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新透析器两种预冲方法对预防首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的作用。方法将发生过FUS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新透析器采用上一次透析后残留在血路管静脉段的淡血水进行预冲及消毒灭菌处理后使用,对照组新透析器采用0.9%生理盐水常规预冲后使用。比较新透析器两种预冲方法患者透析过程FUS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发生FUS,对照组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透析器使用自身残留淡血水灌新透析器进行预冲,可降低患者发生FUS。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自身残余血预处理透析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5月20例原采用传统法处理新复用透析器发生FUS血液透析患者,改用自身残余血预处理新复用透析器,并就传统法和自身残余血预处理法对新复用透析器处置后在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自身残余血预处理透析器后,透析患者FUS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种方法所致FU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残余血预处理新复用透析器法能有效降低FUS的发生率,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处理新透析器对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效果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20例出现FUS的病人在再次使用新透析器前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方法A:第一次使用新透析器时加大生理盐水冲洗量;方法B:新透析器使用前用3.5%伦拿灵消毒液重新灭菌消毒,密闭保存24h以上冲洗使用;Ty法C:回血时将透析器及管路内残存洗肉水样血水约20ml加生理盐水150ml给予新透析器密闭循环30min后再放掉血水,透析器经过清洗、检测、消毒(3.5%伦拿灵)密闭保存24h以上冲洗使用。结果采用方法A,FUS发生率75.0%;采用方法B,FUS发生率70.O%;采用方法C,FUS发生率0。方法A和方法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C和方法A、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自身血液预处理透析器可有效预防FU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焦虑状态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治疗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接受急诊PCI与IABP泵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是否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患者早期接受针对性行为与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评价IABP泵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得分为(41.62±4.51)分,对照组得分为(50.68 ±4.8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1,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4%)明显低于对照组(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83,P<0.05);在治疗完全依从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76.3%,对照组为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9,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缓解PCI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高盼  王岚 《天津护理》2013,(5):382-383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忧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透析前后观察组SD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透析后观察组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得到改善(P<0.05),血压、心率较稳定,波动少(P<0.05).结论:合适的音乐疗法能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绪.因此,可以考虑将音乐疗法贯穿于治疗过程中,使之发挥减轻患者焦虑忧郁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患者透析后残余血水浸泡处理新透析器预防透析器首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的效果。方法对12例曾发生FUS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使用常规预防方法效果不佳时,每次使用新透析器前,将患者本人下机后透析器内的残余血水灌注入新透析器血液室内,密闭浸泡15~20 min后,再常规自动复用处理消毒灭菌后备用。结果本组12例患者血液透析时使用此方法预处理过的新透析器在本科室共透析4 230余次,使用600余支可复用透析器,未再发生过FUS。结论对发生过FUS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用患者本人残余血水预处理新透析器的方法能有效预防FUS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方法对肾衰患者的大、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肾衰患者60例。按所采用的透析器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血液透析法。对比两组透析前后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N)、微球蛋白(β-MG)、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下降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磷、β-MG、iPTH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与SCr下降率相似,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26.7%,对照组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有较强的大、中分子清除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整体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模式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依从性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37例(92.5%)和28例(70%)患者坚持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直到好转出院,观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分别有2例(5%)和10例(25%)无法耐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发生面部皮肤压伤、口干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问卷评分和满意度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比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作用.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失功率、患者舒适度、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内瘘失功率和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98.0%,对照组分别为26.0%、7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36,8.797;P<0.05);舒适度比较,观察组得分为(8.73±0.29)优于对照组的(7.13±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9,P<0.05);观察组患者QLQC-30总分为(79.55±17.29),对照组为(65.36±15.5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8,P<0.01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护理之中,可降低动静脉内瘘失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自我管理护理模式对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出院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6月我院治疗并痊愈出院的ILD患者126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药物重要性、克服心理问题以及控制其情绪等。对两组均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在不同护理情况下的感染预防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药物依从率和运动依从率分别为100%、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和6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感染次数、急性加重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我管理护理模式对ILD患者出院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较佳,能提高患者的药物服用依从性和运动依从性,提高了患者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12.
刘敬莉  尤慧芳 《全科护理》2011,(16):1420-1421
[目的]观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用雌激素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雌激素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疗程、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率为90.6%,对照组为60.7%,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8.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4.4%,对照组为53.6%,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 5);观察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在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缩短疗程,减少复发,而未增加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的应用对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实施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组,成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实施护理干预,以同期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治疗完全依从99例,勉强配合1例,拒绝治疗0例,对照组分别为68,20,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1,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pH 值为(7.47±0.05)、PaO2为(79.33±7.21) mmHg、PaCO2为(57.17±7.41)mmHg、SaO2为(96.62±6.5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7,2.326,4.032,4.773;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37,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46,P <0.01)。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可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护理质量与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Orem自我护理理论对男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预防脑血管病发生或再次发生。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男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Orem自护理论应用到用药指导中,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和服药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完全依从率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62,P<0.05)。观察组3个月后新发缺血性脑血管病3例(6.0%),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4,P<0.05)。结论 Orem自护理论有助于患者参与到护理中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焦虑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长期透析并伴有皮肤瘙痒的3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以及病人甲状旁腺激素(PTH)、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瘙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TH、BUN、SCr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病人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进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On-line HDF)治疗前不同管路预冲结束待患者上机时间对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2013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 On-line HDF治疗的187患者(共接受17280例次On-line HDF治疗)为研究对象。根据 On-line HDF密闭循环超滤结束后的待患者上机时间(t),将 t=0 min设为观察组,将0 min<t≤15 min、15 min<t≤30 min和 t>30 min的患者数据分别记录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同时记录四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FUS的次数、类型和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280例次 On-line HDF患者共发生721例次 FUS(发生率4.172%),其中 A型1例次(发生率0.012%),B型720例次(发生率4.170%)。A型 FUS发生人次4组不同待患者上机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248,P=0.742);B型 FUS发生人次4组不同待患者上机时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31.604,P <0.01)。【结论】缩短 On-line HDF待患者上机时间能够达到降低B型 FUS的发生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水平和出院后6个月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时聚焦解决模式组NASH健康知识掌握达到优的患者占90.0%,对照组占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总分(238.3±24.68)分,高于对照组的(201.53±2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8,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完全依从患者占86.6%,对照组占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NASH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中关于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同时服用帕罗西汀20 mg,早餐后顿服,并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增加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调查治疗依从性,于6个月随访时调查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时,试验组有1例患者症状复发,复发率3.13%;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症状复发,复发率2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运用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6.67±6.11),(40.69±6.76)分,均低于对照组(45.02±6.24),(45.96±6.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5.462,6.211;P<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低于对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9,P=0.024)。结论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