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趋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8):676-677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超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10万IU尿激酶溶入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患侧经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结果 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经颈动脉小剂量尿激酶超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并与同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63.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溶栓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溶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趋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6):676-677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超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10万IU尿激酶溶入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患侧经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结果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颈动脉小剂量尿激酶超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尿激酶颈动脉注射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人 40例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颈动脉注射尿激酶第 1次 1 0万U ,第 2次 5万U ,共用 2次 ;对照组颈动脉注射复方丹参针 ,每次 1 0ml,共用 3次 ,总量 3 0ml,两者均为隔天注射 1次 ,治疗前后查头颅CT、凝血 4项、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结果 尿激酶颈动脉注射治疗后 ,肌力提高 3级以上 40 % (P <0 .0 1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是治疗急性脑硬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并与同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63.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溶栓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溶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应用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梗死20例,并与对照组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2例作比较。结果 两组有效率均为100%,且无1例发生出血。结论 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而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5例在溶栓时间窗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颈内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40万U+基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显效率。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颈内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后加纳洛酮颈动脉推注(观察组)与单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对照组)8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与后期疗效。方法 对38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20~40)×104U颈动脉溶栓后加纳洛酮0.8mg颈动脉推注治疗,对30例脑梗死患者单用尿激酶(20-40)×104U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2h后,观察组32例(84.21%)有效,其中7例(18.42%)治愈或基本治愈;对照组25例(83.3%)有效,其中4例(13.73%)治愈或基本治愈。治疗14d观察组35例(92.10%)有效,其中26例(68.42%)治愈或基本治愈;对照组23例(76.67%)有效,其中13例(43.33%)治愈或基本治愈。观察组再闭塞2例(5.26%),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再闭塞4例(13.33%),1例出现症状性脑出血(3.33%)。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加纳洛酮颈动脉溶栓与单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疗效均较高,但加用纳洛酮颈动脉溶栓的后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李萃晔 《中原医刊》2005,32(16):73-73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滴完,连用3d。结果小荆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方案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组 (治疗组 ) 132例 ,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89例 ;疗效判定依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 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项目制定。结果  (1)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2 )治疗开始的时间≤ 48小时与 >48小时者的疗效比较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3)对治疗组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结论 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 ,提高了缺血区药物浓度 ,克服了全身用药所致的高费用低疗效 ,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降低了致残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颈动脉注射银杏叶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0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颈动脉注射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动脉注射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颈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激酶经颈动脉直接注射溶栓与大剂量尿激静脉溶栓的疗效以及副作用等方面的比较。方法:将入选的66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经颈动脉注射尿激酶组32例,采用直接经颈动脉注射经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50万U后,再经静脉滴注NS2100mL+尿激酶50万U;对照组为静脉溶栓组共34例,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NS100mL在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14d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基本治愈12例(37.5%),显著进步14例(43.8%),显效率为96.9%;而V组基本治愈8例(23.5%),显著进步9例(26.5%),显效率为85.3%。结论:颈动脉注射联合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的疗效(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和静脉注射纳络酮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和静脉注射纳络酮治疗组40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40例(对照组)。本研究中对照组,经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给予常规的降颅压和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静脉注射尿激酶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的降颅压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动脉灌注N.S100ml 尿激酶20万U1次,加用纳络酮2mg/d静脉注射,1次/d,连用7天。并在治疗后1、3、7、14d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2h、1、7d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发病后12h内行灌注治疗的有效率在术后2、12h时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在发病后12~48h行灌注治疗病例的有效率;治疗组灌注治疗后PT和APTT延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发病超早期进行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和静脉注射纳络酮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一种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颈动脉注射与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寻求更好的溶栓途径和方法.方法将入选的44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颈动脉注射组(简称A组)21例,将尿激酶30万U稀释,用普通输液针由病灶侧颈动脉穿刺后加压注射;静脉滴注组(简称V组)23例,将尿激酶120万U稀释后静滴.两组辅以相同的常规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基本痊愈8例(38.1%),显效9例(42.9%),总有效率为95.2%.V组:基本痊愈5例(21.7%),显效6例(26.1%),总有效率82.6%.A组出血1例,发生率为4.8%.V组出血3例,发生率为13.0%.结论尿激酶颈动脉注射的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按照不同的治疗时间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超早期治疗(开始治疗距发病时间3 h内),对照组延迟治疗(开始治疗距发病时间3~6 h),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6 h、24 h、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急性脑梗死发病3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晴尔、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晴尔、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尿激酶加肝素组),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分别在溶栓后第1天、第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6%,对照组为6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为2%,对照组为1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晴尔、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尿激酶加肝素更有效、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62例确诊为颈内动脉系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颈动脉治疗组132例和常规对照组130例,颈动脉组是在脑梗死同侧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qod,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则静脉给予,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北向  李迪  罗龙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8):1263-1264,1271
目的 研究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发病12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56例,对照组37例,疗程14d,治疗前后以临床表现和CT扫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疗效。结果 溶栓治疗组治愈率50.00%,总有效率91.07%;症状出现后3h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73.6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10.81%,总有效率75.67%。结论 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