组回访6例,心功能Ⅱ-Ⅳ级。结论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能有效地降低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双向分流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同时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前综合评估,手术适应症的严格掌握是降低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患者死亡率、提高术后近中期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