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来酸罗格列酮干预高脂饲养大鼠脂肪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脂饲养所致正常SD大鼠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罗格列酮干预脂肪肝的效果。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11只:正常饲养组(NC)、高脂饲养组(HF)、高脂+罗格列酮组(HF4-Ros)。饲养8周后取空腹血测定血糖、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测定肝脏中TG含量,并对大鼠肝脏组织做HE染色。结果高脂饲养8周后,与NC组相比,HF组肝脏呈现明显脂肪肝,肝脏中TG明显增加达154.2%(NC组3.89mg/g,HF组9.89mg/g,P〈0.01);与HF组相比,HF4-Ros组肝脏中TG显著降低达46.6%(5.28mg/g,P〈0.01),脂肪肝减轻。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能明显改善高脂饲养大鼠的脂肪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对老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22~2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C组)和高脂喂养组.OC组喂饲基础饲料,高脂喂养组喂饲高脂饲料.喂养至第4周末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价高脂喂养组IR状态.判断造模成功后将高脂喂养组随机分为高脂(HF)组和罗格列酮干预(RSG)组.两组除继续喂以高脂饲料外,RSG组予罗格列酮3 mg·kg-1·d-1灌胃,HF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继续喂养4 w.实验第8周末,再次行钳夹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肝脏甘油三酯经氯仿/甲醇抽提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分组喂养4时,钳夹实验发现高脂喂养组葡萄糖输注率(glucose infusion rates,GIR)低于OC组(P<0.05),说明高脂喂养组IR模型诱导成功.继续喂养4 w后,HF组GIR进一步下降(P<0.01),而RSG组GIR与HF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与OC组相比,HF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而RSG组这些指标较HF组下降(P<0.01或P<0.05).肝脏TG含量在HF组高于OC组,RSG组低于HF组;肝脏TG含量与GIR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高脂饮食导致老年大鼠肝脏脂质积聚及IR;罗格列酮干预可改善老年IR大鼠血浆脂代谢异常,降低肝脏脂质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糖(HS)及不同类型高脂肪酸饮食对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IR)及其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HS、高饱和脂肪酸(HSF)、高不饱和脂肪酸(HUF)饲料饲养大鼠24 w,连续抽血观察其体重、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的变化,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IR)评价IR。结果HS、HSF及HUF组大鼠均在第8周出现高胰岛素血症,12 w后GIR明显下降,以HSF下降最低。与同一时期正常对照组(NC)相比,HS组的大鼠分别在第8、12、16周时出现明显的高血糖、FFA和TG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P<0.01),HSF和HUF组大鼠分别在第8、12周出现明显的高血糖、高FFA(P<0.05,P<0.01);在第20周后出现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相关分析表明GIR降低为血清脂联素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S、HUF和HSF饮食长期摄入均可引起大鼠IR,其程度与饮食结构关系密切;血清脂联素的降低与IR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造成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给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多不饱和脂肪酸)+肝素(NC)7h,并在输注的最后2h,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实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观察脂肪酸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GU)和肝葡萄糖生成(HGP)能力的影响,及罗格列酮3mg/kg&#183;d^-1或二甲双胍300mg/kg&#183;d^-1提前灌胃的保护作用。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结果在基础输注状态,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肪乳组FFA增加0.5~1.7倍(P〈0.01),血糖轻度增高(P〈0.01),胰岛素增加0.8倍、脂联素则有所下降(P〈0.01)。在高胰岛素钳夹实验中,脂肪乳组比生理盐水组FFA增加了2~3倍(P〈0.01);HGP增加了1.2倍(P〈0.01);但低于基础状态的FFA。生理盐水组GU比其相应基础状态增加了3.3倍(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肪乳组GU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稳态输入胰岛素水平相同,维持相同的稳态血糖所需的GIR,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肪乳组GIR明显下降达51.3%(P〈0.01)。与脂肪乳组比较,二甲双胍组GIR增加了58.9%(P〈0.01)。罗格列酮组GIR增加了149.6%(P〈0.01),且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浆脂肪酸短期升高能引起大鼠肝脏和外周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均可显著改善血浆脂肪酸短期升高引发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观察二甲双胍对高脂饲养大鼠肝脏脂肪变的干预效果.方法:21只(?) Wistar大鼠分为3组,每组7只,普通饮食组(SD),高脂饮食组(HF),二甲双胍组(HF- Met)在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二甲双胍,共8wk.8 wk末处死大鼠,称量附睾脂肪,计算肝指数,生化方法测定ALT、AST、TG、TC、FFA、SOD和MDA.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ELISA法检测肝脏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HF相比,HF-Met肝细胞脂肪变和小叶炎症明显减轻,肝指数、胰岛素、AST、ALT、TG、FFA显著下降(3.25±0.26 vs 4.29±0.12,33.37±8.34 vs 46.73±5.24,17.29±5.34 vs 43.48±6.21,4.10±2.47 vs 12.05±4.05,P<0.01;106.0±31.04 vs 141.37±24.87,48.31±16.11 vs 88.34±21.94,P<0.05)TNF-α的表达也显著下降,GIR增加(7.58±1.05 vs 6.31±1.28,P<0.05).结论:二甲双胍干预能明显改善高脂饲养大鼠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TG、FFA和TNF-α的表达,减轻肝脏脂肪变的程度,提示胰岛素增敏治疗可能是NAFLD防治的一种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xenatide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 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给予Exenatide 6周后,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IVGTT)和胰岛素耐量(ITT)试验以及扩展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脂代谢,并观察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高脂大鼠(HF)经Exenatide处理后,Lee′s指数、空腹血浆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胆固醇明显降低(均P<0.01);IVGTT和ITT明显改善,胰岛素分泌水平增高,高剂量组(HFH)较低剂量组(HFL)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同时,HFH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在钳夹稳态时,HF组与对照组(NC)相比,血浆FFA、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葡萄糖输注率(GIR)、葡萄糖清除率(GRd)明显降低(均P<0.01),且胰岛素对肝糖输出(HGP)的抑制作用明显障碍(仅抑制26%).经Exenatide(2 μg/kg)处理以后,血浆FFA、胰岛素水平则明显降低(均P<0.01),GRd、GIR明显升高(均P<0.01),胰岛素对HGP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抑制72%).结论 对高脂喂养大鼠用Exenatide预处理可能通过促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和上调血浆脂联素水平,改善糖脂代谢而使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脂饲养大鼠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NC组,n=20)、高脂饲料组(HF组,n=20)和高脂+NAC组(NAC组,n=19).饲养20周.(1)测血浆硝基酪氨酸,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2)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程度;(3)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各组大鼠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 HF组血浆硝基酪氨酸,MDA水平明显高于NC组,GSH水平低于NC组,NAC可以改善以上变化;(2) HF组葡萄糖输注率(GIR)比NC组降低(P<0.01),用NAC后GIR明显改善(P<0.01);(3)HF组肌肉组织IRS-1、IRS-2mRNA表达比NC组降低52.1%、43.5%(P均<0.01);NAC组肌肉组织IRS-1、IRS-2表达与HF组相比增加73.8%、68.4%(P均<0.01).结论 NAC干预治疗能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信号传导,逆转高脂饲养导致的大鼠外周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NAC纠正机体氧化及抗氧化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对大鼠胰腺核因子(NF)-κB表达及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罗格列酮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16只)和高脂对照(HF)组(24只),喂养第4周HF组中随机分出8只大鼠给予罗格列酮(RSG)灌胃,即RSG组.喂养第4、8周每组分别取8只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测葡萄糖输注率(GIR),随后处死大鼠并测胰岛素、生化等指标,TUNEL法观察β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 HF组较NC组GIR下降、NF-κB表达及β细胞凋亡数目增加,RSG组较HF组GIR升高、NF-κB表达及β细胞凋亡数目减少,与NC组无差异.结论 高脂饮食4w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罗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NF-κB表达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已糖胺通路(HBP)在高脂饲料诱导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组和罗格列酮组.13周后,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骨骼肌中TG和FFA的含量,胰岛素敏感性采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试验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估,骨骼肌HBP的流量用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转氨酶(GFAT)mRNA的表达水平、二磷酸尿嘧啶-N-乙酰葡萄糖胺(UDP-GlcNAc)的含量及蛋白O-GIcNAc糖基化水平来衡量.结果 高脂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G、TC、FFA以及骨骼肌TG、FFA均升高(均P<0.01);ISI、GIR均降低(均P<0.01),骨骼肌GFAT mRNA的表达(0.51±0.05对0.18±0.02)、UDP-GlcNAc 含量[(6.18±0.86对2.42±0.36)nmol/g]以及蛋白O-GlcNAc糖基化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罗格列酮组大鼠与高脂组相比,血清和骨骼肌TG、FFA明显降低(均P<0.01),胰岛素敏感性提高(P<0.05),GFAT mRNA的表达(0.27±0.03)、UDP-GlcNAc含量[(2.62±0.32)nmol/g]以及蛋白O-GIeNAc糖基化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与其增加骨骼肌HBP的流量相关,可被罗格列酮降低.  相似文献   

10.
吸烟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正常6周龄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三组:普通饲养组(16只)、高脂饲养组(17只)、糖尿病组(16只),每组再随机分为吸烟组与对照组(各8只,高脂饲养吸烟组9只),吸烟组进行12周熏烟实验,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进行IR的评价,并进行有关生化指标及体重的检测。结果高脂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大鼠体重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普通饲养吸烟组、高脂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TC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或P<0·01);普通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TG高于各自对照组(P<0·01,P<0·05);高脂饲养吸烟组LDL-C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饲养吸烟组、高脂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FFA高于各自对照组(P均<0·01);普通饲养吸烟组FIn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饲养吸烟组、高脂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葡萄糖输注率(GIR)低于各自对照组(P<0·01)。吸烟与TC、TG、FFA呈正相关(r=0·33,0·31,0·30,P<0·05),与体重、GIR呈负相关(r=-0·62,-0·43,P<0·01)。结论吸烟明显抑制体重增加,导致血脂紊乱及IR。吸烟与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Bai XP  Li HL  Yang WY  Xiao JZ  Wang B  Du RQ  Lou DJ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9):751-754
目的探讨高脂饲养SD大鼠脂代谢基因表达的改变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饲养组(NC,10只)、高脂饲养组(HF,10只)、高脂饲养+吡格列酮15mg·kg^-1·d^-1进行灌胃组(HP,12只)。饲养20周时测定血清、肝脏及肌肉组织中TG含量,3组均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脂肪、肝脏和肌肉中脂代谢调控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饲养20周时,与NC组比较,HF组血清TG增加45.0%(P〈0.01),肝脏和肌肉TG含量增加2.28倍和9.31倍(P〈0.01);HF组葡萄糖的输注率(GIR)下降61%(P〈0.01),存在明显的IR;脂肪组织脂肪酸合成酶、激素敏感酯酶表达分别增高21.3%、28.2%(P〈0.05);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表达增高48.3%(P〈0.05)、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CPT-1)表达呈增高趋势(P〉0.05);肌肉乙酰辅酶A羧化酶表达增加101.1%、CPT-1表达减少71.0%(P〈0.01)。HP组与HF组比较,血TG、肝脏TG、肌肉TG分别下降66.0%、64.5%及59.6%,GIR增加1.54倍,脂代谢基因的表达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结论高脂饲养可引起sD大鼠肝脏和肌肉组织脂肪异位沉积及IR,吡格列酮干预可以改善,可能与脂代谢调控基因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高脂肪酸及高糖饮食对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用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高饱和脂肪酸(HSFA),高糖(HS)饲料饲养大鼠24w,观察体重(BW)、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并以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IR)对大鼠IR进行评价。结果 12w和24w GIR在不同实验组间出现显著差异(均P〈0.01),HSFA组GIR最低,24w时HUFA组、HSFA组、HS组及对照组(NC组)GIR与0w相比分别下降51.6%、52.1%、34.2%、26.4%。各实验组BW、TG、TC、FFA、FBG、FINS与NC组相比有不同程度升高,经多元回归分析,GIR与FFA、TG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HUFA、HSFA和HS饮食长期摄入均可诱导大鼠IR;TG及FFA的升高与IR的形成有明显相关;随月龄增长大鼠的GIR有显著下降趋势,但饮食结构的影响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增龄和高脂饮食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了解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发病机制. 方法 将22~2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和高脂组;4~5月龄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和青年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肝脏三酰甘油经氯仿/甲醇抽提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结果 (1)老年对照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均高于青年对照组,高脂组进一步升高,且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同醇水平增高;(2)葡萄糖输注率老年对照组[(23.80±2.79)mU·kg-1·min-1]较青年对照组[(30.08±3.89)mU·kg-1·min-1]低,高脂组((18.83±2.18)mU·kg-1·min-1]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组8周末较4周末低;(3)肝脏三酰甘油老年对照组较青年对照组升高,分别为(16.6±4.8)μmol/g和(9.6±2.2)μmol/g,高脂组(24.7±6.6)μmol/g较老年对照组进一步升高(P<0.01);在老年组中,肝脏三酰甘油与葡萄糖输注率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 结论 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更易出现脂肪酸代谢异常及IR;高脂饮食导致老年大鼠肝脏脂质积聚更加严重,进一步加重IR;肝脏脂质堆积可能参与了与增龄和高脂饮食相关I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DU RQ  Li HL  Yang WY  Xiao JZ  Wang B  Lou DJ  Bai XP  Pan L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8):661-665
目的探讨高脂饲养大鼠胰岛α细胞炎症通路分子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吡格列酮干预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正常饲养组(NC)、高脂饲养组(HF)、高脂+吡格列酮组(HP)。喂养20周后检测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高血糖素(Glc)、游离脂肪酸(FF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外周胰岛素抵抗程度;离体胰岛细胞表面灌注检测高糖状态Glc分泌的动态变化,同时3组大鼠各随机人组8只给予大剂量链脲菌素去β细胞处理,分为正常去β细胞组(NC-B),高脂去β细胞组(HF-B),高脂+吡格列酮去母细胞组(HP—B),采用定量PCR方法比较3组去母细胞大鼠α细胞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1)HF组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低于NC组,血Fins、Glc、FFA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而HP组以上各项指标较HF组均明显改善。(2)胰岛细胞表面灌注,HF组基础Glc的分泌高于NC组(P〈0.01),16.7mmol/L葡萄糖灌注后HF组胰岛的Glc分泌未受抑制,HP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NC-B组相比,HF-B组α细胞NF-κB mRNA的表达增高20.5%,IκBα mRNA表达降低24.3%(P值均〈0.01)。HP-B组较HF.B组NF-κB、IκBα mRNA分别改善78.3%、58.8%。(4)HF组血FFA水平与GIR呈负相关(r=-0.675,P〈0.01);与NF-κB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75,P〈0.05)。结论高脂饲养导致胰岛α细胞胰岛素抵抗,同时激活了α细胞炎症通路基因的表达且与FFA升高有关。吡格列酮干预能改善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增龄和高脂饮食对大鼠骨骼肌脂肪酸含量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22~2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和高脂组;4~5月龄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和青年对照组给基础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骨骼肌三酰甘油,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骨骼肌总的长链脂酰辅酶A含量,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骨骼肌ACC、和磷酸化ACC(P-ACC)蛋白表达.结果 (1)老年对照组空腹血糖、胰岛索和游离脂肪酸高于青年对照组,高脂组上述几项指标进一步升高,并且出现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增高;(2)老年对照组葡萄糖输注率(glucose infusion rates,GIR)低于青年对照组,高脂组GIR低于老年对照组,高脂组GIR在8周末低于4周末;(3)老年对照组骨骼肌三酰甘油及长链脂酰辅酶A含量高于青年对照组,高脂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进一步升高;(4)老年对照组与青年对照组之间、高脂组与老年对照组之间骨骼肌ACC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骨骼肌P-ACC蛋白水平在老年对照组低于青年对照组,高脂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进一步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与青年大鼠比较,老年大鼠更易出现脂肪酸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高脂饮食导致老年大鼠骨骼肌脂质积聚更加严重,ACC活性的改变可能在骨骼肌脂质堆积和胰岛素抵抗发生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脂诱导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胰岛素抵抗(IR)模型,并探讨其糖脂代谢的变化。方法高脂喂养ApoE叫小鼠16周建立IR模型,采用3-^3H葡萄糖为示踪剂的扩展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其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脂代谢变化。结果普通饲料喂养ApoE^-/-小鼠(NF组)血浆FFA、TC、TG、LDL-C、HDL-C和Ins明显高于C57BL/6J小鼠对照(NC)组(P〈0.01和P〈0.05),而高脂喂养ApoE叫小鼠(HF组)上述指标又明显高于NF组(P均〈0.01),并且FBG也明显高于NF和NC组(P均〈0.01)。钳夹稳态时,HF组Ins明显高于NF和NC组(P均〈0.01),FFA、TC、TG虽被抑制,但仍明显高于NF和NC组(P均〈0.01);HF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低于NF和NC组(P均〈0.01)。在钳夹结束时,HF组葡萄糖清除率明显低于NF和NC组(P均〈0.01),而肝糖输出率则明显高于NF和NC组(P均〈0.01),仅被抑制51%。结论ApoE^-/-小鼠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和IR的遗传特征,长期高脂饲养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脂饲养大鼠胰腺甘油三酯沉积与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40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160~170 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组(n=20)和常规饲料组(n=20),分别给予高脂饲料(热量构成为:碳水化合物占20%,蛋白质占21%,脂肪占66%)和常规饲料(热量构成为:碳水化合物占64%,蛋白质占23%,脂肪占13%).20周时空腹采血,检测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大鼠麻醉后摘取胰腺组织,测定血液及胰腺组织甘油三酯含量.胰腺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胰岛形态.行胰岛细胞表面灌注实验,评价离体胰岛β细胞动态分泌功能.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评价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受体底物-2、磷酯酰肌醇3激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mRNA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高脂饲料组空腹胰岛素、血液和胰腺组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饲料组(t值分别为2.73、2.89、4.35,均P<0.01),胰岛内可见脂质沉积.高脂饲料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低于常规饲料组[分别为(5.2±1.2)、(13.6±1.7)mg·min^-1·kg^-1,t=6.48,P<0.01];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峰值增高比例不及对照组的1/4(t=7.36,P<0.01);胰岛β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受体底物-2、磷酯酰肌醇3激酶、葡萄糖转运蛋白-2mRNA表达分别下降42.3%(t=8.53)、28.1%(t=3.94)、16.8%(t=2.79)、22.9%(t=5.62,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胰腺组织甘油三酯水平与胰岛β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受体底物-2 mRNA表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3、-0.537,均P<0.05).结论 高脂饲养可导致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胰腺组织甘油三酯异位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动物模型,舒血宁腹腔注射进行干预, 以罗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干预前后分别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 (GIR),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 、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结果 高脂喂养成功复制了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第4周即出现GI R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时间延长,GIR降低更加明显;TC 、 TG、FFA、FBG、FINS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银杏叶提取物干预使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罗格列酮干预作用相近.结论 [ HT6 SS〗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血脂及游离脂肪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