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瘦素 (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成骨细胞 ,并观察其形态及功能变化。采用 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 L 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同时观察不同浓度 L eptin条件下骨钙素浓度的变化 ,并用细胞总蛋白较正。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大多呈长梭型 ,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骨钙素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培养液中加入 β-甘油磷酸及 L-抗坏血酸后钙茜素红染色阳性。在加入不同浓度 L eptin后第 1、2、3天 ,人成骨细胞增殖无显著变化。L eptin可刺激骨钙素分泌 ,呈浓度依赖性 (P<0 .0 5 ) ,但无时间依赖性 (P>0 .0 5 )。结论  L 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无影响 ,但可刺激人成骨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pBLAST49-mVEGF基因导人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观察外源性VEGF在成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对成骨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成骨细胞分泌骨钙素和Ⅰ型胶原的影响。结果同步培养后第1、2d,pBLAST49-mVEGF基因转染组细胞数大于对照组,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d开始,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AST49-mVEGF基因转染组第1~5代细胞(G2/M+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pBLAST49-mVEGF基因转染组第1~5代细胞合成分泌骨钙素浓度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AST49-mVEGF基因转染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补肾健骨汤体外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为实验模型,用常规计数法每日同时间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连续7 d,观察补肾健骨汤提取液及载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酶免法测定培养第5天细胞内骨钙素的含量.结果补肾健骨汤提取液及载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提取液的作用在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提取液与载药血清均提高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健骨汤体外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致敏淋巴细胞对兔颅骨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致敏淋巴细胞对兔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 经酶消化法从新生兔颅骨中分离成骨细胞,进行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成骨能力的检测。从经铬(Cr^6 )致敏的新西兰兔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并提取其培养上清液(LCM),并分别观察在无LCM、加未经抗原(Cr^6 )刺激的LCM和加经Cr^6 刺激的LCM等3种情况下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分泌的情况。结果 从兔颅骨分离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在长期培养中能够形成钙化结节。致敏淋巴细胞培养介质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碱性磷酸酶的分泌,抑制骨钙素的产生。经方差分析检验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致敏淋巴细胞能够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可导致骨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生长期长骨成骨细胞增殖影响及受体后作用机制.[方法]用四唑蓝比色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观察不同浓度胰岛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和胞内P44/42MAPK及其磷酸化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具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0-7mol/L时促增殖作用最强,96 h后细胞增殖进入平台期.用不同浓度胰岛素急性刺激成骨细胞各组的p4/42MAPK表达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44/42MAPK磷酸化程度随加入胰岛素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组间P<0.05);经胰岛素慢性处理后的各组的P44/42MAPK表达量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44/42MAPK磷酸化程度却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组间P<0.05).[结论]胰岛素能以生长因子样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刺激成骨细胞生长,但高胰岛素状态以及长时间的胰岛素作用后此种增强效应消失.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MAPK信号途径参与了促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丹参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丹参对SD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的SD大鼠头盖骨,胶原酶法培养成骨细胞,用MTT法来测定不同浓度丹参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24、48、72h不同时段的促细胞增殖作用;采用碱性磷酸(ALP)活性观察上述药物的促细胞分化作用。结果:0.05%、0.10%、0.15%的丹参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率提高(P〈0.05);不同浓度丹参可使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增强(P〈0.05)。结论:丹参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strodiol)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雌激素(estrogen)与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AGE)共存对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加入大鼠成骨细胞培养体系,不同作用时间,观察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17β-雌二醇与AGE共存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7β-雌二醇>10^-9mol/L主要表现为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10^-10和10^-11mol/L则显著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P<0.01,P<0.05);10^-12-10^-14mol/L的17β-雌二醇培养48h显著抑制成骨细胞增高(P<0.01),10^-6-10^-8mol/L 17β-雌二醇存在下培养24,48,72h,均表现出显著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10^-10mol/L 17β-雌二醇与400-1000mg/L AGE共同存在,培养24h则均表现出促增殖作用(P<0.01)。结论:雌激素在生理浓度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低于生理浓度具有促增殖活性,浓度进一步降低,再次出现抑制作用,且适量浓度的雌激素与高浓度AGE共存时,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的单体成分大黄素对胰岛β细胞NIT-1增殖、凋亡及胰岛素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分别作用于NIT-1细胞不同时间。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收集细胞,以Annexin V/PI染色,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基础和高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结果2.5μg/mL大黄素作用于NIT-1细胞时对其增殖无明显影响,5.0μg/mL以上对NIT-1细胞增殖的影响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降低(P〈0.01);0~25.0μg/mL大黄素分别作用于NIT-1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0~5.0μg/mL大黄素分别作用于NIT-1细胞24h后,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高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在大黄素0和2.5μg/mL组间无差别,而在5.0μg/mL组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素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并抑制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雌激素刺激大鼠成骨细胞分化与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加入含雌激素(17β-E2)培养的第2代大鼠成骨细胞中,分别于培养3、6、9、12天时,使用PNPP法和放免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培养基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含量,并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结果:ICI118551可提高雌激素刺激成骨细胞培养上清中碱性磷酸酶浓度促进细胞增殖,尤其当其浓度为10-5及10-6mol/L时,但对成骨细胞培养上清中骨钙素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结论: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能够显著促进雌激素刺激大鼠成骨细胞的释放和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消化法从新生小鼠颅盖骨中分离和培养成骨细胞;用组织化学染色和矿化结节法进行细胞鉴定;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淫羊藿苷浓度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同时通过检测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观察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各浓度组比较,10μg/L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均有促进作用,且作用最强,最为持久。结论:浓度为10μg/L的淫羊藿苷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增强其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GHD)JL童血清瘦素(LEP)、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及两者相关性分析。方法 分别测定32例GHD儿童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3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LEP、OC,比较各组差异,并对LEP和O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HD治疗前组血清LE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hGH治疗3个月后LEP较基线值显著性降低。而GHD治疗前组血清O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rhGH治疗3个月后OC较基线值显著性增高,血清LEP、OC无显著相关性(r=0.281,P〉0.05)。结论 GHD儿童LEP水平的改变依赖于GH引起的体脂量的变化;GHD儿童骨代谢的调控很可能与LEP无关。  相似文献   

12.
人骨膜源性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建立人骨膜源性成骨细胞体外实验模型。方法;以人骼骨骨膜为材料,通过植块培养法进行细胞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培养液中骨钙放免分析等进行细胞学鉴定。结果:成骨细胞为成纤维细胞型,,贴壁生长,形态多样化,HE染色细胞轮廓清晰,核内可见2~3个核仁;细胞的ALP染色淡了性;培养液中检测出较高浓度的BGP。结论:可以利用人骨膜灯民骨细胞的体外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构建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真核表达质粒,探讨重组质粒对体外培养胎兔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为转基因治疗骨科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RT-PCR扩增人肝脏中hHGF全长cDNA片段,克隆入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中,用脂质体法将pcDNA3.1( )-hHGF质粒转染成骨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HGF基因在成骨细胞内的表达;MTT法和FCM检测pcDNA3.1( )-hHGF转染后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hHGF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合成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hHGF真核表达质粒,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显示转染成骨细胞后细胞内hHGF mRNA呈现高水平表达;MTT法和FCM检测显示重组质粒转染后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S期细胞比例增多;ELISA法检测到hHGF在细胞中有分泌性表达.转染重组质粒的成骨细胞合成碱性磷酸酶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成骨细胞经基因转染后可以表达hHGF,外源性hHGF基因能够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5.
地塞米松和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培养,A组加入1×10-7 mol/L的地塞米松、1×10-7 mol/L的辛伐他汀和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为1 g/L);B组加入1×10-7 mol/L的地塞米松和与A组等量的DMSO;C组只加入与A组等量的DMSO作为对照.96 h后,以RT-PCR一步法分析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率.结果:A、C组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量及细胞增殖率均高于B组(P<0.01),A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对抗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腰密骨片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转染12×SBE-OC-Luc报导基因的成骨细胞株OCT-1细胞(以下简称12×SBE-OC-Luc-OCT1细胞),采用健腰密骨片含药血清进行干预48 h,并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纯化蛋白(50 ng/ml)为阳性对照。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中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骨钙素(osteocalcin)和BMP2mRNA的表达以及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法检测成骨细胞12×SBE-OC-Luc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健腰密骨片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显著增加成骨细胞中typeⅠcollagen、osteocalcin和BMP2的mRNA表达量(P0.05);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中BMP报导基因12×SBE-OC-Luc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健腰密骨片可通过促进BMP2、typeⅠcollagen和osteocalcin的表达及BMP信号通路报导基因12×SBE-OC-Luc的活性,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 and osteogenic revulsant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in different dosages on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esis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 in SD rats were investigated. Rat BMSC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induced by rhBMP-2 in different dosages (10, 50, 100 and 200μg/L)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steogenic revulsants. MTT colorimetric assa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liferation, activity of alkaline phosphoric (ALP) and osteocalcin were measured at 3rd, 6th, 9th, 12th da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hBMP-2 and osteogenic revulsants could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towards osteoblast phenotype. The proliferation of BMSCs could be enhanced by rhBMP-2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expression of osteoblast ph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by using both of them than by using them alone, which was verified by the activity of ALP and osteocalcin.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rhBMP-2 and osteogenic revulsants could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simultaneously induce and maintain the expression of osteoblast phenotype of BMSCs in ra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