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埋藏皮层电极监测脑电,结合皮层电刺激、影像融合技术探讨皮层切除治疗伴原发性脑穿通畸形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对2例伴有原发性脑穿通畸形难治性癫痫患者埋藏皮层电极,行皮层脑电监测及皮层电刺激定位致痫灶、病灶周围功能区。神经导航系统融合头颅CT、MRI影像,三维可视化致痫灶与脑穿通畸形囊解剖关系,第二次手术行致痫性皮层切除术。结果2例患者均成功埋藏皮层电极,皮层脑电图监测捕获惯常发作,皮层电极准确定位致痫灶、功能区,将多层次数据成功融合。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致痫性皮层切除术,1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至今,未出现痫性发作(Engle评级I级),另1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至今,痫性发作持续时间及频率显著减少(Engle评级Ⅱ级),2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多手段联合运用精确定位异常放电皮层后行皮层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脑穿通畸形合并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并结合皮层电刺激功能定位技术,初步实现三维可视化皮层功能拓扑定位,辅助累及皮层功能区致痫灶的手术,提高疗效.方法 1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行双侧皮层电极埋藏覆盖中央区,术后予皮层脑电图监测,并实施皮层电刺激定位功能区.神经导航系统融合头颅MRI和CT影像,三维可视化拓扑定位皮层功能和致痫灶,第二次手术在导航辅助定位保护功能区的前提下,行致痫灶切除术,对累及功能区的病变实施皮层热灼术.结果 患者成功埋藏32导、24导及6导皮层电极各一枚覆盖中央区,皮层脑电图监测捕获临床发作4次,定位致痫灶;皮层电刺激确定功能区.神经导航影像融合建立覆盖皮层电极的三维大脑模型,还原电生理资料,实现拓扑定位.手术成功实施病灶切除,术后无发作情况,无并发症.结论 应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使作为脑-机接口的脑皮层电极技术与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将皮层电极的空间位置,精确融合在基于头颅MRI建立的大脑皮层解剖模型上,还原皮层脑电图和皮层电刺激结果,实现三维可视化拓扑定位,对于累及功能区致痫灶的神经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技术在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头皮脑电图及影像学等非侵袭性检查难以确定致痫灶或致痫灶与重要功能区关系密切的5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颅内电极埋置术,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确定致痫灶,并行脑皮层电刺激功能区测定,再次手术切除致痫灶。结果术后致痫灶切除效果按Engel分级:I级32例,Ⅱ级13例,Ⅲ级5例,Ⅳ级1例。术后发生头皮愈合不良3例,延长住院时间后治愈。无脑脊液漏及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发生。结论颅内电极监测可以精确定位致痫灶,皮层电刺激术对脑功能区定位可靠、方便,故对于采用非侵袭性检查不能明确致痫灶或致痫灶与重要功能区关系密切的难治性癫痫患者,颅内电极监测结合皮层电刺激术可以提高其治愈率,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长程颅内电极记录定位致痫灶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应用颅内埋藏电极进行长程视频脑电(Video-EEG)监测,对于致痫灶的定位作用。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向颅内可疑部位植入深部电极和/或硬膜下条状电极。采用DaVinci系统,进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记录发作间期及发作期EEG变化,确定癫痫起源部位。在皮层电极脑电图(ECoG)监测下,手术切除致痫灶或行立体定向毁损术。结果 本组17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4~17天,平均9天。各例均记录到明确的发作间期异常放电和/或发作期EEG变化。手术切除致痫灶16例(联合胼胝体切开术1例);行双侧杏仁核毁损术1例。术后复查Vidoo-EEG,显示痫性放电基本消失15例,改善2例(集中于手术对侧1例)。按照Engel术后效果分级:Ⅰ级15例,Ⅲ级1例,Ⅳ级1例。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因长时间埋藏颅内电极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在致痫灶定位困难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中,应用埋藏式颅内深部电极和/或硬膜下条状电极,进行长程颅内电极记录,可以精确定位致痫灶,可改变外科治疗计划,从而提高了癫痫的治愈率及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埋藏电极和皮层电刺激技术在脑中央区致痫灶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7例术前怀疑致痫灶临近或累及大脑中央区的癫痫患者,将颅内电极置于硬膜下或皮层表面,行长程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及皮层电刺激,确定致痫灶和大脑中央区范围及二者位置关系.术中在保护中央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切除致痫灶.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Engel's术后效果分级和Karnofsky生活状态量表(KP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7例患者术后均无癫痫发作,达到Engel's I级,KPS评分结果较术前提高.结论 :颅内埋藏电极及皮层电刺激联合应用,可指导脑中央区致痫灶的手术,在切除致痫灶的同时保护脑中央区,达到既控制癫痫发作又无术后严重功能障碍的目的 ,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在功能区癫痫治疗中致痫灶定位及功能区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我科治疗的涉及功能区的癫痫患者34例,经颅内电极植入明确致痫灶后,均行皮层电刺激定位功能区,根据致痫灶与功能区关系图决定治疗方案.结果 致痫灶与中央前后回相邻者10例,术中行单纯致痫灶切除术;与中央前后回部分重叠者14例,术中行非功能区致痫灶切除,功能区致痫灶皮层电凝热灼术;完全位于中央前后回皮层区域内者5例,术中行单纯皮层电凝热灼术.术后癫痫发作较术前明显减少,无明显术后功能缺失.结论 颅内电极植入是定位功能区癫痫致痫灶及功能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植入术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前痫灶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21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电极植入、开颅皮层电极监测下痫灶切除术、术后随诊等验证电极植入定位痫灶的准确性。前颞叶杏仁核海马切除术10例,前颞叶杏仁核海马切除术+额叶切除术3例,单侧额叶切除术6例(3例+胼胝体前部切开术),双侧额叶部分切除术1例,左额颞顶病灶切除术1例。术后随诊1~7年。结果 21例患者开颅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提示癫痫灶与开颅术前颅内电极植入后监测所提示的痫灶位置相同。治愈率达71%,总有效率达85.8%,无手术死亡及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利用术前颅内电极植入定位致痫灶,可以提高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像融合及颅内电极三维重建在癫痫术前计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于行开颅颅内电极植入术以进行慢性皮层脑电评估的癫痫患者,获取其术前MRI及电极植入术后CT的影像资料,利用SynergyCranial软件将两种影像进行融合,并对颅内电极、脑表面及颅骨进行三维重建,以显示出颅内电极与骨窗、脑表面的相对位置,为致痫灶的定位及下一步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准确的解剖信息。结果 在2015年4月至8月共对10例需慢性皮层脑电监测的癫痫患者进行了开颅颅内电极植入术。通过术前MRI与电极植入术后CT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在MRI断层图像上观察到皮层电极中各触点与脑沟、脑回的相对平面位置,克服了术后无法行MRI检查的弊端。通过对影像融合后的颅内电极、脑表面及颅骨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可以立体直观地观察到颅内电极与脑表面和骨窗的相对空间位置,电极触点的重建成功率达90%。根据重建出的三维融合影像,结合皮层脑电图的监测结果,划定出致痫灶的位置与范围,制定手术计划,进行致痫灶切除术,术后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在对行颅内电极监测的癫痫患者制定手术计划时,利用影像融合和颅内电极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得更为准确且直观的致痫灶定位信息,有利于提高致痫灶切除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伤后癫痫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0年11月至2013年7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4例难治性外伤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严格的术前评估,其中5例病灶毗邻重要功能区者分别采用颅内电极植入(4例)和术中神经功能导航(5例);随后分别行皮层电刺激和功能磁共振导航完成脑功能区精确定位及致痫灶与运动区的位置关系确定.手术切除所有患者癫痫病灶,术后定期进行随访并采用Engle分级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了癫痫病灶切除术.颅内电极植入的患者经功能磁共振导航和皮层电刺激双重定位,毗邻功能区的癫痫病灶达到精准切除,同时患者运动功能得到良好保护.术后随访12~30个月,Engle 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2例,未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结论 对于药物难治性外伤后癫痫,精确定位癫痫病灶和脑功能区后可以经外科切除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深部电极对颞叶癫痫定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深部电极脑电监测对颞叶癫痫灶定位的意义和安全性。方法 对12例颞叶癫痫病例,无创检查难以定位或定侧者,在立体定向指引下颅骨钻孔行双侧或单侧海马区深部电极植入,脑电监测对癫痫灶定位,根据手术中皮层电极及深部电极癫痫灶的定位、手术后疗效评价及术后脑电检查结果,研究深部电极脑电监测对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 12例病人埋置深部电极23只,留置时间平均5天;监测时间平均10小时,明确定位5例(37.5%),定侧的7例(62.5%),并在术中和术后得到验证。所有病例无颅内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深部电极植入脑电监测对颞叶癫痫灶定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作为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的可靠指标;电极植入安全,定位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结合神经导航技术在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颅内电极置入长程脑电图监测(intracranial EEG,iEEG)进行致痫区定位,二次手术前行磁共振扫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当天进行导航注册配准,神经导航引导手术入路,术中结合颅内电极描记切除癫痫灶,尽可能减少功能区损伤。结果手术后致痫灶切除效果:EngelⅠ级19例,Ⅱ级4例,Ⅲ级1例。无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颅内电极监测结合神经导航的应用可使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更精确,侵袭更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国产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Remebo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临床选择1例顽固性癫痫患者,头皮脑电显示为多灶异常痫性放电。首先分别以双颞叶内侧为靶点,左侧分别经额、经颞叶外侧放置2枚深部电极,右侧经额放置1枚深部电极。经长程SEEG监测提示左侧海马杏仁复合体为致痫主灶。1周后以左颞叶内侧为靶点,分别经额与经顶枕交叉射频热凝海马杏仁复合体。结果颅内电极埋置后行CT复查,显示电极安放位置与手术计划相符,误差小于2mm,长程SEEG监测捕捉到临床发作一次,提示为左颞内侧起源。实施左侧海马杏仁复合体热凝术后患者癫痫发作明显减少,复查MRI提示毁损位置准确无误。结论国产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Remebot不仅可以实施立体定向颅内深部电极植入手术,还可对脑内深部致痫灶实施精准毁损手术,在癫痫的外科诊治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颅内常见的血管畸形之一,癫痫是其最常见的发作形式。CCM伴癫痫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随着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以及显微设备进步,经手术治疗后CCM伴难治性癫痫患者获益机会越来越大,常成为治疗首选。单一CCM,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尽量将CCM及周边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切除。对于多发的CCM,确定癫痫起源灶至关重要,正规的术前评估,如视频脑电、深部电极、影像学检查,神经心理学十分必要。术前硬膜下以及术中皮层脑电监测来确定致癫灶,保证安全情况下扩大的皮层切除也是必要的。深部以及可能出现严重手术并发患者则可以考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植入的深部电极构成的立体定位脑电图对药物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阳性率和近期手术效果.方法:对于头皮脑电、CT、MRI难以确定致(痫)灶位置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的10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方法植入深部电极2根6例、3根4例,长程记录发作3次以上,结合发作间期和发作期深部电极脑电确定致(痫)灶,外科治疗后随访术后发作改善情况.结果:外科术前监测106例,实行手术33例,其中10例患者需要植入深部电极辅助定位.此10例中无植入电极并发症,均有发作间期局灶(痫)样放电和发作期局灶性起源位置,其中局灶性起源7例、区域性起源3例.参照深部电极脑电图结果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术后9~20个月,癫(痫)缓解4例,2例好转90%以上,4例好转50%以上,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立体定位脑电图可对头皮脑电难以确定致(痫)灶的患者进行定位,为外科提供定位性诊断信息,提高外科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癫痫的神经病理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患,以往人们对难治性癫痫的神经病理学基础认识的小够.但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脑电生理学(视频脑电图,术中皮层电极和颅内电极等)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致痫灶的定位更加明确,促进了癫痫外科手术的开展,同时给难治性癫痫的神经病理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病例资源.  相似文献   

16.
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举办的第五届癫痫外科术前评估学习班定于2013年4月10日-14日在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举行。学习班就癫痫外科术前评估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包括术前评估的流程,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方案的确定,各种癫痫外科手术技巧,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技术,颅内电极植入(硬膜下电极及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方法,颅内脑电图正常及异常脑波分析,颅内脑电图发作起源的特点,皮层电刺激、诱发电位、颅内高频脑电分析等技术定位脑功能区,另外包括大量的典型病例讨论及发作视频症状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举办的第六届癫痫外科术前评估学习班定于2014年4月9日~13日在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举行。学习班就癫痫外科术前评估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包括术前评估的流程,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方案的确定,各种癫痫外科手术技巧,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技术,颅内电极植入(硬膜下电极及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方法,颅内脑电图正常及异常脑波分析,颅内脑电图发作起源的特点,皮层电刺激、诱发电位、颅内高频脑电分析等技术定位脑功能区,另外包括大量的典型病例讨论及发作视频症状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举办的第4届癫痫外科术前评估学习班定于2012年4月18日-21日在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举行。学习班就癫痫外科术前评估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包括术前评估的流程,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方案的确定,各种癫痫外科手术技巧,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技术,颅内电极植入(硬膜下电极及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方法,颅内脑电图正常及异常脑波分析,颅内脑电图发作起源的特点及皮层电刺激、诱发电位、颅内高频脑电分析等技术定位脑功能区,另外包括大量的磐型病例讨论及发作视频症状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岛叶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方法,观察与岛叶相关异常放电的传导通路。方法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其致痫灶可能与岛叶相关的患者,通过综合应用神经导航结合脑立体定向技术采用斜交法及正交法植入岛叶立体定向电极,并分析两种方法的利弊,结合其它立体定向电极,对岛叶相关的传导通路进行初步探讨。结果7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岛叶植入立体定向电极17根,斜交法植入12根,平均每根电极在岛叶触点5.75个,正交法植入5根,平均每根电极在岛叶触点1.2个,经额及经顶联合植入可覆盖岛叶大部分脑回。监测发作期视频脑电图发现岛叶参与多条传导通路的传播。结论岛叶斜交法及正交法立体定向电极植入均安全可靠,且能证明岛叶相关异常放电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基于Leksell定向仪及三维影像系统的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方法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在自主研发的影像处理系统上三维呈现病人脑部影像,重建脑表面血管,设计合适的电极靶点、入点及立体定向电极路径,得出电极植入靶点三维坐标,及路径相应的αβ角度,利用Leksell头架系统钻孔植入立体定向电极。结果 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应用上述系统及方法完成9例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手术。共植入立体定向电极73根(触点6-14点)。无血肿及感染发生,电极植入后病人术后状态良好,无贫血、脑水肿及脑功能障碍。利用立体定向电极确定癫痫起源并通过电刺激定位了脑功能区后进行局灶性癫痫灶切除,术后癫痫Engle评分均为Ⅰ级,但是3例随访时间未满半年,术后2例中央区切除的病例有偏瘫和构音障碍,术后两周时恢复,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基于Leksell头架及自主研发的影像三维处理系统的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安全可靠,可以很好的应用癫痫起源及脑功能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