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7~1989年选择和平村作为试区,采取以化疗、灭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试区概况 和平村是一个湖沼渠网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地面高程28.4m,全村255户,1152人,耕地面积210.6万m~2,耕牛101头。据1987年调查,有螺面积159.4万m~2,占耕地面积的25.6%。其中水田有螺面积138.1万m~2,占总有螺面积的86.6%,血吸虫病人731人,感染率为63.0%。  相似文献   

2.
里河村位于汉寿县沅水流域,属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外洲有螺面积为351.6万m~2,受洞庭湖一级水位影响。居民1616人,沿江堤内居住,以种植水稻、黄麻为主。该村垸内历史有螺面积6 670m~2,主要沿台水渠呈点状分布。1986~1988年,我们在该村进行了以化疗为主的控制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原有35个县(市、区)流行血吸虫病,1958年余江县宣布消灭血吸虫病以来,迄今已有14个达到消灭、8个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尚有13个流行尚未控制,疫情仍很严重。1992年,围绕世行血防贷款项目的全面展开,加快了全省血吸虫病防治的步伐。 1 查灭螺情况 1992年,在207个乡、943个村开展查螺,查螺总面积为50736.52万m~2,在143个乡、432个村中发现钉螺,分别占查螺乡、村的69.08%和45.81%,发现1个新流行村。有螺乡比上年上升11.3%,有螺村比上年下降20.52%。共查出有螺面积24309.96万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36.28万m~2,查出易感地带面积22813.74万m~2,分别占查出钉螺面积的0.15%和93.85%。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 我区位于长江下游,下辖5乡4镇1个农场,人口13万人,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解放后30多年来,累计消灭钉螺面积0.5亿m~2,查病418 111人次,治疗54 100余人,到 1976年已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1980年以来,疫情开始有所回升,有螺面积每年以42.0%的速度增长,1990年调查有螺面积400万m~2(其中:江滩398万m~2,内陆、山区2万m~2),查出病人320人,部分地区发现了阳性耕牛和羊。  相似文献   

5.
望江县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是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县之一,垸内钉螺已于1983年底“基本消灭”.但垸外钉螺仍大量分布,据统计现有江洲湖滩钉螺面积1488.64万m~2,其中易感地带钉螺面积606.21万m~2(占40.7%).这些滩地植被复杂,水位无法控制,钉螺密度和阳性螺密度高,人、畜上滩活动频繁,是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疫源地,也是暴发集体急性感染的“高危地带”.  相似文献   

6.
洲垸型渠道钉螺分布特点及形成易感地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陵县资市镇是洲垸型渠道地区的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92年居民感染率为29.5%。耕牛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66.7%。垸内渠道共有66条,面积30万m~2。其中有螺渠道占97.0%,有螺面积占99.3%;感染螺渠道占7.6%,面积占18.3%。主要分布在支、干渠内,分别占45.2%、39.8%。支、干渠是牲畜放牧,尤其是牛嬉水主要场地,经搜集野粪检查血吸虫卵和水体尾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牛粪是污染水体感染钉螺的主要因素。支、干渠不仅感染螺平均密度及钉螺自然感染率高,而且有感染螺分布的面积大,是洲垸型渠道中的易感地带。  相似文献   

7.
人畜同步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潜江市1992—1993年按照《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查治病实施细则》的要求,在全市213个流行村采用吡喹酮对人畜实施同步化疗,观察了其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疫区概况我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属湖沼渠同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总人口664919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9亿m~2,1991年有螺面积2678.6万m~2,其中易感地带1433.4万m~2.历史累计病人195233例,1991年发病28758例,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316例,急性血吸虫病人295例.1991年病牛2248头.依据1989年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的结果,按居民感染率的高低,以村为单位,将我市疫区范围的213个流行村分为3个不同层次.1 层 高度流行区(居民感染率≥15%).流行村75个,占流行村总数的35.21%,人口135320人,流动人口6766人,耕牛7783头,有螺面积1738.56万m~2.2层 中度流行区(居民感染率>3%—<15%).流行村78个,占流行村总数的  相似文献   

8.
青阳县历史有螺面积共2780.0万m~2,经过40年的积极防治,1995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时,尚有钉螺面积48.4万m~2。1997年春季对全县历史有螺区采取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查螺,共调查10个流行乡(镇),73个行政村,查螺面积442.7万m~2。53826框。其中活螺523框,活螺框出现率0.97%,捕获活螺1961只,平均活螺密度3.75只/0.11m~2。查出有螺面积  相似文献   

9.
一、血吸虫病流行于9个地(市)56个县(区)。 历史有螺面积2.5亿m~2,历史病人110万。现有螺面积4.2千万m~2,病人约10万,晚血9千多人。已达到基本消灭和消灭标准的县分别为19和11个。但目前主要问题在大山区,经调查,眉山县海珠乡人群平均感染率在50%以上,个别村民组高达80%以上。据1980~1987年统计,全省发生急性血吸虫病275例,其  相似文献   

10.
马鞍山市小黄洲位于长江中心,属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村现有面积960万m~2,分4个自然村,人口2560人,耕地面积4000余亩。1996年钉螺面积1026万m~2,占全市有螺总面积的53.9%。现将该村1994~1996年的血吸虫病疫情报告如下。一、螺情 1、钉螺面积三年中,全村钉螺面积呈逐年回升趋势,分别为89.6万m~2,99.4万m~2和102.6万m~2。主要是由于洲尾滩地新长滩面积大于洲头崩滩面积及上游滩地钉螺逐渐向下游新生滩面扩散,加之近年洲滩灭螺力度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铜陵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沿线长55.5 km。至2000年底,沿江有8乡镇49村流行血吸虫病,人口12.7万,耕牛4 107头,全县有螺面积3 117.08万 m~2,其中江洲滩2 389.21万m~2,占76.7%。现对1996~2000年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原有9个县、159个乡镇流行血吸虫病,有螺面积1.6亿m~2.1985年宣布消灭血吸虫病。随后于1986至1988年6月的2年半时间里,对螺情经采用广泛发动群众结合生活、生产开展报螺活动和根据各乡镇无螺年限的长短开展自查、互查等方法进行监测结果。共用去126034个人工,先后在6个县的15个乡镇里查出了钉螺,共计有螺面积130760m~2。其中螺  相似文献   

13.
我县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的最北界(N33°15′),属于苏北里下河水网地区。全县有血吸虫病流行乡、镇13个,流行村70个,历史累计有螺面积439.1万m~2,病人23849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235人,经过30多年积极防治,1987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1988~1990年开展了血防监测,现将监测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螺情监测 1.1 土表钉螺调查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调查。3年监测期间,开展查螺的有13个流行乡、镇和3个非流行乡、镇的111个村(其中包括流  相似文献   

14.
镇江市辖四县(市)和二个区,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累计有螺面积1.44亿m~2,其中55.1%分布在江滩。70年以来,主要采用筑圩药浸法,大幅度压缩了江滩有螺面积。到1980年,江滩有螺面积降为15.4万m~2,且连续9年未发生急性感染。自1983年以来江滩钉螺面积逐年回升,1989年沿江发生“急感”病人18例,形势日趋严峻。为了分析江滩螺情现状,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特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石台县历史上是较严重的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累计有螺面积1883.5万m~2,累计患病人数15330人。全县15个乡镇,131个行政村中,有13个乡、镇90个村流行血吸虫病。1994年,全县境内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无血吸虫病有钉螺地区的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于17个县市,455个村,累计钉螺面积220548426m~2,病人312298人。为摸清我省内无血吸虫病有钉螺(简称无病有螺)地区的分布情况,我们于1988年10—11月作了调查。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是查阅各县市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和对  相似文献   

17.
吴县大部分地区为水网型地区.历史上血吸虫病流行严重,1978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螺情和病情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近10年来螺情下降缓慢,常在1—6万m~2之间起伏.根据1984年到1993年螺情资料分析,田和渠道的有螺面积与全县总有螺面积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的升降左右着全县有螺面积的变化,而田内钉螺主要由渠道扩散而来,因此如何消灭渠道内钉螺是目前水网地区控制螺情,消灭血吸虫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有螺明渠改成暗渠(以下称“明改暗”)消灭钉螺的方法和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卫生、农业和水利等有关部委以及各血吸虫病流行省认真贯彻第四次全国血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讲究综合效益,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落实全国综合治理血吸虫病“八五”规划,使血防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1 血吸虫病控制 据统计,1993年1—12月,全国有12个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投入9894万元,共查病1099.7万人,治疗39.3万人,扩大化疗310.5万人;查牛61.9万头,治疗病牛12.3万头;查螺26.3亿m~2,灭螺7.3亿m~2,其中工程灭螺337处,完成土石方0.32万m~2,灭螺1.6亿m~2.全年发生急性感染1159例,比1992年同期(1781例)下降了34.9%;查出晚期病人27229例,比1992年下降了11%;钉螺面积35.8亿m~2,比1992年纯降了7200万m~2.  相似文献   

19.
镇江市原是江苏省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之一,沿江一带尤为严重。全市所辖6个县(市、区)均有血吸虫病流行,流行乡(镇、场)88个,占总数的90.6%。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22.4万人,累计钉螺面积1.39亿m~2,其中江滩占53%,丘陵山区占22%,内陆水网地区占25%。经过长期反复防治,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2年,有丹阳市和49个乡(镇、场)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有螺面积下降了95.5%,病人数下降了99.6%。  相似文献   

20.
安徽池州地区的九华河流域是以湖沼型为主。山丘型为辅的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人口50多万,有近20万人受血吸虫病威胁,区域内现有钉螺面积1820万m~2,其中易感地带面积723万m~2,感染性钉螺密度0.075只/0.11m~2,居民血吸虫阳性率最高9%,耕牛阳性率最高10%,急性血吸虫病每年都有散在发生。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提出结合经济建设改造生态环境控制血吸虫病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