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早期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过早进食会加重以上表现。文献报道多是靠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维持或最初几月先肠外营养(PN),待患者肠道发生适应性改变后再行肠内营养(EN)。我们收治了7例SBS患者,直接采用早期经口饮食治疗,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肃梅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99-199
目的:通过循证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治疗的38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按序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组EN)14例与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TPN)24例。术后24小时分别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PN+EN组在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较T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应联合应用肠内营养,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有利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液囊空肠管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使用液囊空肠管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86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46例,肠外营养(PN)40例。EN组通过液囊空肠管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PN组给予静脉营养。检测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指标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术后EN组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IgA、IgG、IgM及CD3、CD4/CD8较PN组上升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P〈0.05) 术后住院时间EN组较PN组短(P〈0.05) 并发症及营养治疗费用EN组较PN组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日、减轻营养治疗费用,液囊空肠管应用有安全、无并发症及便于护理优点。  相似文献   

4.
赵园 《中国医疗前沿》2013,(10):34-34,26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对69例危重患者进行PN(肠外营养)、EN(肠内营养)相结合的个性化营养支持,观察效果和并发症。结果营养支持时间7-45d,平均13d,其中TPN(全肠外营养)0-10d,PN+EN 3-32d,TEN(全肠内营养)0-22d。并发症为PN深静脉导管感染1例、难治性高血糖1例,EN严重腹泻1例。结论 PN、EN相结合的营养支持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小,可以满足机体对热量和氮的需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王瑞军  邓红  朱军民 《甘肃医药》2010,29(4):399-40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按序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12例,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组20例。术后24小时分别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EN+PN组在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较T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PN应联合应用EN,逐渐过渡到TEN,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有利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支持(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组33例和EN加肠外营养(PN)治疗组45例。观察两组并发症例次、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的差异。结果:EN+PN治疗组的并发症例次、病死率、平均住院日均低于TPN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平均住院日,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老年胃癌病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胃癌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45例)和肠外营养(PN)组(47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短,住院费用较PN组少,差异有极显著性(t=5.79、85.30,P〈0.01)。结论老年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规范进行EN能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8.
韦文科 《华夏医学》2003,16(2):180-182
目的:强调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对脑中风康复有重要意义。方法:将9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早期给肠内营养(EN),并同时予肠外营养(PN)补充EN不足量;B组给PN并≥2周;C组早期给予EN和(或)传统的延迟性EN,并对各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患者由于早期给EN,并予PN,各项营养指标优于B、C组,且并发症少;B组单纯给PN,费用高,容易引起感染、代谢紊乱;c组虽然早期给予EN,但由于脑中风急性期胃肠道功能不足,虽然保护了胃肠粘膜,但由于早期营养不足影响了免疫功能,致使并发症高,治疗不尽人意。结论:脑中风患者早期联合进行EN、PN是临床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中风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支持,PN组患者使用肠外营养支持,并观察记录各项营养指标和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第7天体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N组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增加更明显(P〈0.05),EN组的临床指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半流质时间)均比PN组短(P〈0.05),且EN组的并发症比PN组少。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作为首选的理想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ASP)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以近两年来收治的36例ASP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肠外营养(PN)组18例,早期肠内营养(EN)18例。PN组行TPN支持,EN组从入院起或术后经鼻进行空肠营养(进入空肠30cm)。监测两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血清前蛋白、体重、白蛋白,并发症、治愈率和费用的差异。结果:入院后1周内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较正常水平有明显下降,2周后在EN或PN支持后基本恢复到以前水平。EN、PN在营养恢复作用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淀粉酶升高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但EN组在感染、器官功能损害、治疗费用方面均低于PN组;治愈率高于PN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ASP的治疗中,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不加重胰腺负担,且能避免PN长期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短肠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27例短肠综合征病人康复治疗的经验,介绍短肠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探讨改善短肠病人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代偿的措施。方法短肠康复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促进肠粘膜生长、富含膳食纤维的短肠康复饮食、减轻短肠临床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短肠并发症等措施。1997年1月至2000年7月间共27例短肠患者接受了29次康复治疗,患者平均年龄38.5岁±19.3岁。剩余小肠长度范围15~80cm,平均46.8cm±23.4cm,15例有回盲瓣。从肠切除至接受康复治疗的平均时间为86d±105d。结果治疗后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肠道吸收功能有所增强。随访超过2年者8例,4例完全脱离肠外营养,随访时间超过1年者13例,有10例完全脱离肠外营养。结论短肠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短肠病人的营养状况、并能促进肠功能代偿,治疗效果与残留小肠长度、治疗开始的时间和病人年龄有关,及早进行康复治疗能够促进肠功能代偿,减少病人对肠外营养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short bowel syndrome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short bowel syndrome on patient nutritional status and intestinal adaptation Methods Th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cluded enteral or parenteral nutrition, glutamine,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and rehabilitative diet. From January 1997 to July 2000, twenty-seven patients with short bowel syndrome received the treatment.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38.5±19.3 years, and the length of residual small intestine ranged from 15 to 80 cm, with an average of 46.8±23.4 cm. The ileocecal valve was preserved in 14 cases, and the average time between the onset of short bowel syndrome and th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as 86±105 day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patients improved markedly, and intestinal absorptive capacity improved. Eight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2 years, among whom 4 (50%) were weaned from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hirtee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1 year, and 10 patients (76.9%) were weaned from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Conclusions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short bowel syndrome can improve patient nutritional status effectively and promote intestinal adaptation, providing a new hope for these patien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re related to the length of the residual small intestine, patient’s age and duration between massive intestinal resection and start of the treatment. Early init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promotes intestinal adaptation and increases patient’s ability to wean from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2种营养支持疗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清蛋白、血清前蛋白以及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清蛋白、血清前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日常社交、情绪状况和精力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日常社交、情绪状况和精力改变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营养支持疗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显著,且肠内营养效果更明显,能提高患者营养各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于恺英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70-1071
目的:通过对危重患者胃肠内营养进行集束干预管理(Bundle of Care),降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并发症,提高危重患者EN的耐受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ICU进行EN治疗的112例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15分)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09年入住我院ICU行EN治疗的危重患者128例作为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集束化护理的临床病例研究。集束干预护理包括:接受EN患者均给予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定时回抽胃内容物,测定胃残液量;防止误吸,预防堵管,预防腹泻措施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统计两组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危重患者EN并发症对照组为14.06%,研究组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集束干预管理对提高危重患者EN耐受性,降低并发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与常规持续重力滴注肠内营养疗法的疗效。方法将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术后6~24h经鼻肠营养管用复尔凯800型肠内营养泵输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照组术后6~24h经鼻肠营养管持续重力滴注法手控输注EN,对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吻合口瘘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吻合口瘘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余比较的各项目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有利于肠功能恢复并有效减少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肠内营养在治疗伪膜性肠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伪膜性肠炎中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03年2月~2006年3月伪膜性肠炎患者12例,针对伪膜性肠炎严重腹泻、电解质失衡、合并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分别于3~10d后,腹泻、腹胀症状缓解,合并便血者便血量明显减少消失;其中3~5d后缓解8例,1周后缓解4例,无死亡病例;纤维结肠镜复查正常。结论:在治疗伪膜性肠炎时积极应用肠内营养具有缩短病程,改进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贲门癌、食管癌患者在术中经鼻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给予EN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未进行肠内营养。结果所有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中均顺利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EN,能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改善营养,减少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康复信心,是患者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心源性恶液质综合征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70例心源性恶液质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常规护理组,84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86例),统计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偱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经鼻空肠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25例(TPN组),应用肠内营养治疗23例(EN组)。观察两组治疗期间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疾病恢复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1周后,EN组和TPN组c一反应蛋白水平、ApacheU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N组和TPN组治疗第2天和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PN组出现感染7例,腹泻6例,四肢血栓1例。EN组出现感染1例,腹泻1例。结论早期经鼻空肠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安全、可靠、有效,能改善SAP患者营养状况,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艮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术后肠内营养治疗并配合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对治疗结果及护理方法与患者的反馈进行详细记录与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伤口感染、腹胀、腹泻等并发症的几率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效果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