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 ,但由于某些药物刺激性较强易造成局部疼痛 ,许多患者不愿选用肌肉注射。为减轻患者痛苦 ,笔者根据经络学说 ,采用穴位按摩进行无痛法臀部肌肉注射 ,经临床 3 0 0例 (180 0人次 )的应用 ,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有效率达 97.9% ,现介绍如下。1 操作方法按常规注射法让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 ,注射前先标出准确位置 ,指导患者或陪同人员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对准穴位 ,由轻至重按摩至该处有明显麻胀感时 ,再按常规肌肉注射法快速进针 ,缓慢推药 ,快速拔针。主穴 :秩边穴 ,位于臀裂顶点旁开 3寸处 ;配穴 :胞盲穴 ,位于秩…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范围很广,从头颅损伤到四肢骨折;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到股骨头坏死;从婴幼儿骨折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只要有瘀血征象,便可采用活血化瘀之法,现将近年来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骨科疾病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操作简单、方便,能迅速发挥药效.但是肌肉注射引起局部疼痛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对120例肌肉注射病人进行疼痛程度的观察,分析产生疼痛的原因,进而探讨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局部加压法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的效果;方法采取单盲对照,观察两种方法肌肉注射后疼痛改善的状况,统计分析采取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局部加压法疼痛人数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加压法减轻肌肉注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心理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对骨科患者术前术后有计划地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的心理状态,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在骨科中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骨科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把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自理水平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水平评分...  相似文献   

7.
韩松辉  郭树农  王锐 《中医正骨》2003,15(7):24-24,14
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四肢骨髓炎并骨皮缺损和肢体骨肿瘤等是骨科中的常见病 ,其中对骨缺损范围较大或需行瘤段切除重建的患者 ,目前临床多采用带血管骨肌皮瓣移植手术进行治疗。为确保手术的成功 ,术前常规需行肢体动脉造影 ,以了解病变部位及骨肌皮瓣供区动脉血液供应情况。以往多采用经股动脉、腋动脉或肱动脉直接穿刺法来行肢体动脉造影。近年来我们采用介入导管法行肢体动脉造影 5 6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 ,男 4 6例 ,女 10例。年龄 13~ 6 2岁 ,平均 34.8岁。造影部位上肢 5例 ,下肢 31例 ,同时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方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根据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的护理方式)和实验组(全程健康教育方式)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实验组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方式.然后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骨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8例实施无痛人流手术进行引产的患者为治疗组,选取我院同期98例实施常规人流手术进行引产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引产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镇痛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在引产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减小对患者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连月卿  黄锦芬 《光明中医》2013,28(2):392-393
目的探讨Z型肌肉注射法在减少药液外渗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因先兆流产而需使用黄体酮肌肉注射的女性患者36例,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法,对每例病人分别在左、右两侧臀大肌进行Z型肌肉注射法和常规肌肉注射法,统计药液回渗发生率。结果 Z型肌肉注射法比常规肌肉注射法药液回渗发生率低,两者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型肌肉注射法可防止药液外溢,有利于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可减轻注射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探寻降低病人痛苦,提高胃肠镜检查治疗的准确性。方法将2009年6~12月收治的108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治疗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4例,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前,采用健忘镇痛麻醉处理,后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普通胃肠镜检查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下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痛苦少,依从性高,未发生不良反应,效果比较理想,而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躁动、喉咙不适等情况。结论无痛胃肠镜无论在安全性上还是适应证上,都比在传统的内镜或未给予麻醉下进行,更为理想,临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人工流产为避孕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之一,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采用笑气在无痛流产中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骨科无痛病房管理模式下患者对于疼痛的自我感受以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需进行内固定治疗及术后中医康复治疗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入院后给予常规骨科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给予无痛病房管理,对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及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科无痛病房的创建能够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治疗的正确护理措施及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检查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给予接受胃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处理,观察患者的检查治疗效果。结果:1066例实施无痛胃镜检查均进行丙泊酚麻醉,效果理想,检查治疗较为顺利。对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治疗前及检查治疗后进行身心护理可以使检查治疗进行顺利。结论:应用丙泊酚对无痛胃镜患者进行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有助于检查治疗顺利进行,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桃红四物汤已成为中医,临床广泛使用的活血化瘀方剂之一,近代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如血管性头痛、冠心病、血栓性静脉炎,取得满意疗效;同时相关的骨科基础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有一定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然其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刺激性强的药物给予肌肉注射时达到无痛,出针后并发症(青紫、出血、疼痛)减少。方法:设对照组,随机选取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中西医结合科住院需进行维生素B1、B12注射的病人,采取传统的“两快一慢”及揉压第4腰椎夹脊穴均匀椎药注射法各100例,观察对肌肉注射的疼痛反应。结果:两组对疼痛的反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取揉压第4腰椎夹脊穴匀速推药进行肌肉注射无痛,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7.
X线测量和理学测量是目前骨科临床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它们在骨科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X线测量和理学测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12月~2007年5月兴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28例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428例患者未发生特异性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伤残率大幅度降低,收效良好。结论:健康教育很好地贯穿于骨科护理是骨科病人康复的重要保障。护士应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必须的护理行为去自觉地实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应用的金黄膏出自《医宗金鉴》,原方由十味药材配伍而成,其功效为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临床多以外科应用为主,治疗诸般顽恶肿毒,"随手用之,无不应效"。在骨伤科多用于伤后感染邪毒,局部红肿热痛  相似文献   

20.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在骨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斌 《四川中医》1999,17(2):38-38
从1996年9月至1997年3月,笔者采用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642例各种骨科疾患压迫神经所产生的肢体麻木、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在骨科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642例病人中,男性386例,女性256例;年龄29~对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15年。全部病例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颈椎病157例(N根型129例,脊髓型28例),腰椎管狭窄症102例,肘尺神经沟炎16例,臂上神经炎19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手足麻木、疼痛、乏力等临床症状,其中427例病人经过CT、MRI或脊髓造影加以确诊,而尺神经沟炎和臂上N炎经过临床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