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医院监测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贺州中医院2006-2008年上半年医院监测资料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影响。结果:通过对2年半的医院监测资料与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进行相关性分析,监测阳性结果与医院感染隐患成正相关(p〈0.001)。结论:医院监测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历的调查,了解院内感染的发生、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前瞻性及目标性监测相结合,对21376例住院患者进行监测并对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院内感染200例,发生率为0.94%.其中呼吸道感染112例,占56%;泌尿道感染58例,占29%.结论:加强医院感染源监测并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水平,加强病房通风,减少人员流动,严格进行空气消毒,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对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专人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制定目标,综合干预,及时信息反馈,效果评价,纠正偏差。结果: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率由9.07%下降到6.32%(p〈0.05),科室医院感染漏报率由17.1%下降到4.4%(p〈0.05),医院感染相关问题由13次下降到1次(p〈0.01),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由43次下降到19次。结论:专人进行目标性监测切实可行,对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等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目标监测和跟踪干预,能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现率,能更好地研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加强护理管理,严格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对2010年和2011年全年收治住院的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率监测的比较,总结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加强护理管理后,感染部位例数和感染率由2010年的3.47%降至2011年2.15%(P〈0.01)。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做好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培训,发挥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监测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和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方法:对ICU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监测782人次,发生医院感染42例,医院感染率5.37%,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5例,下呼吸道感染率3.2%.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病区,下呼吸道感染占医院感染部位构成首位,加强预防控制下呼吸道感染措施,是降低ICU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莫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67-68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09月01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9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06%。泌尿道感染是我院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39.17%,一联用药11.34%,二联用药13.40%,三联用药1.03,四联用药12.37%。结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减少预防用药,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评价N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对入住NICU48h的患儿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同时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预防控制感染,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病例2172例,干预前后感染发病率是10.21%和5.37%(P0.05);调整日感染率分别是3.98‰和1.78‰(P0.05);体重2500组别患儿干预前后感染发病率有明显差异;1000ɡ体重≤1500ɡ组别患儿日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发病率分别是12.05‰和0.00‰;未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结论: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便于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肺科住院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后的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和感染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 a来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640例,发生医院感染49例次,感染率7.7%。上呼吸道感染35例(5.5%),下呼吸道感染率11例(1.7%),其他部位感染3例(0.5%)。结论加强医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感染的监测与预防,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中医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医院感染监测网制定的全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该院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16日、2013年7月11日全院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现患率,并对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3.30%、2.2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46.15%,其次为泌尿道(19.23%)、手术切口(11.54%)和胃肠道(11.54%)。医院感染病原体共检出20株,其中前四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8株占40.00%,铜绿假单胞菌4株占20.00%,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15.00%,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15.00%,其余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占5%,大肠埃希菌1株占5%。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5.87%、38.70%、37.57%;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57.55%、63.11%、62.50%。结论:通过3年现患率调查,做到及时掌握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的现状,明确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医院针对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开展了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减少院感暴发流行的发生,为制定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入院处置室全面综合性监测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目的。全面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全院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的综合性监测。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并完善细菌监测指标(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结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使入院处置病人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结论通过良好的卫生技术监测加以预防,确保医院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ICU中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和环境物品污染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2014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230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分析,并进行相关环境物品的微生物学监测。结果:感染发生占13.14%,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分别占63.6%、8.05%和11.94%。在工作状态下,环境物品感染的发生率占56.0%。结论:ICU感染发生率较高,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环境物品的感染情况也较严重,应建立和完善ICU的感染监测制度,加强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防和控制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提高患者透析质量。方法:定期对血液净化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透析用水、透析液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2013年检查总标本84份,总合格率95.2%,其中空气100.0%、医务人员手75.0%、物体表面100.0%、透析用水95.8%、透析液100.0%。结论:血液净化室定期进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科学地设计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方法:在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从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控制的实际需要出发,立足管理,重视流行病学原理,根据传染病专科医院业务特点,建立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控制的设计与实施,使其具行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结果:经过贯彻实施,已初步获得可观的临床效果,使院内各领域依次逐步建守了完善和效率较高。结论:建立于完善传染病专科医院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与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眼科住院的患者医院感染因素,从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保证医疗质量的安全。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眼科住院患者554例进行监控,对发生医院感染的48例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其因素。结果:患者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环境因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均是造成眼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做好控制措施,从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引起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是很多方面原因造成,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完善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从而降低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目标性监测提供有力的依据,增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改进感染控制措施,我院感染科工作人员于2011 年9 月19 日(0:00-24:00)对全院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儿童输液室管理,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医务人员和保洁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结果:2013年儿童输液室,干预前后6个月输液室环境空气监测不合格情况明显降低(P0.01),保洁人员工作质量干预执行前后六个月监测结果有明显的改进(P0.01)。结论:加强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以保障医疗安全,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将2011年MDRO感染患者15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2012年3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比较2组患者MDRO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MDRO医院感染率(5.97%)较对照组(3.0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DRO感染监测中,前瞻性监测优于回顾性监测,能及时发现菌株并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MDRO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8.
潘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70-71
目的:了解中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状况,分析发生相关因素,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2004年~2008年45423例住院患者的感染病例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423例住院患者,感染病例1371例,感染率3.02%,ICU、肿瘤科、老年科和神经内科是感染高发科室;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感染居首,占71.85%;易感因素以慢性疾病多见,占61.05%;侵入性诊疗操作常见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或插管,分别占42.69%和25.73%;医院感染病原菌G-杆菌占73.29%,常见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G+菌占20.55%,以金葡菌为主,真菌占6.16%.结论:加强高危科室感染管理,对高危人群重点监控、采取干预措施,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菌素,以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贯彻落实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2~2009),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制定医院内感染控制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方法:采用翻阅病历和床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所有参与调查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登记、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958例,实际调查958例,实查率100%,医院感染现惠率3.24%,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45.2%,住院患者抗菌素使用率48.2%。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面、有效,短期内了解我院医院内感染的现状,根据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目标性监测,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探讨中风病患者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神经科中风患者60例呼吸道感染病例设为感染组,随机抽样6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为非感染组,拟定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设置统一的两组表格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结合前瞻性监测.结果:中风病人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因素与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插胃管、吸氧、吸痰等)、年龄大、卧床时间长短等有关.结论:注意无菌操作,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做好预防性的消毒与隔离,加强中风病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