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前分别给予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参考组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介素-6(IL-6)、P选择素(Ps)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IL-6、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各观察指标均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7 d各观察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治疗有助于控制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疾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用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积累(2003年1月~2005年6月)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120例非ST段抬高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用组(60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组(60例)。治疗后对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1个月内心肌再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氯吡格雷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内心肌再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用治疗非ST段抬高型ACS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Sanofi Synth啨labo/Bristol MyersSquibb公司的一种口服抗血小板制剂 ,氯吡格雷硫酸氢盐 (clopidogrelbisulfate ,Plavix) ,在 2 0 0 1年 8月提出的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方面新适应证的申请已获得美国FDA批准 ,而且这一产品有关资料已于 2 0 0 1年 11月向欧洲提交 ,并等待批准。氯吡格雷自 1997年开始用于心脏病、中风及确诊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 ,新适应证将患者群扩展到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无Q波的心肌梗死。分析家认为 ,对此药的认可恰好在 2 0 0 2年 3月末在亚特兰大举行的…  相似文献   

5.
宗文霞  林琍  何静 《医药导报》2009,28(3):325-326
[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近期疗效。方法NSTEACS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并根据病情给予硝酸酯类、β 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ACEI)、他汀类调脂药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5例:在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治疗的同时即刻口服氯吡格雷300 mg,随后每天75 mg,连续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7%,对照组有效率62.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肌缺血时间缩短,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P< 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NSTEACS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近期疗效肯定,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9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给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入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肌钙蛋白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率(PRI)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159例,在给予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d)治疗(治疗组,65例),另一组未使用(对照组,94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维持治疗,5d后检测两组患者PRI和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浓度(clopi-H4).结果 治疗5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患者PRI> 50%分别为12例(18.5%)和7例(7.4%)(Х^2=4.431,P<0.05),clopi-H4分别为332.8 mmol/L(标准差SD 371.8)和600.3 mmol/L(标准差SD 885.2)(t=-2.298,P<0.05).结论 ACS患者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及氯吡格雷,可降低clopi-H4,抑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8.
车章洪  曾芳  李方波 《中国药房》2012,(36):3409-34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75mg·d-1,qd。2组均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氯吡格雷治疗ACS临床疗效好,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反应达到抗血栓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同时观察临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法:测定88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102名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与服用后第5天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按照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程度分为无反应、低反应和正常反应组。同时观察单纯药物治疗和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1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服用氯吡格雷前,ACS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4±7.8)%US(56.2±12.1)%,P〈0.05]。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过程中,无反应患者、低反应患者的发生率分别是21.6%、27.4%。结论:ACS患者呈现出血小板高聚集状态。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程度呈现明显个体差异。氯吡格雷无反应和低反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正常反应患者(P〈0.05)。联合支架置入术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疗效。方法对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NSTE-ACS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胸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且炎性因子TNF-α、IL-6和CRP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NSTE-ACS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胸痛发作情况,并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玻立维)组各60例.3组均给予休息、吸氧、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氧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泰嘉组口服国产氯吡格雷,玻立维组口服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组和玻立维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用量同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和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结果 泰嘉组和玻立维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嘉组与玻立维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均短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和玻立维组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嘉组与玻立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泰嘉治疗非ST段抬高型ACS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玻立维)组各60例。3组均给予休息、吸氧、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氧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泰嘉组口服国产氯吡格雷,玻立维组口服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组和玻立维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用量同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和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结果泰嘉组和玻立维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嘉组与玻立维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均短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和玻立维组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嘉组与玻立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嘉治疗非ST段抬高型ACS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国产氯比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泰嘉组(加服国产氯吡格雷)、波立维组(加服进口氯吡格雷)。观察胸痛消失率、心电图变化、药物安全性。结果胸痛在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心电图ST段两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的疗效及主要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国产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北方药学》2019,16(2):81-82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一组(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另一组(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将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采用氯吡格雷和替罗非班联合治疗的方案能够促进心功能改善,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CS并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PCI术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对症治疗,联合组50例加用氯吡格雷75mg,1次/d;对照组50例加用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在30d内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及12个月内血管再闭塞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服药后30d内两组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逐渐降低,联合组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后12个月内联合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显著强于单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PCI术后死亡率,减少血管再闭塞事件,不增加患者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45例)和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45例),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E峰、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远期心功能情况,是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NSTE-ACS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8%和89.7%,高于对照组的27.6%和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少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NSTE-ACS,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赵助飞  王飞 《中国药房》2011,(36):3411-341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2组血清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P选择素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71,P=0.001)。结论: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在ACS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氯吡格雷治疗ACS临床疗效好,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反应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氯毗格雷抵抗(CPGR)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100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服用负荷量氯吡格雷(CPG)前、服药后24h分别采血,利用光比浊法测定血浆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根据PA抑制程度判断CPGR发生率,并据此分为CPGR组和非CPGR组。对ACS患者临床危险因素与CPG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00例ACS患者中有23例发生CPGR,CPGR发生率为25%。CPGR组和非cPGR组在基线临床特征和合并用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PGR组基线PA明显低于非CPGR组(P〈0.05),基线PA是CPGR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ACS和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部分患者确实存在CPGR现象。基线PA水平对CPGR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