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术式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具有保肛手术治疗适应证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肿瘤下界距肛缘4~7 cm)分为2组,A组为距肛缘6 cm以上的低位直肠癌29例行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B组为距肛缘4~6 cm的低位直肠癌31例进行改良的双吻合术即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A、B 2组的手术时间、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排便功能和控便能力与前期行Miles术的3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A、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56)、(185±61)min,与对照组(240±73)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74.3%,与对照组7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21%、8.01%;与对照组6.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排便功能良好,而对照组丧失控便能力.A、B组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距肛缘4~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只要符合保肛手术适应证,双吻合器保肛手术可获得与 Miles术相似的近期疗效,且具有更好控便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无瘤技术与临床价值.方法 将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对照组采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比较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块下缘距远切端距离长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的总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可以达到无瘤原则,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在21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进行双吻合术的经验。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6~40个月,局部复发1例。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双吻合术中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可以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范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者4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3例.A 组给予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B组给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标本长度、开胸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过程中A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除标本长度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性功能障碍、排尿功能障碍、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排便功能障碍、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无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1例早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局部切除36例,根治术15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 结果局部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5年生存率88.9%;根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5生存率93.3%.两种术式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切除组低于根治组(P<0.05). 结论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临床严格选择合适病例为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保留与切除左结肠动脉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术中切除左结肠动脉,研究组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肝转移率和血清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与切除左结肠动脉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体相当,但保留左结肠动脉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比较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对5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应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行双吻合术(以下简称双吻合组)与7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使用荷包钳荷包闭合行单吻合术(以下简称单吻合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双吻合组保肛率为98.0%,手术时间为145~27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3~247 ml,吻合口瘘为4.0%,吻合口出血为4%;单吻合组保肛率为82.9%,手术时间为220~350 min、术中出血量为246~354 ml,吻合口瘘为11.4%,吻合口出血为8.6%。双吻合组保肛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单吻合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弧形切割闭合器的应用能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肠腔内容物溢出对术区的污染,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拖出式单、双吻合术式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我院胃肠外科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直肠癌患者共计1 138人,行拖出式吻合法超低位直肠前切术患者共113例,其中行拖出式双吻合器法保肛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64例,行经肛门拖出单吻合器法保肛术(single stapling technique,SST)49例,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随访1~4年内盆底局部复发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2种吻合方式的优缺点。结果:2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t=0.172,P=0.864;平均住院时间Z=-0.562,P=0.547)。术后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2,P=0.01);其他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848)。局部复发:随访1~4年2组盆底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9,P=0.175)。平均住院费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2,P=0.00)。结论:拖出式吻合法已成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常用术式,拖出式SST保肛术较拖出式DST保肛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费用更低、切除完整复发率较低等优势,在其适用范围内有有较大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双吻合器在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8月~2001年9月间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术45例,其中14例属超低位吻合术,占31.1%.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漏2例(4.4%),吻合口狭窄3例(6.7%);术后局部复发4例(9.3%). 结论双吻合器技术可作为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杨明坤 《吉林医学》2012,33(30):6539-6539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临床治疗中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疗效。方法:选取11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采取TME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局部复发率以及术后感染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明显要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吻合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直肠癌治疗时采用TME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并且不仅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同时能够使保肛率及患者生存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操作要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与41例开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泵使用时间和切口感染率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切除肠管近远端长度、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具有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技术安全性和肿瘤学安全性,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等特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转移率及淋巴结清除数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疗效相当,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转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吻合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22例,为观察组;行单纯双吻合术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瘘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宇 《中外医疗》2015,(4):60-61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09年7月于该院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7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的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5年存活率。结果①术后疗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69/70,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0/70,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情况。实验组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0,5.71%)与对照组(5/70,7.14%)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复发率。实验组肿瘤局部复发率(4/70,5.71%)明显低于对照组(9/70,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5年存活率。实验组5年存活率(58/70,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43/70,6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可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同时使患者存活率明显提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低位前切除术中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治疗。评估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短期复发、转移率以及预防性回肠造瘘。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防性回肠造瘘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肛肠科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42例;分别采用开腹TME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及腹腔镜TME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均<0.05),但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组明显降低(9.5% vs 31.0%,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TME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减少术中创伤,缩短病程,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贾宝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04-3906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济源市卫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开腹TME联合ISR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TME联合IS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前后胃肠动力指标(胃泌素、胃动素)、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并发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TME联合ISR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保护肛门功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辅助操作实施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择取3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治疗,试验组给予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不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及6个月内的日排便次数、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日排便次数、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两组术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优化各项术后指标,术后恢复更好,并发症少,短期内复发率低,预后佳,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4):376-378
目的比较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患者47例给予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2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5、0.359,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4.30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349、3.235、5.99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8%(3/47)、21.74%(10/4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323,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比较,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