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rjk》2017,(16)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明显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孙烜 《智慧健康》2022,(6):127-129
目的 评价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掌握中医康复疗法要点,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结合抽签法分成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60.例(中医康复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针灸牵引+颈椎练功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8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行针灸牵引+颈椎练功疗法,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参照组患者对比,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牵引+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计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为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本次实验研究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了98%的总有效率,对照组经治疗后取得了80%的总有效率,在总有效率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积分方面的指标差异与护理SDS与SAS两方面的指标差异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提供中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采用颈椎牵引、超短波电疗与中频脉冲电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西医整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7.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效果显著,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分经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80例于我院接受针灸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方式,实验组行分经辨证取穴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疼痛评分临床治疗成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及疼痛感差异性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参照组(72.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分经辨证取穴针灸方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颈椎神经根受累症状,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rrjk》2017,(16)
目的 :观察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提供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骨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痊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痊愈率(78.79%),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伤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激将近一年在我院收治的94例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参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加用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60% (36/47),P<0.05.结论:在中风后遗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人,接受基础治疗,实验组70人,除基础治疗外,同时接受物理治疗.治疗后1月,评价患者的VAS评分和SF - 36评分,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 - 36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治疗后每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适当的物理治疗能够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颈三针联合加味逐瘀颈康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25)和参照组(n=25)。参照组行加味逐瘀颈康汤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颈三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综合治疗效果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DI、Cobb角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发生概率,两组间对比(P<0.05)。治疗之前,研究组的疼痛评分、综合治疗效果评分、NDI、Cobb角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之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综合治疗效果评分、NDI、Cobb角的变化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颈三针联合加味逐瘀颈康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rrjk》2017,(14)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将两组症状积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积分均更高,P均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痛苦,使其获得更佳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rrjk》2017,(14)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实际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其中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物理因子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1.3%(21/2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9%(14/2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2)、研究组(n=42).参照组患者应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8.6%,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有效治疗颈椎病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68例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开展课题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骨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疾病症状缓解情况...  相似文献   

15.
陈雪梅  林涛 《现代医院》2009,9(11):71-72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康复治疗和护理,临床观察及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43例患者总有效为40例(93.0%),复发3例(7.0%);对照组40例患者总有效为30例(75.0%),复发8例(2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康复治疗和护理,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0例中风患者并进行分组,研究组(35例,实施中医护理),对照组(35例,实施单纯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35例患者的满意率为97.22%(34/35),对照组35例患者的满意率为77.14%(27/35),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口<0.05).结论:对中风患者展开护理工作时,建议选择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早期针灸与康复治疗应用在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05月-2016年02月接收的71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治疗组(36例,实施早期针灸与康复治疗),对照组(35例,实施单纯的康复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36例:治疗有效率97.22%(35/36),对照组35例:治疗有效率77.14%(27/35),(P<0.05);治疗前后两组NIHSS评分做比对,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患者展开救治工作时,建议选择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方法:收取我院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贺氏三通法针灸治疗,将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过随访两年后复发率8.33%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8.33% (P<0.05).结论: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一般组:常规护理,共有患者34例;中医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共有患者3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中医组护理有效率(97.06%)高于常规组(82.35%),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常规组(76.47%),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对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进行显著提升,促进其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李文赋 《中国卫生产业》2014,(5):191-191,19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92例颈椎病患者,均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46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及对疼痛的干预效果,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患者在疾病症状改善、治愈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和表现,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2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0例均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为60例在对照组的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治疗58例(96.67%),对照组总有效治疗50例(83.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治疗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合格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合格率为80.00%,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不仅能够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对我国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