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泻,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这是《内经》用阴阳学说阐述药物气味及功用的基本理论。关于气与味传统上大致有两种解释:一、认为味是“辛甘酸苦成”,气是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体质学说溯源于《黄帝内经》,如《灵枢·论痛》云:"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炳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素问·逆调论篇》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提出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有关,不同个体存在差异性。在《灵枢·通天》中还依据人体阴阳盛衰,将其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阴阳平和"五态"之人;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归纳出"木、火、土、金、水"五型人及各具有的不同体型、秉性、对疾病的易感性等;《灵枢·卫气失常》还将肥壮体型划分为肉型、膏型、脂型3种体型。但《内经》中  相似文献   

3.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书中提出“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内经》提出的这种顺应四时、调神养生的原则 ,对今日养生保健颇有指导意义。1 《内经》“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含义阴阳学说是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有了阴阳的概念。《周易·系辞下》说 :“子曰 :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 ,阳物也 ,坤 ,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又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内经》认为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间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黄帝内经》的成书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较大,但自汉武帝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也很深。孔子作《系辞》阐发了《易经》之阴阳理论,其内容从"一阴一阳之谓道"出发,肯定自然界中阴阳、动静、刚柔等两种相反势力的"相摩"、"相荡"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明代医家张景岳曾说:"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寿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类经附翼·医易》…  相似文献   

5.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它从中医的整体恒动观出发,总括了“治病求本”的精神在于协调阴阳,致力于调整、调动人体自身的机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特点,本文仅以《内经》为范围,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一、人体阴阳协调的意义 1。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内经》运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指出“生之本,本于阴阳”。认为阴阳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人体组织结构上,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体表为阳,体内(里)为阴;腑为阳,脏为阴;心肺在  相似文献   

6.
陈凯丽  周丽 《西部医学》2017,48(4):51-52
自《素问·四时调气大论篇》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历代医家有不同见解。今通过研读《黄帝内经》相关思想与阴阳五行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自然、根据四时的时令主气养生保健,调节自身阴阳之气,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辛开苦降法 ,亦称辛开苦泄法 ,是通过辛温与苦寒药物的有机结合 ,巧妙配伍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方法[1] 。《素问·至真要大论》首先提出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说明辛与苦代表着 2种截然不同的阴阳属性 ,辛善于升发宣散 ,属阳 ;苦能降逆泄下 ,属阴。同时 ,又进一步指出 :“阳明之复 ,治以辛温 ,佐以苦甘 ,以苦泄之 ,以苦下之”,表明辛苦 2类不同性质的药物可以合理配伍以治疗疾病。汉·张仲景宗《内经》之说 ,首创辛开苦降法 ,以辛温之半夏、干姜与苦寒的黄连、黄芩为主组成半夏泻心汤。辛苦合拟 ,寒温并用 ,升降同施 ,…  相似文献   

8.
<正>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及其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这一概念起源于《易经》的易卦。至春秋时期,医家开始将阴阳概念用于医道,阐述以《内经》最为详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的论述明确了阴阳论在中医领域其哲学思维模式的属性,一直沿用至今。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故《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就大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外属阳,内  相似文献   

9.
<正>升发脾阳法之端,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素问·太阳阳阴论篇第二十九》又云:"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明确指出脾主升清、主运化、胃主降,主受纳的生理功能和天地阴阳升降变化是一样的,并在人身中居重要地位。而升发脾阳法之形成、发展则归功于金元时期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其著《脾胃论》之精髓即是以脾胃内伤为发病之由,脾胃气机升  相似文献   

10.
释阴阳升降     
“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句话告诉我们 ,阳主升 ,阴主降 ,这是阴阳的本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清阳为天 ,浊阴为地”。天人相应 ,人体内清阳之气轻升在上 ,浊阴之气重降在下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 :“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然而 ,在客观世界和人体内还存在着与此相反的现象 ,如自然界云雨的形成 ;人体经络循行 ,若举起手则阴经均起于下而向上走行 ,阳经均起于上而向下走行 ;心肾的水火升降相济相交 ;脾为脏属阴主升 ,胃为腑属阳主降 ,这些客观存在的阴升阳降…  相似文献   

11.
补法属于“八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理论而立法的。此讲,拟从补法、补气法、补中益气汤等三方面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12.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新义青海省大通县人民医院(810100)牛生红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则以来,注家各抒己见,看法各异,使后学者莫衷一是。隋·杨上善和唐·王冰认为,阳病、阴病指病在阳经和阴经,从病位上对经文作了注释。杨...  相似文献   

13.
《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其大意是说,二阳之病(胃病)的发生,多由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而致。脾与胃同居中焦,属土,故脾伤可累及于胃;心为君主之官,为一身之大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心伤亦可影  相似文献   

14.
气味厚薄理论渊源于《内经》,形成于金元易水学派,明清也有不少医家继承和应用之,而现在却弃之不用或予以回避。其实,它本身就是从中药气味学说发展起来的,对阐明药物性能功用具一定指导作用,何谓气味厚薄?张元素从天地阴阳属性立论,将气味厚薄表述为:“味之薄者,阴中之阳……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阴中之阴……酸、苦、咸、寒是也”;“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辛、甘、淡、平、寒、凉是也”,“气之厚者,阳中之阳……辛、甘、温、热是也”。此文对气味厚薄之划分已很显豁。此外,对某些特殊药物来说,气味厚薄还应包括味觉和嗅觉对药  相似文献   

15.
一、反治法的一般认识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一般认为,当人身阴阳、寒热、虚实失去平衡,致寒盛患者见“热盛”证侯,热盛患者见“盛寒”证候,虚寒患者见“实热”证候,用反治法旨在调整人身阴阳的偏差。从《素向·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  相似文献   

16.
内经专业内经试题 一、词解:2。分(1一4条,每题2分、5一3条,每题8分) 1.瞥瘪2.藏真3.形气相得4.因其衰而彰之5.魄门亦为五藏使6.济泌别汁7.肾者,胃之关也8.心下崩 二、填空:20分(1一10题每题1.5分,第11、12题,每题各2,5分) 1.清阳出_;浊阴出__,清阳发__,浊阴走_;清阳实__,浊阴归_.(《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阴味出_,阳气出_.味厚者为_,薄为__;气厚者_,薄为_.(《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肝者_,_;其华在_,其充在_____,以生血气,其味_,其色_,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___.(《素问·六节藏象论》) 4.喜则_,悲则__,恐则__,寒则_。(《素问·举痛论》…  相似文献   

17.
<正>胃阳,与其他脏腑的阴阳划分一样,当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历代的论述中却不明确。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阴和阳两种不同属性,二者对立统一,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李中梓在《医宗必读》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身有形,不离阴阳"。  相似文献   

18.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众知本篇主要内容在于阐述阴阳的基本概念,借以说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而此句正是指导临床确定治疗原则的纲领。然而,古今医家对此句的理解却不尽一致,亦不尽完善。细究《内经》本意,个人认为此句意义有三,简而析之。祈诸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9.
郑伟伟 《西部医学》2017,48(1):67-67
<正>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专为阴火而设,李东垣认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创立益气升阳法治疗阴火。封髓丹出自清代医家郑钦安的《医理真传》,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郑钦安认为,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黄柏之苦和之甘,苦甘能化阴。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能化阳,阴阳化合,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慢性复发性口腔溃  相似文献   

20.
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及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味理论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用药物之偏性以平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这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手段。 1、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内经》论述颇多。《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所合五脏之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咸、先走肾。”《素问·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