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与其临床实践行为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与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量表(CET)对31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得分为(8.698±11.103)分,其中追求成功的动机得分为(40.739±7.222)分,避免失败的动机得分为(32.059±8.210)分,不同性格、是否担任或曾担任学生干部以及不同专业兴趣的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738±0.469)分;③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其中追求成功的动机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避免失败的动机则与其呈负相关。结论:成就动机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可通过提高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来改善其临床实践行为,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别文倩  冉秦琴  张军  林育敏 《护理研究》2013,27(17):1718-1719
[目的]探讨护士长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现状,分析社会支持对护士长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的影响。[方法]采用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武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136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的角色冲突、角色模糊评分为(35.84±8.54)分、(35.10±3.42)分;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结论]护士长的角色压力较大,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长角色认知能力,更好地发挥其管理职能;家庭、朋友和工作单位等应对护士长提供帮助,降低其角色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归属感量表与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量表(CET)对217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临床归属感和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总均分为(3.51±0.37)分、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93±0.39)分;临床归属感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关系(r=0.285,P0.01);护生临床归属感解释其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总变异度为11.5%(F=8.498,P0.01)。结论临床归属感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可通过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归属感来改善其临床实践行为,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宁丽  李益民  陆骏  林黎君 《护理学报》2013,20(11):71-73
目的 探讨护士长的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12名护士长进行测评,比较职业倦怠得分与常模的差异,分析对职业倦怠得分与角色认知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护士长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得分为(20.71±8.91)分,去人格化(5.24±4.93)分,个人成就感(33.87±8.79)分,与常模比较明显降低(P<0.05);角色模糊得分(37.92±6.17)分,角色冲突得分(2691±12.89)分;自我效能感得分(2.57±0.45)分.去人格化与角色冲突(r=0.479,P<0.01)和情绪衰竭(r=0.540,P<0.01)均呈正相关,且密切程度高;与角色模糊(r=-0.253,P<0.01)和自我效能感(r=-0.187,P<0.05)有一定的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且密切程度高(r=0.502,P<0.01);与角色模糊有一定的正相关(r=0.369,P<0.01),与角色冲突及去人格化有一定的负相关(r为-0.242、-0.203,P<0.05).而情绪衰竭仅与角色冲突(r=0.389,P<0.01)有一定的正相关.影响护士长情绪衰竭水平和去人格化的主要因素是角色冲突(P=-0.000);影响个人成就感的因素依次是自我效能感和角色模糊(P=0.000、0.003).结论 本组护士长的职业倦怠程度较其他研究有所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角色认知和自我效能感,提示现阶段管理者应重视培养护士长的角色认知能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以进一步降低护士长的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应用角色认知量表、Maslcah工作倦怠量表及杰佛逊共情量表对我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128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ICU护士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关系。[结果]ICU护士工作倦怠中去人格化、情绪衰竭得分分别为6.42分±2.45分、23.25分±7.12分,均属中度倦怠,而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08分±8.25分,属高度倦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ICU护士工作倦怠程度较严重,主要受角色认知及共情能力影响,可通过提高其角色认知能力和共情能力来改善其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量表对12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内外向、神经质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精神质、掩饰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82±0.67)分;内外向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神经质、精神质与临床实践行为呈负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对其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护理教育者可根据其人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实习初期角色压力、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投入现状,分析角色压力、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设一般资料调查表、角色压力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在实习1~3个月时对12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实习初期工作投入总均分为(3.70±0.58)分,角色压力总均分为(3.03±0.90)分,组织支持感总均分为(3.54±0.61)分。护理实习生的角色模糊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r=-0.654,P0.01),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r=0.460,P0.01)。结论临床教育管理者应帮助护理实习生明确承担的角色任务,加强对其的组织支持,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郑州市内科护士角色认知、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角色认知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问卷以及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对5所医院205名护士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各维度比较,护士的角色模糊与去人格化等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角色冲突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情感耗竭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等呈正相关(P0.05),继续承诺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和角色认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郑州市部分医院护士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应该关注护士的角色认知中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的影响,明确角色职责;其次,对护士增加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提高她们的责任感。另外还需要关注护士的心理素质,改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之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落实护士分层管理、提高其职业成就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简称MBI)与角色认知量表,对在某市3家综合医院工作的40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0份,回收有效率为97.5%。低年资护士在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得分[(19.61±7.80)分,(7.48±4.09)分,(19。56±6.18)分]均低于常模的[(23.02±10.29)分,(6.81±5.57)分,(28.55±9.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117,1.552,-13.707;P〈0.05)。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得分(19.61±7.8)分为中度耗竭,去人格化得分(7.48±4.09)分为中度耗竭,低个人成就感得分(19.56±6.18)分为高度耗竭;角色认知为中等偏下水平。Pearson积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情感衰竭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r=-0.297,P〈0.01),去人格化与角色模糊及角色冲突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r分别为0.218,0.299;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角色模糊呈负相关(r=-0.302,P〈0.01)。以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各分量表为因变量,以角色模糊中两个分量表得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角色冲突对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有预测作用或影响;角色模糊对去人格化及低个人成就感有预测作用或影响。结论了解低年资护士角色认知水平、职业倦怠程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减轻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程度,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情绪弹性与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及其关系,为开展有关的健康干预与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采用情绪弹性问卷、负性情绪调节能力量表,对665名不同年级的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负性调节能力条目均分为(3.23±0.2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情绪弹性条目总均分为(2.91±0.50)分,未达到中等水平。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在情绪弹性、负性调节能力总分、一般调节能力、负性行为调节能力与负性认知调节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情绪弹性与负性调节能力各因子呈正相关(r=0.180~0.264,P0.01)。结论本科护生情绪弹性总体水平偏低,其情绪弹性与负性情绪调节能力呈年级差异性。良好的负性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科护生的情绪弹性。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三级医院护士长工作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护士长工作倦怠的现状,分析工作倦怠与护士长应对方式、工作满意度及角色压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倦怠同卷、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量表、应对方式问卷、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430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长工作倦怠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情感衰竭(25.87±9.10)分,去人性化(8.76±4.24)分,个人成就感(33.72±10.21)分,均处于中高度倦怠水平;其中情感衰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总满意度、自贲、退避、角色冲突;去人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自责、总满意度、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个人成就感的主要影响因索为角色模糊、解决问题、对专业发展机会的满意.结论 护士长群体的工作倦怠水平处于中高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工作总满意度、自责的应对方式、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提示管理者应关注护士长群体的工作倦怠状况.重视对其应对能力、角色认知能力的培养, 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减轻其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与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并了解其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高校2011级236名护理本科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临床实践行为表现量表和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总分为(161.06±9.51)分,条目平均分为(3.75±0.57)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20.05±11.09)分,条目平均分为(3.53±0.55)分;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评分与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临床输送更优秀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实习第一个月的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调查,了解其现状,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该校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75名2006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①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得分为(3.46±0.58)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19±0.50)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59±0.88)分;临床实践行为得分为(2.93±0.77)分。②职业价值观、积极应对方式、入学第一志愿是否是护理专业、是否热爱护理专业为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③临床实践行为与职业价值观、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5,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结论:职业价值观影响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临床实践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认知行为对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6月应用认知行为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及职业倦怠感量表对30名PICU护士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认知行为水平对PICU护士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影响。[结果]PICU护士认知行为评分为(12.25±2.85)分,职业认同感总评分为(3.24±0.52)分,职业倦怠感评分(112.25±4.8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PICU护士认知行为评分与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感、总体职业认同感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去人格化、情感耗竭、个人无成就感、职业倦怠感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ICU护士认知行为与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有密切的关系,提高护士认知行为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能让护士更好地应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边缘型人格障碍(BPD)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问卷、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对1 18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评。[结果]护理本科生BPD中SCID-Ⅱ-PQ筛查阳性率为7.78%,SCID-Ⅱ诊断阳性率为0.93%。不同家庭关系和家庭类型学生BP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1周BSI-CV总分为(0.54分±1.38)分,最严重时得分为(3.01±4.63)分。BPD组与无BPD组最严重时BSI-CV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得分与自杀意念、自杀倾向呈正相关。[结论]BPD在护理本科生中具有一定的发病率,提示高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早期进行人格相关筛查,对有人格障碍者给予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男性护理从业人员角色压力、工作投入现状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17名男性护理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护理人员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量表、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7名男性护理从业人员角色压力总得分为(65.19±6.97)分,条目均分为(4.91±1.07)分,工作投入总得分为(45.74±11.89)分,条目均分为(2.96±1.17)分;男护士角色压力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结论:男性护理从业人员角色压力与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角色压力越高、工作投入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85例,采用简易健康量表(SF-36)、自护能力量表(ESCA)及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调查,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 SF-36总评分为(71.55±3.99)分,患者ESCA量表总分为(75.96±3.45)分,健康行为总评分为(116.98±21.7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自我护理技能、生理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健康责任感与自我护理技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心理健康与生理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针对患者健康行为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潘小康  吴旋 《全科护理》2021,19(22):3134-3138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角色压力、工作倦怠、工作投入的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角色压力量表、中文版Maslash工作倦怠量表和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4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240名实习护生角色压力、工作倦怠、工作投入总均分分别为(2.66±0.53)分、(2.13±0.95)分、(3.70±1.20)分;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实习护生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51,P<0.05),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r=-0.21,P<0.05);实习护生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r=-0.37,P<0.05);角色冲突(B=0.18,P<0.05)、角色负荷(B=0.30,P<0.05)和角色模糊(B=0.21,P<0.05)正向预测工作倦怠,角色模糊负向预测工作投入(B=-0.26,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实习护生的角色压力,以提高其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与非技术技能的现状,并分析情绪智力对非技术技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护理本科生非技术技能测评量表,对湖南省2所大学49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非技术技能总均分为(3.64±0.39)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人文关怀技能因子得分最高,领导管理技能因子得分最低;情绪智力总均分为(3.69±0.35)分,其中他人情绪管理得分最高,情绪知觉得分最低。情绪智力与非技术技能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情绪智力的4个维度能解释非技术技能总变异的33.8%。结论护理本科生非技术技能与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二者呈正相关。要提高护理本科生的非技术技能水平,应注重其情绪智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与职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及灵性关怀认知在生命意义感与职业认同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0年6-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9所高校的1251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灵性关怀认知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 C-SCGS)及职业认同感量表(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scale, PIS)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PIS总分为(30.95±5.20)分,均分为(3.44±0.58)分,生命意义感、灵性关怀认知与职业认同感均呈正相关(均P0.01);生命意义感正向预测灵性关怀认知(β=1.412,P0.01),灵性关怀认知正向预测职业认同感(β=0.019,P0.01),生命意义感正向预测职业认同感(β=0.262,P0.01);灵性关怀认知在生命意义感与职业认同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9.28%。结论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对职业认同感有显著促进作用,灵性关怀认知在提升生命意义感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建议护理教育者可通过提高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增强灵性关怀认知,促进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