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程再造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儿科门诊输液管理。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进行再造,记录实施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儿科门诊输液流程再造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流程再造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最佳的工作流程,规范儿科门诊输液管理,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方法运用流程再造管理的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和机械设备对原来的输液流程进行再造,记录实施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平均输液等待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儿科门诊输液室流程再造前后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液等待时间由改造前的30~60min缩短至改造后的20~30min。结论儿科门诊输液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流程再造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门诊输液管理。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对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进行再造。记录实施后半年内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去年同期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门诊输液流程再造前后,护理差错及缺陷发生率分别为0.012%、0.002%,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9%、97.9%,流程再造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输液流程再造有利于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护士执业安全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模式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构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现场调查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细节管理模式后患儿360例,并与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患儿36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细节管理模式规范了全程优质服务缩短了等候时间,减少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门诊注射室输液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计算机信息技术输液流程内容。结果实施计算机信息技术再造输液流程后,本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显著减少(χ^2=8.36,P〈0.05),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χ^2=4.42,P〈0.05)。结论实施计算机技术使注射室输液流程更加信息化、人性化,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无线输液管理系统、开展预约输液、配备生物安全柜,优化门诊输液流程.记录优化输液流程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并与2010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优化输液流程前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儿科门诊输液流程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后患儿120侧,并与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患儿12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流程管理模式前(P<0.05):结论:护理流程管理模式使儿科门诊静脉输液过程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改进了护理服务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 ~12月我院门诊输液患者164例并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各82例,比较两组患者对输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对输液相关知识知晓得分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在输液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健康教育4个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水平,并且输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也更高,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另选取2012年以前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病情缓解时间、急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病种知识缺陷、分诊经验欠缺、处理流程欠缺、项目记录遗漏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管理对急诊输液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急诊输液的患者12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流程再造管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反馈方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需求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差错或护理缺陷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C5),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需求度低于对照组(P〈0.C5)。结论对急诊输液患者采取流程再造管理护理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门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门诊输液中心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600例,按分区域护理标识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组输液室工作流程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流程优化满意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门诊输液安全管理中起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4500例成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实验组;4000例成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服务,2组采用问卷调查并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9.4%、83.3%;患者对健康教育覆盖率分别为100%、93.7%,知晓率分别为81.8%、72.3%;2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杜绝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3.
陈洁  王宁霞 《护士进修杂志》2014,(14):1332-1333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细节化服务的必要性。方法将2012年6~12月来我院输液室输液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6月的100例输液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输液护理服务实施,观察组给予细节化护理服务措施,比较两组满意度和投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每组发放100份满意度调查表,对照组有效回收96份,观察组有效回收98份,观察组满意度和投诉率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的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输液室工作中,从点滴做起,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门诊输液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门诊输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基础输液护理操作合格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输液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人员方面,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基础输液护理操作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方面,观察组输液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门诊输液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输液中心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调查实施流程再造后240例患者,并与实施流程再造前2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输液流程再造前日均输液量(323.0±8.0)人,再造后(452.0±7.0)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00,P〈Q01);输液流程再造前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2.08%,再造后为98.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95,P〈0.05)。结论输液中心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后,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服务的成本降低,护士服务意识,用人意识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便捷、高效、安全、合理的门急诊输液流程,以提高门急诊护理质量。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流程再造前门急诊输液患者500例和2011年4月流程再造后门急诊输液患者500例,以及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人员25名,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患者就诊至输液各环节的等侯时问、患者对输液过程满意度、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所用时间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流程再造后所测得患者各环节等候时间及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所用时间均低于流程再造前,患者及护理人员各项满意度均高于流程再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符合便捷、高效、安全、合理的标准,有效提高了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优化护理流程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原有的血液净化护理流程进行分析、评估,重建、优化,并组织实施,比较优化护理流程前患者106例和优化护理流程后患者115例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流程优化前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3.9%,实施后总体满意度为95.7%,优化护理流程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5,P〈0.05);优化血液透析治疗流程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穿刺处渗血或出血发生率为13.92%,管道脱落发生率为0.87%,均低于流程优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94,5.198;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提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对住院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对住院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和可行性,为舒适护理的全面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的舒适需求,对干预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通过舒适度自我评分表对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住院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患者人院与出院时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房实施舒适护理可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及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关键词】舒适护理;可行性;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9.
吴玉梅 《当代护士》2014,(1):168-169
目的 对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与2011年2月~2012年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及投诉事件发生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以开展优质护理为研究组,未开展优质护理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各项及总体的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1),患者对护理的投诉事件及纠纷发生率均有所下降,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物培训手册在门诊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建立药物培训手册,并进行学习使用,将使用前(2010年1-12月)和使用后(2012年1-12月)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由0.072%降至0.018%,患者满意度由93%提升至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91,1440.05;P<0.01)。结论药物培训手册在门诊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升了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质量,有效杜绝了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