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4例双胎妊娠母儿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珍 《广西医学》2008,30(10):1508-1509
目的 了解双胎妊娠常见的母儿并发症,探讨减少双胎妊娠期和分娩期母儿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胎妊娠13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134双胎妊娠并发早产54例(40.29%),低体重儿71例(52.98%),胎膜早破40例(29.85%),贫血58例(43.28%),低蛋白血症39例(36.56%),妊娠高血压痰病18例(13.43%),剖宫产85例(63.43%),围产儿死亡21例,死亡率11.41%.结论 双胎妊娠并发症较常见,以早产及低体重儿多见,临床应加强双胎妊娠的孕期保健,一旦确诊双胎妊娠,应严密监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2.
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组双胎妊娠120例,有妊娠并发症占71.7%,低体重儿占74.0%,不足37周分娩占37.5%。高的低体重儿发生率主要来自IUGR和早产。新生儿病发率与死亡率都较高(P〈0.01)。不同的胎位与阴道手术产对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认为防治孕期并发症,降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是促进双胎预后诸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组双胎妊娠120例,有妊娠并发症占71.7%,低体重地占74.0%,不足37周分娩占37.5%。高的低体重儿发生率主要来自TUGR和早产。新生儿病发率与死亡率都较高(P<0.01)。不同的胎位与阴道手术产对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认为防治孕期并发症,降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是促进双胎预后诸因素.  相似文献   

4.
足月低体重儿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爱华 《中外医疗》2010,29(6):36-37
目的探讨足月低体重儿围产影响因素。方法对92例足月低体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引起足月低体重的主要因素,足月低体重儿与正常体重足月儿相比,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月小样儿是围生期的重要并发症,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远期也影响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与智能发育,加强产前检查是减少低体重儿出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IVF与ICSI周期实验室及临床结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助孕技术的临床妊娠结局及产科结局。方法对843个IVF-ET及ICSI治疗周期的流产、异位妊娠、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胎儿孕龄、先天性畸形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组单胎、双胎妊娠的结局分别进行比较。结果ICSI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IVF组,IVF和ICSI两组早期胚胎的发育情况、产科结局、围生情况及出生后婴儿的健康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两组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早产的发生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双胎妊娠组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结论IVF与ICSI两组的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相似;ICSI不增加胎儿畸形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几率,双胎妊娠是引起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及早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双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要敏  汤广英 《中原医刊》2005,32(10):22-2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双胎妊娠及340例单胎妊娠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分娩方式。结果双胎组孕妇妊娠期胎膜早破、妊高征、贫血发生率高于单胎组(P<0.01),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亦高于单胎组(P<0.01),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高于单胎组,而正常产率低于单胎组。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胎妊娠可致多种母、儿并发症。做好孕期保健,并积极防治妊娠期并发症,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背景]探讨影响低体重儿发生的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病例报告]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在延边大学医院住院分娩的3289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见低体重儿为122例(3.7%);孕妇年龄25~29岁组低体重儿发生率最低,早产儿中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足月儿.造成低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前4位是双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异常及先兆子痫.[讨论]早产、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均可提高低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62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妊娠的结局.方法 采用电话询问、短信、门诊随诊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 IVF临床妊娠率43.10%,单胎妊娠流产、出生缺陷、宫外孕发生率分别为18.81%、1.58%、3.56%,双胎妊娠流产、出生缺陷、宫外孕发生率分别为12.17%、1.74%、0%.双胎妊娠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44.35%、7.82%,单胎妊娠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5.94%、0.99%.单双胎妊娠者足月分娩率分别为70.10%、41.74%.单双胎妊娠在流产、出生缺陷、宫外孕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妊娠早产、低体重儿比单胎妊娠明显增加(P<0.05),单胎妊娠足月分娩高于双胎妊娠(P<0.05).结论 加强对IVF-ET助孕者妊娠结局的分析和评估,有助于规范ART技术、保证孕妇及胎儿健康,为减胎术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产科处理与围产儿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产科处理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观察46例双胎妊娠的胎方位、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胎儿娩出间隔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分析上述因素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胎方位、早产儿、低体重儿、胎膜早破、妊高征及胎儿娩出间隔时间过长均影响围产儿预后。结论 正确的产科处理能改善双胎妊娠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许咏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2):1443-144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孕周与围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年分娩的72例双胎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孕周新生儿窒息率及低体重儿发生率。结果:72例双胎分娩共获活产儿144例,其中新生儿窒息28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对无明显并发症的双胎妊娠应尽可能延长孕周至35~38+6周,但不宜超过39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月低体重儿围产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2例足月低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妊高症、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是引起足月低体重儿的主要因素。足月低体重儿与正常体重足月儿相比,并发症及死亡率均明显升高。从本资料的统计可以看出,足月低体重儿21-三体综合症和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较正常体重新生儿明显增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低体重儿病因较复杂,临床并发症多样。加强孕产期保健,对出现异常围产因素的孕母尽早干预,对高龄产妇及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人群应积极普遍推广孕早期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细胞染色体检测是降低足月低体重儿出生、提高足月低体重儿的生命质量和降低远期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双胎妊娠较单胎妊娠孕期并发症多,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作者就本院1987年至1996年间95例双胎妊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10年间住院分娩孕产妇10706例中,双胎分娩95例,占同期分娩总数...  相似文献   

13.
双胎妊娠与低体重儿临床分析一院妇产科于红丽,李丽新,汪立梅哈尔滨市二轻产院吕晓英,王荣讷河市医院陶利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围产医学有了较大的进展,而双胎妊娠围产儿的护理与治疗仍是影响围产儿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近7年收住我院的双胎妊娠并低体重儿作...  相似文献   

14.
吴娟  黄文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56-125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与时机对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双胎的孕期保健和分娩方式、分娩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2010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12例双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发生率为1.10%,早产35.97%,剖宫产占77.04%,阴道分娩19.13%,阴道手术产3.83%,早产儿窒息率为46.09%.结论双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较高,孕周及新生儿体重与围生儿预后关系密切。因此,加强孕期保健,减少早产及低体重儿的发生,选择有利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对降低双胎围生儿窒息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上升[1].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早产率、低体重儿(<2 500 g)或极低体重儿(<1 500 g)的出生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均高于单胎妊娠高[2].与单胎妊娠相比,双胎妊娠胎盘成熟早,卵磷脂/鞘磷脂比值提前达到成熟标准,提示双胎妊娠胎儿发育成熟明显早于单胎胎儿[3].因此,分娩时机和分娩状态的选择十分重要,处理不当易造成母婴损害.  相似文献   

16.
双胎妊娠孕期及分娩期的并发症,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围生期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积极做好孕产期保健和管理,及时、正确地防治并发症,对于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就我院近7年的64例双胎妊娠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1.1我院19...  相似文献   

17.
低体重儿与优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龄在28周以上、出生体重在1000~2500g之间的低体重儿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了低体重儿的相关因素,如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双胎、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内科合并症以及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等,同时对低体重儿的产科处理与如何争取优良的结局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有关因素对足月低体重儿的影响从而能及时干预。方法 比较分析 110例足月低体重儿与 10 0例正常体重儿在性别、孕妇年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方式等的差异。结果 足月低体重儿在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 ,而孕妇年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及预后与正常体重儿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足月低体重儿受孕妇年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张瑞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19-1420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管理。方法将78例低出生体重儿分为2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有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双胎、母亲贫血、子宫因素、胎盘早剥、原因不明。足月小样儿组的并发症主要是感染、病理性黄疸;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组的并发症主要是呼吸困难、感染、病理性黄疸和早产儿脑损伤。结论低出生体重儿中的足月小样儿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和转归有很大的不同,管理上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及早发现并发症,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孕期提高产检率,及时发现并治疗母亲原发病是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双胎妊娠的结局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新疆喀什疏附县人民医院分娩的80例双胎妊娠,接受过个体化营养指导的42例为治疗组;未能或不自愿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的38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妊娠期糖尿病(GDM)、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个体化营养指导双胎妊娠孕妇饮食,可以减少并发症,取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