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针对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论题,阐释了传染性疾病含义;指出了常见传染性疾病及传播途径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法;论述了传染性疾病出现后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侯洪梅 《职业与健康》2005,21(12):1880-1880
对疾病的控制,应包括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从目前的疾病发生情况来看,虽然传染性疾病是人类的大敌,但非传染性疾病的发展势头也相当骇人,从理论角度来说,不论是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还是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二者之间存在极大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摸索舟山口岸出国劳务人员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办法.方法20∞年以来,对4例非传染性疾病的劳务人员作了病例调查和分析.结果由于加强了对出国劳务人员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力度,帮助企业把好非传染性疾病的出境关,同时,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劳务人员防病能力,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结论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十分必要,必须引起各口岸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经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非传染性疾病是工业化国家主要的疾病负担.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传染性疾病也已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2008年黑龙江省5个贫困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资料,分析低收入地区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经济负担情况.方法:运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考察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情况,并分析相应的经济负担.结果:3000户共9 549人的调查对象中,两周患病率为15.71%(1 501/9 54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为15.71%(1 500/9 54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年总医疗支出为4 232 461.12元,占年总收入的20%;而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的年总医疗支出为1 388 308.21元,占年总收入的10%.结论:2008年黑龙江省贫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略低于同年度的全国农村地区水平(17.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则略高于同年度的全国农村地区水平(1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经济负担高于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方法:依据2006年河南省卫生服务调查和卫生部常规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等数据.利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源法分别测算疾病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006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为409.09亿元,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69.73%.占河南省GDP的6.63%.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巨大且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增长, 成为河南省农村居民主要的疾病经济负担:其中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其他类型心脏病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过去一些病因不明的所谓"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对其致病原因已提出许多新发现和新见解,并用许多科学实验和理论加以阐明,使病因日渐明朗.即传染性因子在"非传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已日渐被揭露.其实际意义说明一些正常菌群能引起许多慢性疾病,并为消化性溃疡和心血管等疾病找到一条可用药物干预治疗之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落后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肥胖及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急剧上升.对发展中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概况及预防策略作一研究,以期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地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迫在眉捷.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制定我市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服务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满洲里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的人口进行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采供血及血液制品等方面的血液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对采供血机构在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尤其在献血宣传、献血员管理、血站人员培训、血液制品管理等重点环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血液安全保障中对于感染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尚存在诸多不足,应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血液保障水平,降低血液感染风险.结论 改进与完善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血液保障管理体系,对最大限度降低输血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 ,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及其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提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地区人民牛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给农村居民所造成的疾病负担越来越沉重.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农村居民2006年前四化死因均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合汁占死亡总人数的75.8%[1],这对农村地区卫生机构及人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服务提供能力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超重肥胖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肥胖是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描述了全球超重肥胖的最新分类标准、流行现状和趋势.分析了肥胖的疾病负担情况、预防策略及它与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的首位,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上海市静安区人群的健康研究中首次引入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指标,对静安区疾病负担进行综合性测量,确定区域主要卫生问题.方法 以DALY为疾病负担测量单位,采用直接法计算早逝寿命损失年( years of life lost,YLL),采用间接法计算失能寿命损失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结果 在静安区疾病负担中非传染性疾病占比重最大.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类疾病位于静安区疾病负担的前3位.结论 静安区居民健康水平较高,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非传染性疾病疾病负担很高,居前3位的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类疾病应作为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武光军 《药物与人》2014,(12):328-328
目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受综合防治的660户本社区居民,根据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发因素、类型等,予以所有居民社区综合防治,观察与分析防治前后居民的吸烟率、健康档案建档率以及健康意识等相关指标的具体控制效率. 结果:经一系列社区综合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居民对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基本认知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且社区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社区综合防治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干预居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改善其生活习惯,还能促使居民主动了解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本发病机理、危险因素等,进而提升其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防治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辽吉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的信息发布有效程度,并尝试量化比较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发布有效程度的可行性,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吉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相关数据进行趋势变化统计分析,对辽吉两省各方总体识别公众需要信息的及时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辽吉两省各方识别公众需要信息的及时程度逐年上升,辽宁省从2007年的18. 90%上升至2016年的24. 80%,吉林省从2007年的6. 30%上升至2016年的25. 40%,吉林与辽宁两省各方总体识别公众需要的及时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均呈负相关。结论传染病与感染相关信息监测与及时发布是采取有效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虽然辽吉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发布有效性逐步提高,但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监测有效性仍有待提升。采用量化指标评价一个国家(地区)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发布有效程度是可行的,可推广到其他地区和公共卫生领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淮安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状况,为全市预防控制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淮安市抽取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20000人作为调查对象,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淮安市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常见病患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主要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次为高血压、慢性胃肠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贫血、冠心病、脑卒中.调查还发现了许多影响健康的行为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健康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对维护健康、减少疾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等十分重要。而健康管理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式,应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健康管理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俄学者论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近来人们对非传染性疾病预防的关注与日剧增。由于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增多,必须扩大预防医学机构的职能,积极参与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预防医学机构必须组成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工作组,首先查明具体地区、具体团体中非传染性疾病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