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杜建伟  何发胜 《西部医学》2020,51(6):71-72,79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骨三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2组均每日1次,疗程2周,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6.67%,优于对照组的52.1%(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ASCS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仰卧位推拿间歇拔伸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的牵引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别及颈曲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选择颈型颈椎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采用仰卧位推拿间歇拔伸法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传统的坐位枕颌带牵引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79·5%,对照组治愈率43·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推拿间歇拔伸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傍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穴傍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以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和综合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夹脊穴傍针刺法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综合疗效,是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研究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1.1%,总有效率为 97.8%,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18.3%,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患者中疗程与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1个疗程和2个疗程内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能明显的缩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上病下治”整脊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住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上病下治”整脊法治疗,每周4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74/80),对照组为77.50%(62/8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等颈椎活动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75),观察组采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5个月治疗后平均JOA评分为(17.65±2.9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经过5个月治疗后平均JOA评分为(13.75±5.55)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间歇拔伸推拿手法配合牵引下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就诊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间歇拔伸推拿配合牵引下正骨手法)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使用国际公认的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进行疼痛积分评价,观察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颈椎稳定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颈椎稳定性变化情况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拔伸推拿手法配合牵引下正骨手法的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郭氏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8例,对照组予常规手法及牵引治疗,治疗组予郭氏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7次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67/78),治疗组为94.9%(74/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郭氏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83例)和牵引对照组(37例),分别施以仰卧拔伸手法和颌枕吊带牵引治疗。结果:治疗20次后,手法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牵引对照组为91.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头痛和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毫针速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毫针速刺疗法,对照组用电针疗法。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P<0.05,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配合毫针速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良好,优于单一的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椎间盘的变形或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而表现出的临床综合征。邹云滨通过采用颈椎拔伸旋转复位与间歇牵引法对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通过比较各组病例治疗前后一般的症状体征、患者自测的疼痛、颈椎曲度等主要观测指标的变化幅度及改善率。来探讨2种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应,及安全性。并得出结论:颈椎拔伸旋转复位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相对于颈肩歇牵引疗效更佳,而歇牵引法对改善疼痛症状则优于颈椎拔伸旋转复位法,二者均可改善生理曲度。但是由于临床样本量偏小以及治疗时间较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从结果来看症状评分轻的、痊愈的、无痛的例数均少,因此对疗程的选择以及颈椎间歇牵引法和颈椎拔伸旋转复位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各方面最终改善程度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齐刺颈夹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齐刺颈夹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颈夹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49%,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3.6%,总有效率为83.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患者中疗程与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1个疗程和2个疗程内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能明显的缩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种,同时又是容易治疗的一种。用推拿的方法能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运用推拿配合杠杆拔伸法能提高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43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推拿方法,治疗组22例采用推拿配合杠杆拔伸法。结果:1个疗程后,对照组治愈率23.81%,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治愈率40.90%,总有效率95.45%。无论是治愈率还是总有效率推拿配合杠杆拔伸组都明显高于推拿组,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推拿配合杠杆拔伸法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南少林颈部整复手法合经穴透刺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普通针刺配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组行南少林颈部整复手法合经穴透刺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颈椎病疗效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前后比较,2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均<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比较,2组颈椎病疗效评分均提高(P均<0.05),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南少林颈部整复法合经穴透刺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谢汉洋 《西部医学》2014,45(2):35-36
目的芪桂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用芪桂葛根汤口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用甲钴胺片口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痛以及感觉异常等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桂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定位托枕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定位托枕拔伸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定位托枕拔伸法,对照组用机械牵引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10次)治疗,治疗组痊愈率46.7%,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28.3%,总有效率8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定位托枕拔伸法治疗颈椎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曾荣 《西部医学》2017,48(6):63-64
目的观察桂枝葛根汤加味配合颈椎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1组采用桂枝葛根汤加味治疗,对照2组采用颈椎斜扳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桂枝葛根汤加味配合颈椎斜扳法治疗。1个疗程7 d,3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68.6%、91.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余2组(P均<0.05);3组治疗前后椎间孔横径比较均有加大(P均<0.01);治疗后3组颈椎病临床评价表(CASCS)神经根受压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其余2组(P均<0.01)。结论桂枝葛根汤加味配合颈椎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9.
黄小滨 《西部医学》2013,44(6):36-3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配对设计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单纯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中治愈3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到91.07%;对照组中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6.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韦殷 《广西医学》2010,32(8):1014-1016
目的观察牵引和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结合推拿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于牵引结合推拿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