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手术方法及其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下颌骨舌侧骨膜未受侵犯的舌癌患者行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联合根治术,在舌癌原发灶1.0~1.5cm外,扩大切除原发灶及口底组织,与颈淋巴清扫组织整块切除,视口底黏膜有无受侵犯,保留或切除下颌骨舌侧骨膜,缺损采用直接拉拢缝合,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结果15例患者术后面部外形无明显畸形,咬合关系无改变,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随访3~10年,局部复发4例,其中原发部位复发3例,均与下颌骨及其舌侧黏骨膜无关,同侧颈部复发1例。患者3年生存率73.3%(11/15),5年生存率55.5%(5/9)。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舌癌联合根治术既能根治肿瘤,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牙列和下颌骨的舌癌改良根治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保留牙列和下颌骨方式行舌癌根治术的13例T2期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患者面形、咬合、舌运动、语言和进食等情况,评价手术疗效和患者口腔功能状况。结果:随访3~23个月,1例患者肿瘤转移,其余12例患者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术后均无咬合错乱,语言、咀嚼功能良好,面部对称无畸形。结论:保留牙列和下颌骨的舌癌改良根治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舌癌治疗效果并保存面形和口腔功能,但须选择相应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口腔功能的丧失,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保留下颌骨完整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方法。方法:收集随访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10例(原发灶T2~T3,无明显口底侵犯或口底侵犯<0.5cm,颈部N0~N3)。同期行舌-颈联合根治术,于正中或颏孔前截断下颌骨,沿颌舌沟切开口底黏膜达舌根处,自下颌骨内侧骨面剥离骨膜及下颌舌骨肌附丽,保留下颌舌侧牙龈及部分黏膜,外展下颌骨,直视下扩大切除原发灶,取自身组织瓣(前臂桡侧皮瓣8例,胸大肌皮瓣1例,股前外侧皮瓣1例)一期修复,皮瓣边缘与下颌内侧牙龈或黏膜缝合,复位下颌骨并以钛板钛钉固定;术后常规放疗。结果:随访6~26个月,无1例于下颌骨内侧切缘部位复发,口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舌癌联合根治术中,通过严格选择病例,保留下颌骨完整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采用下颌骨旁正中截开入路实施舌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下颌骨旁正中截开入路对12例舌体癌患者行舌癌切除联合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下颌骨骨裂愈合情况、舌外形及功能、咬合关系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舌体癌患者中11例下颌骨骨裂愈合良好,舌外形及咬合关系正常,吞咽及语言功能正常,随访1~3年无局部复发,仅1例术后半年出现肺转移。结论:下颌骨旁正中截开舌癌切除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晚期舌癌行舌骨上间室外科切除患者生活质量毁损及预后情况的简单评估,评价晚期舌癌超扩大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科自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7例接受舌颌颈联合根治+舌原发灶间室切除的晚期舌鳞癌患者,对入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和口腔功能等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17例患者原发灶切除顺利,在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无明显增加,术中切缘阳性率11.8%,随访期内暂无患者因舌癌死亡,吞咽、咀嚼及言语的Likert评分为3个月(2.471, 3.176, 3.471),6个月(3.706, 3.941, 3.824)以及1年(4.094, 4.353, 4.118)。结论 基于舌功能及结构的特异性,舌骨上间室切除能有效降低局晚期舌癌原发灶切除后的局部复发率,口腔功能的损失无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下颌舌侧松解入路在中晚期舌体癌间室外科切除中术野显露的充分性,以及在保留口腔功能及面部外形等方面的优越性。方法收集我科自2012年3月至今收治的23例接受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的中晚期舌体癌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术中评价、定期随访、问卷调查和功能测定,在手术显露的彻底性、术后的功能恢复、面部外形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下颌舌侧松解入路在原发灶的显露方面效果良好,术中切缘阳性率为8.70%,能达到切除肿瘤的显露目的,符合无瘤操作的原则。在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优势,不存在颏神经损伤及钛板排异的风险。对接受术后放疗的患者,下颌舌侧松解入路手术不存在骨愈合不良及钛板外露的风险,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下颌舌侧松解入路在中晚期舌体癌原发灶的间室外科切除中能够暴露充分,符合无瘤原则,在保留和恢复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保留下颌骨下缘和舌骨上淋巴清扫舌癌根治术式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总结10例采用该术式舌癌病例临床资料。结果:3例在术后2个月-1年半发现患侧颈淋巴转移;2年生存者9例,3年生存者4例,5年生存者2例;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结论:保留下颌骨下缘更有利于舌原发灶的彻底切除,避免局部复发,对未侵犯下颌骨的病例均可采用。舌骨上淋巴清扫术应慎重应用,手术应扩展至二腹肌淋巴结。术后配合系统化疗并严密观察,一旦发现颈淋巴转移灶立即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舌癌的经典术式是20世纪50年代初Martin提出的所谓Commando手术[1],强调整块(enbloc)将舌原发灶、同侧下颌骨、口底舌外肌、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作连续的(continuous)根治性切除,中文文献中称之为舌颌颈联合根治术,依据是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灶之间的口底组织内淋巴管中可能存在肿瘤细胞[2];其次,当时还有学者认为舌癌的淋巴结转移有50%通过下颌骨舌侧骨膜[3],因此,需要连续地切除同侧的口底组织和下颌骨。Commando术式一直沿用至今,但20世纪70年代初,Spiro曾报道对于适合口内进路切除的舌癌患者分别切除舌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这种非连续性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改良舌鳞癌联合根治术的操作要点、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在研究舌外肌、舌下腺及下颌骨的特点,以及颌周淋巴引流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临床39例T3-T4舌鳞癌病例,行改良联合根治术,保留下颌骨及牙槽突的完整性。结果:39例均保存下颌骨及牙槽突的完整性,其中直接拉拢缝合9例,30例采用组织瓣修复舌及口底缺损,所有病例均保存良好的咬合功能;术后1年原发灶复发1例,3年原发灶复发9例,淋巴及远处转移5例;3年生存率为(61.72±5.44)%。结论:对于未侵犯下颌骨内侧黏膜的舌鳞癌病例,改良的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联合根治术能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而不影响对原发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其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的舌癌137例。改良型即是增加了往复锯和磨头对下颌下缘内侧和口底黏膜连接处的骨组织进行片切和选磨。选择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拉拢缝合/带蒂/游离皮瓣移植行舌、口底重建再造。术后30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均达到30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74.45 %(101/137)和70.80 %(97/137)。术后的咀嚼、吞咽、语言和外形的丧失程度有较大的改善,无一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疗效比较满意。结论: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舌癌联合根治术对中期舌癌是一种可行的根治性手术,既能完成根治性,又能对患者的外形和功能保留有积极的作用。手术的关键是掌握好适应症,同时要求术者具备相当的经验和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的可靠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9-01—2012-01,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舌癌患者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全部采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半舌缺损,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外形和功能、患者的生存状态以及癌瘤复发等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皮瓣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舌部皮瓣形态、质地良好,语言及吞咽功能理想。1例患者出现颈部肿瘤复发。结论: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可作为半舌缺损修复较理想的皮瓣,该术式简单,易成功,适合同期修复舌癌根治术后半舌缺损。  相似文献   

12.
口底区域淋巴组织清扫术在舌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探讨口底区域淋巴组织清扫术的范围、术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随访2000年5月~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20例(原发灶T2或T3,未明显侵犯口底,颈部N0)。同期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术中于颏孔前断离并外展下颌骨,以利直视下彻底清扫同侧口底中间带淋巴组织,达到完整舌-(颌)-颈根治。同期调查我院和外院舌癌手术后患者20例(术中口底中间带淋巴组织保留或未彻底清扫)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结果:实验组局部无1例复发,对侧淋巴结转移2例(T3),转移率10%。对照组口底或下颌下复发7例,对侧颈淋巴转移5例,复发转移率60%。P<0.05,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传统非连续性颈清扫并不能清除所有可能受累的淋巴结。对T2以上的舌癌患者,宜在传统的颈清术式基础上,断离、外展下颌骨,行同侧口底中间带组织的彻底清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舌瓣在舌癌术后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舌癌患者在原发灶切除后利用舌体组织瓣修复舌体缺损和舌体形态重建,术后随访评价舌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舌瓣无明显萎缩,舌体运动良好,患者的言语、咀嚼、吞咽功能满意。结论:舌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缺损手术设计符合舌的解剖生理特点,手术相对简单、安全,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改良手术进路-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mandibular lingual releasing approach)治疗口腔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6年12月之间接受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方式治疗的口腔癌病例20例.采用病历对照方法,随机选取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和分期相当的20例下唇或下颌骨切开进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20例,原发灶部位分别为:口底(8例)、舌活动部(6例)、舌根(2例)以及其他部位(4例).临床Ⅰ期2例、Ⅱ期4例、Ⅲ期6例、Ⅳ期8例.随访1~40个月,中位随访期15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研究组和对照组的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2%和64.9%(P=0.79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3%和50.0%(P=0.672).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40%和30%(P=0.501).结论:初步结果显示,与传统下唇裂开或下颌骨切开进路比较,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方式治疗口腔癌,不影响肿瘤治疗效果,既克服了口腔进路受限制以及切除不彻底的弊病,又避免了下唇裂开进路在面部遗留瘢痕的弊端.手术后患者外观改变不明显,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评述     
舌癌的经典术式是20世纪50年代初Martin提出的所谓Commando手术[1,强调整块(en bloc)将舌原发灶、同侧下颌骨、口底舌外肌、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作连续的(continuous)根治性切除,中文文献中称之为舌颌颈联合根治术,依据是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灶之间的口底组织内淋巴管中可能存在肿瘤细胞[2];其次,当时还有学者认为舌癌的淋巴结转移有50%通过下颌骨舌侧骨膜[3],因此,需要连切除同侧的口底组织和下颌骨.  相似文献   

16.
舌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舌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994~ 1998年间入院的 80例舌癌术后患者行调查回访 ,选用UW -QOL问卷分析其生存质量。结果 :( 1) 3年生存率为 72 .5 % ,I、II期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期。 ( 2 ) 5 8例生存者UW -QOL平均得分 618分 ,术后咀嚼、吞咽、语言、肩部功能障碍较严重。 ( 3)行下颌骨保留或皮瓣修复患者较同类病例生存质量高。结论 :舌癌术后患者存在功能障碍 ,但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高。建议在保证生存率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 ,如保留下颌骨的舌癌根治术、舌再造术等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由于舌的淋巴供应十分丰富,因此舌癌颈淋巴结转移常见,晚期舌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0%~50%。目前对于直径小于4cm的早期舌癌(临床No)是否需常规行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仍有不同意见。作者对28例Ⅰ、Ⅱ期舌鳞状细胞癌(SCC)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初诊,经口腔入路手术切除舌部癌肿,颈部不作处理而予严密随访。结果在随诊期间,13例患者发生同侧颈淋巴结转移(3例原发灶复发伴颈淋巴结转移),1例仅局部复发,淋巴结隐匿转移率为42%(10/24)。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无一例死于原发癌,对淋巴结转移患者仅挽救性颈清扫术,成功率30%。因此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舌癌、口底癌病灶切除后即刻修复重建术中保留下颌骨牙槽突的可行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收治的38例舌癌、口底癌患者(原发灶T1-T3,下颌骨无侵犯)行保留下颌骨牙槽突的病灶扩大切除、选择性或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游离皮瓣移植舌及口底修复重建术,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8个月,原发病灶处无一例复发,转移皮瓣成活良好,口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舌癌、口底癌病灶切除及修复重建术中,通过严格地筛选病例,保留下颌骨牙槽突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颞下窝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方法:对9例位于颞下窝颅底的肿瘤采用下颌下切口、下颌骨角部前方截骨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评价手术方法。结果:9例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操作顺利,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其中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例,随访12~3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下颌下、下颌骨角部前方截骨入路进行颞下窝颅底部肿瘤切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267例舌癌术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和分析影响舌癌术后生成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在 1988- 0 4~ 1995 - 12间住院的 2 6 7例舌鳞癌术后病例作 3至 8年的随访 ,然后对记录进行分析。其中男 138例 ,女 12 9例 ,年龄 2 8~ 76岁 (平均 5 4.6岁 ) ; - 期患者有 175例 (6 5 .6 % ) ,舌根癌患者 32例 (11.1% ) ;10 7例患者行单纯舌切除 ,16 0例患者行下颌骨部分切除 ,2 0 5例患者行皮瓣修复。结果  (1)男性生存率较女性低 ;(2 )舌体癌 3、5、8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舌根癌 ;(3)原发灶大小与舌癌预后明显相关 ;(4)淋巴结转移者预后明显差于未转移者 ;(5 )舌癌患者的下颌骨切除与否与预后无明显差别 ;(6 )舌癌原发灶切除即刻行皮瓣修复者与不行皮瓣修复者其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但可增加手术安全缘、减少复发。结论 不论舌癌患者的淋巴结是否转移 ,施行颈淋巴清扫是十分必要的 ;为提高舌癌患者的生存率 ,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随访。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应尽可能保留下颌骨连续性及行皮瓣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