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对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并发肝脏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16层CT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CT表现为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 3例肝内弥漫分布小结节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无强化或呈轻中度环形强化,大小在0.4~4.8 cm;其中2例脾内多发低密度影,强化方式与肝内病灶相同。抗真菌治疗后复查,肝、脾病灶体积缩小,病灶数量减少或完全消失。结论 CT检查能很好显示肝脏真菌感染情况,并能对抗真菌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上腺少见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少见占位性病变的CT资料。结果 10例中,右肾上腺皮质癌2例,右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左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例,多发内分泌肿瘤Ⅰ型1例,左肾上腺区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3例4个病灶,右肾上腺囊肿1例。结论 不同的肾上腺少见占位性病变,CT诊断难易不同,囊肿及髓样脂肪瘤,易于诊断;肾上腺皮质癌CT表现提示其为恶性;其他少见病变定性诊断困难。但均有一些价值大小不等的CT特点,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对胃癌合并门静脉癌栓CT表现的认识,回顾性分析1990年5月23日~2005年9月18日7例经胃镜、手术病理及临床确诊的胃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CT检查均显示胃病变区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3例患者出现肝转移灶。门脉癌栓栓子发生的部位主要位于门脉主干段(7例),其中2例累及左、右分支;1例累及肠系膜上静脉;1例同时累及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7例患者中有5例癌栓未见明显强化,2例患者增强后癌栓轻度强化。5例患者癌栓的所在门脉主干明显扩张,门脉血流阻断,5例患者扩张的门脉主干周围可见明显强化迂曲的侧枝血管影,其中2例出现大量腹水。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绝大部分门静脉癌栓由原发性肝癌引起,但门静脉癌栓也可以是由进展期胃癌形成,密切结合临床资料,两者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64层螺旋CT征象及其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117枚瘤体)PTMC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77例(80枚瘤体)行CT增强扫描,从瘤体形态、部位、边缘、钙化、强化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方面归纳其特征.结果 92枚瘤体呈不规则形,25枚瘤体呈类圆形;28枚瘤体位于甲状腺边缘,其中25枚瘤体旁甲状腺包膜缺损.96枚瘤体CT平扫显示,87枚瘤体边缘清晰,9枚瘤体边缘模糊;瘤体钙化率为36.8%,74.4%位于瘤体内部,65.1%为细颗粒型钙化.80枚瘤体增强扫描后,63枚瘤体边缘变模糊,瘤体直径较平扫时缩小.结论 掌握PTMC的64层螺旋CT表现有助于提高CT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探讨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肝脏转移瘤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CT的影像学表现,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占位,肿瘤坏死囊变区域较小.尤其是瘤灶直径<2cm时,肿瘤多呈均质改变;瘤灶直径>3 cm时,少部分瘤灶可出现坏死囊变.对比强化扫描,不含坏死成分的瘤灶动脉期呈均匀强化,门脉期密度呈等密度为主或呈相对低密度,延时期呈相对低密度.结论 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CT扫描的特征表现,探讨其临床作用。方法对2005至200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腹部IMT初诊CT扫描及其中2例复发肿瘤的CT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5例CT扫描全部表现为明确占位,并呈现不同程度的密度不均,11例瘤体内部见形态不规则低密度区,5例伴有液性囊腔,2例边缘伴钙化;肿瘤边界较清晰者10例,3例外缘见低密度带,2例周围有血管增粗。增强扫描肿物不均匀强化,持续时间较长,为"慢进慢出"的改变。结论 CT扫描能够为腹部IM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吴丹丹  卫英  邵国良 《肿瘤学杂志》2015,21(11):937-940
摘 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X线、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X线、CT表现( 12例行X线检查,8例行CT检查)。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为单侧,其中单发17例,双发3例,共23个病灶;肿瘤最大径1.7~10.2cm,18个病灶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5个病灶呈边缘不光整、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2个病灶侵犯乳腺皮肤,1个侵犯皮下脂肪间隙。密度均匀19个,不均匀4个;与正常乳腺腺体相比,X线检查病灶呈稍高密度9个,等密度4个;与正常肌肉相比,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8个,稍低密度2个,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及毛刺;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6个,中度强化4个。6例伴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 边缘光整、密度均匀、轻中度强化、无明显钙化及毛刺的乳腺实质性肿块及伴密度均匀、轻度强化的腋窝肿大淋巴结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X线、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有利于临床选取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判断术前多层螺旋CT(MSCT)结肠充气法扫描诊断结肠癌TN分期及结肠系膜侵犯情况与手术病理的符合情况,探讨MSCT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96例.术前患者均行结肠充气法MSCT常规及动态增强扫描,获得平扫、动静脉期CT图像、曲面重建(CPR)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对肿瘤进行术前MSCT的TN分期,并评估结肠系膜的侵犯程度,与术后临床TN分期和结肠系膜的侵犯程度比较.评价两种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 96例结肠癌患者均获得良好的MSCT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MSCT预测结肠癌TN分期及其系膜侵犯程度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方面与临床分期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均Kappa> 0.69,均P< 0.01).结论 结肠充气法MSCT能够较好地揭示结肠癌的术前≤T2、T3、T4分期、N分期和结肠周围系膜的侵犯等情况,是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前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首次摆位行锥形束CT验证的重要性.方法:对接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92例食管癌患者,首次摆位采用锥形束CT影像技术(CBCT),获得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校正,获得X、Y、Z轴及矢状轴旋转摆位误差共368个数据.结果:X轴误差为(0.22±0.19)cm,其中胸下段组为(0.34±0.26) cm.Y轴误差为(0.40±0.28)cm,其中颈段和胸上段组为(0.45±0.34)cm.Z轴误差为(0.34±0.26)cm,其中胸中段组为(0.38±0.27) cm.矢状轴旋转误差为(0.11±0.12)°.结论:CBCT可减少食管癌首次摆位误差.建议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外放计划靶体积(PTV).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表现与血浆VEG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57例和40名正常健康人,比较两者血浆VEGF值的差异;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螺旋CT增强后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形态、大小、包膜、强化特征、有无癌栓和淋巴结转移)与血浆VEGF水平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组与正常组VEGF均值分别为(234.39±46.63)和(108.46±34.5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肝癌螺旋CT增强表现中,肿瘤形态、包膜是否完整、强化特征、是否有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血浆VEGF水平有关,P均<0.05.肿瘤的大小与VEGF水平无关,P>0.05.结论: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后良、恶性征象与血浆VEGF水平存在相关性,恶性程度高,血浆VEGF值就越高,故检测血浆VEGF值可初步了解肝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冷冻治疗荷瘤兔肝脏肿瘤的CT与病理表现。[方法]两组试验兔行氩氦刀冷冻治疗,其中荷瘤冷冻治疗组(A组)17只,正常肝冷冻对照组(B组)12只。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2周、3周、4周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将影像学表现与相应时期标本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在术后1周、2周、3周均表现为消融区低密度、无强化,消融区边缘呈环形强化,但其强化的形态有所不同。术后4周,两组消融区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区;强化扫描时,B组边缘强化环消失,而A组部分边缘未见强化,部分边缘仍见强化,且强化环较前明显扩大,病理提示强化部分有残瘤形成。[结论]治疗后4周的影像学特点是评价肝脏肿瘤冷冻消融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累及淋巴结的全身螺旋计算机层析成像(CT)表现及其解剖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诊治的淋巴瘤患者,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L)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7例。所有患者均行颈部、胸部及全腹部CT直接增强扫描,记录所有病例肿大淋巴结分布、大小、密度及强化程度。结果HL组患者中普遍均匀强化9例(75.0%),均匀强化伴坏死3例(25.0%);NHL组中普遍均匀强化64例(83.1%),均匀强化伴坏死13例(16.9%),两组均匀强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4461)。HL组中淋巴结呈融合状6例(50.0%),不融合6例(50.0%);NHL组中淋巴结呈融合状8例(10.4%),不融合69例(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28)。HL组患者常优势累及颈部及纵隔淋巴结,NHL组患者常优势累及颈部、纵隔及腹腔淋巴结,两组全身淋巴结累及优势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110)。结论全身螺旋CT扫描能很好的显示淋巴瘤患者全身淋巴结肿大的形态、部位及分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螺旋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探讨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分布规律。方法 1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术前行CT扫描,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评估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重点观察记录CT、病理同时检出的74例食管癌患者转移淋巴结的分布特征。结果 CT对117例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0 %、80.6 %、84.6 %。食管癌转移淋巴结胸上段以最上纵隔组[8/14(57.1 %)]、气管旁组[4/14(28.6 %)]最多;胸中段以气管旁组[21/41(51.2 %)]、主肺动脉窗组[17/41(41.5 %)]、隆突下组[15/41(36.6 %)]为最多;胸下段以贲门旁[7/19(36.8 %)]、胃左动脉旁[5/19(26.3 %)]为最多。结论 螺旋CT检查可以较准确地评估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CT与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CT与MRI资料.5例发生在胸膜,1例发生在腹膜.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5例胸膜肉瘤样恶性间皮瘤全部发生在左胸,广泛不规则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其中,3例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腹膜肉瘤样恶性间皮瘤表现为大量腹腔积液,腹膜不规则增厚,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增强不均匀强化,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MRI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ing,T1 WI)等低信号、T2抑脂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ighted imaging,DWI)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CT与MRI表现能较准确显示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病变特征,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肾肿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原发性恶性肾肿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15例同时行MRI 检查。结果 43例中,Wilms瘤34例,其中29例残肾强化呈“新月形、环形”征;肾恶性杆状细胞瘤4例,均有瘤体大、大片坏死及肾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积液;肾透明细胞肉瘤2例,颅骨转移是重要佐征;肾细胞癌3例,1例有钙化。结论 CT检查可准确显示肾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影像特点及转移情况,为肿瘤的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与嫌色细胞肾癌(Ch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RCC 21例(Ⅰ型14例,Ⅱ型7例),ChRCC 20例.分析PRCC和ChRCC的形态学及动态增强CT特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鉴别PRCC和ChRCC的价值.结果 ChRCC更常见血管样强化和填充性强化,而PRCC晚期强化发生率更高,PRCC Ⅰ型较Ⅱ型的钙化发生率低.PRCC和ChRCC在皮髓质期的病灶强化值(△CT)分别为(29.08±20.12) Hu和(48.29±26.70)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RCCⅠ型在皮髓质期的△CT值为(26.36±18.16) Hu,与ChR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PRCC在皮髓质期的病灶-肾皮质比值(LKR)为0.44±0.19,ChRCC为0.58 ±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RCC Ⅰ型在皮髓质期的LKR值为0.39±0.15,与ChR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CC和ChRCC在皮髓质期和实质期病灶强化值的变化值(D-value)分别为(-3.69±8.9)Hu和(8.39 ±21.98)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RCC Ⅰ型的D-value为(-4.55±9.82)Hu,与ChR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皮髓质期的△CT、LKR和D-value在PRCCⅡ型与ChRCC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皮髓质期△CT值、LKR值和D-value鉴别PRCC和ChRC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751和0.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皮髓质期△CT值为49.350 Hu时,鉴别PRCC和ChRCC的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0.5%,准确率为70.7%;当皮髓质期LKR值为0.532时,鉴别PRCC和ChRCC的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81.0%,准确率为73.2%;当D-value为0.400 Hu时,鉴别PRCC和ChRCC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76.2%,准确率为68.3%.结论 皮髓质期△CT值、LKR值和D-value有助于鉴别PRCC和ChRCC.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扫描对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例,其中有典型临床表现22例,无典型临床表现8例。对两组MS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例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肿块最大长径为(6.94±2.38)cm,变性7例;肿瘤实质成分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平均CT值分别为43.5 HU (35.7~51.5 HU)、95.2 HU(80.5~120.2 HU)和89.0 HU(75.7~103.8 HU)。22例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肿块最大长径为(6.34±1.35)cm,变性22例;肿瘤实质成分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平均CT值分别为43.0 HU(34.3~52.6 HU)、97.9 HU(78.3~122.8 HU)、90.2 HU(75.5~105.2 HU)。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比较在肿块最大长径、变性比例以及肿瘤强化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典型与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小肠间质瘤CT表现及不同危险性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及不同危险性CT征象.方法 回顾性观察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CT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所见相对照;分析依据病理组织学分级的不同危险性组别的CT征象,并对其差别进行x2检验.结果 肿瘤起源于空肠9例,回肠13例,十二指肠3例.黏膜下型2例,肌壁间型13例,浆膜下型10例.病理分型:高危12例,中危7例,低危5例,极低危1例.典型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多外向性生长,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与病理对照为坏死囊变、黏液变性及空洞或窦道形成.肠系膜脂肪受侵呈点索状高密度.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动静脉期强化峰值变化不大.小肠间质瘤以5 cm为界的大小、形态是否规则、密度是否均匀、强化动脉期有无血管样影,在不同危险性组别(极低危及低危险组与中高危险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肠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危险性肿瘤的某些CT征象有差异性,中高危险性多表现为直径大于5 cm、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见血管样强化.  相似文献   

19.
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GN )是起源于交感神经嵴细胞的良性神经母细胞瘤。以后纵隔及腹膜后最常见,发生于肾上腺者少见。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adrenal ganglioneuroma,AGN)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偶发瘤,临床多无明显症状,多为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而发现,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术前诊断多依靠影像学检查。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肾上腺节细胞瘤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5例胃间质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肿瘤均单发,呈均匀或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其内可见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腔内型4例,腔外型14例,哑铃型7例。良性19例,直径均〈5 cm,密度均匀,强化较均匀;恶性6例,直径均〉5 cm,密度多不均匀,见囊变、坏死,且强化不均匀。静脉期病变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瘤内见点状钙化灶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可同时观察肿瘤本身、周围脏器及有无转移等重要征象,对鉴别良、恶性肿瘤,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