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原发性疏松症(肾阴虚型)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疏松症(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钙尔奇组(对照组)30例,六味地黄丸组(治疗组)30例,比较治疗12个月后BMD的变化情况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腰椎BM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部位BMD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腰椎、股骨颈骨、Ward’s三角BMD变化率分别为8.45%,4.39%,4.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1),治疗组尿Ca/Cr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有效提高原发性疏松症(肾阴虚型)患者的BMD,尤其是腰椎的BMD,降低尿Ca/Cr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强骨饮对原发I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矿密度、骨折愈合、骨转换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65例原发I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法国Midlink公司生产),分别测腰椎正位(L1-4)和健侧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Torch)(单位为g/cm。),并测定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sTRACP5b)。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自拟中药强骨饮,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则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两组共服用药物6个月。患者于治疗后每月行x线拍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生长情况;治疗6个月后再次测定腰椎正位(L1-4)和健侧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四个部位骨密度值及BAI。P、sTRACP5b,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药强骨饮组4个部位的BMD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Wards三角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q-药强骨饮治疗原发I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能有效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并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吴洋洋  刘高熊  李敬祥 《新中医》2021,53(22):93-96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 例。2 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PKP 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天格胶囊口服。治疗后,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PKP 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PKP,有助于提高患者骨密度,缓解疼痛,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的骨密度及细胞因子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设为治疗组。另选48例健康绝经同龄女性为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补肾中药骨康方治疗。对照组不予服药。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及Wards三角的骨密度。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OPG和RANKL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明显升高,OPG和RANKL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P〈0.01)。治疗后治疗组腰椎、股骨颈及Wards三角骨密度还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OPG和RANK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中药可增加PMOP患者骨密度,降低OPG和RANKL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固肾益精汤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骨折愈合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79例原发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手法整复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固定后,测定患者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三个部位骨密度值,并测定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尿钙/尿肌酐及DPD排泄率。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治疗组服用固肾益精汤日1剂;对照组钙尔奇D每次1粒口服,每日2次,两组共服用药物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生长情况;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三个部位骨密度值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四个部位的BMD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上升(P<0.05,P<0.01,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代谢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肾益精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能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促进了骨折的愈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骨康对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骨钙素(BG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39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服用中药糖骨康汤剂,对照组服用盖天力片,3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BMD、FBG、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BG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MD和血清BGP含量显著上升(P〈0.05或P〈0.01),FBG、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在升高BMD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骨康通过调节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血清BGP含量,降低血糖,抑制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补肾强督法治疗200例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股骨粗隆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降钙素(H—CT)、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羧基端延长肽(CICP)、尿脱氧吡啶啉(DPD)、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骨质疏松症疗效:显效60例,好转94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为77%。治疗后患者腰椎、股骨颈骨、Ward’s三角区、股骨粗隆BMD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胛H、BGP、CICP、BAP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尿DPD、CTX值较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ESR、CRP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BASFI、BASDAI、颌柄距、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补肾强督法可以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及免疫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疏康颗粒联合阿仑磷酸钠(福善美)治疗脾肾两虚兼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予骨疏康颗粒联合阿仑磷酸钠(福善美)治疗,对照组30例予阿仑磷酸钠(福善关)治疗。治疗8周后检测2组患者腰椎(L2~L4)骨密度(BM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分级及检测肝肾功。结果:腰椎(L2~L4)骨密度(BMD)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VAS疼痛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肝肾功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骨疏康颗粒联合阿仑磷酸钠(福善美)治疗骨质疏松症能显著增加腰椎(k~L)骨密度(BMD),明显减轻疼痛,而且不影响肝肾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舒肝健骨方对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ls)内分泌治疗后出现骨量减少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应用Al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均补充钙尔奇D片(含元素钙600 mg和VitD3 125 IU),每日1片。治疗组同时给予舒肝健骨方颗粒剂6 g,每日2次,连续服药6个月。检测治疗前及用药6个月后患者BMD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 LISA)测定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水平,并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用药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L2-4)、股骨颈BMD明显上升(P〈0.01),血清BALP、BGP、TRAP下降(P〈0.05);对照组腰椎及股骨颈BMD降低(P〈0.05),血清BALP、TRAP水平上升(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及股骨颈B MD明显升高,血清BGP、BALP水平降低(P〈0.01),CTx-Ⅱ、TRAP水平升高(P〈0.01)。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骨折1例(5.8%)。结论舒肝健骨方可减轻Al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骨丢失,提高BMD,改善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降钙素(Miacalcic)对绝经后老年妇女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探讨促进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愈合的方法,以提高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经同一组医生行内固定治疗的84例绝经后老年妇女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术后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每天200IU,对照组42例不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BMD)组间差异,进行血TRACP5b、BALP和CTX、尿DPD/Cr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并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经6个月治疗,治疗组有39例得到随访,与治疗前相比,骨密度呈上升趋势(3.7%,P〈0.05),血生化指标测定明显下降,均在正常值低限或低于正常水平。对照组有38例得到随访,Wards区BMP下降明显(P〈0.05),其余各区呈下降趋势,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可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提高骨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邹宾 《新中医》2024,56(1):125-129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 表法将120 例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仙 灵骨葆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简易麦吉尔疼痛问 卷(SF-MPQ) 评分、骨代谢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降钙素(CT)]、正位腰椎L1~ L4、股骨颈、Ward''s 三角区骨密度。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F-MPQ 各维度评分及PTH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正位腰椎L1~L4、股骨颈、Ward''s 三角区骨密度及BGP、CT 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 证候积分、SF-MPQ 各维度评分及PTH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位腰椎L1~L4、股骨颈、Ward''s 三角 区骨密度及BGP、C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 水平,缓解疼痛,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晚期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晚期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肾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124例CRF中晚期患者按肌酐清除率(Ccr)分Ⅲ期、Ⅳ期、Ⅴ期三组;检测患者的肾功能、骨代谢生化指标,用双能骨密度仪检测其骨密度,分析三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T值间的差异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间Ccr、BGP、P、P11H、骨密度T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10.71%、30.95%、69.23%,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与Ccr呈正相关,与prFH呈负相关,与ca和ALP值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慢性肾衰竭中晚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Ccr、BGP、P、PTH值有明显的相关性,与Ca、ALP值不存在相关性,随着肾功能衰竭程度的加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安慰剂对照组)、B组(淫羊藿小剂量组)、C组(淫羊藿大剂量组),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骨密度及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结果 B组、C组能有效提高腰椎及股骨颈的BMD(P0.05),其中C组对腰椎的作用尤为显著(P0.01)。A组各部位的BMD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我们发现所检测的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中,C组经6个月治疗后,β-CTX明显上升(P0.05),B组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A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胶囊可以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大剂量的淫羊藿对腰椎骨密度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马灿泽 《新中医》2011,(9):56-57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及碳酸钙结合益元坚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及碳酸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益元坚骨汤。疗程均为3月。观察腰椎(k~L4)、股骨颈、股骨粗隆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钙(S—Ca)、血清磷(S—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24h尿钙(U—Ca)。结果:2组治疗后BMD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股骨粗隆BM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L2~L4及股骨颈BMD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Ca、ALP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P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护〈0.05)。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分别为31.7%和86.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及碳酸钙结合益元坚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利于类骨质骨化,从而有效增加骨密度,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彭璐璐  张晓 《新中医》2023,55(3):95-98
目的:观察活络骨康丸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MD) 的影响。方法:将102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 例与对照组50 例,2 组均在术后实 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活络骨康丸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及BMD 水平。结果:治疗前,2 组 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Ⅰ型原胶原N-端前 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BALP、BGP、PICP、PINP 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P<0.05);2 组血清TRACP5b、S-CTX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前,2 组胸椎、腰椎BM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胸椎、腰椎BMD 水平均升 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活络骨康丸可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BMD,且安全 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河北以岭医院诊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相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0/50)(P0.05);治疗后2组腰椎、股骨颈处骨密度(BMD)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处BMD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以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β(IL-1β)、IL-6、IL-4、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可明显增加骨密度,下调PINP、CTX水平,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熊巍  王贵梅 《西部中医药》2022,35(3):104-107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软胶囊及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抗骨质疏松胶囊.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强度及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法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悬吊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实验周期21d。实验结束后,取右侧股骨和第4腰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腰椎BMD;三点弯曲实验法及腰椎压缩实验法分别测定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指标;取第3腰椎,制作不脱钙切片测量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腰椎BMD明显降低(P〈0.05),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挠度明显降低(P〈0.05);腰椎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明显降低(P〈0.05);腰椎骨小梁体积百分比、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活性生成表面百分比、骨小梁矿化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可明显增加模拟失重大鼠股骨BMD和腰椎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和腰椎骨小梁体积百分比、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活性生成表面百分比、骨小梁矿化率(P〈0.05)。结论中药复方能促进骨的形成和矿化过程,增加BMD以及增强骨力学强度,从而达到防治骨丢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骨桥蛋白(OPN)水平及其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将120名绝经后妇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MMP-3、骨保护蛋白(OPG)、骨保护蛋白配体(OPGL)和骨桥蛋白(OPN),计算OPN/MMP~3比值,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华氏区和大粗隆的骨密度(BMD)。按WHO标准,将绝经后妇女分为骨密度正常、低骨量和骨质疏松3组。结果:①骨质疏松纽中血清OPN数值(56±20)ng/mL明显高于正常组(26±11)ng/mL,MMP-3的数值(153±121)ng/mL高于正常组(125±101)ng/mL。②骨质疏松组中血清MMP-3、OPN和OPN/MMP-3比值与腰椎正位、股骨颈和Ward’s三角骨密度、血清OPGL数值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和OPG数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OPN水平和OPN/MMP-3比值升高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讨袢增快的嘉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密度(BMD)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65例原发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整复固定后,测定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值,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强骨胶囊每次1粒(18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迪巧维D钙咀嚼片每次2片(1500mg)口服,每日1次,两组共服用药物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情况并进行疗效对比;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股骨颈骨密度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骨痂形成时间短、数量明显增加,骨皮质增厚;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4±2.5)周,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2.5±2.9)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骨密度治疗前(0.621±0.085)g/cm^2,治疗后(0.646±0.090)g/cm^2,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促进骨痂提早形成,增加骨痂生成的数量,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结构,减少外固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