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重建钢板、锁骨钧铜板、保守治疗四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自2003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治锁骨骨折177例,男118例,女59例。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147例,克氏针钢丝内固定82例,重建铜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60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5例;保守治疗30例。术后随访分析四种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克氏针组78例术后4-12周愈合,3例克氏针滑移术后4个月愈合,1例去除克氏针后再骨折,重新钢板固定1年愈合;保守治疗组于3-12周愈合,2例畸形愈合;重建钢板组及锁骨钩铜板组全部于术后6-16周愈合。结论: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重建铜板及锁骨钩固定优于克氏针固定,保守治疗畸形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共42例,分别应用锁骨钩钢板固定30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12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按Karlsson标准评估,锁骨钩钢板固定组的疗效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2χ=7.9515,P=0.0048),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P=0.0044)。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是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克氏针胸骨端逆行穿针固定和肩峰端逆行穿针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简单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锁骨中段简单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胸骨端组和肩峰端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克氏针胸骨端逆行穿针固定和克氏针肩峰端逆行穿针固定治疗,术后患肢均以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4周。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总体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2±5.2)min,(34.8±4.6)min,t=0.249,P=0.753];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47±4.95)分,(89.10±6.03)分,t=1.661,P=0.102]。术后6个月时,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锁骨骨折的疗效标准评定,胸骨端组治愈28例、好转2例,肩峰端组治愈26例、好转3例、未愈1例。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81,P=0.378)。拔除克氏针前,胸骨端组2例发生针尾部疼痛、1例发生克氏针松动,肩峰端组10例发生针尾部疼痛、8例发生克氏针松动,胸骨端组针尾部疼痛和克氏针松动的发生率均低于肩峰端组(χ2=0.667,P=0.010;χ2=6.405,P=0.011)。结论:克氏针胸骨端逆行穿针固定与克氏针肩峰端逆行穿针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简单骨折的疗效相当,但前者术后针尾部疼痛和克氏针松动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医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浅析,探讨临床运用经验。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医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结果2008年1月-2011年9月,选择2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医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无切口疤痕形成,内固定拆除简便。  相似文献   

5.
陈成军 《光明中医》2012,(9):1768-1769
目的比较采用钩状钢板与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外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笔者于2006年6月~2010年6月采用钩状钢板治疗68例锁骨外1/3骨折,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64例锁骨外1/3骨折。结果前者68例患者,随访12~16个月,全部正常愈合。后者64例患者,随访12~16个月,62例患者全部正常愈合,6例患者出现克氏针松动退出,导致固定失败二次手术。结论采用钩状钢板治疗锁骨外1/3骨折固定可靠,成功率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术后功能恢复快,明显优于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  相似文献   

6.
莫洪耀 《中医正骨》2003,15(12):18-18
锁骨中段长斜形粉碎性骨折临床常见 ,手术切开复位后 ,行单独的克氏针固定或环抱式记忆钢板固定 ,难以做到坚强固定 ,造成术后骨折断端向上成角或记忆钢板松动滑脱。作者从 2 0 0 0年起 ,采用克氏针及环抱式记忆钢板联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长斜形粉碎性骨折 16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年龄 18~ 5 4岁。病程最短3小时 ,最长 7天。术前锁骨正位X线片示锁骨中段长斜行粉碎性骨折 ,骨折面长 4~ 5cm ,近断端向上移位 ,远断端向下移位 ,远近断端间有 1~ 2块蝶形碎骨片。2 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 ,患侧…  相似文献   

7.
【例 1】患者覃某 ,女 ,2 5岁。 1999年 6月 8日来诊。患者于 1999年 2月因车祸致右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在某市级医院行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术 ,术后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术后 4周 ,内固定克氏针松动 ,针尾突出肩部皮肤 ,X线片示骨折处有少量骨痂生长 ,骨折对位对线良好。予以拔除内固定克氏针 ,以后未再复查。半年后患者仍觉右锁骨处疼痛 ,右上肢活动受限 ,来我院就诊。X线片示右锁骨中段陈旧性骨折 ,断端分离 1cm ,成角 15° ,原内固定之钢丝在折端间。以右锁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收住院。行右锁骨骨折骨不连切开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肱骨髁间骨折克氏针固定术中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分析2009年7月-2014年2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并采用克氏针固定的31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术中护理配合的作用。结果:23例获得随访,时间13-20个月,平均15.2个月。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曲95-125(°),平均112(°),伸直丢失11-34(°)。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6.7周。用改良Cassebaum评分法评价肘关节功能,优4例,良18例,可9例。2例针道感染,4例克氏针退出,2例尺神经牵拉伤后恢复,1例克氏针断裂。随访23例中19例可进行日常劳动。结论:肱骨髁间克氏针固定手术术中过程较复杂,加以术中护理配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21年7月,采用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患者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11~16岁,中位数12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其中横断形骨折18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17例。左侧26例,右侧9例。均为AllmanⅠ型锁骨骨折,锁骨髓腔最窄处均大于2.5 mm。受伤至手术时间2 h至5 d,中位数5 h。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中位数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8周,中位数7周。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94.0±1.2)分。3例出现皮肤激惹症状,取出克氏针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无感染、退针、骨折再移位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邹军  秦文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59-60
目的:探讨运用髓内固定,如克氏针和锁骨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11年12月治疗锁骨骨折57例,其中克氏针23例,锁骨接骨板11例,锁骨重建接骨板10例,锁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13例。结果:本组病例常规告知出院后1月复查X线,随访6~12m。其中,克氏针内固定发生折弯2例,脱出3例,再次手术2例,针尾处疼痛不适感10例,针尾感染5例,切口疼痛3例,畸形愈合2例。锁骨接骨板发生患侧疼痛1例,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按韩平良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病例疗效为锁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锁骨接骨板>重建接骨板>克氏针内固定法。结论:成人的锁骨骨折时,骨组织与邻近部位的软组织损伤较重,骨愈合能力及塑形能力减弱,治疗方法常规行锁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是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锁骨骨折(中段)120例。结果:采用克氏针固定发生退针18例,其中1例出现骨端分离不愈合,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愈合。采用1/3管型钢板固定有2例发生钢板断裂,经再次手术用锁骨解剖钢板固定植骨而痊愈。锁骨解剖钢板及锁定钢板固定无钢板松动及断裂,无骨折延期愈合。结论:锁骨骨折(中段)患者手术尽量选用解剖型钢板或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也需尽早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锁骨钩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5例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49例用克氏针内固定,46例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果克氏针组优良率为76%,锁骨钩板组优良率为9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收治的4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石膏托固定。结果:术后随诊时间6个月-12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儿骨折均于手术后3—6周(平均5周)达到临床愈合,治疗过程中无l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和骨折再移位。优3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8%。结论:闭合复住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确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各型锁骨骨折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克氏针、重建钢板及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且获随访的56例锁骨骨折患者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72个月(平均30.5个月),大部分骨折在2~3个月达骨性愈合,发生针尾及切口感染各1例,骨不愈合2例,克氏针滑出1例,针尾刺痛3例,克氏针及钢板断裂各1例,除2例骨不愈合者肩关节功能轻度受限外,余肩关节功能均正常。结论克低针内固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但固定强度低、并发症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骨折内固定强度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符合AO原则。锁骨钩钢板强度大,适合于锁骨肩峰端骨折或伴有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空心螺钉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62例(克氏针内固定组)。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Cooney腕关节评分、腕关节旋转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18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12个月,空心螺钉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Cooney腕关节评分均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χ~2=6.674,P=0.010;(91.27±6.52)分,(85.32±4.62)分,t=2.530,P=0.014];2组患者腕关节旋转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6,P=0.069)。克氏针内固定组5例发生克氏针退针;其中3例克氏针松动导致腕部疼痛明显,提前取出克氏针后腕部疼痛显著减轻;2例腕部疼痛较轻,未予以特殊处理,术后12个月常规取出克氏针后腕部疼痛消失。空心螺钉内固定组患者未发生螺钉松动。2组患者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8,P=0.059)。结论:采用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相较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二者的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5例各型锁骨骨折行克氏针内固定。按骨折形态、骨折位置及骨折时间进行分型,其中横断骨折19例,粉碎性骨折28例,斜行骨折18例;新鲜骨折54例,陈旧骨折11例。结果:经2~18个月随访,绝大部分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应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固定可靠克氏针内固定锁骨骨折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该手术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中医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2例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1例出现克氏针松退,2例出现克氏针尾皮肤应激。其余无感染、骨折畸形愈合、骨折未愈等。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可恢复正常解剖结构,缓解疼痛,使患者尽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5岁。主因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8个月,阴道有脓性分泌物2个月于2003年9月2日入院。8个月前患者因意外发生股骨颈骨折,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共用克氏针7根,每根长12cm。2个月前患者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色黄,但未检查及治疗。现患者行克氏针取出术,经X线检查示克氏针穿过左侧股骨约8cm进入骨盆,遂收入院治疗。查体:T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闭合复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锁骨中段骨折,实验组为采用中医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者(83例),对照组为采用切开复位LCP锁定钢板内固定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情况及术后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结果:随访20个月以上,结果在手术耗时、出血量等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骨折愈合时间上及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骨折,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14例掌指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 A、B 两组,每组各57例。A 组患者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 组患者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A 组患者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 B 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9.5%,高于 B 组患者的7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 B 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在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