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提出应对措施。指出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有潜在的职业风险,应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范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相关知识培训,规范操作程序、科学合理布局科室及增加相应的防护设施,同时注重对给药后患者的管理。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通过各种应对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从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从生物、理化、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综述结核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性。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结论:合理应用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可减少结核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监测,针对防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具体辐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剂量监测数据,将护理人员的照射总剂量与个人年均有效剂量、国家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从而探讨我院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进一步总结辐射防护经验。结果不同年份职业照射剂量检测结果显示,我院核医学科总体人员接受的总剂量为64. 10 m Sv/a,其中护理人员接受的总剂量为43. 14 m Sv/a,护理人员接受的总剂量约占核医学科总体人员的67. 30%。且随着年份的增加,护理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也有所增加。护理人员人均有效剂量2. 70 m Sv/a,远远低于我国国家规定的人均剂量限值20 m Sv/a。护士甲接受的职业照射剂量一直是4名护理人员中最高的。但4名护理人员日常的工作量基本相当,将额外照射原因排除,与个人工作习惯会有一定关系。结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内照射的风险因素,工作过程中所受内照射剂量应引起相关重视,本次调查发现护理人员自身职业照射剂量水平总体低于国家要求,应提高核医学科工作人员防护措施,保证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内镜手术中心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保证其职业安全。方法:对内镜手术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示其在护理工作中应正确地做好自身防护,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减少护士的职业性感染。结果:内镜手术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大体上有4种,即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针对其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制定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结论:内镜手术中心护士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保护意识,规范操作,提高医疗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光慧  赵庆华 《护理研究》2006,20(22):1977-1979
介绍了职业暴露的研究简史、概念及职业危险因素。提出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行为,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防护设施,改善工作环境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肿瘤专业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问题依然严峻,防护措施尚不到位,使其成为了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自我防护不仅可以使护理人员免遭疾病的侵袭或其它危险因素的伤害,同时也与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患者治愈率密切相关.如何有效避免肿瘤专业护士的职业危害,提高临床护士的主动防护意识,是预防肿瘤专业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重点,笔者从事肿瘤专业护理工作16 a,现就护理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的体会初析于下,以引起同道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玉臻  邓学娜 《临床医学》2009,29(3):123-125
目的探讨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从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综述外科护士的职业危害性。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结论合理应用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可减少外科护理工作中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8.
李兵  赵爱平  陈茹 《上海护理》2012,12(3):33-36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2级医院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职业防护认知情况及防护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职业防护意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上海市长宁区6所2级医院护理人员2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职业防护的认知和预防行为.结果 大多数护士缺乏相关职业防护的知识,对职业损伤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还认识不够;在化疗药物防护、预防针刺伤、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操作环节上自我防护行为不足.结论 应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制定职业防护相关制度,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确保护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骨外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结合骨外科临床实际,分析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控措施。结果骨外科护士职业暴露主要为皮肤黏膜暴露接触、针刺或其他锐器伤。造成职业暴露因素主要有处理外伤,工作忙乱和操作不规范等。防护措施有加强培训,使用防护用品和及时处理伤口等。结论骨外科护士职业暴露几率高,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损伤。  相似文献   

10.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为了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综述了护理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害,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与措施.重点明确了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强调了改变不良操作习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以便对护理人员锐器伤和化疗药物危害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月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0):1023-1025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完善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两所综合医院360名临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临床护士的医疗行为过程中,<5年工龄的锐利器具损伤例次发生率115.3%,损伤后追查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的很少;损伤多发生在临床护士操作过程中,临床护士操作不到位,同时防护意识还相当薄弱.结论 加强临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教育,规范临床护士的操作行为,是临床护士职业防护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认知和防护行为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供应室护理人员21名,对其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认知和防护行为调查。结果职业危害因素认知:配制化学消毒剂对身体的潜在危害,有害气体或液体泄露的潜在危害,被体液或血液等污染的危害和锐器刺伤的危害等危害因素的认知得分相对较高;工作环境温度过高的潜在危害,工作环境中噪声的潜在危害和工作压力较大的潜在不利影响等危害因素的认知得分相对较低。防护行为: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盛装化学消毒剂的容器及时加盖,相关具体工作中规范操作,血液或体液污染后规范冲洗,利器伤后及时处理,并追踪血液检验结果等防护行为得分相对较高;对工作压力进行自我减压或寻求心理帮助的防护行为得分相对较低。结论护士对于直接的危害因素认知程度较高,一般也能正确进行预防和处理。但对于间接的危害因素认知程度则较低,缺乏规范的防护途径。提示在今后的供应室安全管理中,要对间接危害的认知和防护给予更大程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澳门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认知及自我防护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澳门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防护措施行为及与个人属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结构式问卷,以澳门两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澳门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较高;但对艾滋病、甲型肝炎、肺结核认知不足。防护行为介于"经常"与"有时"之间。是否曾被血液、体液溅到眼睛对护理人员认知有影响(t=2.225,P=0.028);不同教育程度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行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04,P=0.007)。结论医院应加强系统职业安全教育,制定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提供充足的防护物品,减轻工作压力,以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护士职业危害的防护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风险防护中.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和防护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与其职业性质密切相关,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改进医疗器械,是完善和健全防护措施、减少护理职业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调查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64名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及防范意识调查,分析针刺伤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刺伤发生率,做好职业防护。方法对针刺伤发生次数、地点、刺伤针头种类、针刺伤环节、针刺伤时是否戴手套、针刺伤后的处理、追踪检查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中93.75%发生过针刺伤,与防护意识淡薄、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相对不足、锐器处理不规范等有关。结论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较高,通过职业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合理配备护理人员、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建立并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可有效防范针刺伤发生,而针剃伤发生后伤口的正确处理可减少血源性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护士的职业防护行为与其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制定并实施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工作2年以上的护理人员306名,采用护理人员化疗防护情况调查问卷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医院护理人员的防护行为评分为(51.31±19.75)分;自测健康总分为(7.27±0.97)分;防护行为的4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与自测健康总分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肿瘤医院护士的化疗职业防护行为能够影响其健康状况,临床护理管理者和从业者要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护士的职业危害降至最低,以保证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吴明慧  黄卫东 《全科护理》2015,(10):935-936
分析危害口腔科护理人员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安全管理对策,强调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专业素质,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科是综合性医院集中收治各类传染性疾病的科室,护士因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以及特殊的工作环境,使传染病科护士更容易受到职业危害.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不仅关系到护士本身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医院的建设.现对传染病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ICU护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及自我防护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与自我防护的现状.方法:对市级三所甲等医院ICU 5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操作中是否戴手套、针刺伤情况、身体健康状况、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防护知识等.结果:ICU护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防护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年青护士防护意识差,针刺伤发生率高,针刺伤后血液检测率又相当较低.结论:应加强对ICU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职业损伤,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分析医疗服务中护理人员常见不安全因素,提出重视安全培训,制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发生伤害的处理程序,改变导致护理人员损伤的危险行为,开发安全的护理用品,提供并采取必需的防范措施,通过法律或法规手段强制性要求各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保证护理安全。结果护士能认识工作中常见不安全因素,掌握防范措施。结论护士对职业危害有了充分的认识,并能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防止职业损伤,保证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