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潮州市陶瓷作业工人对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关注度及行为的反应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罔内随机抽取17家陶瓷企业共618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工人平均年龄为39.5岁,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34.1%和50.3%,职业病知识知晓率为63.6%,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3%.结论 一线生产工人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让更多的务工人员了解职业病防治常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潮州市陶瓷作业工人对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关注度及行为的反应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罔内随机抽取17家陶瓷企业共618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工人平均年龄为39.5岁,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34.1%和50.3%,职业病知识知晓率为63.6%,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3%.结论 一线生产工人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让更多的务工人员了解职业病防治常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潮州市陶瓷作业工人对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关注度及行为的反应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罔内随机抽取17家陶瓷企业共618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工人平均年龄为39.5岁,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34.1%和50.3%,职业病知识知晓率为6...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农村人群中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情况,为有效地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确诊的230名结核病患者经过1年半的健康教育.通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形成率,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形成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知识总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总形成率,分别由干预前的37.86%、37.52%,上升到干预后的82.45%、80.30%.结论 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条件较差,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形成率处于较低水平,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的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干预性类实验性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98例高血压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及行为的知晓率是81.64%,高血压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与文化程度、职业、性别、年龄及高血压家族史有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有必要在医院内开展以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为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饮食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市小学生健康饮食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干预策略。方法由我所自行编印调查表,对小学3~5年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干预前知识知晓率为74.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7%,干预后分别上升为知识知晓率为93.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9.i%。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小学生饮食知识的知晓率进而转变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岛市市南区中小学生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现状,为今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909名小学生和613名中学生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传染病和常见病健康行为形成率较高,大都在85%以上,但是部分传染病和常见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未达到90%;女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和小学生调查问卷中相同的传染病和常见病3个健康知识题和3个健康行为题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2个健康知识题的知晓率和2个健康行为题的行为形成率的比较,小学生显著高于中学生(P<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市南区中小学生传染病和常见病健康知识宣教,特别对相关核心知识点应重点强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评价我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效果,促进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动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7个地级市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对象429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4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师、公务员、管理人员及文化程度高者知晓率高;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大和健康知识知晓者健康行为形成率较高.结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健康知识的提高有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深入探索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健康教育政策调整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全市33个镇(街)道中,共随机抽取6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站),以入户调查、社区拦截调查、电话随访调查等方式调查15岁以上常住居民5588名,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录入,主要采用频数分析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822份,回收有效问卷5588份,有效率为95.98%,其中入户调查1405名(25.14%),社区拦截3863名(69.13%),电话调查320名(5.73%)。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3.2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0.1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为44.61%。结论应继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相关职能,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员工职业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及卫生服务需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电子厂338名工人进行调查,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SA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成人血压正常值的知晓率最高,为100%,其次是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为96.6%,健康概念88.6%,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0。对职业卫生服务需求、安全健康知识及职业卫生知识需求率较高,其中对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缓解工作压力、健康饮食、获得个体职业病防护用品、体育锻炼、职业健康检查和减少工作相关疾病等7项职业卫生服务需求及安全健康知识需求在90%以上,对职业卫生知识需求在84%以上。结论员工对职业卫生服务、职业卫生知识和安全健康知识具有较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效果评价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市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15岁以上的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研究者进行基线调查,对研究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行为、防治知识的需求及知识来源渠道等进行了解,接着进行集中宣教,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3个月),1个月后对研究者进行再次调查,对活动效果予以评价。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共有1113份问卷有效,流动人口平均年龄35.5岁,其中56.7%的流动人口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健康活动开展后流动人口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1.12%,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为68.1%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的43.76%、51.87%,健康教育前认为结核病严重和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的人群为48.8%、45.6%,健康教育后比例明显下降,平均为34.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流动人口的个人卫生习惯明显改变,比如打喷嚏、咳嗽等捂住口鼻等。结论通过调查,我市流动人口对结核病缺乏风险意识,普遍具有较低的知晓率,有效防治意识淡薄,经过健康活动教育后,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行为和态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苏州市沧浪区居民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沧浪区2个街道800名18~69岁常住人口,使用"苏州市危险因素行为调查卷"进行入户调查.知识点回答正确率大于60%判为合格.结果 在800名调查对象中,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4.4%,90.3%和80.6%.在高血压防治知识方面,31~50岁的人群知晓率显著高于<30岁和>50岁人群,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则低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在高血脂防治知识方面,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和大专及以上人群.在糖尿病防治知识方面不同特征人群间知晓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区居民掌握了较高的慢性病的防治知识,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人群的知晓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市小学生健康基本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干预策略。方法由我所自行编印调查表,对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健康行为调查。结果干预前知识知晓率为51.0%,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7.8%;干预后知识知晓率为94.6%,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5,2%。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将健康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学生教育中,培养学生基本健康理念,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营造健康成长的温馨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高中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现状,为结核病相关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西藏山南地区两所中学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中抽取200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7.3%,其中核心知识知晓率中最低的三项为"结核病的减免政策"、"结核病的专业治疗机构"、"结核病的初诊机构",其知晓率分别为27.6%、31.6%、40.1%;性别、学校、年级、生源地均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得分无影响.结论 被调查的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治的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状况不理想,需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增加学生的结核病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广州市某区内规模不同的厂企中工人对职业病危害认知程度的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辖区规模不同的规模较大的厂中的3811名工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相关数据用χ2检验分析。结果大规模厂企的工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知晓率是81.8%,小规模厂企的工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知晓率是62.3%(P<0.01)。结论大规模厂企的工人对职业病危害认知程度比小规模厂企工人对职业病危害认知程度完善(P<0.01),大规模厂企的工人对职业病危害认知程度比小规模厂企工人对职业病危害认知程度高;做好企业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提高工人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有直接相关;提示今后工作重点应是加强小规模厂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为主,更好地保护工人利益和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坪山镇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卫生习惯形成情况。方法:从坪山成立社区的村民中抽取628人进行调查。结果:最基本的健康知识(如吸烟、酗酒有害健康),知晓率较高,对每天要刷牙或漱口,家中毛贴不能混用,回答率占99%,饮用自来水及使用卫生厕所占100%。而对慢性疾病预防(高血压、糖尿病),乙型肝炎防治、饮食偏咸会引起高血压,回答率占49%。结论:无论是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行为卫生习惯均随居民化程度及本地经济有关,且有显的流行病学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刚柱  侯亚娟  田万春 《河北医药》2008,30(9):1408-1409
目前,在一些人群中还存在着不健康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卫生意识不强,保健知识贫乏,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能力不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存在.2000年全国6省农村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在农村15岁以上人群中,对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疾病预防等八项基本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仅为36%,相关行为形成率23%,高血压预防知识知晓率仅为2.6%,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仅为16%.在城市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有较大程度上升,成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在城市分别上升53%和32%,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居民不能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1-4].  相似文献   

18.
李瑞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62-163
目的了解商丘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2009~2011年本市474例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474例调查对象中,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17.3%。男性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8.9%,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非文盲组知晓率为56.7%,显著高于文盲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应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进一步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有效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丹东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评价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为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丹东市5所公共场所共400名从业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改变的基线问卷调查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以获得调查对象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变化,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后分别收到有效问卷394份和391份。调查对象对问卷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感染"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由从65.2%提高到82.5%。健康教育干预后该人群对"国家提供免费的自愿咨询和初筛检测"、"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两项知识的知晓率仍低于70%。健康教育干预后对待艾滋患者的其实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知识方面有着全面的提高。结论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十分必要,健康教育干预是当前及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社区居民高脂血症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开展社区居民高脂血症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教育前后,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的高脂血症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都有显著提高。结论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足提高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