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美国现有36000例AIDS病人,多数为男性同性恋者。通过关于HIV的教育以及有关措施,HIV血阳转率减少。然而,HIV的感染率在静脉内药物滥用者中仍继续上升。纽约城有10000多例AIDS;其物中药物滥用者占36%。1981年首次报道AIDS时,药物滥用者只占17%。如何预防HIV在药物滥用者中的传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一问  相似文献   

2.
伴有预淋巴节病的无痛腮腺肿胀可能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呈现的一个特征。《放射学》杂志上一篇报告描述18名病人(10名同性恋者和8名静脉内药物滥用者)呈现面部无痛肿胀,4例为两侧。其中13名有可扪及、活动的、无压痛的颈淋巴结。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显示15人有腮腺内多个囊肿(其中14人为两  相似文献   

3.
希腊消息:据Gerhard Krueger报告,他发现2例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病人的病情已经好转。他说,这些病例有可能证明并非所有AIDS病例都与人趋淋巴性逆转录病毒Ⅲ(HTLV-Ⅲ)或溶细胞的淋巴结病病毒(LAV)有关。 Krueger是科隆大学的病理学教授和免疫病理学主任。他说,这2名病人虽是同性恋患者,但是接触次数不多。由于出现全身性淋巴结病变,他们来到门诊就医。Krueger在首次关于EB病毒及有关恶性病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报告,上述二名病人也有多种感染,其中一例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第二例病人有肠道念珠  相似文献   

4.
1987年底来自旧金山的好消息是:在美国同性恋男性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似有下降。接触HIV的绝大多数病人迟早将感染上AIDS或其他与HIV有关的严重疾病。目前,医生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哪些接触HIV的人将发展为AIDS。研究表明,1982年,21%未接触HIV的同性恋者产生HIV抗体,在几个月内他们接触了HIV。但在1983年,感染率突降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人群趋化性细胞因子配体蛋白CCL3L1(CC chemokine ligand 3-like-1)的拷贝数及其与HIV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Realtime PCR法分析其CCL3L1的相对拷贝数。首先选取22例健康人和23例HIV慢性感染者计算其CCL3L1拷贝数,分析我国健康人群CCL3L1平均拷贝数情况,并分析HIV感染和CCL3L1拷贝数的关系;选取男性同性恋早期感染HIV阳性者29例和HIV阴性者57例,分析CCL3L1基因拷贝数与HIV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我国人群CCL3L1平均拷贝数约为3;HIV慢性感染者与健康人无显著性差异(P=0.880);同性恋HIV阴性者CCL3L1拷贝数显著高于同性恋HIV阳性者(P=0.000)。结论我国健康人CCL3L1平均拷贝数为3,CCL3L1拷贝数与HIV易感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皮肤科1987年2月~1988年3月性传播疾病(STD)患者40例。35例病人有明显通过不洁性行为传播的病史。5例否认有性行为传播病史。同性恋1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STD 病  相似文献   

7.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子和腮腺的馒性周期性肿大为特征的自身免疫失调性疾病。并与结缔组织病中最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相联系。干燥综合征在儿童和青年人中的表现报道很少。现将2例干燥综合征的患者报道如下。2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ZO岁和22岁,病人因一年内一例或两侧腮腺反复肿大而来院就诊。她们有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实验室检查证明抗核抗体和风湿性因子阳性。病人最初均表现为发热,腮腺区触痛并伴有从腮腺导管口流出脓性分泌物,其牙列因猖厥性龋而导致残缺不全且患有慢性结膜炎。在这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基…  相似文献   

8.
背景:K im ura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慢性炎症性软组织疾病。多见于亚洲青年男性。典型临床表现为多见于头部和颈部的无痛性丘疹或结节,伴随淋巴结病、腮腺受累、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免疫球蛋白E增多。患者和方法:1例49岁的毛里求斯男性患者因肾病综合征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9.
腮腺结节病是腮腺少见疾病。病人常伴有其它系统的结节病。临床主要表现是无痛性腮腺肿大。多为弥漫性,少数为结节性肿大,无红肿压痛。本文报告3例,临床表现不一,都经病理证实为腮腺结节病,现报道如下: 例1 酷似干燥综合征表现的腮腺结节病。女性病人,57岁,因为反复发生皮肤结节8年,视力模糊,胸闷咳嗽,左耳下肿块3年,于1987年2月9日入院。入院检查:面部、背部皮肤有大小不等结节,颈淋巴结黄豆大,左腮腺肿大如桃核,质中,无结节,无压痛。挤压腮腺区无唾液从腮腺管口溢出。右腮腺肿大不明显,挤压时腮腺导管口有少量的唾液溢出。舌面现干涩。两上眼睑稍浮肿,  相似文献   

10.
猫抓病 (cat scratch disease,简介 CSD)是一种良性、非细菌性局部淋巴结炎,为接种性淋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为特征,病前常有猫舔、抓或咬伤等接触史,临床常误诊.本科于 2003年 12月诊治 1例右腮腺淋巴结猫抓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又名猫抓热,属良性淋巴网状组织病,是一种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1]。我科于1998年11月诊治1例左腮腺淋巴结猫抓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患者女性,36岁,教师,因左腮腺肿块,治疗1个多月未消退而就诊。...  相似文献   

12.
<正>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又称木村病(Kimura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头颈部,尤其是腮腺区,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该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多发,并且男性多见,文献报道男女比例为3. 5∶1~10∶1[1]。木村病发病率较低,相关的影像学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木村病的CT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其传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非洲以两性接触为主,而欧洲和美国大部分AIDS患者发生在男性同性恋中。我国迄今尚无由性接触传播引起HIV感染的报道。作者最近对1986年以来在本院就诊的梅毒血清试验阳性患者的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发现一例HIV感染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31岁,中国籍。因阴部皮疹3个月,全身皮疹1个月于1988年1月6日来本院就诊.患者4月前有冶游史,以后约1个月阴部出现一红斑,有糜烂,无疼痛或痒感。约1月后在地方医院查康氏反应  相似文献   

14.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2例报道第一医院内科唐宗山中图分类号R593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是一种少见的免疫性淋巴样增生性疾病,作者碰到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55岁,因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年半,左颈部淋巴结肿大5月,心悸...  相似文献   

15.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的疾病。近年国内相继有病例报告,现将我院1994年~1998年收治的经淋巴结活检证实的14例病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分析1.1 一般资料 14例病人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12~58岁,平均33.4岁。四季均有发病,以春夏季为多。1.2 症状与体征 14例均有发热,弛张热7例,稽留热1例,不规则热6例,3例伴有寒战。14例均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主要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著,其次为锁骨上、颌下、腋下、耳后、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大小约0.5cm×0.5…  相似文献   

16.
耿玮  陈因  沈金虎 《浙江医学》2002,24(5):300-301
口腔颌面部淋巴结结核好发于颌下、颈部 ,发生于腮腺区较少见 ,易误诊和延误治疗。我科1978~2000年共收治37例腮腺区淋巴结结核患者 ,现对37例资料作一小结 ,以提高临床认识。1.1一般资料男性11例 ,女性26例。年龄17~68岁 ,平均(38.2±3.3)岁 ;病程2月~4年 ,平均(2.3±0.8)年 ;发生于左侧21例 ,右侧16例 ;位于耳下区24例 ,耳屏前13例 ,其中7例位于腮腺实质内 ;单个淋巴结受累20例 ,两个以上淋巴结受累17例。1.2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表现为腮腺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30例 ,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4例确诊为HIV/AIDS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1997年以来上海市中山医院的病例索引,走访当时的收治医生并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HIV/AIDS病人的分布为门诊9例,住院15例。住院病人中外科4例,内科11例;无症状HIV感染者3例,AIDS病人12例,58.4%(7/12)为HIV相关机会性感染,33.3%(4/12)为HIV相关淋巴结病,8.3%(1/12)为/卡波氏肉瘤。结论HIV/AIDS发病呈逐年增长势头,AIDS期病人以呼吸道机会性感染起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报道一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也有称为“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等。此病是近年来才认识到的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非肿瘤性B淋巴细胞过度增生所致的高免疫反应状态疾病。其发病机理未明,相当一部分人与过敏因素有关。临床上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以发热、全身不适、消瘦、盗汗及皮肤搔痒为主要症状;部分病人伴有关节痛,全部病人均有浅部淋巴结普遍增大,一般直径不大于3、4厘米。皮疹、肝脾肿大十分常见。实验室检查呈正  相似文献   

19.
猫抓病是一种以局部淋巴腺肿大和压痛为特征的自限性传染病。我科1986年7月~1992年5月收治4例猫抓病,报告如下。本组4例发病前1~3周均有被猫抓或咬伤史。患者无自觉症状,以局部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无效而就诊。例1颏下5cm×4cm包块,例2左腮腺有4cm×3cm包块,例3右颌下肿块3cm×3cm,例4右腮腺肿块3cm×2cm,肿块质较硬,活动度较差,有触压痛。经局部活检病理诊断,有猫抓病的病变.其中例3为典型中晚期病变,可见到多发性微小脓肿,在肿大的淋巴结中均抽到无菌性浅黄色脓液,皮肤未见丘疹与  相似文献   

20.
旧金山的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感染HIV的男性无论他们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或未进行治疗,他们都会出现骨密度缺失。据Andrew Ziegler基金会的Mary Romeyn称,在一项有20名接受过骨密度测定的男性受试者的研究中,只有3例(15%)的测定结果属于正常参数范围。 Romeyn报道,45%的病人发生骨质减少;40%的人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目前对HIV感染者的肌质消耗已进行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