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儿科病区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住院治疗患儿200倒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中医特色护理,随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内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具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10至2016.10)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29例为对照组,29例为观察组.所有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常规疾病护理方案,观察组则添加优质护理措施.对2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对比,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90%,较对照组低(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5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憋喘缓解及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而退热时间、憋喘缓解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则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小儿肺炎护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60例小儿疝气患者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比较可知,观察组患儿的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疝气患儿进行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于临床疗效和家长满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优质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深圳市坪山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研究结束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优质组体温、咳嗽、憋喘各项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常规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常规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应用价值较高,可明显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儿科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共计84例.使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儿均占42例.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即对照组;另一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即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0.67±5.15)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较大,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儿科患儿的护理中,实施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可观,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集该院儿科住院患儿8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常规护理+细节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可减少护理差错、护患纠纷、护理相关并发症,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吸痰护理对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雾化吸入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吸痰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之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实施吸痰护理可有效提升患儿治愈时间,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共8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其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对比。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患儿的各项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情况,其可明显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烫伤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38例烫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总体住院时间、不配合行为或不良情况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总体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烦躁情况、拒绝治疗、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不配合行为或不良情况发生率7.25%低于对照组2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烫伤创面愈合,改善患儿疼痛症状,减少患儿不配合治疗行为,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镇静护理在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应用呼吸机的呼吸衰竭患儿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合理及时用药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镇静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接受检查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接受检查失败率为17.78%(8/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1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呼吸机的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镇静护理,疗效较好,患儿更易于接受检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内分泌疾病患者负面情绪、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共9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内分泌疾病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干预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92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消费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消费,对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为儿科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320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比例、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费用、药品使用比例和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士工作态度、工作质量、护理技能、巡视率以及反应时间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中实施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病房纠纷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34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发生护患纠纷情况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2±5.0)分,远高于对照组的(75.7±6.3)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人数等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儿科肺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医院治疗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患儿(80.00%),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肺炎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儿科肺炎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钱海燕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79-128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缩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明显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张静萍 《智慧健康》2023,(22):267-270+274
目的 探究小儿支气管炎治疗期间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100例进行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症状改善时间、统计并发症率、并观察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烧、恶寒、咳嗽、咳痰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中,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得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优质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四肢骨折患者共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