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候选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P-sIPV)在大鼠中的免疫保护效果,为疫苗临床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候选疫苗DTaP-sIPV、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IPV/Hib)、吸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百日咳疫苗效力参考品(全细胞疫苗,wP)按0、30、60 d 3剂免疫程序免疫Wistar大鼠,检测各组大鼠每剂免疫后的血清中各组分抗体水平。在免疫完成后3周,用百日咳18323株通过气雾攻击的方式感染大鼠。在感染后的第3、7、14、21和28天检测各组白细胞数、肺部菌落克隆形成数以及百日咳疫苗组分抗体变化水平。结果候选疫苗组3剂次免疫完成后PT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log2)为16.74,FHA抗体GMT为18.44,PRN抗体GMT为10.75,DT抗体GMT为17.34,TT抗体GMT为17.84,针对3种Sabin脊髓灰质炎病毒株(Ⅰ、Ⅱ和Ⅲ型)的抗体的GMT分别为7.57、8.41和9.70,均达到100%阳转。候选疫苗抗原组分抗体除了PRN和I型IPV外,其他组分抗体水平均与疫苗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基础免疫完成后3周对大鼠进行百日咳杆菌气雾攻击,各疫苗组均表现较好的保护效果,白细胞水平都呈现平稳状态,虽然在肺部也检测到少量细菌定植,但各疫苗组间差异不明显,且在感染后第28天都清除至检测限;而空白对照组在肺部则检测到了大量细菌定植,且在感染后第28天都并未清除至检测限,百日咳特异性的FHA和PRN抗体在感染后的第14天也出现了相应的升高。结论候选疫苗在Wistar大鼠模型上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酸铝(AP)和氢氧化铝(AH)佐剂对布鲁菌外膜蛋白31(Omp31)诱导产生体液、细胞免疫反应以及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AP佐剂以及AH佐剂,并与纯化的布鲁菌Omp31进行混合吸附,检测吸附率;将AP、AH吸附完成的Omp31蛋白分别于0、2、4周腹腔注射免疫BLAB/c小鼠,同时设立未吸附佐剂的Omp31蛋白免疫组与PBS免疫组作为对照。分别于0、2、4、6周ELISA检测小鼠血清Ig G、Ig G1、Ig G2a水平以及生殖道分泌物分泌型Ig A(s Ig A)水平;于第6周取小鼠脾细胞体外培养,Omp31刺激细胞48 h后,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CCK-8法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小鼠于第6周用布鲁菌强毒株进行攻击,并分别于攻击后1周、2周检测小鼠脾脏组织菌体含量。结果 AP、AH佐剂对于不同浓度Omp31吸附率分别可达到70%与85%以上;ELISA结果显示AP组与AH组诱导产生的血清Ig G、Ig G1、Ig G2a以及生殖道s Ig A水平均在末次免疫2周后到峰值,其中AH组高于AP组,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CK-8实验结果显示AH组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显著高于AP组,且均高于对照组,AH组脾细胞上清中的IFN-γ水平显著高于AP组,而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强毒株16M攻击后2周,AH组小鼠脾脏菌体载量显著低于AP组。结论 AP佐剂以及AH佐剂均能有效增强布鲁菌Omp31的免疫原性及其抗感染保护作用,且AH佐剂效果好于AP佐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氢氧化铝佐剂戊肝疫苗的免疫原性与疫苗中PO_4~(3-)浓度的关系,并分析抗体滴度与抗原在羊淋巴液中吸附率有无相关性。方法用不同浓度PO_4~(3-)处理氢氧化铝佐剂制备试验疫苗,腹腔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定量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血清抗体滴度,同时采用钼酸铵还原法检测试验疫苗离心沉淀中的磷含量,根据兰格缪尔方程计算抗原在含不同浓度PO_4~(3-)的佐剂表面的最大吸附量(Γm)。试验疫苗在羊淋巴液中的抗原吸附率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随疫苗中PO_4~(3-)浓度增加,抗原最大吸附量(Γm)减小,抗原在羊淋巴液中的吸附率下降,免疫血清抗体滴度渐次增加,直至达到平稳状态。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疫苗磷酸根含量可减小抗原在羊淋巴液中吸附率,降低佐剂对抗原的吸附程度,提高疫苗免疫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CpG ODN佐剂对不同抗原含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在体液免疫方面不同抗原浓度的CpG ODN与Al(OH)3佐剂乙肝疫苗免疫Balb/c小鼠,于免疫后第2、4、6、8、10周收集血清,检测小鼠体内相对效力ED50和血清中的anti-HBs抗体水平;在细胞免疫方面测定诱导产生IFN-γ水平及IgG2a应答水平。结果 CpG ODN与Al(OH)3佐剂可以有效协同HBs Ag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滴度达49 427 mIU/ml,抗体效价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乙肝抗原减半后双佐剂乙肝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可达41 225 mIU/ml,高于无CpG ODN佐剂的铝佐剂疫苗。在诱导细胞分泌方面,对照组诱导产生IFN-γ水平及IgG2a应答水平明显低于所有双佐剂疫苗组。结论 CpG ODN对HBsAg具有良好佐剂活性,并与铝佐剂有协同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以降低乙肝抗原用量并提高疫苗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实验性甲型肝炎(甲肝)戊型肝炎(戊肝)联合疫苗的免疫原性,探讨两种抗原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制备9种不同剂量配比的实验性甲戊肝联合疫苗,与单价疫苗对照一起免疫15组(共120只)小鼠,定时采血,以ELISA和中和试验检测抗HAV和抗HEV的抗体。结果高剂量的HAV抗原(5×105U/L)与不同剂量的HEV抗原(200、100、50mg/L)配制的联合疫苗,诱导的抗HAV中和抗体的滴度可达1∶1024,含25×104、125×103U/LHAV抗原的联合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滴度为1∶512,不同剂量的HEV抗原对抗HAV中和抗体的产生均无明显影响。与单价戊肝疫苗相比较,联合疫苗诱导的抗HEV抗体水平均有明显升高,且随联合疫苗中HAV抗原的含量(5×105、25×104、125×103U/L)的增加而升高,HEV抗原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200、100、50mg/L)与抗HEV抗体产生无明显关系。采用基于逆转录套式PCR的中和试验表明,各联合疫苗组的免疫血清均可中和HEV。结论实验性甲、戊肝联合疫苗内HAV抗原对HEV抗原的免疫原性具有增强作用,而HEV抗原对HAV抗原的免疫原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CPS-K脂质体有较强的免疫佐剂作用。家兔经两次以不同佐剂载荷的 BSA免疫后,CPS-K-脂质体组血清抗体平均含量为 182μg/ml,与福氏完全佐剂组水平(184μg/ml)相似,明显比单脂质体组(72μg/ml),单 CPS-K组(65μg/ml)以及氢氧化铝组(74μg/ml)高,循环抗体的维持期,CPS-K-脂质体组与单脂质体组似比氢氧化铝组长。 CPS-K-脂质体对A型肉毒类毒素也有类似的强免疫佐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氢氧化铝佐剂对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的戊型肝炎239抗原(HEV239)的吸附力种类以及在戊肝疫苗制备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用兰格缪尔吸附方程计算在不同浓度氯化钠(NaCl)或乙二烯乙二醇(EG)条件下,HEV239在氢氧化铝佐剂表面的最大吸附量(Γm),根据Γm随NaCl或EG浓度变化趋势判断吸附作用力的种类。配制添加多羟基化合物且含不同浓度磷酸盐的试验疫苗,计算Γm并绘制其随磷浓度变化的曲线。ELISA法定量检测并计算含不同浓度磷的试验疫苗与羊淋巴液作用12h后抗原的吸附率。结果:HEV239的Γm随离子强度(NaCl浓度)或疏水物质浓度(EG体积)增加而降低,也随磷酸盐浓度增加而降低。疫苗在羊淋巴液中的抗原吸附率随磷酸盐浓度增加而降低,最终达到稳定水平。结论:HEV239在氢氧化铝佐剂表面的吸附受到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的双重影响。利用此机理向疫苗中添加磷酸盐和多羟基化合物可降低疫苗抗原在制剂中的吸附量和在羊淋巴液中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破伤风类毒素(TT)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探索其初步应用。方法:以TT抗毒素为包被抗体,大鼠抗TT多抗为检测抗体,采用相应酶标抗体检测TT抗原含量,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TT含量在0~0.062 5 Lf/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该方法与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类毒素、百日咳丝状血凝素及百日咳黏附素无明显交叉反应,重复性好,特异性较强,精密度及准确度验证均符合常规质控要求。该法准确检测范围为0.000 625~0.040 000 Lf/ml,定量限度为0.000 625 Lf/ml。采用该方法对TT抗原进行吸附率检测,分别采用该法和絮状单位测定法测定6批TT的絮状含量,2种检测方法高度相关(r=0.94)。结论:建立的定量检测TT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为破伤风疫苗生产过程中TT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5 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PN5PS)与白喉无毒突变体(CRM197)结合疫苗。方法:采用还原胺化 法制备结合物,即以肺炎5 型多糖的邻位羟基作为活化位点,用高碘酸钠进行氧化,形成的醛基与CRM197 蛋白上的氨基生成 席夫碱反应,在氰基硼氢化钠的作用下形成共价结合物,并将制备的结合物与两种不同铝佐剂吸附,用间接ELISA 法检测大 鼠血清中针对肺炎5 型多糖的抗体效价,比较结合疫苗与不同佐剂吸附前后的免疫原性。结果:当多糖活化度为7.3 时,总糖 及蛋白的回收率较高,游离糖含量较低,糖蛋白结合比在1.2 ~2.7 时结合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结合比为1.9 时结合疫 苗的免疫原性最强;结合物吸附磷酸铝佐剂后所产生的抗体水平略高于氢氧化铝。结论:通过还原胺化法制备的PN5PS-CRM197 结合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磷酸脂质A(MPLA)佐剂对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P)的免疫保护效果影响.方法 aP中添加MPLA佐剂,在Balb/c小鼠上进行免疫以及感染保护实验.通过检测小鼠百日咳特异性IgG抗体及其分型抗体IgG1和IgG2a水平、感染后白细胞变化以及气管和肺组织细菌定植来进行免疫效果的评估.结果 aP+MPLA免疫的...  相似文献   

11.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婴幼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世纪40年代全细胞百日咳疫苗(whole-cell pertussis vaccine, wP)和20世纪90年代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aP)的引入降低了百日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原因在于aP和wP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和细胞介导免疫(cell-mediated immune, CMI)反应。虽然使用这些疫苗可在不同程度上预防百日咳,但预防传播的效果并不太好,因此需要继续开发改良型百日咳疫苗配方。目前,改良型百日咳疫苗主要包括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 OMV)疫苗、DNA疫苗、纳米颗粒疫苗、生物膜相关抗原疫苗、减毒活疫苗以及能够同时诱导抗体和CMI反应的新型无毒佐剂等。该文将对这些改良型疫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重组外膜脂蛋白A(OmlA)抗原的免疫功能,并初步探讨不同佐剂对其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OmlA抗原分别与佐剂IL-17和氢氧化铝进行混合吸附。然后将OmlA抗原以及吸附好佐剂的OmlA抗原分别在0、2、4周时注射到4~5周龄C57BL/6小鼠的腹腔进行免疫,同时设立IL-17、氢氧化铝和PBS免疫组为对照。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IgA、IgM、IgG、IgG1以及IgG2a的水平。采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脾组织上清中Th1/Th17型细胞因子IFN-γ、IL-2以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6的含量。采用MTT法检测不同组小鼠脾细胞增殖的情况。最后一次免疫2周后使用致死量Pa鼻内感染小鼠,10 d后检测小鼠肺组织中Pa载量和统计小鼠死亡数量并计算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结果 ELISA结果证明OmlA、OmlA-AH和OmlA-IL-17组免疫小鼠血清中IgA、IgM、IgG以及IgG亚类(IgG1和IgG2a)的含量明显比各对照组高。OmlA-AH组中IgG2a/IgG1的比值小于1,且AH能提高脾组织中IL-4和IL-6的量,但IFN-γ和IL-2水平不变。OmlA-IL-17组中IgG2a/IgG1的比值大于1,且IL-17能提高小鼠脾细胞中IFN-γ和IL-2的量,但不影响IL-4、IL-6的表达。AH和IL-17能增强OlmA刺激导致的淋巴细胞增值。与对照组相比OmlA、OmlA-AH和OmlA-IL-17组能够减少小鼠肺组织中Pa载量和小鼠死亡率。结论 Pa Oml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且AH和IL-17能够增强其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途径和佐剂类型对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pe 3,CVB3)衣壳蛋白VP1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原核表达质粒pET-his/VP1转入E.coli BL21 (DE3) pLysS中,用异丙基-1-硫代-β呋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CVB3VP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纯化.首先采用不同的免疫途径(皮下,腹腔,肌肉)用VP1蛋白免疫小鼠,每组12只.然后另取小鼠分为PBS组和不同佐剂组(氢氧化铝、弗氏佐剂、Montanide ISA720),每组18只,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每次每只小鼠注射50μg,共免疫3次,间隔3周.用ELISA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CTL杀伤活性.用致死量的CVB3攻击后,检测血中病毒的滴度并观察小鼠的存活状况.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CVB3VP1蛋白.三种免疫途径比较,肌肉注射组血清中和抗体和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采用肌肉注射免疫时,弗氏佐剂组Montanide ISA 720佐剂组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明显高于氢氧化铝组(P<0.05);但血中病毒的滴度低于氢氧化铝组(P<0.05).弗氏佐剂组小鼠的生存率好于氢氧化铝组(P<0.05).结论: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并联合弗氏佐剂或Montanide ISA 720佐剂可以使CVB3VP1免疫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佐剂与鼠疫F1-V融合重组蛋白抗原滴鼻免疫Balb/c小鼠,观察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局部粘膜免疫反应的效果,为发展黏膜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鼠疫F1-V融合重组蛋白抗原按比例分别与PorB(2类外膜蛋白)重组蛋白、蛋白体佐剂制备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取尾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IgG及抗体亚型分类,并检测鼻咽、肺、小肠及阴道灌洗液sIsA;采用FAC检测脾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 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组和蛋白体佐剂疫苗组较无佐剂组体液免疫抗体水平高、蛋白体佐剂疫苗组好于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和蛋白体佐剂疫苗均能诱导较强的系统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且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可与蛋白体佐剂疫苗相媲美,可进一步论证是否可用PorB重组蛋白佐剂替代蛋白体佐剂,这为鼠疫粘膜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乳(NEA)和商品化的氢氧化铝[Al(OH)3]作为配方组分,制备出新型NEA/Al(OH)3复合佐剂系统,并对增强MRSA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应答效应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血清特异性IgG作为评价指标,将2种乳剂(NEA和MF59)和2种铝盐[Al(OH)3和AlPO4]进行复配筛选;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对初步筛选出的复合佐剂成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优选的NEA/Al(OH)3复合佐剂系统处方;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国际标准株(MRSA252)建立Balb/c小鼠脓毒血症动物感染致死模型,进一步对新型NEA/Al(OH)3复合佐剂系统增强MRSA重组亚单位疫苗抗原HI的免疫应答效应(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保护效力)进行比较研究,评价其免疫增强的保护效果及初步机制。结果 NEA和Al(OH)3的复配是优选的乳剂与铝盐复合佐剂组分;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优化的NEA/Al(OH)...  相似文献   

16.
酵母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结构区ORF2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结构区ORF2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将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首先通过亲和捕获反转录PCR鉴定免疫小鼠抗血清是否能结合感染HEV恒河猴粪便及胆汁中的病毒颗粒,其次将重组蛋白分别以不同免疫途径,不同佐剂免疫小鼠,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EVORF2抗体阳转率及抗体滴度,观察其免疫原性。结果 亲和捕获反转录PCR阳性,表明免疫鼠抗血清可以捕获感染恒河猴粪便及胆汁样品中的HEV。在小鼠免疫实验中,肌内免疫优于腹腔免疫,抗原联合铝佐剂及CpG佐剂及CpG佐剂优于抗原联合铝佐剂,以抗原联合铝佐剂和CpG佐剂经股四头肌免疫小鼠,4周后加强一次的免疫效果最佳,ED500为0.023μg,实验表明,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的重组HEVORF2蛋白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不仅可以特异性结合天然HEV,而且该蛋白在小鼠体内可以有效地诱发体液免疫反应。结论 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的HEVORF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这为新型戊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潘萌  蒋浩琴  周芸  郑捷 《现代免疫学》2006,26(2):98-101
为研究、比较不同佐剂对诱导小鼠产生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不同作用,以卵清白蛋白(OVA)为抗原,分别混合完全弗氏佐剂(CFA)或Al(OH)3佐剂,对C57BL/6小鼠进行常规免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进行检测;ELISA方法对特异性抗OVA抗体滴度及抗体亚型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免疫后CFA组产生以IFN-γ为主的细胞因子而Al(OH)3组产生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两组中均产生特异性抗OVA IgG抗体,但CFA组以IgG2a亚型为主,而Al(OH)3组则以IgG1亚型为主,不产生IgG2a亚型抗体。实验表明,经CFA加抗原免疫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以Th1型细胞免疫为主,抗体类型为IgG2a;而Al(OH)3佐剂则诱导机体产生Th2型细胞免疫应答,抗体类型为IgG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纳米乳作为佐剂对恶性疟疾人工重组蛋白疫苗M.RCAg-1免疫原性的影响,将纳米乳佐剂与M.RCAg-1相配伍,于第0、14、28 d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抗原量为20μg/只。第3次免疫后10 d,眼球取血并取脾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抗体亚类及其对抗原单表位的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反应(IFA)检测抗体对恶性疟原虫天然蛋白的识别,用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疫苗佐剂组小鼠血清中抗M.RCAg-1的抗体水平可达1∶108;疫苗佐剂组产生的特异性Ig G抗体以Ig G1为主;疫苗佐剂组抗体对抗原单表位和天然虫体的识别效果显著。各表位和蛋白诱发免疫小鼠分泌IFN-γ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数高于分泌IL-4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数。结果提示纳米乳作为恶性疟疾疫苗M.RCAg-1的佐剂,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注射甲乙肝联合疫苗和单价甲肝、乙肝疫苗来观察小鼠在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衡量应答的性质,探讨两种抗原对小鼠细胞因子变化的不同作用以及乙肝抗原对甲肝抗原的作用.方法 选用150只 Balb/c 小鼠随机分成注射联苗 640 Eu/mL:10 μg/mL组、640 Eu/mL:20μg/mL组、单价甲肝抗原640 Eu/mL组、单价乙肝抗原10μg/mL组、单价乙肝抗原20μg/mL组和佐剂AL(OH)3,对照组,每组25只.于第4周加强免疫1次,分别在初次免疫注射后第1、2、3、4周及加强免疫后第2周,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每组各5只小鼠,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血清5种细胞因子(TNF、IFN-γ、IL-5、IL-4、IL-2)含量.结果 疫苗诱导产生的Th1/Th2型细胞因子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5种细胞因子均约在第3周达最大值,其中小鼠产生最多的是TNF;加强免疫后,640 Eu/mL:20 μg/mL联苗组刺激小鼠产生细胞因子水平高于640 Eu/mL:10μg/mL联苗组.结论 甲乙肝联合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甲乙肝联合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与单价相同或略强的Th1/Th2型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类毒素非磷脂脂质体疫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氧乙烯十六烷醚、胆固醇和油酸为原料制备非磷脂脂质体 ,试验证明其包裹率高、稳定性好。与破伤风类毒素(TT )铝佐剂疫苗相比较 ,TT非磷脂脂质体疫苗二针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应答水平高一倍左右 ,抗体亚类以IgG1为主 ,加入IFN γ可增加IgG2a亚类应答。但免疫脾细胞IL 2产量不高。此外 ,该疫苗鼻粘膜接种可诱导显著的血清抗体应答。因而这种新型脂质体值得疫苗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