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检测方法对HIV抗体进行初筛检测,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方法通过使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对2794份相同的艾滋病高危人群人员的血清样品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47份,阴性2747份,阳性率为1.682%,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阳性55份,阴性2739份,阳性率为1.968%,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阳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阴性的样品有11份,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阴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样品有19份,经配对χ2检验,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初筛检测HIV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初筛检测结果共同阳性有36份,共同阴性有2728份,总符合率为98.93%。结论提示初筛检测HIV抗体时,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可互相参考,也可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酶联免疫法(ELISA)和金标法检测HIV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其尤缺点.方法 对金标法检测HIV抗体阳性的血清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初筛实验,初筛阳性血清用两种不同试剂复查,复查阳性或不确定血清送确诊实验室检测.结果 金标法检测阳性95例,酶联免疫法初筛阳性66例,不确定4例.确认实验室检测后确诊66例,不确定4例.结论 金标法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差,假阳性率较高.酶联免疫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较理想.综合准确性高于金标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乳胶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符合率。 方法:分别用乳胶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5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做以分析、比较。结果:125例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符合率为:HBsAg符合率98.4% ;HBsAb符合率96% ;HBeAg符合率100% ;HBeAb符合率96% ;HBcAb符合率97.6%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 结论:乳胶层析法简便快速,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不能完全替代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适用于标本初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方小桂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02-103
目的:明确血源性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疗损伤性感染防护和规避医疗纠纷的重要意义,探讨其流行趋势及意义。方法:对在潜江市中心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的血液传染性标记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相关资料进行阶段性回顾。结果:在88 669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血清为12 857例,阳性率为14.5%,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平均水平;丙肝抗体阳性率为0.42%;艾滋病病毒抗体1/2初筛阳性率为0.06%,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阳性率为1.08%。结论:潜江地区病原体感染以HBV为主,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HCV、HIV和TP感染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和685例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685例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抗体阳性674例,阳性检出率为98.39%;抗-TP抗体阳性680例,阳性检出率为99.27%.在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TPPA未检出阳性病例,抗-TP抗体检出7例阳性血清,阳性率为0.37%.结论:TPPA和抗-TP抗体均是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抗-TP抗体作为初筛试验,其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TPPA作为梅毒确诊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阳性揄出率相对较低,但是两种方法均不能忽略,在临床上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五种粪便隐血试剂的使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邻甲联苯胺法、试纸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斑点ELISA(Dot-ELISA)及胶体金法等5种粪便隐性试剂在临床上检测效果。方法:用5种粪便隐性试剂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结直肠癌组和消化道溃疡组的临床标本,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观察各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并进行干扰试验。结果:邻甲联苯胺法和试验纸法简便,快速,但干扰因素多,易产生假阳性;ELISA和Dot-ELISA法具有特异性强和灵敏度较高的特点,但由于方法原理所致,仍受铁剂和过氧化物酶(POD)干扰,且操作繁琐,费时;胶体金免疫方法简单、快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受饮食、药物限制。结论:5种粪便隐性试剂中,胶体金法能满足临床特异、灵敏、快速诊断的需要,是一种理想的粪便隐血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目前检测HBsAg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胶体金免疫法的两种方法对同一患者标本检测的结果误差原因。方法:笔者采用了对高值HbsAg定值血清倍比稀释及高中低浓度HbsAg质控品检测的方法,以检测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及其性能。结果: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具有较大差异(P〉0.05),且不同厂家同种方法的同种试剂灵敏度相差也较大(P〉0.05),对高浓度样品检测也有较大差异。结论:金标法测定HBsAg试条对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4—5ng/ml,与ELISA法比较,特异较高,不易出现假阳性,未发现后带反应;检测所需时间5~30分钟,但试剂成本为ELISA法的4~5倍。只能作为过筛实验,必要时应用ELISA法加以确认,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MP)免疫球蛋白 M(IgM)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 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检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 200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 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对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 IgM 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酶联免疫法检测 诊断准确率为 97.5 %,高于胶体金法检测法的 9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酶联免疫法检测 IgM 的灵敏度、 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胶体金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胶体金法检出时间(1.0 ± 0.3)h 短于酶联免疫法检出时间(24.8 ± 5.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酶联免疫法检测 MP 特异性抗体 IgM,诊断准确性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我院60例乙肝患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化学发光法(CLI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电化学发光法(ECLIA)4种方法均可准确反应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且各种检测方法具有一致性,ECLIA和CLIA在检测敏感性上更有优势.结论:目前各医院广泛使用的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方法具有一致性.ELISA 仍仍可满足当前一般的临床检测需要;CLIA和ECLIA二种方法对于乙肝患者疗效判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选取我市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献血者和梅毒临床患者共2000份血清标本,其中包括170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300份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在300份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295份,TP-ELISA共检出阳性298份,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3%和99.3%.TP-ELISA从1700份健康献血者中检出6份阳性,TPPA未检出阳性,后经确认6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35%.结论: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LISA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判断客观、准确,最适合血站大规模的血液筛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GIA)法检测HBsAg的优缺点。方法:采用GIA法和ELISA法对155份血清标本进行HBsAg平行检测并比较两法的测定结果。结果:ELISA法检测出HBsAg阳性69份,阴性86份。GIA法检测出HBsAg阳性63份,阴性92份;有6份ELISA法阳性结果标本胶体金法没有检出,两法结果总符合率96.1%。若以ELISA法结果作为真值,则G1A法的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6.1%。结论:ELISA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操作程序繁琐,耗时长;GIA法既可单份操作,也可大批量检测,特异性高,出结果快,但敏感性低于ELISA法。两法测定HBsAg各具有优点及不足,应根据具体情况浒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造成金标法快速检测抗-HCV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原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usA)和金标法做比较及稀释试验。结果对我院门诊患者12000例进行检测,ELISA法检测阳性为340例,阳性率为2.8%;金标法检测阳性为350例,其阳性率为2.9%;金标法进行检测的假阴性率为5.3%,假阳性率为0.2%。结论金标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观察直观、省时的检测抗-HCV的方法。临床虽然存在一定的假阴性与假阴性率,可能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试剂自身原因造成,但金标法仍可作为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比较适合的方法推广应用,对于早期发现、控制和预防丙型肝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三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方法:收集住院患者3306份,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对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3306份血清标本中,用TRUST法检测42例阳性,检出率1.27%,用ELISA法检测阳性56例,检出率1.69%,TPPA法检测阳性54例,检出率1.63%。结论:三种检测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性,均存在一定假阴性和假阳性,为了结果可靠性,应对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病人血清采用TP-ELISA与TRUST组合检测,对于TP-ELISA阳性的标本,要用TPPA法做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输血安全性,评估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核酸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对医院患者和献血员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DNA含量检测。结果:经ELISA法检测,346例医院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62份,其中呈HBV—DNA阳性1例(1.5%);在300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标本中,6例呈HBV—DNA阳性(2%),其中78份HBsAg阴性三项抗体分别阳性的标本检出HBVDNA阳性4例(5.1%),222份ELISA法全阴性的标本检出HBVDNA阳性2例(0.9%)。结论:本地区人群存在HBsAg阴性的HB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提高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假阳性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方法:对我站1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为弱阳性的标本,为明确诊断,再次经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并对其中检测结果为假阳性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寻找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影响因素。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有很多因素能导致结果为阳性,包括标本内物质干扰、试剂盒抗原不纯、检验过程因素、洗板因素等。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肝抗体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为避免此情况,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规程操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复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胶体法检测EV71 IgM抗体与RT-PCR法检测EV71病毒核酸在手足口病诊断的优劣。方法:标本选取248例手足口疑似病例,分别采用血清金标法检测EV71肠道病毒IgM抗体,咽拭RT-PCR法检测EV71-RNA。结果:2012年3月~2012年4月对248例疑似病例进行胶体金法检测,EV71阳性率为16.94%(42/248),RT-PCR法检测阳性率为19.35%(48/248)。其中2例金标法检测阳性采用RT-PCR法检测为阴性。EV71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的特异度为96.15%,灵敏度为83.33%。结论:EV71胶体金法可作为EV71感染的初筛早期快检,在临床诊治和流感爆发疫情处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假阳性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方法:对我站1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为弱阳性的标本,为明确诊断,再次经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并对其中检测结果为假阳性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寻找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影响因素.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有很多因素能导致结果为阳性,包括标本内物质干扰、试剂盒抗原不纯、检验过程因素、洗板因素等.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肝抗体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为避免此情况,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规程操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复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梅毒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方法:8953例体检者均应用化学发光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k(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以苍白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为判断标准。结果:ELIS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为1.20%,CLI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为1.61%,TPP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为1.14%;ELIS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高于TPPAfL-(P〈0.05),CLI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与TPPA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LI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高于ELISA法(P〈0.05)。结论:应用CLI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较ELISA法高,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全分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eG)的异同。方法:采用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67例血清标本中全分子HCG。结果:167例血清标本用胶体金试纸法检测阴性54例f其中假阴性例1例),弱阳性24例,阳性37例,强阳性52例。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5IU/L者44例、〉15~1830271IU/L者123例。两种方法经配对X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x=8.1,P〈0.005)。结论:胶体金试纸法较化学发光免疫法简便快速,但有假阴性。化学发光免疫法灵敏度、精密度较胶体金试纸法高,但线性范围稍窄。胶体金试纸法测定结果结合临床可用于估计化学发光免疫法血清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 (Pre-S1)、乙肝病毒基因组 (HBV -DNA)、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记物检测的结果分析。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10 0份血清标本中的Pre -S1、乙肝五项和HBV -DNA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五项检测得到 8种模式的结果 ,Pre-S1阳性率为 67% ,HBV -DNA阳性率为 72 %。结论 Pre -S1较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物更为敏感 ,是临床对乙型肝炎更为完善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