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采血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200例新生儿按单双月采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双月采血为对照组,行足改良式足跟采血采集血标本;单月采血为观察组,行头皮静脉采血采集血标本。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采血时间、疼痛评分、采血部位瘀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一次采集成功率、标本送检合格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头皮静脉采血应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提高血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及血样本合格率,减轻患儿疼痛,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和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实验组834例新生儿,选择足跟内侧的足底内静脉及足跟外侧的小隐静脉分支处,选用改良后的笔式采血针采集血标本;对照组813例新生儿,选择足跟两侧随意部位,选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结果]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采血方法和采血针,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方法与采血针改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和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实验组834例新生儿,选择足跟内侧的足底内静脉及足跟外侧的小隐静脉分支处,选用改良后的笔式采血针采集血标本;对照组813例新生儿,选择足跟两侧随意部位,选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结果]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采血方法和采血针,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两种采血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采集标本的效果.方法 将205例足月产的正常新生儿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号分为观察组105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用BD Microtainer触压式一次性末梢采血器、普通一次性采血针于新生儿出生72 h后,充分哺乳8次以上,在新生儿沐浴后10 min内,在足后跟外缘中点采血.观察两组1针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新生儿足跟淤斑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1针采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足跟淤斑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 Microtainer触压式一次性末梢采血器能提高1针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减少新生儿足跟淤斑的发生,减轻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采集新生儿足跟血标本的方法,提高采血一次成功率。方法:选取200例接受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足跟部湿热敷加斜刺法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观察两组新生儿血标本合格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及采血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血片标本合格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采血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足跟部湿热敷加斜刺法采血,血标本合格率高、一次成功率高、采血所需时间短,对新生儿的损伤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定位方法,以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穿刺成功率,减轻新生儿不适。方法以我院产科2015年4-7月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穿刺的400例足月顺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日期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208例)与对照组(192例),观察组采用三角形定位法进行足跟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足跟两侧定位法进行穿刺,对比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血标本直径、足跟瘀斑发生率、穿刺时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56%,高于常规足跟两侧定位法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标本直径为(11.12±1.68)m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足跟瘀斑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时疼痛评分(2.45±0.73)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三角形定位法进行足跟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增大血标本直径,减轻针刺时新生儿疼痛不适,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作新生儿足跟采血标识贴,并探讨其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12月我院出生的200例新生儿,根据采血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新生儿均进行足跟部采血,对照组根据护士目测定位采血,观察组使用采血标识贴定位采血。比较两组一针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足跟部红肿发生率、采血时间及采血后疼痛程度(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结果 观察组一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液标本合格率、足跟部红肿发生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跟采血标识贴操作简单精确定位,有效提高新生儿采血成功率,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李素梅 《妇幼护理》2023,3(13):3196-3198
目的 探究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过程中联合使用改良采血法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9 月 期间于本院出生的 122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采血干预 措施;观察组实施改良采血法。分析对比两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淤血部位直径、采血部位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 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采血时间、淤血部位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采血部位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中采用改良采血法,能提高采血成功率,缓解疼痛,减少采血后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改进足跟血采集手法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采集新生儿足跟血标本的手法.方法 对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90例新生儿采用干预方法采血,与采用传统方法采血的90例对照.观察血标本合格率、采血的时间、一针成功率及对新生儿的损伤.结果 两组所采集标本血斑直径分别为(9.35±1.67)mm、(7.53±1.21)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血所需时间分别为(27.85±13.68)s、(40.60±16.45)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分别为100%、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足跟扎针部位红肿发生率分别为0%及4.5%,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干预采血方法.血标本合格率高、采血时间短、一次成功率高、对新生儿的损伤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干预方法与传统方法采集新生儿足跟血标本的效果.方法 对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1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干预组新生儿采用干预方法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观察两组血标本合格率、采血的时间、一次成功率及对新生儿的损伤.结果 两组所采集标本血斑直径分别为(9.31±1.67),(7.53±1.21)mm,采血所需时间分别为(27.85±13.68),(40.60±16.45)s,采血一次成功率分别为100%,9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新生儿足跟扎针部位红肿发生率分别为0及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干预采血方法,血标本合格率高,采血时间短,一次成功率高,对新生儿的损伤小,可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敏  赵丽  李雪芬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754-756
目的探讨母婴皮肤接触对减轻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的作用。方法将4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两组,干预组足跟采血前20 min母亲与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整个采血过程及采血恢复期持续皮肤接触;对照组在常规下进行足跟血采集。比较两组新生儿在心率、血氧饱和度、面部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及啼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从穿刺开始后10秒至结束后10秒7个时间段中,两组新生儿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足跟采血时间因素、交互作用和分组因素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啼哭持续时间和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婴皮肤接触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疼痛感;减少新生儿足跟采血时心率变化;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时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2.
张淑英  王宗云  叶青 《全科护理》2014,(15):1413-1414
[目的]探讨不同卧位用于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成功率。[方法]选取新生儿10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头高足低俯卧位)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平卧位)采集足跟血。比较两组足跟血采集成功率、新生儿呕吐及采血时间差异。[结果]两组采血方法一次性成功率、新生儿呕吐及采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高足低俯卧位在新生儿足跟血采集中应用,增加采血成功率、降低新生儿呕吐发生率、缩短采血时间,减轻新生儿痛苦,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血采集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8年6~12月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给予新生儿充分哺乳后0.5~1.5 h内于温水足浴3 m in,水温38~40℃,足部按摩、适当挤压小腿后采集足跟血,对照组不予干预,常规采血。比较两组一针采血的成功率和新生儿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一针采血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疼痛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在充分哺乳后0.5~1.5 h内给予足浴,足底按摩5次后采血效果好,一针采血成功率高,新生儿疼痛程度低,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减少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方法将447例新生儿按病例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采集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集血样。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难易度、采集时间、采集血样本的质量及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容易,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448,P0.01);观察组新生儿血液采集时间短于对照组(U=5.975,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集的血样本质量高于对照组(χ2=11.23,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少于对照组(χ2=9.14,P0.01)。结论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容易、速度快、质量好,能有效减轻新生儿采血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口服25%葡萄糖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25%葡萄糖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需足底采血测血糖两次以上的新生儿,自身对照,选取任一次给予干预,即在足底采血前2min给予口服1ml25%葡萄糖。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DAN)、哭泣时长及心率变化作为疼痛评估指标。结果干预组新生儿NFCS评分在针刺和挤捏阶段分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1);干预组新生儿DAN评分在面部表情、肢体运动、声音表现三方面分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1);干预组回复阶段哭泣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心率均值高于常规组,在0S、15s心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足底采血时,给予25%葡萄糖1ml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哭吵和疼痛评分分数,但不能阻止心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婴儿抚触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抚触对缓解新生儿足跟毛细血管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将行足跟毛细血管采血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及对照组(n=100),干预组在进行足跟采血前后均给予实施抚触和安抚性的语言;对照组行常规足跟采血。采血时分别对2组新生儿疼痛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采血时疼痛评分分别为(2.29±0.34)和(2.73±0.6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疼痛在医疗操作中常见,足跟采血时给予适宜的抚触可减轻其操作时所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早产儿疾病筛查时两种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入住新生儿监护室的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90例)采用内踝大隐静脉采血,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的足跟采血,比较两组采集血标本的成功率、血片合格率及操作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采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内踝大隐静脉采集早产儿血标本的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采血期、采血恢复期连续俯卧位干预对足跟采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足底采血期取俯卧位、采血恢复期俯卧于母亲胸前,对照组按常规足底采血时取仰卧位,采血恢复期侧卧于婴儿床。观察两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疼痛反应评分、采血期及采血恢复期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啼哭时间。结果:干预组在采血时新生儿疼痛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采血期和采血恢复期啼哭持续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俯卧位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急性疼痛,缩短新生儿在足跟采血期、采血恢复期的啼哭及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一种先心病患儿术前准备中简单易行的动脉血样采集方法。[方法]选取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住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血气标本采集时机选择在应用水合氯醛镇静后;对照组在常规入院后次日上午清醒时,比较两组患儿采血前、中、后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成功采集血气标本时患儿哭闹持续时间及完成采血时间。r结果]两组患儿采血前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采血中及采血后1rain、5rain、10rain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一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成功采集血气标本患儿的哭闹时间及完成采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合氯醛镇静后采集血气标本增加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术前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配乐足部运动操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效果的影响。方法按采血先后顺序单双数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采血方法,实验组在采血前为新生儿实施配乐足部运动操。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采血时间缩短,一次采血成功率提高,瘀斑发生率减少(P<0.01或P<0.05)。结论配乐足部运动操采血法提高了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及工作效率,减轻了新生儿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