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秀丽 《现代保健》2011,(19):141-142
目的探讨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手术室没立专科组,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选择50例采用传统方法随机抽取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选择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同种手术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术中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手术窒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专科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深化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的成效。方法:通过手术护士配合相对固定、护士与病区相对固定、手术问和专科仪器设备责任制管理、专科护士的弹性排班以及系统化培训与考核,比较专科化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之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专科化管理的实施,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医护氛围更加融洽,是现代医院建设和学科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手术室4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分组管理对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及医生满意度的影响.专科分组管理后,护理人员在准备手术物品、传递器械、手术配合、医护沟通等方面的手术配合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医生对护士的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配合以及基本配合手术患者比例、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提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巡回无缝隙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2018年9~2019年4月在手术室开展巡回无缝隙护理,实施无缝隙护理培训、弹性排班、术前访视、手术配合、术后护理、质量追踪督导和科室交流。抽样调查400例常规手术室护理患者(常规组)以及430例巡回无缝隙护理患者(护理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与医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组护理文书质量达标率为96.98%,高于常规组的92.25%(P0.05)。护理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9%,低于常规组的7.25%(P0.05)。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内容和人文关怀的满意度评分大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医师对术中配合和医护关系的满意度评分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巡回无缝隙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不良事件,患者与医师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强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3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加强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手术室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过程中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利于缩短整体治疗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龙文娟 《现代养生》2014,(22):272-273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普外手术的患者206例,随机进行电脑分组,其中对照组103例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组103例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舒适度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悲观4例,恐惧6例,焦虑2例,紧张11例;对照组悲观27例,恐惧29例,焦虑31例,紧张62例,观察组各种不良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舒适满意度为(89.23±7.21)分,对照组护理舒适满意度为(65.18±5.65)分,观察组护理舒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8.253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心理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及其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法。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法效果确切,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李蝶蓉 《现代医院》2007,7(Z1):138-139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及工作模式.方法 在手术室设立专科组,实行专科护士工作制,分主专科和副专科,建立一定的工作模式.结果 护士的专业知识、专科手术的配合质量、手术医生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都得到提高.结论 手术室护士专科培养后实行主专科与副专科结合起来进行工作这种模式,既满足了基层医院外科日益专科化发展的需求,同时综合技能又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以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时间为节点,实施前手术室采取常规护理,实施后手术室开展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手术室综合评分变化情况、手术护理配合满意程度、手术总台次和手术等待时间情况及手术室护理风险排查情况.结果:实施前环境管理评分(7.15±1.01)分,护理安全(16.54±1.21)分,消毒隔离(11.35±0.84)分,护理质量监控(17.11±0.64)分,人文关怀(15.14±1.15)分,护理文书管理(13.31±0.49)分;实施后环境管理评分(8.94±1.68)分,护理安全(18.67±1.94)分,消毒隔离(13.76±1.69)分,护理质量监控(19.03±1.29)分,人文关怀(17.88±1.87)分,护理文书管理(14.87±1.16)分,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366、3.6080、4.9458、5.1639、4.8339、4.7980;P<0.05).实施前手术总台次5 905台,手术等待时间(43.21±18.46)min,医生护理满意度评分(72.35±9.46)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70.01±10.67)分;实施后手术总台次7 103台,手术等待时间(30.16±10.06)min,医生护理满意度评分(94.16±3.84)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3.28±4.11)分,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768、8.2735、20.3512;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手术室综合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增加手术医师的满意程度,规范临床护理行为,减少手术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论循证护理在手术室应用后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探索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 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68例老年患者(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并与既往接受手术的46例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术后认知功能以及对手术室护理模式满意度的比照.结果 护理组术后对手术室的护理措施满意率为100%,术后7天内认知功能发生率为16.2%;对照组对手术室的护理措施满意率为91.3%,术后7天内认知功能发生率为28.3%.结论 在手术室对老年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时间,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3.
罗洁芳 《现代医院》2002,2(6):32-33
<正>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护士的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手术配合的质量和抢救的成败。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自1998年起,我院手术室人员的工作实行了专科分组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正面效果。现将我院的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1 分组方法作为一个大型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必须具备可以承担各种专科手术的能力。根据各个不同专科手术配合和手术器械不同的特点,护士长将护士按专科分组,每个专科由1~2名资深护理师担任组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固定在一个专科,专门完成某专科的手术配合。半年或一年后轮换专科时,组长不换,组员整组轮转。2 专科护士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2.1 有利于手术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每个专科手术,无论是台上配合还是台下巡回工作,都有其特殊性。所谓熟能生巧,一段时间内固定在专科,必定对本科的熟悉程度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证质  相似文献   

14.
黄雪玲 《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425-1426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实施程序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2年我院将程序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管理中,资料回顾分析2011年实施常规管理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实施程序化管理前后(2011年和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2011年,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护理配合的程序化管理有效地协调了手术室的整个护理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择期手术的9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主要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49例/组。两组均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手术室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负面情绪严重程度。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另一方面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专科化管理模式是综合医院手术室管理的必然趋势。自2012年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手术室心外专科组实施了亚专业组管理模式,各组成员业务水平及工作热情显著提高,医护合作更加默契,患者及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2年多的实践证明,亚专业组在手术室专科化管理中的应用保证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拟择期行手术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不同时点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评分及不同时点疼痛评分(VAS)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88.9%(40/45)(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可减轻其焦虑情绪及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盂肿瘤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的肾盂肿瘤患者64例,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参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系统性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手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手术室护理配合相对于传统手术室护理优势明显,提高了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盂肿瘤的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整理管理的应用情况,为专科护理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依据。方法实行对眼科手术室护士的分组管理、弹性排班、合理的临床带教培训,建立一种高效、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结果有效提升了手术室护长在调配工作上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专业组长的工作主动性,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手术医生对手术室的整体护理配合工作满意度。结论护理整体管理模式的建立并有效应用,能使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和分析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全院高血糖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筛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对其护理工作内容及职责进行明确,对各组员定期考核,对比学习教育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对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进行培训教育之后由其对100例患者进行糖尿病专科护理和教育,结果在护理之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教育之前,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a 0.05)。结论:在全院高血糖护理管理中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并对小组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教育,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与此同时也间接化的提升了全院高血压的护理管理水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