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6例核爆炸条件下和7例实验室60Coγ线照射脑型放射病死亡狗,观察其脑脊髓16个部位,主要病变是广泛的神经细胞坏死和严重的血循环障碍(充血、淤滞,微血栓、水肿和出血,以泛发性点灶状出血为主),同时神经纤维、传导束.神经胶质细胞也发生严重损伤,病变呈全脑性分布.12例肠型放射病死亡狗中,3例脑脊髓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和血循环障碍,其中2例小脑皮质少量(10~13%)颗粒细胞发生坏死。14例骨髓型放射病死亡狗仅5例脑脊髓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和血循环障碍,未见坏死病变。  相似文献   

5.
丙线和中子所致肠型急性放射病时小肠运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文曾报告了狗经丙线一次全身照射500rad(造血型)后空肠、回肠运动的变化。观察到在照后5天内无论空肠或回肠在收缩频率方面均与正常相似,但在照后1~2天内收缩幅度有所增强,以后渐次减弱,极期时肠运动可进入无收缩麻痹状态。在部分动物中出现极明显的收缩紊乱。动物可以在长时间无收缩状态中突然出现高张力、高幅度、阵发性紧张性收缩,收缩幅度可超过正常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10戈瑞60Coγ线照射所致狗的肠型放射病的临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 肠型放射病病情危重, 发展快, 死亡早, 9只狗均在照后8~6天(平均4天)内死亡, 照后胃肠症状极为严重, 所有实验动物均出现频繁的呕吐、严重的腹泻(血水便), 早期拒食,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造血损伤比骨髓型更为严重, 肠套迭发生率高, 9只狗中有8只发生套迭I病程虽有分期, 但很不明显。肠型放射病狗的死亡原因主要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机体中毒、肠套迭、肾上腺出血和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7.
8.
9.
本实验用27只杂种狗全身照射60Coγ线9~12Gy,全部发生肠型放射病。6只狗给予自身骨髓移植和对症治疗,10只狗只给予对症治疗,11只狗作为对照不给任何治疗。后两组动物均在照后8~11天间死亡,未见造血恢复。7只对症治疗动物胃肠损伤有恢复。在6只骨髓移植动物中,2只死于照后15天,3只活存超过30天,胃肠和造血损伤均恢复,1只狗已活存4年多。实验结果表明,骨髓移植和症治疗联合应用是治疗肠型放射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肠粘膜上皮是对射线敏感组织之一,当射线的剂量超过一定范围,小鼠约在1000拉德以上时,小肠上皮可以发生明显而广泛的损伤和破坏,产生以肠道损伤为主的肠型急性放射病。动物常常在照后3—5天死亡,所以小鼠多以LD50/5作为肠型死亡的标尺。肠型放射病的死亡原因是由于小肠粘膜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细菌感染的防治经验,为今后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提供治疗经验.方法 2例急性放射病患者整个病程中均合并不同菌种的感染,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相关的病原体检测而给予不同强度的抗细菌和真菌治疗,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测评价疗效.结果 2例急性放射病患者在治疗中均出现多次反复的细菌感染,同时伴有持续的真菌感染,经强有力的抗细菌和真菌治疗后细菌感染得到暂时控制,真菌感染始终没有控制.病例A于受照后14天出现急性腹膜炎,照后19天出现肺部感染,经泰能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得到控制,于照后33天死于真菌感染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例B于受照后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且于照后55天和照后71天出现G-杆菌败血症,经泰能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后细菌感染均控制,但真菌感染一直存在,于照后75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患者的细菌感染呈阶段性.全身性阶段性应用高强抗生素是防治细菌感染的主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肠型急性放射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小鼠经γ线全身一次50、100、400和600Gy照射后,动物产生重度肠型和脑型急性放射病,并观察小肠运动的变化和套叠形成.结果在50和100Gy照射后1~2天即可见到肠套叠形成.照射后5h出现肠运动增强,1~2天后运动逐渐减弱,死前处于较深抑制或肠麻痹.400和600Gy照射后活存24h和6h两组动物均未见套叠形成,部分400Gy照射小鼠肠运动有增强,但未见到深度抑制,600Gy照射小鼠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肠运动抑制,未见肠麻痹,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3H-TdR掺入,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大20Gy全身照射后8天内10个时间点的肠隐窝细胞增殖活动变化,应用WR-2721照前预防观察对肠型放射病时隐窝增殖细胞的辐射防护效应。结果显示,照射后隐窝增殖细胞立即抑制,隐窝内增殖细胞数量和增殖能力急剧下降。照后9小时增殖细胞的DNA合成略有恢复,分裂细胞在照后13小时才开始出现。照前应用WR-2721预防动物,隐窝细胞损伤较轻,增殖活动有一定改善,细胞分裂和DNA合成增多,隐窝细胞数量增多,照射后2.5~3天有少数再生肠腺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一例肠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2004年济宁“10.21”辐射事故患者A的受照经过、剂量估算、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方法依据临床表现、现场模拟、生物剂量估算、电子自旋共振(ESR)等结果,综合估算全身受照20~25Gy,诊断为肠型急性放射病。照后3d入院,立即全环境保护、抗感染、HIJA配型等,7d进行同胞间单倍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3d后出现顽固性腹泻,13d出现急性腹膜炎及不全肠梗阻,经过泰能等抗感染综合治疗伴随造血功能恢复而治愈。17d白细胞数开始上升,19d造血重建,骨髓及外周血均获稳定植入,同时出现肺部混合感染。25d皮肤放射损伤最严重,诊断为Ⅲ度皮肤急性放射损伤(皮肤损害面积14%)。肺部感染逐渐加重,先后出现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肾衰竭等,给予强有力抗细菌、抗真菌及全身支持等综合救治,效果不佳。30d呼吸机辅助呼吸,33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结论患者A的全身剂量20-25Gy,诊断为肠型急性放射病。这是国内首例肠型急性放射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报告。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获得了宝贵的临床救治经验,对今后类似病例的救治有重要指导意义。广泛严重放射性损伤、感染及MOF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和肠型放射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2004年10月24日收治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和肠型放射病两例患者,行HIA相合及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顺利恢复造血。病程中2例均反复并发严重的多部位、多种类真菌感染。结果采用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支持,病例A效果不好,病例B真菌明显控制,但2例最终死于急性放射病、严重感染及多脏器衰竭。结论真菌感染是放射病严重的合并症,多药联合抗真菌治疗放射病合并严重真菌感染,治疗有效,未见明显毒性增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小白鼠照射1000伦后立即和48小时两次腹腔注射,能促进小肠粘膜细胞移动的动力学正常化,减轻小肠组织过氧化物的形成,促使生物膜稳定,减轻小肠细胞损伤并加速其恢复,减轻胃肠症状并延长动物的活存时间。现将的化学特点、应用剂量和方法、对放射病的防治作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白鼠照射1000伦后立即和48小时两次腹腔注射ИОНОЛ,能促进小肠粘膜细胞移动的动力学正常化,减轻小肠组织过氧化物的形成,促使生物膜稳定,减轻小肠细胞损伤并加速其恢复,减轻胃肠症状并延长动物的活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1例极严重的肠型急性放射病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例极严重的肠型急性放射病概况邢家骝人的肠型急性放射病的资料极少,俄罗斯学者于1995年发表了1例资料,现简介如下。病人,54岁,技师。1982年9月2日受到22.2×l015Bq(6×105Ci)60Co源全身相对均匀照射20~30秒,吸收剂量超过...  相似文献   

20.
极重度骨髓型与肠型急性放射病的救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极重度骨髓型与肠型急性放射病(ARS)一直是医学难以攻克的热点问题。本文从4个方面概括ARS治疗的新进展:①WR-2721作为细胞防护剂的机制和早期应用,可能阻断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性放射损伤;②细胞因子治疗放射病的新进展,提出重视造血恢复后患者的免疫重建;③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射病有重要治疗意义;④放射病的抗感染防护和治疗,临床真菌感染症状出现前,抗真菌用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